高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引语式材料作文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引语式材料作文

资源简介

引语式材料作文
1.作文。
匈牙利诗人裴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道出了自由至上的理念。中国教育家魏书生说:“什么人最自由?自律的人才能有最大的自由。”
请以“自由与自律”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色列生物化学家阿龙·切哈诺沃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于200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妈妈教导我说,人走入一条河流,可以顺水而行,也可以逆水而行,你这辈子如果想成功,就永远要选择后者,尽管它可能并不舒服。我能有今天,就是按照妈妈给我画的‘路线’而行的。”
材料中“可以顺水而行,也可以逆水而行”,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们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求;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
“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处自《中庸》,意思是能通达广大之境,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又能极尽精微之处,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
这句古语对我们青年一代在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等方面都有启示,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对这句话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当你努力去闯荡世界时,也试着去疗愈这个世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毕业致辞
“躺平”是青年之忧,也是时代之痛。——网上“躺平”语录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值得每一位青年人深思。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真实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女人对男子说,我比你力气小。一个丑妇对美女说,我比你容貌差。一个小孩对老人说,我比你经验少。一个矮子对巨人说,我比你身材短。一个记者对富翁说,我比你贫穷。一个百姓对官员说,我比你地位低。……他们忧愁着。智者托着天平走过来,爽朗地说:“你们不必忧愁。测生命的重量,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砝码。”
要求:
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想,发表见解,字数不少于800字;
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芒种,忙种,生活,总有一份欢喜,在此刻收获;人生,也总要有一点盼头,要在这一刻种下。
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中庸》中的一句警世名言,其意思是说,要想走很远的路,到达远大的目标,就必须从近处开始;要想登上高山之巅,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就必须从山脚起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
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 ?请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要求:(1)题目自拟;(2)紧扣材料主题,内容具体充实;(3)有真情实感;(4)文体不限(诗歌除外);(5)不少于700字;(6)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文学家纪昀在其微型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当代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也认为做人要“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而雷锋同志却说:“我是一颗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党叫干啥就干啥。”
这些话语单独看来,都很有道理,能启人深思;而合起来看,内涵似乎并不一致,甚至有矛盾之处,令人费解。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材料二: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
材料三: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说:“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1.范文:
自由与自律
自律是前提,自由是需要。在自律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自由,才是自律和自由之间的最本质的关系和联系。
“自由”是什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自由,却仍有一个“不逾矩”的限制。所以,庄子眼中的“自由”意味着不依赖于任何内在或外在的条件、不受一切内在或外在因素的限制;而孔子的这种自由却是有“限制”、有“束缚”的,他眼中的“自由”是一种秩序伦理下的自由,即只有符合“礼”的自律约束才是真正符合内心要求的,才是真正自由的。可是,很多人提起自由就喜不自胜,提起自律便觉苦不堪言。其实不然,事实上,自律即自由。自律,本质上就并不是苦行僧般的生活。很多人以“我要自律”之名给自己打鸡血,灌鸡汤。熬夜学习与工作,透支自己的身体,最后承受不住又开始颓废,这种“间歇性努力、习惯性躺平”的状态只是一种假自律,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这种人自然会觉得自律是痛苦的,是反人性的,对自律抱有错误认知。
自律,应该是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比如早睡早起就是自律的一个方面,一个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物钟,自然也就在精力上达到了和谐。学习与工作也会更加富有激情,也有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由。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心流”状态,这也是自律的充分体现,意思是在学习时,达到了百分之百的专注,从而心无杂念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在这种状态下,你仿佛找到了与知识的一个连接点,带着内心对知识的向往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从而能够享受精神方面的自由。
自律,本就是一种自由的享受,一种富有意义的修行。某著名诗人曾说过,人性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点,总喜欢把颓废、消沉、无价值感当成自由快乐与享受。殊不知追求自己所爱才是真正的自由与享受。可能玩要、混日子、打牌能给我们一些暂时的快乐,其实这是虚无缥缈的,这只是一种空虚而已。规则仿佛总是限制着我们,把我们关在一个牢笼里,实际上那不是牢笼,而是地毯,指引我们遵循内心的方向,寻找并追求自己的意义——“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我们看清自己的愚昧时,我们便会感谢这些规则。人生是一场修行,经历了“山重水疑无路”的痛苦,才会有“还来就菊花”的欢喜。人生的美丽风景并不是那些快乐玩耍的时光,而是那些富有意义的瞬间。而自律,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消沉与自我怀疑的阴影、种下一丛丛美丽的花草,蓦然回首,那段时光,自己才感受到了真正从心的自由。
每个人生来便是一颗自由的灵魂。束缚我们的,从来不是规则,而是自己那不应起的欲念。尼采曾说过:“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自律便是其中一种方式,当你真正做到自律,甚至无意识的自律时,你就达到了更高的一层境界——自由,在这层境界中。你几乎能看清自己内心真正渴望什么真正控制自己,与内心那份纯粹走向统一,做到自我实现,这才是最大的自由。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自由,是身而为人的权利。自由人皆向往,特别是在过去等级森严、人身不自由的时代,自由更显得难能可贵。而从自由本身来说,也可分为外在条件的自由和内心心灵的独立自由。想要真正获得自由,毫无疑问两者都是应该具备的。而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律是对各种欲望的自我控制,同自由一样,也是一种积极而主动的人生态度。自律源于人们对成功的追逐和渴求,主要表现在道德修养、组织纪律和意志品质上的自我管控。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的人格、智慧和才能就会变得更加完善、出类拔萃。
关于自由和自律的关系,写作时不可偏废,而是必须认识到两者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存在:自律是前提,自由是需要。在自律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自由,才是自律和自由之间的最本质的关系和联系。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可适当使用对比比较等手法,指出有自由不自律或只自律无自由的缺陷,如:不要过分醉心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就如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过度接受他人要求我们的自律,而不提倡人的权利,或许终会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等。
立意:
1.自由之人必有自制之力。
2.自律是自由的保卫者。
3.让规则守护自由。
2.范文:
在三条河流中逆水而行
阿龙的母亲这句“人走入一条河流”看似简朴,实则意味深长。首先,这条“河流”所指何在?是时间维度上的漫漫人生,还是空间维度上的广袤世界,抑或是人类实践角度上的繁杂社会?其次,不同维度上的河流,其奔涌方向又由何决定,“逆水而行”指向何方?
在我看来,这“逆水”是一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突破,是一种“追风赶月莫停留”的探寻,是一种“道在光明照千古”的坚守,是在每条河流中,实现不一样的价值。
作为个人,逆水便要打破偏见与短视的禁锢,以独特的奋斗提升人生厚度。马斯洛在《人生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的需求以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顺序存在,此情形由人类基因决定,这是人生的顺水行舟。然古有庄子面对楚国的邀请“不做死鳖挂墙上,宁为活龟戏泥中”;近有孙中山离开富足的家庭,惟愿以此身求得天下大同;今有张桂梅“把药当饭吃”仍坚守华坪女高,心念更多乡村女童的未来。他们都是世人眼中的成功者,都对抗着内心自我怜惜的水流,追求更伟大的价值实现。
生于广袤世界,逆水便要跳出自己的茧房,追寻不同的认识与实践,以别样体验丰富人生色彩。中华大地上,徐霞客走遍名山大川,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凭一腔热爱创造奇迹;西方文明中,哥伦布开拓全新航道,揭开了美洲的神秘面纱。他们反叛的是栖居一地的惯性与耳目闭塞的安逸,获得的是“别有洞天”的满足。
身为社会的一分子,逆水便要不顾他人劝诱和阻挠,以灼灼斗志坚守人生理想。费尔南多·佩索阿得有一名言,今听来犹振聋发聩:“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看似夸张的比拟道出了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质。孔子被他人称作“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仍不曾放下心中的道义,成就了一代圣师;孟德尔面对他人的嘲笑与冷落完成了长达八年的豌豆实验,终成“现代遗传学之父”;黄文秀不理世俗的阻挠,学成之后回到乡村,以自己的方式绽放了人生价值。他们抗衡的是世俗的“大势所趋”,是盲目的工具理性,最终获取的是价值理性的实现。
逆水行舟并非盲目否定一切思潮,而是在确切目标指引下战胜自我、突破局限、超越世俗,在每条河流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于我辈青年,唯有在大浪中不改方向,做暴风雨里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才能在“内卷”和“躺平”的纷扰中保有平和,迎接成功的曙光。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阿龙·切哈诺沃既间接解释了自己获得杰出成就的原因——逆水而行,也提供了走入人生河流后的两种方式:顺水而行和逆水而行。按照材料的指向,顺水而行舒服、轻松,意味着享受人生,但无益于成功,难以实现人生价值;逆水而行费劲、辛苦,但却是成就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这道材料作文看似倾向性明显,实则有一定的思辨空间,聪明的考生可以写出自己的思考和个性。首先,对于顺流和逆流,历来看法不一。有人说“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也有人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朱光潜在《谈修养》中向青年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往阻力最大处行”。这些句子都被奉为至理名言,但都有一定的道理,问题出在哪里?考生可以很敏锐地发觉:这些句子里或“顺”或“逆”的对象并不统一。若把“水”的本体确定为“时代潮流”,顺从进步的时代潮流当然不能直接断定为错误。若把“水”的本体确定为人与生俱来的惰性,落后的社会潮流,限制人向上向前的阻力,当然应该“逆水而行”。
也就是说,要想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议论清楚“顺水”和“逆水”的问题,首先应该界定清楚文中“水”的具体内涵。无论是界定为“社会潮流”还是“阻力”,都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看问题。社会潮流很复杂,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即使是进步的社会潮流,也不能一味地“顺”,也要在“顺”中保持独立和理性精神,避免为潮流所裹挟,应该做时代的弄潮儿。“阻力”是突破的对象,正是在突破阻力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超越自我,创造价值;但若“阻力”超过了承受范围,战术性暂时的“顺”未尝不是一种与自我和解或放眼长远的理智选择。
“顺水”和“逆水”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到“处群”和“处己”关系的探讨上,因为“群”往往构成了每个人生活中的“流”。陶渊明“怀良辰以孤往”,远离污浊的官场,在田园中安顿自己的灵魂,就是成功“处己”的典范,未尝不是一种“逆流而行”;孟子所推崇的“虽千万人吾往矣”,也是一种“逆流而行”;而东方朔“大隐隐于朝”的说法又提供了另外一种观照视角。而人是社会性动物,在“流”(社会)中如何调整自己,何时“顺”,何时“逆”,如何“顺”,如何“逆”都不是简单的问题,很值得思索并辨析一番。
总之,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实则可展开论述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认可“顺水而行”,也可以认可“逆水而行”,还可以辩证地谈是“顺”还是“逆”,何时“顺”,何时“逆”,如何“顺”,如何“逆”。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
立意:
逆水而行,做时代的弄潮儿。
顺水之进,不失逆水之勇。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时“顺”时“逆”,方显处世智慧。
3.范文:
“致广大而尽精微”,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中庸》,意指通达广大之境而又极尽细微之处。“致广大”与“尽精微”,二者看似矛盾,实则是辩证统一的。“尽精微”是为了“致广大”,而“致广大”又促进了“尽精微”,二者相辅相成。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我们要谨记教诲,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登高望远、统揽全局,胸怀国之大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了解大局、把握大局,才能高瞻远瞩、找准定位,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解放战争初期,党中央决定先“放弃”延安,毛主席鼓励广大战士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而今天,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作为肩负民族未来的时代青年,我们更需要有大视野、大担当、大作为,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自觉把个人的发展放到国家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把握、去推进,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落实落细、积微成著,始终脚踏实地。“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防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任何工作都是由小及大,一点一滴完成的。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尽精微”,把控好细节,否则,就会因为“细节中的魔鬼”而导致功亏一篑。对于我们来说,就要注意从小处、细处着手,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对待学习和生活上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抓细、抓小,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终将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不管是“广大”还是“精微”,我们都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永葆奋进之心。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在新的征程上,无论是“致广大”还是“尽精微”,都必须以奋斗来支撑。数百万驻村干部驻扎在乡村振兴一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奋战;广大抗疫工作者坚守岗位、勇敢逆行,在战“疫”一线守护大众的生命……这一幕幕场景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圆梦,没有躺赢的捷径,只有奋斗的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奋进之心砥砺前行。无论面对多大的风险和挑战,始终坚定必胜的信心,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为伟大复兴事业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恰是风华正茂时,继往开来再出发。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以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引出“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一话题。而材料第二段,则对于“致广大而尽精微”进行了生动的解释:从大处着眼,既抓住精神实质又立足广大意境;从小处着笔,在细节上极尽精微。
所以,写作时要充分理解“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的含意,“致广大”,可理解为要有远略,或要有大局观,有大格局;“尽精微”,可理解为要注意细节,要从小事做起,要有格物致知的态度。二者看似矛盾,实则是辩证统一的,考生在写作时要把握好二者关系。
对于个人而言,“致广大”意味着人生要有格局和胸怀,要把个体选择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高举信仰的旗帜。同时,也要能日拱一卒、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从而达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人生境界。对于组织、国家而言,“致广大”意味着明确的战略方向和愿景。同时,为了实现理想目标,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尤其是要做好一时、一事的“绣花针功夫”,认真对待工作中每一处细节,这样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用形象化的比喻,“致广大”就是学习曹冲称象的整体思维、全局思维,“尽精微”就是学习庖丁解牛的细节意识。
从“思考与感悟”这一要求来看,文体可以是议论文,也可以是记叙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什么是“致广大而尽精微”,如何在求学、生活、做人、做事等方面践行“致广大而尽精微”,这样做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也可以就其中一个方面运用并列式来谈。写议论文时要注意,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若写成记叙文,可围绕一件事来谈在此经历中,自己对“致广大而尽精微”有了怎样的感受。
立意:
1.“致广大而尽精微”,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胸怀大局,脚踏实地。
3.尽其“精微”,方能致人生“广大”之境。
4.范文:
执奋斗之剑,破躺平囚笼
“躺平”是当今的网络流行词,指那些对待生活不奋斗,遇到问题不作为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却认为不应只知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狂言,更应知道他“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执奋斗之剑,破躺平囚笼。
“少年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星河灿烂,我们应摒除躺平之念,立凌云之志。
可为时代,我们应摒弃“躺平”想法,树立凌云之志,成就更好的自己。志向如酒,让李白拥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抱负,让辛弃疾“梦回吹角连营”;志向如水,让“篮球女孩”钱红艳以残缺之躯,化为水中人鱼;志向如翼,让王亚平乘“神舟十三号”飞向太空,飞向宇宙。他们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志向,破除躺平之念,助力梦想实现,丰盈自身生命。新时代的青年,又怎能以躺平为借口,不去奋斗,不去拼搏?青年,自应树凌云之志,让自己矗立于山巅之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应以奋斗为梯,直达云霄。
可为时代,青年应艰苦磨砺,破除躺平囚笼,用奋斗筑梦想。齐白石用坚持不懈的练习让我们见到了活灵活现的画中虾,施瓦辛格用奋斗打破了他人的质疑;“北京时间之母”叶叔华用奋斗打破了世人对性别的偏见;残疾运动员用奋斗超越了身体残缺的桎梏。他们都面临不同的障碍,而奋斗,给予了他们打破障碍的力量,使他们得以成功。新时代的青年,应以奋斗为梯,直达云霄。
“少年强,则国强。”民族复兴,我们应破“躺平”之囚笼,执奋斗之剑,助力宏图。
国家正走向繁荣和富强,“躺平”是国家发展的病毒。我辈言“躺平”,不仅不正义,而且可耻。作为国家发展的栋梁,民族的未来,青年不应“躺平”。如果全红婵没有奋斗,又怎有东京奥运会上傲人的成绩?如果苏炳添就此“躺平”,又怎会有东京奥运会上九秒三八的极限突破?“躺平”是对自身的否定,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所以我们应以奋斗之剑,破除“躺平”之囚笼,助力民族复兴新征程。
人行世间,我们也许会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迷茫,但更应心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好。如果人人躺平,那么国家的未来谁来担当,民族的复兴谁来实现?正是有奋斗着的人,有拼搏着的人,国家才有未来,民族才有希望。所以,我辈青年更应执奋斗之剑,斩灭“躺平”之毒瘤。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第一则材料是《论语》中曾参的话,讲的是君子必须要宽宏坚毅。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这句话要求君子应抱负远大,意志坚强,重点是“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弘毅”的原因。这是初中教材必背内容,对考生来说没有理解难度,但考生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材料,应在此基础上开放,进一步思考青年一代当今之“士”的使命和担当,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的成长、成才路,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没有哪一个能够一蹴而就,因而“士”必须要意志坚强,背负重任,奋然前行于漫漫征途。
材料二中,“闯荡”与“疗愈”代表了对待世界的不同态度。闯荡世界时,我们是怀着少年的雄心壮志去征服它,把它当成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或者一个攻克的对象。此时,世界是大的,人是小的。而“疗愈”时,你也能看见这个世界的伤痕累累,并能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它的某个角落。这时,我们的目光或许会变得客观,心怀也会变得宽广。这从一定角度说明,我们的奋斗并不一定是锋利的对抗,也可以是包容和共同成长。
而材料三中“青年之忧”和“时代之痛”的评价,则完全站在“躺平”的对立面,否定了部分青年的“躺平”态度,将“躺平”定义为“消极”,不容置疑地提出青年必须奋斗才不负青春的论点。
所以,写作立意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彻底否定“躺平”,结合材料,置于时代背景,联系青年身份,论述“躺平”的危害,站在青年和时代、社会和国家的高度,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结合材料二辨证看待“躺平”与“奋斗”,正视“躺平”族处于困境的现实,去包容、疗愈一些迫不得已的“躺平”族,而不是直接尖锐地批判。
立意:
1. 美好生活来源于奋斗。
2. 拒绝“躺平”,远离“佛系”。
3. 理解你的“躺平”,更期待你的奔涌。
4. 国不可一日无奔跑者,人不可一日无精气神。
5. 起而行,“涨”青春姿势,壮时代声威。
5.范文:
生命的重量
人的一生,不是在于你是否美丽,是否有钱,是否有地位,而是在于你人格的独立、善良的品质、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所以,评判生命重量的关键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外在因素。
先天因素不好,不要紧,只要肯努力,一样会成就美好人生。
就如我们熟悉的邓小平爷爷,我们都知道他身材矮小,可是那又怎么样?他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他提出并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焕然一新;他“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使得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还有乐圣贝多芬,或许对一般人而言,耳聋的残缺就像力气小、容貌差、身材矮小一样,会让人觉得他不如常人。可纵然此时的他身体条件不如其他身体健全的许多音乐家,他却还是凭借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创作出一部部举世震惊的交响曲。此时,难道不能说,他的坚韧不拔品质和音乐成就,比得过那一双聋耳吗?
纵古至今,这些事例多不胜数,他们都说明了内在的修养和后天的努力,可以突破先天因素或外在条件的劣势。
有时候,其实先天因素也能给人诸多助力,但如果我们不加以运用,那些先天条件突出的人,终究会泯然众人,甚至不如平常人。
方仲永这个人从小就聪明过人,但为什么最后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就是因为它不好好运用自己的优势,才会落到这种地步。我想,这就是最鲜明的例子了吧。
但是,对先天劣势过分在意,与过分倚仗先天优势一样,都没有真正找到“生命的砝码”。我认为,那些不会再过分在意孰优孰劣,不骄、不馁的人,才是真正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当年,李白不受朝廷重用,却写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名句,使之成为了“脊梁”的象征,成为了让人难以忘怀的精彩;那时,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贪婪腐败,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迈言语,使之成为后世人格的至高追求;那时,居里夫人身患绝症,却依然努力工作,“哪个人的成功不是用血和汗铸成”的坚韧,使之成为钻研路上执着追求的典范;那时,驼铃叮叮,昭君却成就“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的壮举,使之成为民族和谐的佳谈。
他们或有着精彩绝艳的美貌,或有着高官厚禄的地位与权势,但这些,早已不是他们用来评判自身的标准。他们的生命砝码,早已变成了人格的独立、求知的精神、无私的牺牲。这,才是生命的重量。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美丽,却为世界增添如许绿意。生命的重量,本就不在于是花还是叶,只在于,你能看到自己、认可自己、突破自己。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你们不必忧愁,测生命的重量,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砝码。”是材料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根据这句话,可以展开一系列问题:测量生命重量的砝码,不在于权势地位、外在条件,那在于什么?测量生命重量的砝码究竟是什么?精神的富足,思想的充盈,生命的润泽还是信念的坚守、梦想的执着追求?或许,这些都可以纳入生命的重量。而“生命的重量”,也可从人格的角度展开解读:有道德上的人格,它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人;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
所以,写作的重点,就应从生命的本质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应以什么为重等角度展开思考。写作时首先应针对材料中的一系列现象,归纳出生命的意义不应由那些外在条件评判,而应该根据人的内在美与人格独立。也即,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操守、品格等才应该是“重量的砝码”。在此之后,还应进一步拓展,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砝码”的重量标准。
立意:
1.生命诚可贵,更当持操守。
2.生命之重在内不在外。
3.内在美才是真的美。
6.范文:
芒种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题记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更是干支万年月的起始。芒种,字面上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上周周六刚好就是芒种。
周六回家我一进门就见到了奶奶,连忙问好。奶奶也步入了新时代,玩起了抖音。我一看,屏幕刷满了芒种,我随口问:“今天是芒种吗?”“是呀!”奶奶笑了笑,“芒种可是重要的节气!”“哦!是吗?”我来了兴趣,连忙在奶奶旁边坐下。
“我们小时候,大家的粮仓都不充裕,经常吃不饱,有时只能吃地瓜头来充饥,大鱼大肉更不用说了。到了芒种,此时麦子开始成熟,田野里弥漫着新麦的清香。这时,乡里人都必须抓紧时间收割,赶快把麦子收好,要不然芒种前后常连遇阴雨天及风、雹等,小麦要是来不及收割就会毁于一旦。正所谓‘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
“真的吗?芒种这一节气为什么很重要呢?”我还是有点疑感。
“‘俗话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这时,妇女也在帮度‘农忙’,芒种期间不只是忙着收割,此时还是播种的好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只有播种好,才能收获好。”平时寡言的奶奶一下子说了好多。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从小到大几乎感受不到“芒种”这个节气的重要性。我看过《平凡的世界》,书中对芒种时节的描述让人印象深刻,在书中我见识了老一代农民的艰辛。今天,我们吃的一些面食都是一代代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很多时候,我们都只享受着他人辛勤劳动后的成果,却忽略了其中劳动过程的不易。
任何成果的获得,必定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此我也深有体会。我学过围棋,也曾参加过比赛。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读小学时,我曾参加泉港区比赛获得第十名,而后信心满满地参加了一次市赛。当时我还小,还不知每落一子,都需要不断琢磨,辛勤对弈。刚开始也还算顺利,一路过关斩将,便也渐渐吃力,输后哭得不像话,但也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老师安慰我:“胜败乃家兵常事,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现在,我明白了,只有在“芒种”前抓住时机付出过汗水,才能在“芒种”收获丰收的果实,种下新的希望。播种庄稼如此,下围棋亦是如此。
芒种,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啊。“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提醒的就是现在的我们,趁年轻的大好时节,珍惜青春年华,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开拓眼界,学习本领!趁现在鼓足力气,拼一把,才能在以后收获满满,不留下遗憾!只有努力过,奋斗过,才能在芒种时节收获到金黄的果实。
人们总是抱怨“忙、茫、盲”,却不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果因为害怕忙碌、劳累而茫然、盲目地活着,那人生真是毫无乐趣可言,这样的生活岂不是得不偿失?芒种,忙种,生活,总有一份欢喜,在此刻收获;人生,也总要有一点盼头,要在这一刻种下。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关于“芒种”的富含哲理的句子。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故此,“芒种”时节是农人们最忙碌的一段时光,割麦、插秧,忙个不停。劳累是有的,但也有崭新的希望,有一份收获的期盼和欢喜。
“芒种”对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播种就是种下希望,只有有了希望,日子才更有盼头,活的才更有劲;辛勤的汗水是收获的必要条件,如果芒种时你不愿流汗,那么秋天你也难有收获。
本题要求写记叙文。也就是你要找一个故事,来寄托关于“芒种”得到的启发。这个故事可以是发生在“芒种”时节的,也可以是其他故事,但最后一定要有生活哲理的阐发。可以选择一个正面人物,写他(她)的艰辛创业的过程,也别人对他(她)的嘲笑,然而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收获了成功的果实。也可以写一个反面人物,不肯付出努力,害怕流汗流泪,结果最后一事无成。
立意:
1.播种希望,收获光芒。
2.汗水浇灌,丰收在望。
3.人生在勤,不忙何获?
7.范文:
行远自迩,登高必卑
巍巍高峦耸云间,欲凌顶而揽群山,非拾阶而上别无他法;悠悠远道转山麓,欲达远而观沧澜,不积跬步难至千里。人生如攀峰,必自低处起。世无一步登云之阶,唯有盘山曲折之径。行远自迩,登高必卑,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方能不为外物所迷惑;不失其本心者,能行得远路,一揽青云俯众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涓流聚沧海,砖瓦起高阁。入木三分,何处晓羲之墨洇莲池为洗笔;出将入相,谁曾闻匡衡凿壁偷光照简牍。读书破万卷,方能妙笔生花,绣虎雕龙于纸笺;行路千万里,才可青山入怀,游记潇洒流世间。登高必自卑,唯有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才能稳步向前。若一曝十寒,即使取得暂时性成就,亦只是“下临无地”的“空中楼阁”罢了;抑或畏缩踟蹰于前路之艰不肯行进,或狂傲乜斜道之迩而懈怠懒惰,如此皆将一事无成。沧海,因翻山越岭之细流而聚;高木,由破土推壤之嫩苗而发。世间万物,皆循此理。
做学问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实实在在的钻研,反反复复的磨砺,滴水石穿,筚路蓝缕,做学问的功夫才能从较低的境界逐渐升华到较高的境界。对此,著名学者王国维有一句风趣而形象的名言:“古今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立高楼,望尽天涯路。’此谓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谓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意思是说,要想学问有成,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要有献身学术的勇气和心理准备;第二,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要有为学问献身的精神;第三,一旦学问做到了很高的境界,就可以纵横捭阖,运筹帷幄,即使在平凡中亦能洞察到深刻。正如《红楼梦》中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的确,做学问正象佛教里的苦修一样,要达到涅槃的境界,必须从每日的“读经”、“打座”等一招一式做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才能终成学术“正果”。目前学术界华而不实、投机取巧的风气甚嚣尘上,比如剽窃别人的观点,拷贝他人的论文之类的行为屡见不鲜。这种行径可能会在短期内捞到一些利益,但自己的学养未见提高,最终于社会、科学研究和自己的事业都是百弊而无一利。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既有崇高理想,雄心壮志,又能扎扎实实,勤勤恳恳的人,最终都能名垂青史。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司马光立志编撰《资治通鉴》这部巨著,为此,他夜以继日的读书,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为了能够用功而不懈怠的读书,他专门做了一个圆木枕头,并给它起了个有意思的名字,叫“警枕”。当读书困倦时便在木板上稍睡片刻,身子一动,枕头滚到地上,脑袋就重重地磕在木板上,这样就会立即惊醒,于是爬起来继续攻读。就这样,司马光历时十九个年头,“遍阅旧史,旁采小说”,对一千多年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分析研究,写出了《资治通鉴》草稿。然后又删繁就简,取精用宏,修成了一部上至战国,下至五代,囊括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历史,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的鸿篇巨制《资治通鉴》。据说,这部书成书以后,底稿就足有两大屋之多。
所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此,马克思的话更有说服力:“在科学的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巍巍高峦耸云间,欲凌顶而揽群山,非拾阶而上别无他法;悠悠远道转山麓,欲达远而观沧澜,不积跬步难至千里。长路漫漫,若恐迷途不知返,唯有不忘初心,行远自迩,登高必卑,方能一览众山小。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的“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和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讲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细微的道理,但其中有着深刻的寓意。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必须有一个远大而确定的目标,但实际做起来,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
引申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就是要发扬一种求实务实的科学精神,就是做学问切忌华而不实的作风。既要紧盯学科领域里的理论最前沿,密切关注社会、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最深刻的问题,又要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开始,扎扎实实,打好基本功。要把远大的目标和务实的行动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骛远。
建议写层次式议论文。先由个人做事要务实,脚踏实地,紧盯目标步步为营;再写企业、国家也是这样;或者写不同领域的工作都需要这样的精神,比如航天团队,女排崛起,做学问等等。考生可以思考一下当前有哪些人、哪些做法属于反其道的,采用对比论证更能突出当前时代需要这样的务实精神,青年要想成才更需要这样的品质。
立意:
1.行远必自迩追求无止境。
2.以梦为马,行远自迩。
3.登高自卑,踏实追梦。
8.范文:
一切都会过去
我们穿梭在每个季节的开始和结束,慢慢走来。当别人在享受,我们却在吃着那些苦。不过,没有关系啊,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过去了啊。——题记
幼年的记忆
我不太了解爷爷出海死后,奶奶面临的是怎样的境况。贫困的家庭,两个幼小的孩子,现在连顶梁柱都倒了。所以,她后来的改嫁还是合情合理的。爸爸娶了妈妈不久,我就出生了。日子虽苦,但也算得其乐融融。
奶奶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女人,没等到爸爸挣够钱让她享福的时候,便匆匆离开。尸骨未寒,我那狠心的继爷爷便要把我们扫地出门,竟连给奶奶烧纸钱的缸也被他搬出来,砸得稀巴烂!我在那个被赶出来的那个夜晚,看爸爸和他打架,看妈妈被他的姐姐揪头发,辱骂,我躲在警察后面,恶狠狠地盯着那个可恶的男人,发誓等我长大混出个样子让他后悔一辈子!
那年我6岁。
艰辛却快乐的童年
再后来,我们住进了当地一家敬老院。一台破旧的电视机,一张床,一只泡沫小箱子是我们全部的家当。饭是在食堂吃的,大家都会把好的留给我,有时我也看到大家看我时眼里的雾气,但我一直都把头昂得很高,我知道自己要坚强。
爸爸在小修车铺里打杂,收入不多。但每每晚上回来,总是很“神秘”地问我:“爸爸给你买了吃的噢,猜猜在哪儿?”我也总是同样调皮地亲他一下,欢快地从泡沫箱里找出一袋小虾条。我们总是这样乐此不疲——爸爸每次都会把那袋小虾条藏在泡沫箱子里,而我总会准确无误地找到它。亲亲爸爸的脸颊,然后我会很用力地拆开包装,搂着他的脖子说“老万,好吧,我今天看你很辛苦,奖你和我一起吃!”爸爸只是笑笑地坐在一边看我吃,我撒娇硬要他吃时,他也只是吃一两根。一袋虾条,虽然只值五毛钱,虽然是幼年唯一的零食,但那是我吃过的最好的东西。
妈妈那时在菜市卖东西,骑的是一辆借的破旧自行车,我会很听话地坐在前面给妈妈唱歌。妈妈做生意的时候,我会在一边写作业。到冬天的时候,妈妈的手冻得裂开了口子,里面的脓无情地流出来,我很想哭。我轻轻地握着妈妈的手,给她取暖……我们都没有哭,就算是下雪天,妈妈骑车载我回家时在路上摔了个大跟头,路人投来异样的目光,我们都没有哭。我们拾起东西后手都冻得麻了,但我们从来不哭。因为,我们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只要我们坚定地在一起努力,一切都会过去的。
那年我8岁。
雨后见彩虹
爸妈一直是能吃苦的人,爸爸后来就和妈妈一起做鸡的生意了。是的,我说出来觉得很自豪。爸妈一直吃苦耐劳,脏、累他们都不怕,做生意也是和气、诚信对待顾客,渐渐地,日子稍好一些了,有了些像样的家具。再后来,有了摩托车、冰箱这些电器了。事隔7年,我们的申诉终于成功,我们要回了老房子一半的居住权。
搬回老房子后,爸妈生意也越发好了,镇上的大饭店全会向我们家订货,再加上市场上的销售,收入也算可以。爸爸又买了辆小卡车搞运输了,情况也还好。继爷爷对我们明显好点儿了,他会在爸妈不在家时给我烧饭了。可能他也想不到我会考上市里的高中,离家回校时他也会给我塞零花钱了。爸妈和他之间那层坚不可摧的冰也慢慢融化了。毕竟,他老了,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原谅他而已。经过这些年,我们都累了吧。
我所经历过的,真的是那些从小在蜜罐里的孩子所不能体会的。即使那些回忆带着苦涩,但它也让我学到很多。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过去了。我们原谅了那些人,原谅了那些往事。爸妈沧桑的容颜和粗糙的双手告诉我怎样去坚强,怎样去奋斗。成长的路上,我从不低头。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告诉我们如何面对过去、当下经历的艰难。正如普希金所说:“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一切都将会过去”是人们劝慰别人时常说的话,说明此刻正经历着挫折、坎坷、磨难。也许经历的过程很痛苦,但是咬牙坚持下去,当走过了这些坎坷,你会发现当时的痛也带着美丽的光彩,会成为让你刻骨铭心的记忆,成为多年后你亲切的怀恋。并且,曾经经历过的痛苦也许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教会你成长,教会你坚强。
“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写记叙文,详写曾经历过的这些坎坷,注意运用细节描写,使表达更有感染力;要运用心理描写,写当时的心态,痛苦难过的感受。文章最后应当有升华和抒情的部分,表达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感悟等。
立意:
1.怀念曾经的坎坷。
2.痛也是财富。
3.挫折教会我坚强。
9.审题:
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材料部分由一段引语和一段简析两部分构成。
第一段引语部分引用了纪昀、许渊冲、雷锋三位名人的三句话。
纪昀的话意思是只要专注于一件事,工艺必定是精湛的;只要专注于一种职业,就一定会有所建树。侧重说明想要所追求的技艺臻于精湛或所从事的事业有建树,就必须专心致志于一“艺”或一“职”,做到专心无二,绝不旁骛。这是从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来强调用心专一的重要性。
许渊冲的话是说选择一项事业就要终其一生坚持做下去,不可因为外在的诱惑因素而改变选择之时的初心。唯有如此专注坚守,对事业始终保持着极为真实、纯粹的热爱,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坚守初心对成功的重要作用。
雷锋同志的话突出的是螺丝钉精神,即自觉地把个人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去,个人服从整体,服从组织,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的品格。
比较来看,纪昀和许渊冲的话都强调专精的工匠精神,许渊冲更着重强调对初心的坚守;雷锋同志的话着重阐述的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强调的是献小我于大我的高品格和大情怀,“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也是专精精神的体现。
第二段简析部分意在指明理解分析第一段引语部分三句话的方向(单独分析的深刻涵义)和角度(“单独看”与“合起来看”)。
引导语部分未限定文体,但谈感悟与思考选择议论文最佳。
写作行文可先确定专精一业才是成功之道的论点,开头引用纪昀、许渊冲的话,分析、明确中心论点。采用正反论证的方法,正面论述专精于一艺,才会有所成就,然后反面论述不专精栽跟头,最后强调专精于一艺的重要意义。
立意:
1.践行专精,成就不朽。
2.献身家国,专精做事。
3.不畏繁华遮望眼,坚守初心为担当。
4.无有赤诚之心,无有不朽之人生。
10.范文: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
一个国家的进步,印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国家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从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开始,青年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为当时积贫积弱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到了今天,山河犹在,国泰民安,正所谓“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生逢盛世而身为“后浪”的我们更应有所作为,不负前辈期待!
我辈青年,以理想为帆,不惧远航。君可见国民才女武亦姝,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在夺取《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后苦读两年,终考取清华大学;君可闻考古女孩钟芳蓉,以理想为灯,追逐光明,不惧世人非议选择考古学,终获热爱之果;君可知零零后大学生刘上,以理想为峰,不断攀登,三年时间让自制火箭发射升空,终圆航天梦。时代赋予我们选择理想的权利,我们理应以回报时代为目的,以报效创造盛世的祖国为最终理想,用个人的小梦编织祖国繁荣昌盛的大梦,扬帆远航。
我辈青年,以奋斗为桨,不畏风浪。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宇宙,徐颖在它们之间,用“探索”画上等号。她把青春奉献给科学,与团队合力把“北斗”送上星空,以一腔青年热血和奋发的斗志,为中国、为世界指引方向。身为当今中国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包括徐颖在内的北斗导航系统科研工作者们,始终把奋斗作为前进的风向标,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坚克难中乘风破浪,书写着青年一代的辉煌。
我辈青年,以创新为刃,划破茧売。扮相儒雅,谈笑大方,一唱一转间焕发青春的光彩;承袭前辈,推陈出新,一颦一笑间传播京剧的魅力。王佩瑜作为年轻的京剧艺术传承者,把创新作为文化延续的突破口,将古典艺术与现代化元素结合,博得一众喝彩。处在中华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当下,我们有责任且有能力将这些国粹继承发扬下去,而创新正是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最拿手的利刃,冲破桎梏,走向世界,生逢盛世的我们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盛世年华。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青年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青年的步伐。因为我们所站立的这个地方,正是我们的中国,我们有光,中国就不黑暗。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
我们这一代人,生逢盛世,重任在身,于人生定向之时,当立鸿鹄之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跑出我们的精彩!
审题:
这是一则多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意思是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材料二意思是君子以实现自己志向为乐,小人以完成本职工作为乐。材料三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一段话,意思是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的智慧,是中国科学事业和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和明证。
仔细分析三则材料的意思,可以看出其中是存在内在联系的。材料一和材料二综合起来意思是青春年少时应该趁早努力,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不懈努力。材料三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前两则材料的一个具体印证,以屠呦呦为代表的团体正是秉持着治病救人的宗旨,以维护世界人民健康为目标,坚持不懈,不断探索,不求名利,终获成功。三则材料对考生的启示就是,新时代的青年躬逢盛世,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树立为国为民的远大理想,不汲汲于名利,趁着美好的年华努力拼搏,积极向上,成为一个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更倾向于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如何为实现这个志向而努力,这样做的价值和意义何在。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就其中一个方面来谈。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
立意: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躬逢盛世,青年当乘风破浪。
3.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与人民。
4.青年当胸怀天下,做一个大写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哆哆女性网阴阳师白狼御魂姓冯的男起名字孙姓的男孩子起名属鼠的今年多大反派爱的盛世美颜我都有中央电影频道公司起名笔画计算起名字好的字女孩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仙剑4修改器安字起名字大全男孩吗宠物小精灵小说草根石布衣电脑饭店起名电视剧宫锁心玉猎肠者起名用唐诗宋词金色钱塘给高考生的祝福语酒店起什么名字漫画怎么起名大数据起名字四川成都小吃加盟暴力牛魔王特警4587正邦设计西点蛋糕加盟店神器任务蝴蝶辨别食物味道用身体哪个部位我曾经爱过你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