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印度
影视评论
阿米尔·汗
摔跤吧!爸爸(印度电影)

为什么《摔跤吧!爸爸》争议这么大?

阿米尔汗被称作关心社会问题的“印度良心”,他的电影《摔跤吧!爸爸》讲述了一个摔跤手把女儿培养成世界级摔跤冠军的故事,豆瓣上的评分也很高。但是有一些人对…
关注者
16,013
被浏览
18,087,849

2,297 个回答

你在中国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出生,离这里最近的县城也要翻过层层叠叠的山。

你周围的村民邻居,不能说他们是坏的,只能说环境养育人,他们大多没啥文化,没去过大城市,思想老套,仍然相信用各种偏方能生儿子,还有重男轻女而已。

你是女孩,幸好你爹虽然喜欢男孩,但也喜欢女孩。

你爹其实也就是一农民,充其量比其他人多会点字,会看个小说报纸而已,词汇量说不定还没有大城市的高中生水平多。

村里人说他年轻时是穷读书的,那口气不知道是羡慕还是鄙夷。

反正你家挺穷的。

大家都觉得,读书没用,还不如下地干活外出务农。

你就在这里长大。

你不知道,和你一起玩的二丫家,她的哥哥的媳妇儿是买来的。而她的父母已经打算在她哥生儿子之后,准备让二丫出去打工,好补贴家用。

你不知道,你天天傻乐着,虽然你爹严肃,大男子主义,还让你在家干活,但他从来没想着让你跟着二丫没成年就出去打工。

你爹存了些书,天天捋平了边角,压箱底,珍惜着,谁让读书,有文化是他的梦想。

你爹在家门口一坐,抽着他的旱烟,看着你跟着其他妇女在溪水边洗完衣服回来,啪嗒啪嗒地走着,开心着呢。

你爹看到了你五十年以后的样子,就是跟那些妇女一样。

你爹一吸气,一吧唧嘴,下定了决心。

他要你读书。

他跑去集市买书籍课本,一箱箱地往回运,你傻眼了,你娘也傻眼了。

家里都快吃不起米了,还买书呐?烧火都嫌纸硬。

你爹说,我娃要读书,要当知识分子,还要离开着这里,去更远的地方读书。

于是你开始暗无天日的生活,他要你早早起来认字读书,还要跑步锻炼身体,他还给你做肉吃,希望对你的脑子有帮助。

你娘觉得你爹疯了,村里人也觉得他疯了。

他们觉得,你爹识点字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他没成,他就希望你能成。

他们都嘲笑你爹傻,给别人家的媳妇花这冤枉钱,儿子就算了,姑娘家的多可惜钱啊。

你也不开心,你怕他,你觉得他是独裁者,他的暴君,他是大坏蛋。

你觉得你脑子就不是这料,背课文比下地还要累。

不过不用劳动确实很爽。

你开始消极怠工,你糊弄你爹,你假装自己是智障,你还偷偷扔书,却不知道这是你爹勒红了肩膀跨过层层叠叠的山给你背回来的。

你想玩,想自由,想像村长他女儿那样戴漂亮的小手环。

邻家姐姐要结婚了,要嫁到另一个村了。父母很高兴,亲朋好友很高兴,你们这些看热闹的小孩很高兴。

你看着鞭炮噼里啪啦响,高兴得不得了。

你答应你爹背书,结果偷偷跑出来看热闹,你爹知道了,到人家办喜事的家里骂了你一通,邻居差点没打他,他们觉得他疯了,在人家大喜的日子这么不像话。

所有人都在忙着,只有新娘姐姐自己在屋子里,独自坐着。你灵巧,悄悄溜进来,大吐苦水。

你没心没肺地吃着喜糖,数落着你爹,有这样狠心的爸爸吗?天啊,你要疯了。

低着头的新娘抬起脸,你这才发现她的眼里含着泪。

所有人都开心,只有新娘不开心。

你这才知道她不想结婚,她甚至还没成年,可是却被父母卖嫁给一个她没见过面的男人,因为他家里有点钱,说不定能给她家里添点牛和地。

她说,你爸爸严厉,但是他爱你。他在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考虑。

她说,那我呢?我父母把我当成商品,我活着就为了嫁给一个不认识的男人吗,我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老头。

她说,我这一生注定要跟孩子和锅碗瓢盆度过,我没有选择。

她说,我好羡慕你。

你从她家离开,心惊无比,你爹为你制造的那层保护膜,第一次被凶狠的撕开,你看见了生活的真面目。

如此苍白又残忍。

从此你不再贪玩,因为那可怕的未来在追着你,很多女孩没有选择,可是你爹,你那大男子主义的爹,硬是给你劈开了一条路。

别人看见你,酸酸地说,哟,这不是才女吗?

他们说你嫁不出去。

说你不干农活,你爸妈白生养你。

说你和你爹一样疯。

说没有男人敢要你。

你爹说,让他们说去!咱闺女不需要被人选,以后是你选他们!
你再也不在意那些人的想法,你勤奋读书,你爹为了你奔波着。

当二丫在外打工的时候,你爹神奇地把你弄进了县城学校里。

当你邻居姐姐17岁为那男人连续生了两个孩子,就为了生男孩的时候,你在熬夜苦读。

当二丫哥哥买来的媳妇第n次逃跑被抓,被打的时候,你正准备高考。

你知道你没有退路,你爹的梦想早已经成了你的梦想,你的未来,你唯一逃脱这苦难地狱的道路。

你成了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你金榜题名回了村子,鄙夷和嘲讽不见了,他们注视着你和你爹,羡慕又嫉妒。

你看见那些站在家门口围观你、面色冷漠苍白的妇女们,和她们那年纪轻轻就变得沧桑的脸的时候,你庆幸你爹是你爹。

你无人能挡,你研究生考入了大城市,有了自己喜欢的方向,你申请国外博士,你很优秀,学校抢着要你。

你家越来越好,你也越来越好。

你这才知道,同村的某个男人,曾经淹死了自己两个刚出生的女儿,就为了生一个男孩,而他养不起那么多的女儿了。

你在这里看了一个电影,讲摔跤的。

你看着那个被女儿称为"恶魔"的摔跤退役的爸爸,你想笑。

你看着他大男子主义,看着他独断专行,要女儿实现自己梦想,你想起了你爹。

你看着他对他女儿说,你是我的骄傲。

你忽然就哭了。

你觉得你爹,你那独断专行的爹也是你的骄傲。

你回了学校,和实验室里的同学聊起这个电影。

你没想到,她们说,这是父权的丑恶。

她们说,这是对女儿的压迫。

她们说,她们要抵制这个电影,这三观不正的让她恶心。

你想说啥,你又说不出来了。

你知道她们是大城市的姑娘,她们吹着空调,玩着电脑长大,不会理解就在同一个国家的土地上,会有一家人因为多买了几本书就差点饿肚子没钱买米。

她们不会理解,不管这出路是好是坏,那是在那片穷僻的土地上,一个普通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女儿,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你看着她们,你没说话,因为你似乎又看到了那些村民讽刺的脸,和当你成功后,他们那嫉妒又冷漠的样子。

你只是想念你爹,想念这个在夏天夜晚为你扇几个小时风,只为你能够舒服读书的男人。

他只有五分钱,却拼了命,给了你一块钱。

你知道这一块钱跟一百块比不算什么。

可是对你来说,已经足够了。

你爱你爹,这个专横霸道的爹。

编辑于 2021-04-21 14:29

你六岁,嫌麦当劳的炸鸡没有肯德基好吃。 她六岁,每天中午在学校吃自己腌制的咸豆角。

你十五岁,这个月韩国欧巴的演唱会门票卖的很贵,隔壁班的校草帅哥送了你一张票,晚上他牵了你的手,你感觉很幸福。 她十五岁,跟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子订婚了,虽然和男孩子第一次见面,但是姐姐说要笑的开心点。


你十八岁,爸爸问你想不想去国外读书,你看了看包里夹着的校草照片,摇了摇头。 她十八岁,抱着一胎怀着二胎,超市的咖喱又贵又难吃,还是得自己做。


你二十五岁,男朋友不上进你刚刚踹了他,工作有些不顺心,你重新翻开英语课本,晚上跟爸妈说,你想出国读研。 她二十五岁,丈夫混的还不错,已经是老板的得力助手了,今天升职,虽然他们老板手下只有三个人,晚上汤里多放点白菜叶庆祝一下吧,四个孩子到处惹祸不省心,回头还得多打几顿。


你三十岁,学业有成,海外回来,看着手上的offer冥思苦想,又要开始工作了,生活还真是辛苦。 她三十岁,老大差不多该找门亲事了,怎么找呢,总是这么拮据,嫁妆根本凑不上,生活还真是辛苦。



------------------------------------------


美国人民都有两极分化,在近邻印度,低等种姓的人民生活水平是什么样想象不出来吗?


有些人只是连想都不愿意想。


你能获得尊重是因为你有选择,

你如果连选择权利都没有你在跟谁说尊重?

编辑于 2017-05-08 12:35

谢邀。

我的朋友圈和社交生活中倒真没什么对这部电影的负面评价,所以还一直以为大家都认同这部片子的价值观呢。

我想,如果有人把“直男癌”这个名字冠在这位父亲头上,一定是因为不了解印度。

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印度妇女的出路是什么?

没有出路。小学毕业就辍学嫁人,一辈子都做家庭主妇,命运完全掌控在丈夫手里。不是说做家庭主妇不好,而是她们从未拥有过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古典中满满都“吃人”,那印度的古典文献就更是“吃人”,而且特别针对女人。

不信去翻翻《摩奴法典》,或者翻翻两大史诗和往世书。

童婚制度、闺禁制度、寡妇殉葬、物化女性、污名女性。随便一条都可以吃得她们连骨头都不剩。

这种情况在今天有好转么?当然有,但是好不到哪里去。

教科文组织的统计(2015),印度女性文盲人数有多少?一亿八千万,连名字都不会写的她们,能有什么出路。

童婚情况有好转么?电影里没有明说,但是电影里那位姑娘肯定没成年,这在印度农村再正常不过。说起来,我的印度朋友里都有未成年结婚的(记得我的印度室友么?)

寡妇殉葬制度呢?倒是不用殉葬了。但是她们还是一辈子只能穿素白的衣服,不许打扮,不许改嫁,分不到遗产,记得电影 PK 里阿米尔闹的笑话,那个穿白色莎莉的女性么?

德里轮奸案辩方律师的话还记得么?阿米尔《真相访谈》里谈到的选择性别流产还记得么?

印度女人,她们作为一个整体过得太不好了。

她们需要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可能,生活有选择的余地,就已经够好了。

在我看来 Dangal 所呈现的,就是这另外的一种可能。

Dangal(दंगल)在印地语里就是摔跤、角力,这个名字的深意不仅仅是“摔跤吧爸爸”,而是父女二人对抗全世界的战争。

他让女儿剃短发去首饰,穿短袖服装而非纱丽,拒绝素食开始吃肉,与男子肉搏,他们与社会舆论搏斗。脸谱化的教练就是印度官僚的典型,他们与印度官僚体制搏斗。决赛前,阿米尔对女儿说的那番话,大概是这部电影的点题,女人的战斗。

女主角“Geeta”的名字意思是“赞歌”,但这个名字温柔的女生却在这场角力中,强硬无比的把世界踩在脚下。

当然电影,只是电影。

真实生活中,平凡的人们可能没有天赋异禀,或者即使有,也难得以发掘。

记得我之前写这篇答案的时候,就有朋友问我,那如果是低种姓女孩应当怎么办?

首陀罗要怎么做才能改变自身命运,冲破阶级的枷锁走向成功? - 知乎

一定会更加艰难,但答案还是一样,教育。

不管如何艰难,不让女儿辍学,不让女儿早早嫁人,不让女儿流落街头,让她接受教育。虽然未来依然不可预见,但若是为了她拍上与全世界为敌的决心,她的生活可能会有另外的一种可能。

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但永远不要觉得我们获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多少的努力,只是为了那渺茫的一种可能。

First they ignore you

Then they laugh at you

Then they fight you

Then you win

这句话网传是甘地说的,但应该不是,放在这里只是因为挺应景的。

发布于 2017-05-14 20:55

围观了《摔跤吧!爸爸》有关父亲的争议。比起用印度的惨淡现实来为之辩解(尽管确实有道理),我倒觉得不如坦然承认电影里他的所作所为确实有其局限性和不完美,但这丝毫无损于他的抗争的伟大。 阿米尔汗也解释了父亲的进步性,不在于是否强迫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在于意识到女儿也能有所成就。 而且是最大的成就。

最让我感受到这一点的是父亲送女儿来到大学后,低声下气地请求教练多关照一下吉塔,因为他相信她能为印度赢得金牌,而教练只把这看做笑料(因为之前从未有人做到过)。 很难说这有多么震撼。

这相当于你以优异的竞赛成绩从农村考上了清华物理系,当年没钱念不起书的你爸跑到院领导办公室用一口方言说,老师啊我真的相信我闺女能为中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信女儿有着不可思议的潜能,并为之面临着全世界的不理解。 而让他与那些痴心妄想的人不同的是,他也一直在用“世界冠军的父亲”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亲身去与偏见和物质条件的困乏斗争,为女儿赢得那一个个来之不易的可能性。 无论女儿是在辉煌还是低谷,他对她的信任从来都没有变过。

这种精神放到中国也是稀缺的。社会对杰出女性的判断标准总是不同于而且往往是低于男性的,比方说: “女孩就不要做太辛苦的工作了,漂漂亮亮就行。” “你以后能有个稳定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好。” “早点结婚,过了三十岁你就不值钱了。”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声音是: “女孩子也要能吃苦。” “就算数理化很难,你也不能随便放弃。” “如果你想成为一流的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工程师/程序员/老师/医生/创业者,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你。” “不要拘泥于琐事,多想想大事。” “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你也可以成就最辉煌的事业。



Gold is gold, whether a boy wins it, or a girl.

编辑于 2017-06-18 16:04

(多图预警)

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这些画面:

嘲笑的村民:

嘲笑的同学:


而她们俩的回应是:

不安的妈妈:

爸爸的回应是:


非常有力量的一段话。


而关于比赛的意义:






从村民,到同学,到母亲,父亲和女儿身遭,是各种恶意的耻笑和怀疑,是对女性身份的贬低。

删掉这些画面后,目前电影呈现的,是一个没有太大压力的充满喜剧色彩的环境。

可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

父亲对女儿关怀的镜头也被删掉了,再删掉对母亲陈述自己目的那段重要的话,导致父亲在前期形象相当扁平,一味霸道而专横,不能被人理解。

可父亲所做的,并不是强迫女儿过她们不想要的人生,恰恰相反,是为了让她们有资格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啊。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剪刀手里的直男癌干的,所以很奇怪国内现在女权思想崛起,怎么还会害怕这种主题。

看了评论里说的,没想到居然是阿米尔汗自己删的,对他这种自残的行为表示十分不理解 _(:з」∠)_

编辑于 2017-05-11 11:47

做为一个看了完整版160分钟的人真是忍不住想来说一下。

我就想说你们那点看出来爸爸强迫女儿练摔跤,并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女儿身上了啊!他给了女儿一年的考虑时间啊,后面都是自愿的啊!

爸爸一开始想生儿子不假,想让儿子也学摔跤不假,想让儿子完成自己的梦想这都不假。但是他生了三个孩子都没有儿子,他都想放弃了啊!想放弃的时候都没有动过自己女儿的念头啊!

他让女儿练摔跤是看出来他们的天赋了啊!两个小女孩把男生打的一身伤,而且一说打架还兴致勃勃,他看到了潜力啊!

两个女儿并不排斥摔跤,她们最开始抵触摔跤只是因为学校的同学嘲笑她们像男生,而且摔跤在泥里滚让她们的头发里生了虱子。。。爸爸把她们的头发剪掉是为了让她们更好的训练啊。

她们的妈妈在最开始的时候担心女儿们以后嫁不出去,爸爸说以后提亲的人会排长队来,是女儿挑他们,而不是被挑。

爸爸顶住一切压力,只是为了能让女儿摆脱传统的女人随随便便结婚生孩子的命运啊!

女儿一开始不理解,后来听了同年龄就结婚了的小伙伴的一席话之后明白了爸爸的苦心,开始发自内心的练习摔跤啊,她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啊!

不了解印度国情的我来给你们科普一下,印度的女孩从小就要学习做家务,然后到了一定的年纪被家里人嫁出去,嫁的人都是家里安排的,可能都并不熟悉自己的丈夫。由于印度的种姓问题,女孩想改变子女命运就要带着高昂的嫁妆嫁到高一级的种姓家里面去。然后做家庭妇女,生孩子,养孩子,平平无奇的过完一生。

所以,电影里面的爸爸通过自己和女儿的努力,改变了女儿们的一生,满满的都是父爱啊!!这才是真女权啊!!

真是,有些人电影都没看仔细,就断章取义,政治不正确啊!

另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整个电影只有一处歌舞,还是一场婚礼戏。真是印度电影的一股清流。

手机打字,累死我了。

编辑于 2017-05-06 10:54

这件事要看你们看了。

据我所知周杰伦没怨她妈逼他学钢琴,梅西没怨她妈让他从小踢球,我也没怨我爸从小逼我学英语。

我觉得人类这种生物吧,有个很残酷的设置,在你学习能力最旺盛的时候,你没有自主思考能力;在你有钱有时间有自己决定能力的时候,你学不上了。乐器尤其是钢琴如果你不是从小学习,整个手指的灵活程度完全无法跟上。语言确实可以后天学习,但是单单改口音你就比一个小朋友付出多十倍的努力。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在你8岁的时候就逼你学习的父母,你真的应该感到庆幸。因为这个时候电视机或者手机对你的诱惑肯定是大于学习英语和钢琴,但是多年后你在考GRE的时候一定会恨死自己当年看了个没营养的垃圾节目,而不是多学两个英语单词。

发布于 2017-05-14 03:00

啊,当初看的时候还挺感动的。

争议之所以大。

是他们对影片中的贫民出身毫无共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概在80年代,能吃得上牛奶冰棒,吃得上羊肉串,吃得上俄罗斯的巧克力,真的是人上人上人。

那时候的国企双职工,应该就是国内收入比较高的一层。

尤其是家里还有俩干部,在那个年代,说是前1%应该是谦虚的。


到了现在,我,一个破产穷光蛋,拖了人均收入的裤衩子。

但我的俩孩子,生活质量比起我小时候,依然要好的太多。


我们假设,2021年当下,孩子考了双百分,奖励3块钱羊肉串。你怎么看?是不是很小气?

你出国开会,回来只给孩子带了一小箱大概二十块巧克力,大概价值30块,怎么看?是不是很小气?

可是你要知道,那个年代,国企的干部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三四十块,厅局级干部也就七十二块钱而已。


所以一些人看到这种“爹味十足”的影片,会觉得反感。

凭什么不让人女孩子轻松一点?读读书不好吗?

学学烘焙不好吗?

做做瑜伽不好吗?

旅旅游不好吗?

好,当然好。


可那是印度。

影片交代的清清楚楚,家境贫寒。

可这些反驳的人是不会去了解背景的,看都不看。

哪怕你交代的再清楚。


类似的事件,我们也有。

前两年轰轰烈烈的“凉山州小拳手”,最后被举报,要送那些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的孩子回去读书。

原因一模一样。

当时比较火的标题是,你没穷过,你不懂。

确实,没穷过,或者穷过但不承认的人眼里,是选择性失明的。


他们难道不知道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要拼尽全力吗?

他们只是选择性忽视罢了。

在他们眼里,只有选择性无视那些穷人,才能装出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我完全没有努力啊,我觉得我的生活也不算好啊,可是我都没有经历过这些啊。所以这样的描述肯定是为了欺负弱势群体而编造的。”


故事中的爸爸不爱他的女儿吗?

爱的。

我知道,是因为我的父亲在我的教育中就是这样对我的。

严格要求是爱。宠溺不是。

在一些人声讨女性在职场中弱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她们从未经历过严格的要求,所以才很容易被打败?

我有儿子,也有女儿,我对女儿的要求同样严格。至少是和她哥哥一样严格。

我不爱她吗?

如果我不爱她,头胎是儿子我为什么还要再要二胎呢?

我爱她,所以我希望她可以做到男生也可以做到的事情。

至少要有比一比的底气和心态。


从心理上说,我完全可以养她一辈子,我也愿意这样做。

但我觉得天然的剥夺她和男性竞争的机会和底气,才是一种虐待。

她有她的人生,在她没有决定放弃竞争之前,我会尽可能的让她习惯竞争。

如果她选择竞争,我会为她感到开心。

如果她甚至做出了一定成绩,我更会为她骄傲,一如影片中的父亲。

我爱她。


所以,争议也许很大。

但不知好歹的人,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值得关注的。

发布于 2021-04-19 12:09

起初,我也是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子女,强迫他们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这什么价值观,这样也能好评如潮。

这片子肯定会被好多人喷了,果不其然。

看到中间,两个女主朋友说羡慕她们的时候,我才明白。

她们那些女性,从出生、上学、结婚到终老,对自己的人生完全没有一点选择的余地,而爸爸给了她们选择自己人生的可能(虽然有一些自己的私心)。

在妈妈劝爸爸说你这样让女孩子学摔跤,以后村里没有人谁敢选咱闺女娶,爸爸说,以后咱闺女优秀了,是咱们选他们。

在初期可能不能完全选择自己的人生,可之后她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


有朋友说的对,要结合着电影中的背景看。

编辑于 2017-05-01 13:08

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这部电影之所以饱受争议,大概是刺激到某些热衷于女权的正人君子之流。

“这父亲竟然强迫女儿做不喜欢的事情!还不停的逼她们!那么残忍,这哪是亲生的呀!这分明只有恶魔才能做出来的事情!”这是有些人看到的电影。

话是这么说不错,可要记住,抛开环境谈待遇,这和耍流氓并没有两样。

要记住,背景是在印度。

一个男尊女卑,十几岁就能当母亲的国家。

一个女儿属于赔钱货,嫁女儿就等于亏本的国家。

一个寡妇需要给死去的丈夫烧死殉葬的国家。

再这样的国家下,对于他这样的父亲来说,让女儿脱离同龄人的路子,很窄。

就如同巴西盛产美女和足球明星一般,并不是他们特产是这个,而是只要依靠容貌和足球,来着贫民窟的小伙子小姑娘们才能走上与别人不同的道路。

而一个摔跤手父亲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会的东西交给她们。

读书改变命运,并不适用于任何一个国家。

至少对于他们家来说,供养两个女儿上大学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唯一能让改变命运的,那就是手中拳头。

而他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能会的,交给她们。

拳头带来的不止是荣耀,还有追求属于自己自由的权利

发布于 2017-05-05 23:34

很多人忽视了一点,就是这位父亲自己是专业的摔跤运动员。他可以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学医学舞蹈学体操学美术,但是他不可能有能力给孩子提供这种发展的资源,请个好的舞蹈老师,补习班老师对农村人来说一是没钱,二是有钱也请不到城里那样专业的老师,三是即使请到了老师你是不是圈子里的人区别大了。而训练自己的孩子学摔跤是零成本,他是现成的教练,熟悉行规,孩子也正好是这块料,从经济学角度说,这父亲做的是让孩子通往更高社会阶层的资源配置最优选择。和医生的孩子学医, 律师的孩子学法,导演的孩子入娱乐圈没什么大区别。

没有孩子不想走出自己的世界往上接触更大的世界的,但他们小时候大多不具备选择头脑和能力。资源充沛的家庭可以让孩子进行各种自由尝试后择一发展,而资源匮乏的家庭没有这样的奢侈,只有孤注一掷的选择,这时候有一个有专长有决心再有些行业资源的父亲是莫大的幸运。

编辑于 2017-05-07 11:10

真实案例,中国奥运金牌 郭文珺。

郭文珺曾经因故放弃练枪外出打工半年,态度坚定不打算重回射击场了,在一家卖体育服装的柜台售货当打工妹,然后她就发现:生活不易,当打工妹还不如练枪呢,练枪至少还有个目标、还有个盼头。。。

于是浪子回头更认真地练习打枪去了。终于08奥运夺冠。12年伦敦奥运再次夺冠。



我讲这个案例的意思是,这些人纯瞎肤浅,顿顿大鱼大肉的看客站在高处,冷冷指责村里的父亲为什么只给娃娃吃白米饭,殊不知村里的人稀饭也不见得顿顿有,能有吃白米饭吃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不让她练摔跤,稀饭也可能没得吃。练摔跤至少有自己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编辑于 2019-03-14 09:28

为了支撑自己电影主题厌女的观点,作者在文眼写出“父亲为了逼迫女儿练摔跤让她们感到屈辱就剪去她们的头发。作为一个重要的‘精神阉割’隐喻”这样的句子,让人不由自主想起电影『霸王别姬』里著名的“切指”和“烟袋搅口”情节,脑袋不好用的就会觉得,好像真的是在强迫哎,这么说对女孩好残忍好可怕哦,你看小豆子就这么给精神压迫成同性恋了。

要我说,这个隐喻明明可以换一个,更加说得通:爸爸剪掉的女儿长发,隐喻的是传统印度女性文化的脐带;通过对女儿肉体的锻炼、自信的培养、女儿们本来已经可以踏上比赛夺冠的自由之路,却被强大的旧式女性文化里精美的细节吸引,是父亲勇敢地手起刀落,把头发剪了,把回归的路断了,把童婚、贫穷和愚昧的传统归宿连同剪下的头发一起扔进了垃圾堆。她们别无选择,只能奋力踏上自力更生的全新女性之路。

这是多么大的爱啊!有些人看不懂,看不到,那是她自己的损失。

编辑于 2017-05-14 19:38

有什么争议,能比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真心更真。

……………………………………………………………………………

……………………………………………………………………………


……………………………………………………………………………


……………………………………………………………………………

有什么争议,能比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真心更真。

编辑于 2017-05-07 19:58

不剧透(说实话电影的结局知道一点情节就能猜出来)

首先,电影里父亲的形象不完全是正面的,结合Aamir Khan近年来电影的风格,这部电影未必是在宣扬父亲做的是对的的价值观,既然不是以宣扬为目的,那么就不存在争议了,电影只是很真实地反映出印度农村的现状和揭示其种种问题,大概没有谁规定主角做的必须是对的,主角必须是好人吧?主角是好是坏,都是对现实的反映。

一:主角好人说

中国“狼爸”:“今天不好好学习,明天你就要去工地干活。”

印度“狼爸”:“今天你不好好摔跤,明天你就要在家里干活生孩子。”

电影里的两个女孩,如果不去摔跤,就要早早结婚生孩子,大半生受丈夫的气去,因为嫁妆少被杀死也不是不可能,印度农村家庭女性的地位低得不可描述,Madhuri Dixit主演的火凤凰(1997)和粉红帮(2012)可以体现。

没有父亲对她们天赋的发掘和培养,她们没有机会享受到城里优越的生活、村民的拥戴、光鲜亮丽的打扮、出国比赛的机会,没有机会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

不要试图拿我们的眼光解读这部电影,以印度农村落后的发展状况,“狼爸”这种发达国家不被允许的、在中国开始被批判的行为,在印度算是进步的,比早早把女儿嫁人、甚至把女儿卖去做不可描述的职业(参考Kamal Hassan主演电影Mahanadi (1994))好一百倍。

以这种极端的方式(逼迫训练)才让农村女孩改变命运,不得不说是一种对现实的讽刺。毕竟,不是每一个印度女孩都有体育天赋和有开明的父亲,她们的未来在哪里?女性应有的发展机会和最基本的平等的概率居然是一个个奇迹出现的概率的乘积。电影里越开挂,现实里越残酷。

二:主角坏人说:

如果主角只是为了自己私利或虚荣心,或者“ji

另外,米汗21世纪的几乎每部电影都是经典。

印度电影有没有类似中国说的“主旋律”的特征?印度院线放映的电影通常宣扬什么价值观? - 知乎 有哪些好看的印度电影推荐? - 知乎
编辑于 2017-05-15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