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教育
小学生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3年级小学生,要提高综合的写作能力,包括应试写作能力。
关注者
1,664
被浏览
605,655

181 个回答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文无非是把所见所想、所闻所感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个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言给固定下来。

小学1、2年级实际只能被称之为写话课,小学3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才算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同时也是检验和提升他们对语文认知的重要过程

说到写作文,从小到大也算是我为数不多的特长之一,在校期间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比赛,拿过一些奖项。其中小学的语文老师对于我的影响最为深远,他让我明白作文的真谛其实就是作者和读者进行一种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对话和交流,也是一种记录成长的方式。今天在这里,我会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将这种好的方法传递给更多的人,帮助当代中小学的孩子爱上写作。

为了阅读方便,附上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



1、帮助孩子树立写作自信心,以成就感带动写作兴趣

现在很多孩子提起写作文都是“望文生畏”,对于他们来说主要是两种情况。第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找不到写的内容;第二种就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不能很好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所以无论是对于孩子的老师还是家长,沟通感情了解学生,鼓励学生谈自己真实的所想、所感,让孩子从写作中获得成就感,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促进表达

(1)创设情景:

这一步即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也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是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相结合。比如,可以带孩子观察一幅画、讲故事、带孩子去看一场电影之后写观后感等等,让孩子能够亲身融入带写作的情景当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不知不觉的得到提高

(2)小练笔和日记:

让孩子平时的时候经常动笔写一写日记,去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一方面能够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当孩子把写日记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写作文就会变成了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随着时间提高,最终水到渠成

今天的重点来了,那该怎么去更好的训练孩子写作文呢?



3、训练技巧

(1)阅读和素材积累

孩子们阅读量比较小,阅读是学生打开思路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由读到写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不仅可以帮他们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素材,还有助于孩子们打开写作思路。要注意的是,一开始阅读要阅读简单易懂的书籍,以激发他们的阅读的兴趣为主,当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加深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当孩子慢慢的把阅读当成习惯,试着让孩子以理解为基础,着重从运用的角度去揣摩、体会、归纳作者创作思路,以读促写,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

当然,在孩子的阅读过程当中,最好建立一个素材本,孩子平时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都可以摘录进去,慢慢的提高写作能力。

冰心说过:文章是糖葫芦,句子就是那一个个裹着糖的山楂,写作文就是把这些好的山楂串起来,串的漂亮又好吃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经常训练孩子有感情的去朗读课文,进行语感训练和口语表达能力,感受语言和文化之美。


(2)互相点评

小学生写完作文后,都渴望被更多的人看到并认可。如果让孩子们能够相互点评,自己过一下“当老师”的瘾,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件很神气的事,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纯粹。可以让他们找一找互相作文中的闪光点,让孩子能够从对比中进步,也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作为老师们,也应该经常变换作文训练方式,比如今天主要写静态事物,明天主要写动态事物。永远给学生新异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最后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就是带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更好的感受和体味生活,这对孩子们的影响绝不仅限于写作文。

4、感悟生活

过去的几年里,我也常常听到很多孩子跟我抱怨,说一直感觉生活平淡,作文没东西可写。深究其原因,其实主要是他们受环境的影响,以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种情况导致他们敏感的心灵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浅显的感受生活。心灵囿于“自我”的一个小圈子里面。

所以说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去多多引导他们,让他们“全景式扫描生活”,他们去列举最近生活中发生的细节小事,去更好的贴近生活,体味平淡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事迹。因为咱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平淡中包含着新奇,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写身边事,抒心中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作文训练的“源头活水”。

有的孩子甚至在写作文的时候,写的投入甚至动情的哭起来,可见将感悟生活深刻,情感流露指尖,却不流于表面,这些都是孩子心中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

全程用手机码字,全文回忆+构思+总结,共用时6小时,希望能够把最精华、实用的内容呈现给大家。

你们的关注和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以后我会用60小时、甚至600小时去给大家持续输出最高质量的学习干货!

编辑于 2020-07-07 18:01

无意破百的答案,感谢厚爱!

这个账号之前丢了,后来没多久怀孕了,生了个粘人小霸王,所以这几年没什么心思去找这个账号回来。今天用另一个账号偶尔刷到这篇回答,看着这找不着北,颠倒不全的回答~还有大家的点赞回复,瞬间羞愧难当!赶紧把帐号找回来修改补全,免得贻笑大方。

想要模版或小组作业,作文框架的老师们,要等开学,东西都在学校!我这几年又琢磨了思路和做了点资料!

另外我有局限性,我多年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我针对的是小学生学写作文,文字表达重复累赘低幼,包括作业也很简单低智易上手,高要求高标准的可以忽略此篇,别为难你和我了!

————————————————————————————————————————————

我一般会用长达一年的时间给零作文基础的学生建立一套学习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写作概念的灌输,写作技巧的作用,作文主张的正确引导,还有对作文结合课文的足够重视.

我一直认为只要有对写作的足够重视和正确方向的研究结合到日常的课文的教学,好的作文模式是可以量化的。

每一年,我接到新的班级都会专门用一节课来跟学生说明我的作文重要主张!(并且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反复提起,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牢牢铭记)

作文主张:

1,作文不难写!

这是我至今向学生提起最多的主张,甚至每天我会跟学生重复!为什么那么啰嗦,皮格利翁效应听过吗?见过还没上战场就认输的士兵吗?现在的学生在三年级刚上学写作文的这个战场时,很多语文老师这位将军就认输了,她们说写作文很难,甚至比做任何语文题都难!不止语文老师,包括身边所有人都说写作文好难好痛苦~万事开头难,这头还没开就说难,那大多数人就不想开这头,大多数学生也从一开始心里已经不愿学习写作文了,他就觉得自己写不好作文了。于是,到我第一次跟学生说写作文很容易呀,他们立马反驳我,老师,好难,我学不了!一个装睡的人你叫不醒,一个被灌输很多年作文很难的学生,你要好好教,很难!

作文也是一道题,这道题学科性强,有规律,有大量资料可以参考的,基本可以找到方法来学习技巧,只是需要花费时间长短和繁杂琐碎的程度不同而已。只要方法,技巧学习得当,加上想学的心,每个学生都可以写得很棒。总之~写作文不难!

所以,别老怪孩子或学生作文写不好不会写,要思考他的开头有没有帮他打好~每一个家长每一个老师哪怕是不懂的怎么去具体教写作文,也请你坚定地告诉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写作文不难!这是你可以给孩子开的写作文最好的头。


2,作文不是你一直看书,书看的特别多就可以了写得很棒了!确实阅读量多对词语积累和作文立意极有好处,但爱看书的人太少了而且没有目标性的看书收效太慢了。你不如更有目标性的去学习如何写作的方法。即使你不看成车成箱的书,只看课文来学习,你也可以写得很棒!

3,请明确你的作文应试模式。如果你目前只是想要考试作文的分数,那么我会告诉你每一个得分技巧。如果你将来立志想成为一个作家,也请你好好学会的写作技巧,成为你向上走的阶梯!说一句不好听的,成为作家的人太少了,而为了一个分数学作文的人太多了,学生学作文最重要就是要学会怎么样拿分!(在我们班连扣分标准都量化了)

4,作文一定要结合课文,跟着课堂学作文,才是最有用的作文教学模式。(重点说三遍)

其实很多语文老师会让学生去买无数的优秀作文选,满分作文选,为什么就忽略了最重要的最好的一本作文选……我们的语文课本。这是多么好的一本作文书呀,所有的满分作文比得上这样一本汇聚了无数名家大师的课本吗?!这才是真正的一个作文学习的宝藏,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忽略那么重要的工具,反而用枯燥无味的了解,毫无效率的背诵让学生把那么好的一本作文书看之生厌,恨不得抛之远远,反而缘木求鱼去看那些也只是小学生所写的满分优秀作文,本末倒置,买椟还珠!所以,我在每一个开学之初都对学生说,不用买任何作文选,你们最好的作文选是课本!请爱上这一本神奇的课本!

5,千古作文一大抄

关于学生抄作文的情况,其实很多老师在抱怨,学生太会抄了,现在都不动脑子了,只要上手机上电脑就动动笔可以搞定,于是有些老师就从低年级给学生灌输一种概念,抄作文是学不会作文的,抄作文是十恶不赦的……于是班级里出现了两种作文极端类型,大部分靠抄过日,说到布置作文哀鸿遍野,然后回家翻开作文,开始了一字不拉的抄文先生生涯。小部分唯师命是从,誓死不抄,可是老师上课又讲不清楚,他也听不懂,于是作文写起来晕晕乎乎,磕磕绊绊,颠三倒四,乱七八糟,每个老师改到这种学生的作文总是哭笑不得,哭的是好难改看不懂,不知如何下手拯救。笑的是欣慰,真乖,写成这样肯定是自己写的!改到最后只能说一句:这娃还不如去抄呢!

但是在这学生的面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是……千古作文一大抄。(当我第一次再学生面前说起我的作文观时,学生表情目瞪口呆,仿佛这老师离经叛道了●^●)。去抄,好好用心抄,有原则选择性地抄,在课本里抄,但我禁止,,,一字不拉的全抄。

为什么说千古作文一大抄?

我在课堂上用课本教学生怎么抄。我的作文教学板块分为一下几大板块:怎样开头结尾,修辞方法,详略分明,描写方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有其他小部分的板块教学,例如,层次段落,字体书写,写作注意要点。然后配合永远的大框架作文口诀和作文模板的运用学习。

我经常喜欢看课文的教学目标,或者看这篇课文适合哪一种类型作文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决定我作文教学的板块。以五年级下册14课《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是我作文教学的最爱呀,有木有,简直是叙事抒情文的典范)为例,这是我为我们班设置的小组作业,可以看看



通过这个小组作业我达到了大部分学生学会详略分明写两件事的教学目标,虽然少部分学生还是在摸索中但大部分还是觉得可以达到了我作文教学的目的!

5.每一个学生都要来学会口头作文。

当然除了这种小组作业的教学方式,我也经常喜欢口头作文,教到一个段落觉得某个方面特别出色就是请学生上来即兴口头改动作文,给他们一个引导的主题和方向,最重要老师刚开始一定要耐心口头示范,慢慢引导,每一个学生上来即使说不了,或者说一两句也要马上给予鼓励,就算一个站起来说不出来的,也要说这个学生“他最大的有点优点是很勇敢站起来”,慢慢他们会越来越愿意起来学习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的选择可能是一个好的开头结尾,可能是一个好的描写方法,可能是一个好的作文结构……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养成的,万事开头难,第一个学期就是我万事开头难,学生各种适应的磨合期!口头作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写成书面小作文,这样才能达到口头交际训练和书面书写训练的要求。


作文主张大概这几个大点,小的不赘述!最后附赠一下我教那么多年作文的一点个人小想法:我一直觉得国家对作文的重视和语文教材的作文学习课时设置是有些自相矛盾的。

现存的课堂作文教学的客观情况,其实按我们国家现在对小学语文教材对习作的设置,学生真正在学习写作的时间只有在语文园地里的习作这一课时里。以我现在教的五年级语文为例,全册八单元,去掉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平均四篇课文加上一个语文学习园地,普遍要求两个星期学习完一个单元并且单元测试,在这24节课里,语文老师要讲解四篇课文,加上配套练习册校对,督促学生课堂完成课内外作业,还有老师的备课时间,真正能沾到到作文的这盘大菜的时间只有两个课时,并且这还是老师对作文笼统讲解的前提下,这两节课是不会留给学生课堂自写作文的!

两个星期里24节课只有两节课留给作文,能指望学生学到了什么呢!

而且与之相矛盾的是作文却是被宣称为我们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全国不论那个学段语文考试分数最大分数占有块。五年级语文试卷百分制,作文整整30分,多么触目惊心,我们语文老师花了十几二十节课来讲解课文的要点,各种题型分散,也就值30分,而两节习作课却指望我们搞定知识点最大块最难教的作文,并且一单元的课文学过考试之后,以后任何不会再考这篇课文的任何知识点,而作文却年年月月日日一直出现,并且分数占比越来越重。所以,我一直觉得国家对作文的重视和语文教材的作文学习课时设置是绝对自相矛盾的。有多重视就要在教材上体现出更多的相关教材编辑和课时安排。

另外,问题也出在大量语文老师对作文的教学的不重视!作文究竟怎么教,为什么那么难教,连老师都不懂写作文,甚至连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差别是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几十年来很多学生迷茫,迷茫的一代学生又成迷茫的一代老师,又产生了很多迷茫的学生了……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

指望就凭那么几节习作课,就凭大多数连作文都搞不懂的语文老师,就凭那些只会抄的学生,中国教育要教出学生作文高分,这一点都不科学!

补充:很多人跟我要模版和小组作业,不好意思,你要了几个也帮助不大,因为小组作业是一课一种类型的,比如我以前利用<<再见了亲人>>这一课专门来讲写作的详略分明,你们看图片可以发现我把学详略分明的一些讲解转化成了类似练习册之类的题型,因为是小学生刚来学习怎么详略分明写2件事,题型运用的方法也很直白简单甚至低智,像哪个色块大,哪个字数多,再到后面复杂点的文字写作练习,这个作业是我未教之前先发下来给学生当小组作业的,他们完成后我会再用一节课来结合这个作业和课文具体讲详略分明的运用,最后再布置每个人去写一篇自己理解出来的体现详略分明的作文。我会交上来全部批改~

我结合课文教作文都是每个单元看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有什么突出的或容易上手写作技法,或者单元作文需要怎么写提前利用某篇课文实际教学,比如我上到<<慈母情深>>会出一份小组作业是描写方法的,还有排比与描写方法结合的仿写,上<<威尼斯小艇>>我会跟学生讲动静结合的景物写法……直到上到单元作文的课反而可以来对学生讲写作日常注意的细节,如分层,题目,书写卷面,开头结尾……并且我一定要求他们在写单元作文时一定运用这个单元课文教到的某种写作方法,这样既能避免学生抄袭,也能看看学生的掌握水平。所以一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写,不能让他们回家写,回家他们基本就不肯自己写啦,有手机电脑可以抄呀!刚开始他们不会可以时间长点,两节课给他们写,但到期末基本都要在40分钟内自己完成。

一课一点,积少成多,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下来,学生可以学习到的大多数写作方法与技巧,并且基本都能写出来!我知道不能精深掌握,但这样保证了大多数学生认识这种写作方法的名称,作用,大体如何去写,有兴趣的学生之后会加深研究,没兴趣的学生在之后的写作中也满足基本需求!我以前就是一个对写作感兴趣自己买书研究的学生,我走过太多老师教作文的弯路了!你们要相信,真的有一些语文老师不知道啥是详略分明,啥是层次分明,事情怎么写算是中心突出,动作描写怎么写……所以不是几个小组作业和模版看看让学生写写就掌握这个写作技法了,是整套写作教学系统的环环相扣,建议其他老师可以结合我的一些方法进一步自己去琢磨属于自己的一套写作教学系统!

编辑于 2020-08-14 03:53

我不是语文老师,但我觉得我可以尝试去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我从小就是个作文高手,哈哈。
其实也不是从小啦,我说说我的经历:
大概二年级时,开始要写些小作文之类的,我是写的挺烂的,家里买了好多作文书给我看,希望我多看看吸取经验,我挺喜欢看书的,我在看的过程中“偷”了很多好的词语和叙事的方式,并且明白到这些作文好看和吸引人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拥有优秀的用于形容事物的词语,还有富有创意的叙事方式。
比如我记得很深刻,有一篇作文是讲作者的父母离婚的,他没有一开始就写“别人的家庭都是幸福美满的,但我的家庭是支离破碎的,爸妈常常吵架摔东西”之类的,他在作文的开头先是写了一段充满画面感的文字 :
“彭的一声,杯子被爸爸重重地摔到地上,我被吓坏了,妈妈忍不住一下子哭了出来,我闭上了眼睛,呆在原地,希望一切只是一场恶梦。这就是我的父母,我每天生活在这样生活之中...”然后故事才慢慢展开。(这段只是我的大概的回忆,原文应该没有这么复杂,毕竟只是小学生作文)
我当时看到这段时,觉得特别有感觉,于是在写作文时,也学着去应用这样的写作手法,不知不觉之中,我的写作手法越来越纯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到高分。

小学作文的关键是:分析题材、用词、上下文的逻辑、叙事手法
这四个做好了,不高分都难。

【分析题材】:这个很重要,比如说题目《开心的一天》,这是个很常见的小学作文题目,要让孩子有这样一个分析题目和材料的逻辑,分几步:
1.回忆曾经开心的一天,比如那天和爸爸去公园玩。
2.具体什么事开心 比如和爸爸第一次放风筝。
3.为什么开心 例如放风筝很好玩,飞得很高,和爸爸比谁高。
4.这件事之中学到什么,或者说有什么感想 例如不能轻易放弃,一次放不成功,多试几次积累经验就能成功把风筝放飞,虚心学习别人方法,一定能成功之类的。

【用词】:平时多看书,积累到尽量多的词汇,比如形容开心可以用到的词汇,多积累几个,并且要知道区别,清楚该在什么时候用哪个词,欣慰的笑,兴奋的笑,轻松的笑,愉快的笑,狡猾的笑,傻傻的笑,冷冷的笑.....

【上下文的逻辑】:也是要多看书,并且尝试让孩子说说刚刚看过的书或者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剧情,要简介,不啰嗦累赘,条理清晰,你可以尝试示范一下,说说最近看过的一个电影,剧情是如何如何,让孩子有这个逻辑习惯。

【叙事手法】:这个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实是加分项,正常的叙事手法就可以应对大部分的考试了,但如果懂得更好的叙事手法可以博得老师的好评,这个也是多看书,尤其是小说,里面的叙事手法一般比较精彩,多看小说会让小孩写出来的文章也有点小说味儿,他会不自觉的模仿。

最后祝你好运

以上内容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以及其他用途。


这个回答大概是在2014年的时候随意写的,想不到几年来很多朋友都觉得很受用,我也觉得很开心。很多朋友评论或私信我叫我务必要找回那本作文书,我自己也很想,于是今天回旧屋找了一个下午,翻遍了所有的柜子,一身灰尘,但很遗憾,找不到这本书。倒是找到了很多小时候看的《儿童文学》杂志和一些其他大概是初中时候看的少年杂志比如《青年文摘》之类的,一时间,我也有点不确定我那时候看到的这个情节到底是来源于那本作文书还是这堆《儿童文学》,我小时候也特别喜欢看《儿童文学》和《故事会》之类的,那时候去厕所都会拿一本看半天,甚至忍着便意在书柜前纠结拿哪一本,最后大便顾着看书,蹲到脚都麻痹了。

我还是会继续尝试找到这本书,它对我来说也特别有意义,不过估计也挺难找了。其实哪一本不重要,关键是爱上看书,喜欢看书的人,写作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吧,把这件事融入生活,把阅读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当你的孩子去厕所都要抱着一本书,那其实是特别好的一件事。

编辑于 2019-10-23 18:21

我是看大标题“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进来的,进来发现题主想问的是三年级,先声明三年级没教过,学情不太了解,五年级语文我教过两轮,打算认认真真答点干货出来。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拆开看,拆成:

1.老师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2.家长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有人会说,这有那么重要吗?我觉得有。

先说老师怎么教部分:

拿我教五年级语文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来说说,教第一轮的时候,因为缺乏经验,对于讲课文有执念,把课文恨不得扒得词词、句句都清晰,把教师用书上的教学目标死扣。

这样教,一节课光字词、课文就能哇啦哇啦讲一节课,习作的事只好每个单元讲完写一篇,然后单独讲,显而易见学生练笔就少。

我现在来说一个新想法,既节约效率还有助于学生提高。

我们拿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来看,光这截图的几个单元,发现了吗?

一、第二单元的《梅花魂》和第四单元的《落花生》,都用了同一个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完全可以放在一起讲啊。

理清了借物喻人的概念之后,可以类推啊,自古以来人们还赋予了哪些植物特别的品格?

松、竹——高洁

菊——脱俗

然后再推广,其他事物。

然后就是动笔写了,写之前要让学生回去观察自己想写的植物,我曾经组织学生用课上时间到做校园观察笔记(如何观察我一会儿讲),因为学校里种了竹子、松树,不具备条件展示ppt,多些图片也可以。

二、化无为有,自己给学生找练笔的机会。

例如林海音的这篇《窃读记》,你翻教师用书上,发现没有要求有练笔的点。

但你看课后题有这么一个题。

我还用具体说吗?光抄写那些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就完了?那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啊?比如连续地用了动词,把动作拆分细化,加上心理描写。

那让学生练笔吧,动作拆分细化,还要表达感情,比如肚子巨饿,到家就看见饭桌上的美味了,可以先找学生去上面演一演,然后再写一写。

三、对特殊体裁的课文,要渗透意识。

比如这一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略读课文,教学目标也没有让孩子们仿写,至多在上课时老师们会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

其实这时候你加一句话就行,小苗是个小学生,大树在这里是季羡林先生,他们两个人语言的特点能一致吗?引发学生思考:每个人说出来的话受什么影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你要写一段对话,能把所有人说的话都跟同一个人说出来一样吗?

类似这样的课文,人教版之前还渗透过相声、戏剧等,就是想让学生们对文学体裁有更多感知,但因为都是略读课文,好多老师就呼噜过去了。

再说家长怎么教部分:

1.无论您的孩子读几年级,您要教会孩子怎么观察。

观察还不简单,用眼看呗!

那肯定是不够的。

周末带孩子去公园时,您蹲下和他一起看一棵狗尾巴草,让他摸摸,感受那种毛茸茸的感觉。

一起观察一朵花,让他知道哪怕就是一朵花,每个花瓣都是不同的,颜色各异。

吃橘子,除了外表看着圆圆的,黄黄的,闻起来怎么样?尝起来怎么样?

不要让孩子觉得,只有旅行去大山大水了,我才有作文可写,要是不会观察,去哪儿旅行都一样,下了笔依然表现得干瘪,千篇一律,因为孩子的感受力没到,观察方法不会。

2.帮助孩子扩展词汇。

家长如果有时间,可以陪孩子读读书。

书中的主人公,让孩子评价评价,不要总是让孩子用“好”、“坏”来形容故事中的人物。

善良、乐于助人、慷慨、博学、机智……

吝啬、自私、冷酷、自大……

3.尝试不同的表达方法。

对话一:

妈妈:宝宝,今天你过生日,奶奶给你准备了特别丰盛的一桌饭菜。

孩子:哇,真开心!

对话二:

妈妈:宝宝,最近你奶奶总是神神秘秘的,今儿一大早又出门了,咱们回家看看奶奶有什么小秘密好不好?

孩子:好。


最后,推一下个人拙作,感兴趣可以看一看o(* ̄︶ ̄*)o。

第五届豆瓣阅读大赛入围作品《影子游戏》: 影子游戏

第四届豆瓣阅读大赛入围教育类作品《太阳底下》: 太阳底下

豆瓣9.0分行业专栏《教你如何摆脱菜鸟教师标签》: 教你如何摆脱菜鸟教师标签

编辑于 2017-10-10 16:35

话说:小学生作文,老师真心是想教但教不了多少的。主要靠家长啊。以下分享本人身为家长和语文教学探索者的经验: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写好作文?

一、警惕“作文无能”

根据家长们和小朋友们的迫切愿望,这一期我们的在线课堂主题是: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写好作文。

孩子的读写能力提升,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随着中考高的改革,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在未来,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分数,如果阅读能力不过关,连卷子都做不完,考试更是会吃大亏!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这是“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公开演讲中的原话!

面对着这样严峻又揪心的现状,抓心挠肺却没地儿下爪爪地家长们,又该如何做才能帮自家的心肝肝肉蛋蛋们长出一支好文笔呢?

当然,如果只瞅脚前头一寸的话,最简单省事的法子就是学校布置了什么作文题,家长们上百度搜搜打印出来叫孩儿抄一遍,或者直接来问问祁祁喵,咱们合谋三两下给捣治一篇小作文还是不在话下的。可这相当于喝毒药止渴的行为,怎么能配得上妈妈们巴心巴肝满腔满意从孩子在娘胎里就开始为他谋划美好未来的大爱呢?配不上的,是吧?那么咱们就得静下心来,把眼光放长远了看,不要让孩子输在咱们的眼界和胸怀上!

之所以要喧乎煽情这么几句,是因为祁祁喵要强调一个前提:家长一定要将“写作文的责任主体交给孩子”!绝不能包办、代劳哦!

敲黑板!敲黑板!重要话讲三遍:写作文的责任主体是孩子、是孩子、是孩子!

有这个前提条件在,接下来的事才好继续进行。不重点强调这个前提,祁祁喵着眼于孩子们语文素养提升的长远大计就要落空啦,这是要不得滴!

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写好作文呢?得分四步走:一听二写三改四读。(当然,后续的课程中,祁祁喵会将这四步进行拆分、解析再整合,就像将一本大部头厚书拆读,一小节一小节的拆解开了讲透读透,再将这一小节一小节串起来画一张思维导图出来,最多也不过一张A4纸哦!)

二、家长“四步走”

第一步是听,倾听。是家长听,孩子说。

再强调一下,何为倾听?就是把身体朝前倾斜,全心全意地、无比专注地向说话的人靠近的那个动作。家长要无比专注地听孩子说,这不只是帮着孩子提升语文素养、写作能力的过程,这更是一个亲子亲密感养成的过程。

言归正传,咱就作文说作文。今天孩子放学回来,各种垂头丧气,原因是老师又布置作文啦!题目是“我喜欢……”省略号里头的内容孩子自己填,想填什么填什么。常规来说,这样的作文还是挺好写的,自由度大嘛。“我喜欢妈妈”,“我喜欢小狗”“我喜欢学校”等等。第一个题咱们放在下节课详细拆解。第三个题,嘿嘿,感觉好假哦,估计如今没哪个孩子是真心喜欢自己学校的,简直是苦大仇深有木有?但我们家长抱团取暖,经过一系列训练、学习之后,会帮孩子找出喜爱学校的那个点的,会帮孩子真正爱上作文、爱上自己的学校哦。

今天咱们就以“我喜欢小狗”为例。

咱家的娃们咋写的哩?“我最喜欢我家的小狗了,它是白色的。每天上学的时候它会送我。每天下学的时候,它又会在门口接我。它活泼又可爱,我真是喜欢我家的小狗啊!”

完了,是的,就这样,就写完了。有个小学语文老师跟我声情并茂地各种夸张地读了这么一篇文,读完后叹气苦笑说,“这还是我挑出来的,能入眼的,句子好歹顺畅着,句式好歹正确着。”哇哦,老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读这样的作文,也是蛮拼的,真是辛苦了呀!

以医生诊病的严肃态度来看,这篇幅作文致命伤有三点。一是字数;二是细节;三是词汇。这三种致命伤的疗法,前一个“字数”,今天就能给解决了。后两个细节和词汇,需要在以后的系列语文素养提升课及名著名篇领读课中,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实现。

如果这篇作文字数要求是200字。怎么完成呢?总不能在作文后头写“还差30个字呀,把这两行再写满就够了呀,咋还没够?啊哈,最后一行终于满了——欧耶,还多了两个字!”要扩充作文字数,家长们首要就是认真听孩子说,说关于小狗的一切。嗯?有孩子说自家没养小狗?亲戚家、朋友家、邻居家总有吧,总见过小狗的吧?要是说还是没印象的话,家长就立刻马上带孩子去院子里玩,逮住一只小狗跟屁股后头观察,边观察边找狗主人聊狗,多观察多聊,材料足足地了再回家写作文(顺便说一句,这相当于亲子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采访哦,可多多益善!)

家长认真听孩子说关于小狗的一切。白色的?怎么样个白呢?家长可以有意引导,白色的,像什么样的白呢?像蓝天上的白云那样轻柔飘逸的白色?像手里头棉花糖那样透着甜味儿的白色?还是像冬天里下大雪时候、堆雪人儿时候的雪白色?又或者像刚出炉的大馒头那种香喷喷、喧腾腾地白色?总之,孩子的想像力比成年人可强了去。只要你引导了、鼓励了,他们放开了天马行空地去想像,就能想出来无数种大人做梦也想像不到的美好的可能。这么想像下去,小狗的颜色、模样、眼睛耳朵和四蹄儿、体形、叫声等等,都可以想出并扩充成许多句美好细节描写哦。

小狗既然是“最喜爱的”,它肯定是得到孩子们认同的好朋友了。身为朋友的狗,总得有个或霸气侧漏、或软萌可爱的名字吧?这名字是谁起的?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起名时候的情景是怎么样的?这名字又承载了起名人的什么心愿呢?比如咱家这白色小狗,名字就叫“汤圆”了。那么这名字背后的信息至少有这么几条:一、汤圆是白色的;二、汤圆是可以吃的。可以吃的?啊哈,剧透了:主人有没有可能是典型性吃货呢?三、汤圆是正月十五时候吃的。那么,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呢?是小狗成为家庭成员的日子?或者那天家里刚好有喜庆的、美好的事儿正进行?四、向往团圆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终极愿望……叭啦叭啦,如此这般,这么多信息背后得有多少故事啊?不怕说的多,就怕没得说啊!说的多了这一次用不上,下一次还能用不是。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定要鼓励孩子多说,说出来的精彩故事越多,孩子挖掘自己内心感受与生活体验的能力就越强。这些能力强悍起来,写作文这事还是事儿吗?一篇二三十个字的作文扩充到二三百字还是事么?

还有上学送、下学接这些个事儿,都可以细细想、细细说,说出那一时那一刻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活动。家长可以引导着孩子挑出几个特殊的日子来想,把这几个日子从无数平常平庸的日子里提取出来想像和回忆就更容易了嘛。比如下大雪时候,小“汤圆”小小的身子是怎么样如大山般屹立在寒风中,都快要与雪融成一体了却还是坚定不移地等在原地,等着孩子回来;比如某天考试考砸了,不敢跟爸爸妈妈说,心里揣着多少隐秘地眼泪和害怕,回家老远就看见小狗在那里等着,丑丑的长嘴巴一拱一拱地在蹭在裤腿边,像是在安慰、在鼓励;比如哪天在学校被最好的朋友背叛了、欺负了,觉得像是被全世界都遗弃了一样,揣着无比的沮丧与伤心回家时, 小狗依旧等在那里;比如哪天放学路上帮着老奶奶过马路了,心里头充满喜悦呀,做了好事不留名嘛,又不想跟同学和爸妈大鸣大放地说,正心里偷偷乐呢,一抬头,哇塞,小狗等在那里啊,小狗竟然冲过来舔舔孩子的手,像是也知道这孩子做了好事正偷乐着一样……所以,家长有意识地引导,然后专注地、一心一意地听,孩子肯定能说起许多这样好玩、生动又有趣的细节呢。

第二步,是写。是孩子写,家长在一旁陪着。

想象是最重要的一步,第一步走好了,接下来的几步相对很容易很顺当了。

家长可以在旁边安静地看书或者写写画画做自己爱做的事儿,但必须在孩子抬眼睛看的时候随时都能看见妈妈含笑的、鼓励的眼神就好。此次特别强调:绝对不要看手机、不要看手机!

让孩子把自己刚说的那么多有趣的事儿都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写的时候忘记了的事,家长可以适当提醒。

写的长不要紧,写的零乱也不要紧,写的不像个作文更不要紧。总之是,只要能把刚才那些热热闹闹的想像,原模原样地都记下来就OK了。

就这样,第二步就完成了。

第三步,是读。是孩子听,家长读。家长把孩子刚刚写的那些,声情并茂地读给孩子听。孩子其实比家长想象的要聪明、智慧、灵气得多。你读的时候,一定要用心。要尽量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孩子那样,你以一个真正地孩子的心去感受、去体验孩子写的那些小喜悦、小美好、小幸福。你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的时候,才会不批评、不指责,才能把孩子记下来的这些细腻地、生动地的感情通过声音再现出来。你把自己代入到读文章的过程中去,根据内容需要随时变换语调,你读得越投入、越认真,孩子越能够从中听出东西来。听出什么呢?

听出作文里的不足——对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哪些记述重复了、多余了、拖沓了,他能听出来;哪些写的很得意、很到位、很美妙,他也能听出来。听出来的这些东西就是需要在修改过程中进一完善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读的过程中,家长绝对不要有嘲笑的心态呀、讽刺的语气呀等等,这是大忌,这些负情绪的负能量绝对不能有!最次的是,孩子写出来是什么样子,你就给读成什么样子;好的家长,即便孩子写的很平实、很朴素,你读的时候也要用声音把它演绎出有情、有爱、有美的样子。如果你实在读不出那种感觉的话,你就把作文多默读几遍,多酝酿一会儿情绪,然后再深情地去读。

孩子会从你读作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叫做激励、叫做信任的东西。而这种日复一日蓄积的、来自于父母的激励与信任,往大了说,将成为孩子长长一生中无可匹敌的核心竞争力;往小里说,将是孩子提升语文素养、作文能力最好的内驱力。

你读的好,孩子会感激你的。哪怕是冲着这感激,他也会愿意、会主动地把这篇文章改得完美。哪怕是全部重写,他也不嫌烦,不敷衍了事。

第四步,就是改,让孩子自己改。有了前面环节的想象做基础,有了家长读给孩子听的这个过程做基础,这篇作文所要表达的所有细节、美好以及可以用到的更美好的词句,都会在孩子脑子里形成一个新的画面、新的判断、新的构建,孩子会根据这些新的感受重新调整,调整遣词造句,调整那些不美好的习惯用语,甚至主动、自觉的补充一些新细节。

这就是修改,这才叫修改!有许多家长在这个环节常常犯毛病,孩子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家长只瞅了一句半句的,通篇都没读完就开始批评指责,这不好那不好的,一无是处的。孩子还能有信心、有兴趣么?孩子是个活生生的人,他又不是变形金刚,可以被随意摆弄、扭曲而丝毫无损——家长自己都做不到呢,自个写了几句话发朋友圈里,多一个点赞都能开心半天。要是被人家劈头盖脸一顿臭批,不定直接把人拉黑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了。

所以,修改作文这一环的主体责任一定、一定还得是孩子!家长不要怕麻烦,不要嫌费时间,更不要直接捉笔代劳。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古今中外无数伟大名家们的共识。第一稿的文字通常就像一块臭抹布,只有经过许多次的修改才能呈现出美好地样子;修改的过程就是脏抹布的漂洗过程,清水漂洗的次数越多,抹布就越干净,也越能恢复原本干净清洁、柔软美好的样子。

有心的家长们会发现:咦?不一样了呀?孩子不再像往常那样磨蹭来磨蹭去拖三拖四的,孩子修改作文的热情空前高涨了呀!为什么呢?因为这一次写作文的过程不一样啊,那是相当有趣的!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的过程,充满了乐趣;也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了一件事情,打怪升级的爽啊!

三、聚沙成塔

经过这样四步走之后,咱家孩子的作文开头有可能就是这样的:

我家汤圆儿,有一身雪白的毛,就像茸茸的棉花糖那样洁白柔软。它有一双圆溜溜的黑眼睛,特别有神,跟天上的星星一样。最有特点的就是它的小鼻子,灵活极了,每当闻到美食和陌生人的气味都能准确判断出来。是美食的话,它就乐颠颠地凑近主人,小尾巴不停的摇啊摇地,就像我缠着妈妈求抱抱那样, 各种撒娇卖萌。

对了,汤圆是我家小狗的名字哦,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

再一篇:

淘淘非常酷。一身纯黑色的长毛像电视里飘柔广告那样的质感,跑起来的时候,就像一团飞速移动的墨汁,感觉一不小心就要溅人一身似的,可神奇了。

淘淘非常乖。上一回,我去弟弟家看它,结果我刚一进门,它就叼着我的拖鞋跑过来了,还一个劲地蹭我,像是催我换拖鞋似的。我高兴极了,摸了摸淘淘的脑袋,像妈妈夸我那样认真地夸它:“你乖极了,淘淘!”

关于小狗的性格描写和再现,有两个小学生分别是这样表达的:

  这个是继续写小汤圆的:它有时候胆子很小,如果外面有什么大的响声,它就会吓得夹着尾巴钻进自己的窝里,警惕地瞪大黑溜溜的眼睛细细观察,发现并没有什么危险后,便又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它是不是很机灵呢?

这个是继续写淘淘的:别看我家淘淘像个毛球似的又娇小又可爱,其实它的叫声也是能令人心惊胆战的。一旦有别的人或别的狗惹毛了它,它就会愤怒的叫起来:汪、汪汪!它的叫声不像猫咪的“喵喵”声那样绵软呆萌、有气无力,也不是像老虎或大象的叫声那样恐怖可怕。它的叫声是底气十足的,正义又响亮,让人听着就觉得十分有道理的样子。

以上的这四步,看起来家长是处于辅助地位,主体责任是孩子,但背后的力量却是家长给的,是家长主导的——这整个的过程,都是提升孩子兴趣、使孩子产生内驱力主动去作为的一个良性引导。如果家长不使暗劲、不积极引导,不帮孩子提振信心走出困境,那么孩子对作文这件事就会越来越怯乎。因为太不擅长、太愁人了,孩子每每遇到作文或者周记,他的思路就很容易走歪了,他就不是专注于怎么样“写好”一篇作文,而是专注于怎么样“完成”这一个任务。完任务这种事情,家长应当是能感同身受的,搁了谁谁都不乐意。长此以往,这样被动应付下去,最大的遗憾还不是这一篇作文写不好,而是孩子对写作文这件事情慢慢就有了排斥心理,甚至对整个语文课都有了排斥心理;语文素养提升不上去,其他课程,比如数学等就会受很大的连累。考试时候在那么短时间内连题意都弄不明白,题能做对吗?再退一步,咱不说中考不言高考,在这个全民皆写作的互联网+时代,写作无能对孩子而言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啊!

发布于 2018-05-19 15:14

不写作文母慈子孝,一写作文鸡飞狗跳!作文这道难题,能否克服?

文/夏小忧

开学还没几天,楼上邻居家沉寂了两个月的“河东狮吼”便重出江湖了,不用问也知道,又是孩子的作文给闹的,自从张姐家孩子上小学开始,那真是三天一小吼、五天一大吼,我们这楼上楼下的早就习惯了。

其实张姐家儿子学习成绩不错,就是每每写到作文就成了老大难,不拖到最后一刻坚决不肯写,就是写了、那也是跟写流水账似的,半点不走心。为此张姐可没少花心思,又是买作文书给他看,又是趁放假带他出去玩、以丰富写作素材。

可......花了时间、花了精力、还花了钱,孩子的写作难题却丝毫没有改善,你说这搁谁谁能不急?

为什么孩子就是写不好作文呢?我相信,被这个问题困扰的绝不仅仅是张姐,犹记得有位写稿特别牛的姐姐也曾吐槽过:“明明自己和另一半都能靠笔杆子吃饭,怎么儿子半点没遗传到、写个作文就跟挤牙膏似的呢?”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沮丧地想:连生为写作高手的父母都束手无策,看来咱家孩子的作文只能靠造化了,好不好的那都是命!

真的是这样吗?对此,《每个孩子都能写好作文》给家长们吃了颗定心丸——没有写不好的作文,只有错的方法和被误导的孩子!

你说每个孩子都能写好作文就都能写好啦?你谁啊?你凭什么这么说?......相信乍一听书名,会有家长心存这样那样的质疑,坦白说,我起初也是半信半疑地打开这本书,但看完之后瞬间对指导孩子写作文有了信心!

《每个孩子都能写好作文》由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李怀源和全学科儿童双语启蒙教育品牌“常青藤爸爸”的创始人 黄任联手撰写完成,两位老师在书中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将小学一至六年级可能遇到的写作难题都列举了出来,并将经数十万学生与家长验证过的写作秘籍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只要父母们跟着书中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指导,孩子的作文就一定会越写越好!

对了,因为考虑到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息息相关,书中还特地花了一章教父母们帮孩子如何做好学龄前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相当有心了。(这也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大家都知道小学要学习写作文,却不大会想到学龄前的准备工作、会对小学阶段的写作能力有影响)

下面就来简单分享书中几个干货吧!(干货太多,仅列举一二)

一、老师让写周记,孩子只写了一句话就没了,这该怎么办?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涉及的作文类型无外乎三种:看图写话、写日记/周记、写留言条,我们这里来重点看看写日记/周记,很多孩子要么写成流水账,要么仅用一句话就写完了,这显然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该怎么办?

拿孩子写“踢足球”举例,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和谁一起踢的啊?”“踢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等等,因为孩子不比大人,一时间未必能想到那些精彩的、好玩的瞬间,这时候就要家长去提醒孩子,帮助孩子回忆,比如“你还记得那个个子最高的小朋友吗?他把球踢到了自家球门,哈哈哈”“你们队有个队员犯规被罚了!”如此一来,孩子可以用来写的内容瞬间就多了起来!

二、标点符号总也用不对,有什么办法能根治吗?

很多孩子都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的通篇都是逗号,也有的压根不使用标点符号,这些问题看上去无关痛痒,其实对于孩子的阅读、断句、理解能力都息息相关,所以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还是很重要的。

那要怎么纠正孩子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的毛病呢?

《每个孩子都能写好作文》给出的建议是:找一些关于标点符号的小故事讲给孩子听,或者把孩子自己、身边人因为用错标点符号闹出的笑话拿出来讲讲,从而起到加深孩子对标点符号重要性的认知。

等孩子认识到标点符号有多重要后,我们紧接着可以再让孩子去读一读自己没写标点符号的句子、作文,也可以把孩子熟悉的故事抄下来,再把其中的标点符号擦掉,让他看看还能不能顺利阅读。

最后,就是要我们在孩子写作时及时提醒了,如此流程多操作几次,孩子就会有意识地去改正,直到彻底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三、人物描写千篇一律,感觉写谁都一个样,怎么办?

“老师的眉毛下面是眼睛,眼睛下面是鼻子,鼻子下面是嘴巴”,看到这样的人物外貌描写,你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哭笑不得?试问谁的眉毛下面不是眼睛?又有谁的眼睛下面不是鼻子?

然而,作为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李怀源老师表示,这种“千人一面”的写作方式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孩子都会这么写,还有一种稍微好点的则会陷入“程序化”写作的误区,写谁都是“炯炯有神的眼睛、樱桃小嘴、挺拔的鼻子”。

为了帮助孩子写好人物外貌,李老师的建议是:家长去找一些优秀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分享给孩子,比如孙悟空、红孩儿、张飞、关羽等等,这些人物各具特色,作者的外貌描写也迥然不同。

比如,我们读到“手举金箍棒”就知道说孙悟空,读到“身长九尺,髯长二尺”就知道写的是关羽,读到“豹头环眼”就知道是张飞。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有所领悟,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不是人人都长一个样。

还在为孩子的作文难题头疼不已吗?还在因为写作文而鸡飞狗跳吗?还在为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绞尽脑汁吗?《每个孩子都能写好作文》,一本足够解决孩子各种作文难题!

发布于 2020-09-08 21:27

见图:整体感知一下(侵删!)

下图选一个学习金字塔。它告诉我们在24小时内我们接受的信息保存情况。当我们仅听老师讲授,仅被动的接受外界信息,对信息没有简单的加工、处理,那么24小时后,我们脑中只有5%的信息可以提取,大部分信息都消失了,显然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学习困境。尤其是一些科目的学习,例如地理、历史、思品、美术、体育,没有作业,没有反馈,没有复习,课堂上老师是主角,考试只好死记硬背,平时的学习都还给老师了,学了等于没学。

在阅读中,如果没有适当的强化,尽管是一种自觉接受刺激的过程,24小时后的信息保存量也是很少的。只有通过讨论、实践迁移和向他人讲述所学知识,学习的效率才成倍的提高,甚至达到90%,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把学习的情景转化为作文的素材,把学习的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把学习的收获变成和已有的认知结合起来,建构新的学习框架,形成新的学习态势,我们才更好地不断进步。

新课程提出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提出学科间的整合,有学者指出写智能日记,认为智能日记的练习能够帮助学习从元认知的角度认识自己的智能活动。学生将会学到各种记日记的方法,借此他们能够更加易于追踪自己的智能。“智能日记能够促使人反省,而反省能够开启新的思维或经验。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回过头审视自己时,我们将会获得新的生活力量。我们会对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我们将不再感觉自己是别人决策的牺牲品。我们将不会再固守一些习惯性的、机械性的行为模式。”②

钟传祎著,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10.06,第40-41页

作文作为一种媒介,一座桥梁,一块园地,它可以承载的东西很多,你的思想、认识、感受、见闻、心得、幻想、研究、学习、交往、生存等,只要你在生活,在学习,在思考,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思,你就可以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当你表达出来的东西,别人还没有思考,生活中没有实践,人们很愿意阅读,你就成了小思想家、小科学家、小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充实我们的头脑,让我们更有智慧,让我们的认识更准确深刻,让我们的思考更全面深邃,让我们的心灵更敏锐,从而我们的表达更有分量,更吸引人。所以,学科的学习为写作提供思想认识上的准备,学科学习和作文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学科的学习,文章的内容是空洞的、苍白、无意义的。任何作家的成长,科学著作的诞生,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升,思想的升华。

学科学习为习作提供了能力的准备:首先是观察能力,自然科观察实验,美术写生,体育课学习动作,各学科的教学目标都设计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第二,想象力,音乐课,学生通过聆听再现音乐中的情景,美术课欣赏作品,都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第三,思维能力,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思考,各学科的教学,正是全方位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场所。

同时学科的学习又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自然学科带孩子到植物园观察花草树木,到动物园看兔子、小狗、猴子,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体育课带学生在操场开展各种游戏,学习各种动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动作协调能力;美术课学习色彩和造型,感知色彩的丰富多彩及形状的变化无穷,学会用色彩和形状再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看法、感受;音乐课,沉醉声音的世界,感受声音的神奇,体会声音带来的快感和无穷的想象力,并学习着用文字表现声音;思品课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把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等不同的生活领域交织一起,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更是呈现丰富的习作素材;综合实践课,围绕一个学习主题,统整各学科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制作,合作设计,迁移知识,多种形式地展现、汇报自己的收获,其中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收获、意见、建议,写作贯穿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反过来,让学生写课堂的学习生活,就像整理课堂笔记一样,让思路条理化、清晰化,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学习了“时分秒”,课后写道:“今天老师教我们认识了时分秒,我知道瘦长的秒针跑得最快,她跑一大圈,分针才走一小格,时针好像在原地不动。时间很宝贵,我要好好珍惜,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制定了一份学习时间表。”文字不多,但思路清晰,可以看出学习的效果很好,如果能长期坚持,既复习了学科内容,整理了思路,又训练了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因此,沟通学科间的联系,架设学科桥梁,整合学科教师的力量,是作文教改的一条新出路。让学生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从大语文、大作文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解决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长期以来,由于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影响,传统作文教学重视纯技术性、操作性的训练,作文教学以文本为中心,强调内容具体,主题突出,却忽视学生的感受体会,忽视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捆绑着手脚跳舞。据作文网调查:害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原因:55.736%人认为是因为不知道应该写什么,9.938%的人认为是写作文没有方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都说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为什么就没有东西可写呢?第一,学生90%的时间在学习,读书、作业、课外兴趣培训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内容。剩下的10%的时间和父母、亲人、同学及朋友相处,和社会接触。但这10%的生活内容,因为缺乏必要的指导及相关的认知心理、准备,往往对事物知觉,缺乏目的,没有系统,把握不了重点,深入不到细节,感知的时间不能持久,而感知的信息进入大脑后,缺乏或者不能作必要的分析、处理、建构、叠印,导致感知的信息模糊、错误、消失,导致对客观事物不会感知、无效感知,或者感而不知、感而少知、感而错知,结果在头脑中没有多少客观事物的真实表象,形成不了知识经验或者作文的材料。父母带孩子到野外郊游,这是一个很好认识大自然的机会。在小溪里捕鱼,在树林中捉迷藏,躺在山的怀抱中休息,孩子尽情快乐,陶冶情操。不久老师安排一次作文训练: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写一处景物、写一次有趣的活动,按理学生有丰富的体验,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但事实是学生仍然愁眉不展,脑袋一片空白,不知写什么内容,因为和父母的郊游是一种无意体验,没有具体的指导和强化,很难成为写作的内容。第二,作文教学着重方法技巧,一切斟绕考试进行作文训练,助长学生说套话、假话、空话。国家总督学顾问、教育家陶西平认为: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写作文开始的。孩子写母亲都是善良、勤劳,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表达。

正因为如此,李德贵在《人民教育》1984年04期发文撰文出:作文应独立成科,在教材编写上加强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吴世昌在1991年的《小学教学研究》上提出作文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对作文和具体学科的关系作了简单的梳理。杨洪梅老师在1997年《小学教学研究》撰文提出:结合其他学科,进行作文研究。但一直没有得到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相关课题实验并没有展开,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科壁垒,教师各自为阵,缺乏沟通。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学科间的沟通,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杨油元在《整合性“学科作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的新资源》指出:学科作文就是让学生用作文的形式表达他们在学习各学科知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其内容可以是对学科知识、学科思想、学科策略的认识、理解、领悟或关于学科现象和学科价值的认识和陈述,可以是探索、研究学科问题或欣赏、追求学科美的愿望与畅想、也可以是学生对自己学科素质的评价或学习的体验等。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记叙式的、说明式的、抒情式的、思辨式的、也可以做实物、配以文字说明、或者设计图表、图形加上文字描述等各种奇趣文体。(摘自《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2004年,广西大学附小以“美术作文”为模式开展作文教改实验,并发展成为“多学科渗透的美术作文”教学模式,开发了数学作文、英语作文、音乐作文、科学作文、思想品德与社会作文等多学科作文,在学科作文教学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实验仅限于小范围,没有形成一定的风气,突破不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高启山老师组织开展“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课题基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将“提出问题、观察、读书求知、实践探索、产生生活与情感体验”与学生作文时“主动搜集、积累作文素材和体验、产生写作冲动与书面交际需求”统一;将“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后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过程与“主动作文”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相统一”;使作文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工具,有效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研究丰富了学生习作内容,学生有话可说,作文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为学习而写作——介绍美国的一种写作实验方案》一文中介绍: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的教师正在探讨一个新的课题——把写作作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工具。他们认为:写作不但是写作课上的练习,而且是学习其他课程的一种手段。写作应该成为跨课程的学习工具。“跨学科写作”打破写作训练与其他学科之问的界线,指导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环境里写作,学习、熟悉并掌握这些学科写作的修辞环境题目、读者和目的、规范结构、体例、风格等,以提高学生在逻辑性、语法和风格等方面的正确性和表达能力。英美国家的“跨学科写作”有两种教学模式,一是在具体的学科包括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课程里加人写作的成分.如日记、报告和小论文等;二是在大学的英语系或英语课堂上专门开设跨学科写作课。将“跨学科写作”理念移植到中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一是在写作课以外的学科中强化写作成分,如在科学课程中进一步强调实验报告和科学小论文的写作,在综合实践课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写作调查报告。二是结合其他学科的特点和知识点,进行专门的写作教学。这在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中都是适用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美术、音乐、体育、语文等书上的画家、作家、音乐家、数学家、科学家等写人物传记、名人故事,根据书本上图片、景点等写介绍、解说。还可以将各学科提供的知识和信息用于进行普通说明文和科学小品的写作训练,可以结合各学科的学习要求,进行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训练,等等。“跨学科写作”打破了学科之间森严的壁垒,使各学科融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了写作教学和其他学科的“双赢”。对写作教学而言,首先,它直接在相关学科中取材,最大限度地将各学科的信息利用起来,可以部分解决中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其次,借助各学科的特点,通过各学科的教学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对其他学科来说,它可以引导学生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到或者初步掌握如何在特定的学科环境里写作,可以为日后在一定专业内的言语交流,如撰写论文等打下基础。国外的“跨学科作文”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钟传祎著. 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语文出版社, 2010.06.

钟传祎著,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10.06,第3~7页

发布于 2016-03-08 20:34

纵使参加工作十年了,我仍然清晰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冰心的《小桔灯》,讲一个小姑娘用橘子皮做了一盏小灯笼送给冰心在夜里照明,老师唾沫横飞的分析小桔灯是如何隐喻社会黑暗但革命希望尚在,我却私下里觉得“很普通的文章,实在没什么好看。”也许正是这点不屑让我记到现在。

如今再读《小桔灯》,时隔20多年,鼻头一酸,双眼热烘烘的竟然要落下泪来,尤其看到小姑娘一面照顾重病的妈妈一面安慰冰心时,更觉得心疼。

我这才知晓,原来一篇文章的好坏并不能以一时的阅读体验来评判,随着个人年岁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对文字的理解和感触才能逐渐丰满和深刻,即使原来嗤之以鼻的文字也会在某年某时某刻击中你的心。

反过来说,阅读是要区分的。老话说“什么年龄看什么书”就是强调阅读符合自己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的好书,而不是随便把一本《红楼梦》扔给6岁的孩子看,孩子即看不懂亦不会欣赏更不用谈喜爱了。

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几乎成为每个家长心中的信念,但是如何选书更需要好好斟酌和思量。学前儿童以绘本为主,跟着世界主流绘本大奖开书单,大多是不会错的。6岁以后的孩子,逐渐能够自主阅读,这时候父母更要把好选书的关卡,选择的书既要符合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要向更深更广的文学世界引导,构筑承上启下的桥梁。

《冰心给孩子的写作课》就是专门为孩子设计选编的丛书。《小读者》杂志社历时3年从《冰心全集》中精选了119篇经典作品,编为3册9个单元,从母爱、自然和童真讲述冰心作品中“爱的哲学”,为孩子们构筑了一条通往文学世界的桥梁。

1. 为什么选她?

冰心,原名谢婉莹,又被称为“世纪老人”,因为她活了99岁。1900年,冰心生于福州谢家大宅,家境殷实。3岁随父亲迁于山东烟台,过了8年与山风海涛为伴的童年生活。13岁全家迁往北京,23岁考入燕京大学,随后在动荡的年代中走上艰难的求学之路。建国后,冰心积极投入国家建设,于古稀之年迎来了第二次创作高潮,直至1999年在北京病逝。

冰心的文学水平到底怎样,坊间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梁秋实说:“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于诗;《繁星》《春水》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巴金说:“从她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哪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了的母爱。”

冰心在《寄小读者》中这样形容自己:“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知道我转入另一个世界时为止,我恳切的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

也许,把冰心看做一个孩子是最适合的角度,她的感情极其细腻充沛,面对普通的人、物、景都能生出澎湃的情感波澜,就像一个对世界饱有好奇的孩子,容易被感动、被感染。冰心总是以充满爱意的角度去解读世间的一切,所以她笔下流露出的希望、理想、大爱更加动人。

成年人或许不太容易喜欢冰心感情太过充沛的表达,因为我们历经过社会和生活,知道太过理想化的美好实际上脆弱不堪,也因为见过太多现实的困境而对理想嗤之以鼻,但是孩子们是单纯的,他们需要在冰心营造的理想世界中建立对爱、美好、希望的向往和信念,就像巴金说的那样:知道爱星、爱海和母爱。孩子们应该在充满爱与希望的文字中长大,建立一颗充实的内心,于成年后面对现实的复杂和烦扰时才不会轻易的堕入悲观愤怒的深渊。

2. 如何写作?

朋友向我抱怨,三年级的儿子一写作文就犯难,300个字要写上半天,有一次作文题目是“我爱吃的水果”,朋友手把手指导儿子根据水果的颜色、口味、外表等等各写一段,谁知道儿子抓着笔还是写不出一个字,急得直掉眼泪。

如果是冰心,肯定能理解孩子的苦楚,她说过:“硬写实在很苦。”她也会给出建议:“现在我们要是脑子里没什么东西就别硬写。自己别给自己吃这种苦头。”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掉这“硬写”的苦楚呢?有很多小读者问过冰心类似的问题,冰心将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成最普通的四个字:多写多看。

● 多看

多看书,冰心说:“中外书籍都应当看,不但是文学,就是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都应当抱着‘开卷有益’的态度多去看。”看得多了,可以扩充情感上的经验,自己未经历的事情可以从书上读到,比如宇宙的浩瀚深邃、狮子的凶猛迅捷、流民的饥寒交迫。丰富的阅读经历会帮助你储备更多的词汇,比如表达情绪低落的词语,除了伤心难过,还有凄凉、抑郁、愁闷、痛苦、悲切、哀痛,多变的词汇会将情感碾磨的更加细腻而深刻。

多看人,冰心说:“多接近前辈作家,多和他们谈话,因为谈话也是一种艺术。富于热情的人,他的谈话有力;富于想象力的人谈话很美;头脑清楚的人,他的谈话有条理。”从谈话中了解一个人或者一类人是“看人”的窍门,我们经常觉得一本小说很真实,这“真实”之感就是来自于书中人物的对话符合角色设定,这种功夫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无数次谈话中提炼出的能力。

多看景,冰心说:“城市乡村的一切,便可多见事物的背景,多搜集写作的丰富材料。”冰心一辈子去过很多国家的城市,见过很多不同肤色的人,看过很多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这些丰富的经历构成了她独特的写作风格,因此她能有源源不断的素材,直到90多岁依然笔耕不辍,这和她看得多密不可分。

● 多写

过于如何多写,冰心给出了四个建议:

兴到就写,不拘体裁——当你有什么感触的时候,马上就把它写下来,留待以后再整理。

不要写经验以外的东西——一定要写你经验以内的事实,不然,便太冒险了。

细心观察——凡是一个写作对象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要仔细去观察、分析,不但是大事,而且小事,不仅是表面,而且内衷,尤其要注意话后的背景和引起的反应。

练习观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即触觉)。

这四条建议看起来十分浅显,每个人几乎自己都能说上一段类似的道理和方法,可见即使是文学大家,当写作的功夫落实到基础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普通人只做了一半,或者压根没做到,而文学家不仅做全了,还养成了一辈子的习惯。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写作?答案肯定不是为了赚钱,虽然现在写作赚钱似乎成为一项人人趋之若鹜的行当,但是真正的动机一定不止是这些,在《冰心给孩子的写作课》的开篇总序中有一段话可以作为总结:“即使将来,我们成不了一个作家,但这些读过的书,写过的文章,依然可以丰盈我们的人生。”

发布于 2019-11-29 14:26

邻家女孩文思泉涌,自家孩子写三行,这个方法让孩子也能妙笔生花

家有小学生,描写一个人或一处风景,300字的作文,孩子绞尽脑汁也就写了3行,家长自己也不知如何辅导,有心无力,实在着急。怎么办呢?

《写作公式》这本书告诉我们,写作可以套用公式,按模拟场景练习,孩子也能妙笔生花,写出文采飞扬的文章。

想写出有画面感的文章,鼓励孩子,仔细观察事物,多联想,和孩子一起异想天开,讲故事,先说,再到纸上写,把词语写成句子,写成段落,自然而然写成短文,甚至还能写成长文。

这本书的作者释若,是“公式写作课”的创始人,一位有情怀的写作教练。累积写作超过1000万字,写过200多篇书评和图书解读类的稿件。他用一个公式讲了阅读和写作的奥秘。

父母学习这本书,可以不仅可以解决工作的文案,还可以开创写作副业;面对孩子的流水账作文,也不再束手无策,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享受亲子快乐时光。

书中的任一个方法,都可以拿来就用,我们今天只挑其一。修辞艺术,帮助提升孩子作文的文采表现力。

那到底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呢?答案是善用修辞格。

一、什么是修辞格?

修辞格是修辞的一种固定的表现格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夸张、拟人,还有歧解、倒反、叠字、排比,等等。

二、为什么要使用修辞?

使用修辞,可以增强文章的幽默;使用修辞,让被描写的事物形象化,具有画面感;使用修辞,写出场景感,勾起人的悲欢离合情感,直戳心灵,引起共鸣。

被咬掉一口的圆饼干,孩子会兴奋地跑过来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

若妈妈回应,“好好吃饼干,不可以边跑边吃”,孩子的想象力会被扼杀的。

若妈妈回应,“我看到饼干弯着嘴,在哭疼,谁咬了它呀?”

孩子哈哈笑,“这是月牙,是小船儿,是小象牙……”

亲子对话,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格,让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三、各种修辞手法,该怎么运用呢?

首先,如何写出文章的幽默感呢?

父母和孩子互动,有时会争吵

,有时会大吼,甚至动起手来,太多是因缺乏幽默感来化解冲突。

父母和孩子互动,多注意说话方式的幽默感,孩子写文章幽默感自然而来。

这里以歧解为例,它是指在写文章、说话时,故意对个别词语意思做出歪曲的解释。

有次,妈妈对孩子说:“你的手指怎么在汤里游泳?”

孩子回答:“妈妈,我试了,不烫,你可以喝啦。”

这个例子中,孩子不正面回答手指伸进汤里的不卫生,用“不烫”来转移妈妈的关注,避免因妈妈的唠叨而吵闹。

歧解在生活的应用,可以帮我们化解矛盾。我们写文章时,还可以利用同字、多义词、标点误用、利用特定语境,这4种技巧达到歧解的效果,为文章增添笑料。

其次,如何写出文章的画面感?

画面感,是指文字本身具有视觉化效果,让读者先看到特定画面,在视觉享受中,思考文字背后的内涵。

这里以比喻为例,假期带孩子出游,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仔细观察事物,发现本体的千姿百态,和孩子一起联想,写出纷繁多姿的喻体,使比喻充满新意。

早晨的湖面上升腾起一阵阵雾气,凉亭、小桥如罩着面纱的仙女,仿佛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

西湖如一面大镜子,岸边的柳树,一棵棵争着弯腰照镜,梳理自己柔软的发丝。

荷叶托着那露珠如晶莹珍珠、如玛瑙般,在阳光下闪烁 ,荷花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风中跳舞。

有了比喻,西湖的美丽风景如画般展示在眼前。

三、如何写出触动人心灵的场景?

我们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时,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某种场景,要么捧腹大笑,要么陷入沉思,要么多愁善感。无论是哪种感觉,我们都和作者产生了共鸣。

这里以衬跌为例,它是先将读者引入一个思路,当读者正对这种思路着迷时,立即转入另一个思路,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

书中的一个故事,话说老张、老李和老王三个人出去旅游,住在高档酒店的45层。他们出去玩回来,被告知电梯坏了,选择了走楼梯。

为了解闷,前15层由老李讲笑话,中间15层由老张唱歌,后15层由老王讲故事,三个人走到30层,累得够呛,休息时,大家期待老王讲故事听,他却讲不来。

老李说:“你随便讲,故事要短一点,结尾最好是伤心一点的。”

老王说道:“好吧,我这个故事很短,也非常让人伤心,我刚想起来,我把房间钥匙忘在酒店大厅了。”

这则故事,作者把读者引入准备听老王讲故事的场景,突然转变思路,钥匙忘在酒店大厅,把三个人拉回爬楼梯的现实,让读者眼前出现三个落魄的男人,东倒西歪地坐在楼梯上的样子,忍不住捧腹大笑。

写在最后:

和孩子阅读,可以多关注文章的修辞,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联想,让孩子先仿写,再创作自己的文章。

和孩子一起读《写作公式》,一起玩修辞,把它们综合应用到生活里,应用到每个句子中,应用到每个片段,应用到每篇文章。

相信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达到令人赏心悦目的效果。

编辑于 2021-07-20 21:51

不用教,不用教哒☞现在的小学僧实在是太有才了^O^

今天有一伙小学生来我们团里过夏令营。。然后在我们小战士的带领下,他们“训练”体验了一天后,写了如下的灰常有意思心得体会☞


百年修得同舟渡( ̄y▽ ̄)~*捂嘴偷笑

不过!!的确要加强基础素质教育呀,错别字好多。。

再上一篇☞



神秘的部队^O^

是培训哦,不是陪训

以及班长的怒批

嗯(⊙_⊙)。这篇字写的不错哒

不过,努力战斗也就算了,兵工厂是什么鬼??

发布于 2016-08-13 21:17

三年级的孩子,想提高综合写作能力,要慢慢来的。

作文想写好,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支撑,多给孩子选择适合的课外书,增长见识,培养文字美感,也能积累素材;

想培养孩子的综合写作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即:细腻的观察、丰富的情感、大胆的想象、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既然是培养综合素质,就不能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去辅导孩子的作文,传统模式“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就不可取;要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分成小组团队合作,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老师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


作文是往往是决定语文考试高分的关键,一篇作文如果有亮点,通常分数就不会低。作文的亮点往往是在细节之中,比如对景、物、人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考验的就是孩子的观察、感受力和想象力了。就算是写儿童诗,也是需要综合素质支撑的。

编辑于 2018-01-19 13:29

我的小外甥刚好是小学三年级,他隔三差五要写小作文,家里人为此很头疼,因为小朋友每次写作文就和挤牙膏似的,不是常常挤不出来,就是挤出来的文章入不了语文老师的法眼。而我经常写书评,被家里人判定为“写作小能手”,所以荣升为小朋友写完作文后的“修改工具人”。所以这个问题,我可以尝试回答一下。

我给小外甥改了几篇作文后,发现这不是长久之计。就算我这篇改了,他下次写还是老样子,考试的时候临场写更是被打回原形,所以关键时刻还是要靠他自己。那怎么从根本上提高他的写作能力?

先用逆向思维,问一下他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想了想,可能是两个方面:写作思路不清和作文素材积累不够。因为写作没有思路,所以东写一句西写一句,文章整体逻辑性不够;因为素材积累不够,所以捏着铅笔头半天写不出来。我想,可能很多小朋友也是这两个问题。

然后把这个想法和家里人沟通了下,我依然是小学生的作文修改工具人,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需要给他上上课,教他怎么写作文,主要是给他讲一讲文章结构和积累素材的方法。

刚好这几天在看《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翻了一下,又细读了一遍,哈哈,这不就是现成的教材嘛。

虽然文如题名,作者中野巧主要是讲文案写作,特别是畅销文案写作的方法,但是大道至简,有些方法其实在小学生写作时也用得上。看了书末的用户反馈,确实有日本公立小学的教导主任将文中方法运用在小学生身上,效果显著。

《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文中讲的主要是用“共情表”写文案,关于什么是共情表,如何用共情表,中野巧用了书中一半的篇幅,他认为“只要营销文章能让人产生共情,生意就能成功”。

我没有做生意的经验(五一节前家中太后给我布置了卖30包老家笋干菜的任务,我发了两次朋友圈,没有卖出去多少……),对于“共情表”的效果不敢妄下断论。我教小朋友写作,倒不是讲解“共情表”——这个对于小学生低年级而言稍显复杂,我主要想针对他目前的问题,教一些适合上手的基础方法。

1. 小学生都可以用的2个文章结构

万能模板:为什么->原来如此->那么

小朋友最近一篇文章题目是《倒不掉的水》,主要讲一个科学小实验。文中先描述了实验过程,但后面在讲解原理时没有讲清楚,上下文连贯性也不够。

我在修改时就用了这个模板,先问倒不掉的水是真的吗?为什么?然后说原理,这部分就是“原来如此”,最后在此基础上,再向前迈出一步,表达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神奇现象,平时可以细心观察,多动手,多动脑。

不能说这个结构有多好,但它是很好的“脚手架”,当孩子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时,至少有一些框架可以帮助他下笔。

讲故事的套路:踏上旅途(下决心)->考验(矛盾)->归来(结果)

这个结构发散开去,其实适合很多文章,除了讲故事,写人、写事也用得上。

踏上旅途(下决心):下定决心逃离日常世界,开始冒险。
考验(矛盾):在冒险过程中遇到各种考验、矛盾。
归来(结果):战胜最大的考验,带着宝藏回归。

比如说你写“最敬佩的人”,那就要通过具体的事情(故事)来映衬这个人值得你敬佩;写“喜欢的朋友”,还是要通过故事(事情)写出这个朋友让你喜欢的原因,就都可以用上这个写作结构。

2. 素材积累:每天坚持做1%

关于如何积累素材,重要的还是行动。中野巧在《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书中建议,想把写作变成习惯,就要每天坚持做1%。其实素材积累也是一样。

何为每天坚持做1%?24小时是1440分钟,每天的1%差不多就是15分钟,意思就是每天坚持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去写作,日积月累,小积累会逐渐变成大收获。我们每天的1%,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小朋友遣词造句不够优美,那就是优美诗句的库存太小。所以我在家里组建了“一起努力,提升语文”的小群,每天录一首古诗,发到群里,供孩子空时听、背诵,日积月累,只要坚持,相信会有成效。

最后,用特蕾莎修女的话结尾,与大家共勉:

“请注意思考,因为总有一天它会变成语言。
请注意语言,因为总有一天它会成为行动。
请注意行动,因为总有一天它会成为习惯。
请注意习惯,因为总有一天它会成为性格。
请注意性格,因为总有一天它会成为命运。”

我是虎皮柚子,一名教育工作者,喜欢阅读与写作,欢迎关注。

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发布于 2020-05-01 21:45

小学还是起步阶段,这个时候打好底子是最好了。

本人原创,效果很棒,我把它命名为“项项的纸条游戏”。

第一种玩法:找一短篇议论文佳作(其他文体效果弱些),用4号字、A4纸打印出来。如果这篇文章有30句话,那么就用剪刀把这张纸剪成30张小纸条。每张纸条上仅有一句话,背面依次标上1、2、3……。熟读N遍原文,将纸条混合打乱,重新拼贴成原文。(这种玩法锻炼逻辑思维、字句连接。)

第二种玩法:挑出表达这篇文章论点的小纸条,一般是2-3张。(锻炼提炼和总结能力。)

第三种玩法:挑出小纸条中的金句。参与游戏的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讨论。(体会精确和优美的表达。)

第四种玩法:参与游戏的人一起找找论述中的漏洞,或者试着从反面进行驳论。(锻炼思辨能力。)

原创游戏就到这儿,现在介绍方法。

一、 呆笨方法(长期练习)

有句话很有趣——慢慢来,会比较快。还有句话说得妙——杰出的雕刻家,总是用一把钝刀。笨方法就是那把钝刀,别总想着用巧劲、使快刀。快刀雕不出精品。

在通往精品的路上,你需要大量输入、大量输出。

(一)大量阅读、培养中文语感。

1.阅读大量的现代白话文作品,磨耳朵、练语感。推荐如下几位作家:林语堂、梁实秋、汪曾琪、老舍、鲁迅、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周作人。当代的作家里,迟子建(东北)、李娟(新疆阿勒泰)、鲍尔吉·原野(内蒙古)、严歌苓(海外)这几位的文辞也非常优美。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杨红樱(80后熟知的可能是叶圣陶、叶永烈)。之所以强调多阅读母语作家的作品,是因为外文名著的中文译本语言偏欧化,不利于基础语感的培养。

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对文学不太感兴趣,建议用三分之一的时间阅读以上名家的作品练语感,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读文史哲、科普。毕竟,散文、小说在提升格局、训练思维、培养科学素养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对文学感兴趣,建议从古典文学汲取养分,如刘勰的《文心雕龙》。至于唐诗宋词元曲,非常好,但个人觉得朗诵体会、熟背经典即可。《笠翁对韵》、《声韵启蒙》(古代私塾的经典教科书)概括了大部分的声律、词汇、意象、典故,把古诗词巧妙地模型化了,是诗词训练很好的工具箱。

(二)有节奏地写、“抓住机会”写。

大部分人不会走专业写作的路。所以,在没有“写”的欲望时,强迫自己写反而倒胃口。但不要觉得书桌前正襟危坐,敲下3000字才算是写作。普通人锻炼写作能力的机会太多了:编短信、发朋友圈、写感谢信,越是短小精悍越考验人;作经验分享、成果展示、宴会致辞,逐字逐句写好发言稿,是练习;作自我介绍、说服别人,打好腹稿、即兴发挥也是练习。

普通人每天都有练习的机会,如果能有意识地提升改进,迟早你会尝到写作带给你的甜头。

对少部分想走专业路线的人来说,最好能每天写。无论是肌肉,还是脑回路,都是用进废退的,越写越熟。

二、聪明方法(进阶练习)

聪明方法,是快刀。能耐住性子勤奋练习的人,才能愉快驾驭这把快刀。

(一)仿写

找一篇经典范文,(家长可以给孩子找叶圣陶的文章,成年人自己可以在行业内的杂志、微信订阅号上找找),范文在左,白纸在右。熟读范文N遍,把范文反扣,在右边的白纸上凭记忆复写一遍。

写完后,左右对比,你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弱项:词汇不够丰富、链接不顺畅、逻辑有问题、比喻和故事不生动……

仿写的最大作用是查找弱项。

(二)缩写与扩写

找一篇散文,(比如,史铁生、林清玄、毕淑敏、张晓风这些散文名家的名篇)将这篇散文缩写成一首诗,仔细查找诗句里任何一个可以改进的字眼,试着用不同的字词去替换,直到最佳状态。

过一个月,把缩写的诗拿出来,凭记忆,把这首诗再扩写成一篇散文。

缩写与扩写的益处是提升用词的精准度。

(三)练习比喻

曾有位写手用4000字写男女主人公相遇的一刻,后被编辑改为“两人相遇的一刻,仿佛天空劈下一道蓝色的闪电。”这是比喻的高明之处。

写比喻句是训练观察力、好奇心,激发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的好方法。“编剧圣经”《故事》中有一条金句——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比喻,用熟悉的事物指代不熟悉的,拉近了讲述者和倾听者之间的距离。

三、应急方法(临考练习)

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事实:中高考作文题看似年年不同,但是主题是一般是“生命、教育、心灵、成长、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时间”这类,托福托业考试的命题也是有规律的。

如果一周研究透一个主题;写好一头一尾;中间有个把好句子,那么得一个满意的分数是不愁了。

但,写作不是应付考试、应付任务。写作是为了充盈内心、更好地表达自己。

如果你能同时将笨方法和聪明方法付诸实践,那第三种方法就无需太关注。

发布于 2017-04-30 23:50

我先推荐三位作者吧,汪曾祺、琦君和李娟。都是有一颗童心,文字里充满童趣。专写儿童文学的作者当中,一流作家很少,所以我是在一流作家里面选出了文字非常适宜于儿童的这三位。

汪曾祺可以去读他的《人间草木》那一本。写植物的同时,也提及一些各地的风俗。虽然是状物、写景,但相信我,文字滋味丰富,绝不会感到枯燥的。

琦君,她是台湾中生代的散文家。说一下她的一些名篇吧,你去买或者借,她的散文集里有这些名篇的就行。比如《粽子里的乡愁》、《杨梅》、《髻》、《碎了的水晶盘》、《香菇蒂》等等。

李娟就是读她的成名作《阿勒泰的角落》。她是和琦君风格有相似处的。另外我又想到一位和汪曾祺风格接近的作者叫王世襄的,文物学家,但文章写得好,他的文集里有很多适合孩子读的。这个就不多说了,因为你找来他的集子看一下就知道哪些篇目孩子会特别感兴趣的。

编辑于 2020-08-05 11:28

表姐让我教侄女写作文。

我直接拒绝了,教不了,没法教。

为啥呢?

现实和老师教的是有一定差距的。

小学的作文,今天,小明和小强打了一架,明天一定又成了好朋友了。

如果是我写呢?

他们打了一架之后,就彻底成为仇人了,以后动不动就打上一架,没事还要请上自己的那些朋友一起打,TM,谁怂谁是孙子...


教育体系是应试为主,能考高分的作文和一篇好文字,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要想写高分作文,核心在于顺应游戏规则,顺应教育政治体系的价值观,且文笔流畅,字还要写的好。

要想写好文章呢,字都不用写,会用键盘就行了。核心在于保持每天的学习,因为写是一种输出,能输出的前提,是持续不断的输入,还是高质量的输入。

不然,连续写个几天就干枯了...

所以,很多人参加写作培训都是交智商税...

编辑于 2020-06-22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