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动画
家庭
第 91 届奥斯卡金像奖
包宝宝(动画短片)

如何评价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

video
[图片] [图片] [视频: 《包宝宝》片花(来源:豆瓣)] 包宝宝 Bao - Incredibles 2 超人总动员2 片头中国风动画_哔哩哔哩 …
关注者
562
被浏览
822,309

223 个回答

抱歉,这个故事在我看来并不好,因为电影院里的小朋友被吓哭了。。。。

买《超人总动员2》时候我就知道这中合家欢电影一定有很多宝宝的,但是放这样一部短片把宝宝吓哭就不在我的预料之中了

另外对于所有说眯眯眼不是歧视的答主,我建议你们再去看一遍《花木兰》,看看真正的非歧视作品是怎么表现中国人特点的

编辑于 2018-07-02 11:06

朋友圈里居然有一大票人看出的结论是父母这么爱我,不能辜负他们的好意,要更孝敬他们~感动~

我也很感动。感觉不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发布于 2019-02-26 16:28

看了以后真的觉得很不舒服,后来越想越觉得有些气愤。我要先表明我就是一个从小在加拿大长大的华裔女孩,而且这部短片里的城市就是我很熟悉的多伦多,所以上来质疑我什么不了解华裔什么的blablabla都可以退下了。

那么为什么令我反感呢,主要原因就是“眯眯眼”或一直以歧视为基础的asian face。有个作者会说说这是歧视之前要考虑下是不是自己的自卑,还有人会说“眯眯眼”也没什么,但来自于“同胞”的歧视就不是歧视吗?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北美这边有华裔会因为骨子里就嫌弃自己是华裔而去专门跟白人交往,也会有华裔比谁都re-enforce白人对华人的偏见,更会有华裔只把华人们黑暗或不堪的一面展现给“外国人”。这些才是真正的自卑,所以华人反对任何人使用“眯眯眼”有什么错吗?再说了,中国真的那么多“眯眯眼”吗?那么为什么当一个所谓的“自己人”使用“眯眯眼”的时候就能被允许?

如果你们没有被“眯眯眼”冒犯到的话,那或许你们真的不了解“眯眯眼”对华人和华裔的伤害。除了chink之外,恐怕最冒犯华裔的就是slanted 或squinty eyes了。我初中时有一个华裔女同学眼睛较小(但再小也不只是一条缝儿)当时上课被白人老师喊住,说不许她上课睡觉,仅仅是因为她眼睛太小在白人老师眼里看似在睡觉而已,那时很多华裔或日本/韩国同学都因为这件事特别生气,后来甚至有一个白人同学说我不是中国人(因为我是双眼皮大眼睛)。

那么如果白人这样呈现华人的话,我们肯定都炸了,但是为什么一个华人这样用歧视性的呈现就无所谓了?难道我的那个眼睛小的同学就活该被认定眼睛只是一条缝儿而已?让我恶心的是,这部短片是在认可并且认同所有华裔小孩们努力想挣脱的白人强加于我们身上的刻板印象,而且这并不仅限于中国人。甚至在欧美的日本人和韩国人也同样有可能受到“眯眯眼”的折磨。

我们再聊聊我在欧美影视里看到的中国人物和“眯眯眼”吧

花木兰是我个人认为最zz正确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迪斯尼片,恐怕目前为止是唯一一个,当然细说的话这部也有ta自己的问题,但这部里的人物形象都很饱满,毕竟人家这些人物都是有眼睛和眼珠可以体现出情绪的。

这个就是典型的asian eyes,和《包宝宝》里的中国人眼睛一摸一样(当然人家白人角色都是大眼睛~)这个人物出自于讽刺性的成人动画南方公园,这个角色也是什么华人负面的刻板印象都沾,口音比榴莲跟臭豆腐的味道都重,人物跟其他的南方公园人物一样浮夸滑稽不可理喻。但是……为什么一个华裔给白人观众介绍华人生活的短片要跟一个讽刺性的成人动画的人物形象一摸一样?说我太敏感ok,但是我生气的是同样是华裔的那位女导演不应该比谁都懂歧视吗?再说了,演儿子的那位其实长这样

动画不露脸就算了,但也未免太辜负人家的颜(双眼皮)了吧!难道没有人知道Gigi Hadid取笑asian eyes的那件丑事吗?那么这部短片恐怕只会鼓励那些已经有歧视的白人了。

或许身为中国人的我们该问的是为什么一个华裔这样做就ok?而不是仅仅因为有个跟中国有关的东西就为这种虚伪包装的刻板印象找借口,自己还是要点脸吧。更别提短片里的故事了,哪个中国家长不让小男孩去运动?光吃包子就能长高不用运动吗?再怎么爱学数学电脑中国学校里还有必须要上的体育课呢(翻白眼)还有这种病态的关系也并不是所有中国家庭都有,而且表现爱的方式也未免太粗莽了吧。可能对我来说的确有些恐怖的地方,因为里面的确有我父母的影子,但我父母也没有那么病态。看过这个短片的白人朋友都只看重感人的合好,或许有些白人看到的是金发碧色大眼睛的白人女孩的成功打进exotic文化的成就感。但是我身边的华裔朋友看到的都是恐惧和诡异感,在我看来这部并不完全是因为太贴近现实,而是因为这部短片把所有恶性的刻板印象都在大荧幕上表现出来了,像家丑外扬的一样给白人们看,甚至打着“这就是我们的文化”的口号。在最后作为一个观众,我还是无法原谅这个华裔女导演的呈现方式,这也只是我身为一个华裔的观点,但还是加上一些我自己比较认可的影评(从豆瓣偷来的)


编辑于 2018-07-25 22:27

我非常不喜欢这部动画片。它不配拿奥斯卡最佳,不配!

撇开种族歧视不谈(我不在国外,对种族歧视这种东西不敏感,倒也没有觉得被伤害),单说这个动画片的情节,平铺直述得一点艺术感也看不到。先用梦的方式展示一下父母是如何漠视和扭曲孩子的心灵,如何试图杀死孩子的自主性,如何决裂,然后……莫名其妙就在现实里和解了。

和解了。

没有铺垫,没有道歉,没有反思悔恨,没有沟通,没有关系重建,看一眼就和解了,就皆大欢喜了,就happy ending了。

我觉得全世界的心理咨询师都是骗钱的,你看动画片里解开那么大的心结就是对视一眼的事,你们居然敢要钱,要聊那么久!还不保证达到目标!

情节扯淡也就算了,请问作者想通过动画片表达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在推广我们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吗?父母对子女做什么都是出于爱,对子女做出天大的伤害,子女也不能忿恨和拒绝和解吗?

吃包子那一幕真是吓死我了哇……

请问这一幕倒是意料之外了,但是有什么情理可言?这种强烈的单方面毁灭行为,如何能直接过渡到下文的双方和解?

反倒是因为太过惊悚,我第一遍看愣没看懂这里是梦境——你倒是在前面安插点氛围给点梦境的铺垫暗示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个梦境的情理又在哪里?除了孩子是包子,别的哪里和梦境有关系了?“这是个梦”的设定有什么意义呢?为了缓和两代人对立的尖锐吗?可这更吓人了啊……

第一遍惊悚,第二遍别扭,第三遍我看不下去换了《鹬》来看。这个动画片,我看一百遍也看不腻。

那才是奥斯卡最佳应有的水准。

发布于 2019-02-27 13:04

难受,膈应,恶心,甚至破坏了我看超人总动员的兴致,甚至要找迪士尼退票。

披着温情的外衣,内核充斥着种族歧视和扭曲的价值观。

华裔女导演导出来的片子每一细节都充斥着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在美国对华人眯一下眼睛就算歧视了。却堂而皇之把每个中国形象化成小眼睛,甚至小到看不见,和其他的外国人形成鲜明对比。家里的让人想起了二十年县城。父亲的角色感觉外表原型就是《熔炉》里面的变态校长,对于家庭简直零关心维护。母亲对于儿子溺爱外加超强的占有欲。一口吃掉儿子让人后脊发凉,不知道电影院的小朋友看了什么感觉。这种家庭生活,每一分钟都充斥着戾气,跟正片超人总动员里形成鲜明对比。

不知道这个短片是不是中国特供的。如果是,那这样的短片实在是勾不起中国人一丝的通感。如果是全球都有那就更加恶毒,这样的家庭不仅不会让外国人有一丝的感同身受,只会让外国人加深对华人的负面印象。

果然最歧视华人的还是华人

发布于 2018-06-25 14:29

看到了 @孟德尔 的回答

本来想评论回复的时候看到评论关了,那我就自己回答一个贴这个图吧

奇诺之旅 大人之国

奇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开始了旅行

编辑于 2019-02-26 16:10

首先,值得庆幸的是Pixar 开始关注华人文化和群体了,但注意,仅限于华人文化圈。


短篇故事发生在加拿大,皮克斯官方已经对故事的背景进行了解释,作者本身是一个加拿大籍华裔女孩,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的一个反应加拿大华人移民社区的故事。

这个短篇当然有浓郁的中国文化,但如果说现实主义的话,那么也和现实主义当今中国社会有很大脱节的(这个不用解释吧,你自己抬头看看这个片子和我们每天的生活有多少相像?)

1.我们同辈大多双亲是50-70后,且是双职家庭。

2.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早已不单纯的只是吃饱穿暖而已,这些很早就已经改观。

3.结交朋友的方式,以及男女朋友交往和家庭的关系短片中完全是美式的,和我们是陌生的。

4.如果父母如此激烈的阻止我和某个正常姑娘的正常交往,我会和这个家庭决裂的,而且结局一定不会像故事描述的那样温馨。我只能认为故事中他的结尾方式有他自己的合理性。

等等

而这样的父母更大机率的会出现在第一代以餐馆类移民的父母中,而且具有代表性!如果把它硬套在现在社会的中国父母身上显然非常有局限性!我只能把它当作“别人”家的事来看!

皮克斯最近的几部片子都在接触和吸纳外来文化,尝试着挖掘不一样的东西,非常有勇气,从墨西哥文化的《寻梦环游记》到另一部没有在国内上映的短篇《sanjay‘s super team》和这部短篇都是异域文化。而《包宝宝》是第一次西方人把现代华人文化放在主流西方文化圈里让人看见,这毕竟仍旧是一件自豪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就是我说的,他不是现实主义中国,别人家的事,感动于故事就可以了,不要带入太多。


题外话:

导演 Domee Shi 史之矛,生于四川,是皮克斯第一位女性导演。皮克斯的第一位华裔导演。

题外话的题外话:(不负责任的猜想)bao这部短片在14年就被史之矛提出,并作为候选题目缓慢进行完善着,在上映前的3,4个月(记不清哪个采访听的了,可能不准确)也就是大概2月份的样子被召唤提上日程开始制作,而这个时间正好是拉塞特因性骚扰案被迫休假不久。所以...会不会.......


总结及动画评价:

技术上《包宝宝》表现平平,没有让人直观看到出众的令人惊叹的画面,(对比可参照《piper(鹬)》)故事上用包子的寓意来表现孩子在母亲心中的柔软,可爱和易碎。很有新意,但结局和情结略老套。

不能算是皮克斯的上乘作品


答毕

发布于 2018-06-27 03:37

不要觉得,人家是华裔,华裔拍眯眯眼,那能叫种族歧视吗?

石之予虽然祖籍是四川,但2岁就迁去加拿大了,人家虽然留着中国血,成长环境却是地地道道的欧美文化。

石之予眼里的中国人,基本跟欧美人眼里的中国人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她是华裔,她对中国人的印象,就有所不同了,她刻画的眯眯眼,就是正常合理了。

人家的短片里,外国人可是金发碧眼的。


就跟一外省长大的孩子,回家跟河南老乡说:你们平时没事干是不是都去上街偷井盖啊?

能说因为她是河南人所以她这么说是OK的?


这样一部明显带有种族歧视成分的片子,还能参与奥斯卡的角逐,并且获得最佳影片,说明人家欧美人,压根不觉得他们在歧视中国人。

最怕的,不就是“我不觉得我在歧视你,因为你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吗?


好比我要拍一部电影,里面有一个偷井盖的,我请河南人来演;有一个黑社会的,我找东北人来演;有一个小肚鸡肠的,我请上海人来演。

他们纷纷来找我麻烦,说我这是地域歧视。


我说没有啊,我哪里歧视你了,你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啊?说我歧视你们,是你们太小题大做了吧。

错的就在于,我认为他们本该如此。


可别忘了GIGI在社交网络上模仿眯眯眼,被上海维密排除。


DG请了眯眯眼模特故意用筷子扮滑稽,涉嫌辱华被抵制。


GIGI那时舆论是怎么说的?


当时对他们义愤填膺,现在却找尽理由,连“中国人自卑久了太敏感,连眯眯眼都当成歧视”都搬出来了。


因为什么?

就因为这短片情节不错,还得了奖,女导演还是个华裔,就感觉跟着沾了光?

因为那一点好处,所以眯眯眼就不算种族歧视了,都是杠精在没事找事?

这才是卑躬屈膝,这才是一把软骨头。


你可以为短片的情节喝彩,但请不要为种族歧视洗白。

如果对于《包宝宝》区别对待,在眯眯眼这一事件上可以双重标准,以后所有的种族歧视,都能找到顺理成章的理由。

“我哪有歧视你啊,你本来就长这样。”


编辑于 2019-02-26 14:33

《包宝宝》这个动画短片真的很好,不仅仅是剧情上的温暖,更多的是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也可以说是歧视。

即使在如此温情的一个短片里,他们对黄种人的塑造依旧是睁不开眼的,可以看到除了惊讶其他时候无论是母亲父亲还是孩子或者是路人,眯眼的造型从始至终。

联系到对黄种人歧视的“眯缝眼”动作,可知刻板印象之重。——而这种刻板并不会像歧视黑人一样被攻击,因为很多人根本不认为这个行为有何不对,他们只会以为突出了黄种人的典型特征。

还有父亲在家庭中地位的缺失,以及对母亲病态的依恋——这是讽刺还是歧视呢?

可怕的是,这部片子的导演还是一位华裔。这种知道西方人想看什么就给他们呈现什么的,导演有很多,但是其中对自己民族刻板印象的刻意加深,还有对猎奇感的贩卖,真的是让人无法忍受。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片子还能拿到一个奥斯卡最佳短片。而同时,《黑豹》这样的作品还能入围最佳。

知道什么叫对亚裔的歧视了吗?

知道亚裔细分背后是什么了吗?

人家要把你盘剥殆尽,你却还拍手叫好。

看不到歧视,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悲哀。

发布于 2019-02-25 12:05

在知乎潜水了这么久 我初次回答就献给这条题目了 以下都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请各位手下留情


本人美籍华人,很小时候就移民到美国,超人总动员出续集当然很兴奋拖上了小学生弟弟去看了。因为一直有关注迪斯尼,包子这个短片从一宣布和出预告片的时候就一直很期待,因为像皮克斯这种动画公司,能融入任何的亚洲风味的东西都很令人兴奋自豪的,更别说这种一看就充满中国风的,能在这种大制作前面放映的短片。首先表白屋子里还有唐人街的各种细节真的很写真了!!!


之后我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反转。可以说,任何人都没想到,坐我后排的带着两三岁孩子的白人妈妈直接惊呆了,差点爆粗,她原话是这样的:What the... crap?! This is the worst thing I’ve ever seen!

坐我前排的两位大哥看到这里起身走了,估计他们以为走错片场了。

我当时想的是,糟了自己反应不够快来不及把小弟的眼睛遮上……


美国的电影都有分观众阶级的,例如被列为适合全龄儿童看的电影,开映前面放的其他电影的片花就不能是需要家长陪同的或更往上的那种阶级,只能是放全龄电影的片花。(听说以前有过在儿童动画电影前播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Thriller mv的例子 后来就没了)

反正我认为包子这个短片是不适合全龄儿童的。但迪斯尼出的电影几乎全都是全龄电影,我也不知道他们除了这个地方还能把这短片放哪儿。


到了后面,那位妈妈发现自己只是做梦,我才呼出了一口气。那位酷似包子的儿子走了进来还带了妈妈喜欢吃的东西的时候,我眼泪吧啦吧啦掉了。那时候我在想的是,自己好像很久没陪过妈妈了,妈妈一个人在家肯定很孤单吧。


我回家后就有搜了下这部短片,推特上看到的都是好评。也看到了导演的一些访谈。其实这部作品讲的并不只是一位中国大妈对孩子的占有欲,更是空巢综合症,父母在儿女长大搬走后属于类似于焦虑和压抑的一种情绪。这种话题很容易获得共鸣,只不过导演恰好是华裔,恰好用了中国食物,包子,来表达这一种社会现象。反正我周围的不是华人的同学们都有get到了点。


至于眯眯眼……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很亲切和蔼嘛?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个人觉得非亚裔的人开这种玩笑就不行但是自己人(华裔导演)的话就没问题?还有金发媳妇我也是觉得没毛病的,首先显出了多元化的国家,然后也可以算是显出儿子的叛逆心理吧。最后包包子那反差萌我是感觉挺赞挺轻松的,把沉重的气氛完全扭转。


有看到楼上的回答都是觉得太可怕,我完全赞成,我当时想的是简直就是吃人…… 但是貌似暂时还没有答主说出我看到和感悟到的东西吧。所以就随便写了一些。自认泪点比较高,我从来没有在电影院里泪目过,这次看个10分钟左右的短片就哭成个傻子样,我认为这短片是成功的。文笔不好不知道有没有表达清楚只好继续潜水了。

发布于 2018-06-25 15:16

这片子说不上辱华,但确实迎合了白人的刻板印象,特别是作为贴片,放在《超人总动员2》之前放,与《超2》正片形成鲜明的对比,会让人误以为,片子所讽刺的问题,只有华人身上才有。

《包宝宝》中母亲吞掉包子的场景,不由让人想到老版《哪吒》的“削肉还母”。而新版的《哪吒》电影,对李靖夫妇做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很多网友认为,这反应了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理念的进步——现在的很多孩子,对抗的不再是父母的控制欲,他们有了新的困难、新的挑战。

《包宝宝》和《哪吒》这两部动画,似乎是在隐喻两条道路——前者选择迎合白人的偏见,借着好莱坞和奥斯卡发出声音。而后者则直接选择挑战《超人总动员2》。

今天,面对三部新上映的电影,《哪吒》依旧是日冠,照此趋势,再拿下4亿票房也不成问题。到时候突破43亿人民币,按照7.05的汇率,就超过了《超人总动员2》在北美本土的票房,那么哪吒就成为了全球单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另外,《哪吒》也会在美加澳新当地上映,到时候,当地华人可以亲身了解一下,到底那种路线更好。

《哪吒》的英语海报,名字翻译得不错

风暴对勇士低语:「接受命运吧!」

勇士回答道:「我就是命运!」

编辑于 2019-08-16 22:30

包子真的好可爱

包子被吃得那一刻真的把我吓到了!!!

为什么这么畸形的爱,那么多文学影视作品有描述,到最后都是当孩子的说对不起???然后当妈的一副我很伤心很难过很委屈的样子???

前面很喜欢,很好地反应了国内大部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最后儿子回来道歉那段很恶心。

补充一下,思考了一些,觉得可能结尾是故意做成那样的,毕竟现实中就是这样。。甚至更甚

编辑于 2018-06-26 20:17

跟朋友一起去看的,他问我这就是超人总动员2???我说,大概是反派的诞生吧。

再后来发现是个小短片,当时朋友又问,走错片场了???我说,等等呗。

这个短片,挺有意思的,开头的包子软萌可爱,非常喜欢。妈妈用爱呵护包子,怕包子受伤。到后来包子已经长大,慢慢青春期叛逆,开始想寻求自己的生活,独立自主了。妈妈开始慌了。包子跟一群狐朋狗友一起嗨,一起疯狂。妈妈很无奈,想束缚包子。越束缚越适得其反。最后包子要跟漂亮老婆离开家,妈妈无法适应了,吃了包子。。。。。

父母之爱,慢慢投入,可是,过度的爱,只会失去。

短片没有出现几次爸爸,说明妈妈把所有的爱只能投入孩子,导致溺爱深陷,无法自拔。

这其实是悲剧。梦醒了,孩子还在,其乐融融,到底又是真是假,又能持续多久?

发布于 2018-06-26 10:49

有点儿不开心的就是此类反应母子关系的的电影,都是以儿子作为阐述主体,儿媳难道就不是别人妈妈的宝贝了么?

发布于 2018-06-22 14:24

近期不少人都在讨论这部短片,主要的理由就是因为它触碰到了中国社会一个长期存在又极具敏感神经的现象,那就是「中国式父母」。但多数讨论聚焦在回忆自己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以及批判父母教育方式的种种问题,却少有人关心从父母角度出发,探讨形成这种教育和相处方式的源头。

梁文道在《八分》中对此问题所作的剖析是:这或许并不只是一种教育方式的问题,更重要的在于,这些父母本身,可能深陷「情感勒索」的相处模式中无可自拔。而这种「情感勒索」的形成,则是由于个体自我对于「人我界线」不清所导致的结果,这种「人我界线」在家庭关系中又尤为复杂。

详文如下。(友情提示:搭配 梁文道本人声音,边看边听,更有感觉。)


1.「中国式父母」,并不只是管教方法的问题

许多看过这支短片的朋友,由此回忆起自己同父母的关系,衍生出相当多的讨论。在我看来,我们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探讨,先看看这部短片里母亲的形象,你是否注意到她是什么样的人?很显然,她是一位家庭主妇,丈夫工作很繁忙,大部分时间她是自己一个人做家务劳动。

从这个角度看,你认为她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最近有一篇题为 《这部奥斯卡最佳,看得中国人头皮发麻:有多少父母,正在吃掉自己的孩子…》公众号文章里,有一位读者(@卡布小姐)的评论非常值得讨论,她说:这个母亲没有自我。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简而言之,母亲因为没有自己的事业、或没有自己的生活,将全部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我认为这个观点有意思?因为平常我们探讨教育方式的时候,总是把它当作一种方法论,讨论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才是一种理想的管教方式、如何才能真正教育出一个好孩子等等,不一而足。可是,我们很少谈论的一个问题是,那些管教方式存在问题的父母,他们本身是什么样的人。这种管教方式也许并非只是方法的问题,而是这些家长本身就含有某些“问题”。

让我们试着从这样一个思路来考虑,很多人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验,有时候与家人相处,总会觉得压力非常大,那种压力是如何产生的?

通常这种压力往往会由一些非常细小的事件引发、累积,比如有时候无法满足父母的某种要求,无法完成父母交代的某件事情。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你的母亲让你在下班途中,帮她顺便捎带一样东西回家。但是由于你的下班时间太晚,商店已经关门,因此无法完成母亲的吩咐。母亲却因此非常生气,认为你这么小的事情都不愿意帮忙,不理解她,她则是辛辛苦苦将你抚养成人,这是不是太不孝顺了。结果这件小事,逐渐演变成了子女对父母的「不孝」。

这种相处情况或模式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

20多年前,一位美国的心理治疗师,叫做苏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她将这种交往方式命名为「情感勒索」(也称「情绪勒索」「情感敲诈」)(Emotional Blackmail),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概念。

《情感勒索》


2. 摩擦的根源不是「沟通不良」,而是「情感勒索」

什么叫做「情感勒索」,如何定义这个概念?

根据苏珊·福沃德著写的《情感勒索》表示,几乎在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会出现这种让人苦恼的互动情况。常常有人简单地将这种“一方意欲掌控另一方”的行为解释成“沟通不良”,但是在刚才描述的场景里你会发现,当你越试图向母亲解释,母亲可能会越加激动地指责你的不孝顺、不顺从,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沟通问题,摩擦的根源并不在于沟通方式不同,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苏珊·福沃德阐释到,这是因为在冲突双方里,有一方希望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却因此牺牲另一方的利益。这并不是单纯的沟通不良,而是双方力量的较劲。

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相互较劲的力量拉锯,就被成为「情感勒索」

在「情感勒索」中,勒索的一方往往会利用几种情绪来使另一方顺从他们的要求和需求,分别是恐惧、责任感、罪恶感

比如你时时要记得照顾他们的种种需要,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一旦你没办法完成,都会让你觉得好像欠了他们一辈子,又因为总让你处在这样一种负债的责任感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对勒索方形成一种罪恶感,认为自己对不起他们,这种情况就是「情感勒索」了。

台湾一位心理治疗师叫做周慕姿,她的一个讲法解释得更清楚:

情绪勒索者可能会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之中,使用要求、威胁、施压、沉默等直接或间接的勒索手段,让被勒索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比如挫败感、罪恶感、恐惧感,这些感受会在被勒索的人内心发酵,造成伤害。
为了减少这种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可能因而顺服对方的要求,长久下来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被勒索的人让勒索者以此手段控制,左右了自己的所有的决定与行为,失去了为自己做主的自由和能力。最后被勒索者的自我,就在这个过程中消耗殆尽,直到一点心力都不剩为止。

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

举个例子,你的同事可能时不时会请你帮一点忙,当你经常帮助他/她之后,久而久之他/她将这种帮忙当成了习惯,长期以往,假使有一天你突然拒绝了对他/她的帮助,他/她就可能会将你的不肯帮忙说成是你的过错和疏漏,责任到了你的身上。

这个逻辑听起来是不是很奇怪?明明最初是你好心帮忙,结果最后反倒好像成了你的责任和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请注意他/她使用的言语,我们每一个人天性都喜欢被人肯定、被人赞赏,不喜欢被人否定,但是在刚才所说的这个互动过程中,由于你的不肯帮忙,这位同事就用一种极端的否定语言来指责你,让你感到不舒服,甚至让你形成一种负债感。

这种情况不仅会出现在家庭代际关系、职场关系里,也会出现在朋友、伴侣、夫妻等等人际关系之中。

现在已经有很多关于如何打破这类模式、从情感勒索的恶性循环中逃脱的讨论和方法建议,但我今天更想讨论的是,为什么一个人会形成用情感勒索的方式来对待身边的人?


3. 用“我都是为了你好”,合理化自己不合理的要求

通常这些使用情感勒索的人,使用对象都是和他/她具有一定情感关系的人,他们清楚这个对象在意、珍视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对象的某个弱点或秘密,在这种情况下,情感勒索手段才能行之有效。

在中国社会当中(包括许多其他社会),父母对待孩子就特别容易形成这种「情感勒索」的状态。上一代的亲人,常常会觉得下一代人总欠了他们什么,由此对他们提出种种要求。

通常我们对一个人提出一个要求,会预期对方有三种反应方式:第一,直接拒绝;第二,直接答应;第三,则是希望这件事情有商量的余地,或者一种委婉的拒绝,向提出者解释婉拒的理由。

第三种情况发生时,我们通常预期一个正常的沟通情况应该是:提出要求者能够和我们商量,商量结束后双方会各自让步,或者作出一定的妥协。

然而,这种惯常使用情感勒索的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反应特征?他们的反应方式就是——绝对没有办法接受任何妥协的情况。在这些人与他人的关系里,甚至最为极端的情况是,和任何人的互动境况中,他/她都无法接受提出的要求是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除此之外,在情感勒索之中,并非只有用负面语言对待被勒索方的一种方式,勒索者有时也会夹杂一些正面语言,比如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我其实都是为你好”

中国式父母很喜欢说,我都是为了孩子,“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他们常常会使用这样的正面语言来合理化对孩子的种种要求,但这些要求往往是不合理的。

《狗十三》剧照

这些人总是要合理自己的一切的事情,通常我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无理取闹,认为他们所提出的要求不仅碎锁,还很荒谬,但是他们一定会找到一个理由表示自己行为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又往往是从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出发。

比如表示自己是全心全意为了你好,才对你提出这种要求,没想到却被你拒绝,那么你就是拒绝他/她对你好,这当然就是不爱他/她、不在意他/她的表现。

当这种情况发展得更为激烈极端情况,这些长期把自己困在情感勒索者位置的人,会达到这样一个地步:当他/她与他人的意见不一致时,或者他人无法同意自己的要求时,他/她会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被否定。

比如当一家人一起聊到某一社会事件、热门话题,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应该是很正常的,对不对?但是,情感勒索者不能接受你的意见与他/她不同,一旦发生意见不一的情况,他/她就会认为,“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你是不是长大了,书读多了,就觉得父母没学问了”等等,然后就会说“你别瞧不起我们,我那一代人如何如何”,最后就将一件很小的观点差异事件上升到谁的人格更重要的问题了。

回到前面的问题,这个人是如何变成这样的?


4.「人我界线」不清,无法尊重他人是独立个体

首先,比如针对《包宝宝》里的母亲,说“这个人没有自我”的观点是对的,可我们要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家庭主妇就都“没有自我”,都会变成这种情感勒索者,并不是这样。

相反的,也并不是所有有自己的工作、事业,每天非常忙碌的人,就一定“有自我”,所以这和个人的追求、理想、工作不一定有完全相关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没有自我”,更严格的讲法应该是,他/她与他人的关系界线不清。

所谓的“自我”,其实是不断成长的。 我们每个人的“自我”是如何从小成长到今天这样的?我们是在社会互动之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与他人的沟通和往来,逐渐摸索出来的一种我与他人之间的界线。

也就是说,我的情绪是我自己身上的情绪,和其他人的情绪应该是没有关系的。而我,需要尊重他人的生活和隐私,别人也有权利拒绝我所提出的某些要求。当我与对方在沟通的时候,我应当尊重对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

这种「人我界线」在家庭里尤为复杂,因为到底我们真的都是父母从小抚养成人的,所以他们很大程度上会忘记与我们之间的界线。

即使你已经长大成人,他们还希望过多干涉你的个人生活。即便这些事可能与他们并无关系,但是由于父母的观念中人我界线不清,会默认子女是他们的一部分,子女的生活也都属于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亲子关系。

固然亲子关系之间容易出现“人我界线”不清的情况,但很多时候,是一个人本身可能从小就无法清楚掌握自我与他人的界线,所以这些人后来很容易演变为一个情绪勒索者。


5. 将自己的不安情绪,转嫁到他人身上

比较重度的情绪勒索者,还会将自己内心的诸多不安转移到他人身上,要其他人来为他们自己的情绪负责。这种不安有时是焦虑,有时是恐惧。

为什么他们不习惯被拒绝,那就是一旦他人拒绝自己,他们会产生羞愧、羞耻的情绪,甚至恼羞成怒,演变成愤怒。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无法分清人我界线,甚至将自己内心原有的不安、恐惧、焦虑,转嫁到他人身上呢?

很有可能有这样几种理由,有的是由于从小自己被教养的方式就是如此;有的则是自己小时候,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是通过一种奖惩模式来进行。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他/她提出的需求得到满足或者被拒绝的模式,是通过奖惩模式的话,他/她很容易会变成一个人我界线不清的人。

还有一种情况是,从小到大被父母宠溺、溺爱,什么需求都会得到满足,从不习惯被拒绝。当他/她长大之后,在任何人际关系里,也会认为自己不能够被拒绝,他人就应该对自己千依百顺。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惨烈的情况,就是在年幼时曾受过伤害,由此一直认为自己很委屈,一直觉得自己失去了某些东西,那种感觉萦绕在他/她的心头挥之不去。当长大之后每一次遇到被人拒绝的情况,都会唤醒他/她这种感觉,直接把过去累积几十年的情绪带回到现在爆发。

所以,当今天我们难以理解很多中国式家庭里对待孩子的管教方法,我们需要想到的是,这可能并不是一种管教方法的问题,也不是家长个体是否有自我追求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些父母让自己陷入了一种「情感勒索」的模式里。

而重点在于,如何能让他们走出这种模式,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功走出来。

很多「情感勒索」模式下的关系,最终都是痛苦不堪的,的确令人惋惜。

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的,就是让自己中断这种「情感勒索」模式,该说“不”的时候坚持说“不”,无法改变的时候,也要接受这段关系或许只能趋于冷淡的结局。


本文来源:看理想音频节目《八分》,原载于看理想公众号【 梁文道:「中国式父母」的悲哀,在于无法逃脱「情感勒索」】,转载请联系。

编辑于 2019-03-01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