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看了这些语言学问题,突然发现我不会说话了

2022-01-19 18: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于语言学,如果你还停留在以为研究者能够掌握数门外语或方言的层面上,那么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其实就现代汉语普通话而言,已经有无数个让人抓狂的现象和问题了。

最经典的有“王冕死了父亲”,量词的无数种用法,不同词汇中的儿化音的不同位置,“把”字和“被”字结构的不同使用方式……

再比如“好想/你”和“好/想你”有什么区别?它们的读法难道是一样的吗?

“突然”和“忽然”,“经常”和“常常”,“凑巧”和“恰巧”,这一对对词汇看似意思相同,但是词性和用法却差异很大(虽然小北查阅后发现自己也常犯语法错误)。

为什么可以说“冷水/热水”不能说“冷鱼/热鱼”?

我们最常用的“也”字是否被胡乱理解啦?它的功能究竟是什么?

在北大中文系大师课,陆俭明老师最近的博雅讲坛讲座中,他介绍了语言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学研究的趣味,也对以上问题做出了细致的回答。

01

“好想/你”和“好/想你”,你念对了吗?

有的留学生问过,“好想你”三个字都是上声调,该怎么变调?听中国学生说话,有的念成“半上—阳平—上声”;有的念成“阳平—阳平—上声”,到底该怎么变调?有没有规律?

如果看到这些声调感到懵圈的同学可以查一下赵元任先生提出的“五度标记法”,五度标记法表示的是语言的声调变化,其中1为最低,5为最高。普通话里,一声至四声分别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声变调一般规律是:

第一种情况:上声 + 阴平/阳平/去声 【比如:小车 小时 小麦】

这时要变调为:半上[21] + 阴平/阳平/去声

第二种情况:上声 + 上声 【比如:小狗 勇敢 雨伞】

这时要变调为:阳平[35] + 上声

但如果是三个上声字在一起,其变调情况会更加复杂,跟内部的层次结构有关。如果是1+2 结构,譬如:“好-雨伞、很-勇敢”,由于中间的上声字“雨/勇”先变为阳平,所以最前面的上声字就变为半上[21]。即:

好[214]-雨[214]伞[214] → 好[21]-雨[35]伞[214]

很[214]-勇[214]敢[214] → 很[21]-勇[35]敢[214]

如果是2+1结构,譬如:“展览-馆、也许-有” ,那么第一个上声字“展/也”就变为阳平,即:

展[214]览[214]-馆[214] → 展[35]览[35] -馆[214]

也[214]许[214]-有[214] → 也[35]许[35] -有[214]

中间那个字“览/许”读阳平,我想大家很容易理解,不必再说。

进而我们回到“好想你”,它既可以理解为“好 + 想你”[状语和中心语的偏正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好想 + 你”[动宾关系] ,这不同的组合方式,就造成了两种说法/念法。

02

“昨晚我们净去卡拉OK”?

为什么说这是偏误句?

“净”“都”“只”背后的细微查别

目前现代汉语方面的辞书都认为,“净”既相当于范围副词“都” ,又相当于范围副词“只”。

所举的例子是:

(1)这一带净是稻田。

【=这一带都是稻田。】

(2)她净顾着说话了,忘了时间了。

【=她只顾着说话了,忘了时间了。】

进而有留学生问:范围副词“净”,到底相当于“都”,还是相当于“只”?理由呢?

按照辞书,外国学生就出现了乱用“净”的偏误句:

(1)昨晚我们净去卡拉OK了。×【应该用“都”】

(2)那时我兜里净剩下十块钱。×【应该用“只”】

“都”是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只”则是表示限制的范围副词。副词“净”实际上它不同于范围副词“都”,也不同于范围副词“只”。“净”有它自己独特的意义。

从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副词“净”既不同于 “都”,也不同于 “只”,它并不表示范围。“净”自身具有特殊的意义——表示单纯而没有别的,强调单一性。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例(1)、(2)

(1)这一带净是稻田。

(2)她净顾着说话了,忘了时间了。

它们都可以用“单纯而没有别的”“单一性”来解释,马真教授的《现代汉语虚词二十讲》对此说得清清楚楚。

03

“突然”和“忽然”,傻傻地分不清楚

在日常语言中,我们似乎经常混用这两个词,这两个词意思差不多。好多外国学生以为这两个词都是副词,甚至有少数汉语老师也认为它们只是风格色彩有差异。但是其实不一样,它们在用法上差别很大。

不妨具体看看它们各自的用法

这个事情很突然。(谓语中心)

大家都感到突然。(宾语)

这场大雨来得突然。(补语)

类似的词还有很多:

一比较就发现,它们在用法上明显不同,属于不同词类:“突然”属于形容词,“忽然”属于副词(也就是说,“忽然”只能作状语)。

其实,即使作状语时,它们也有细微的差别。下面句子里的“突然”就不能替换成“忽然”:

注意,当你走到舞台中央时要突然转身!(忽然×)

04

为什么可以说“冷水/热水”,

而不能说“冷鱼/热鱼”?

形容词的作用是修饰名词,做名词的定语,只要意义上能搭配。就目前所知道的语言,似乎都如此。但不同的语言,还是有些差异。汉语和英语就有差异,请看:

为什么不可以用“冷鱼”和“冷的汗”?如何解释形容词对名词修饰的正确性?

这需要而且只能从认知的角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理的距离准则,来作出令人较为满意的解释。

语言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客观生活里面的现象。水、饭这类事物在生活中总跟“冷热”碰在一起,所以“冷/热”修饰“水”不用加“的”。有时加“的”是起强调的作用。但是鱼肉一类食品,在中国社会中,千百年来只有极少数达官贵人平时能吃到鱼和肉,一般百姓只有过年过节才有可能吃上鱼肉。这就是说,鱼和肉跟“冷热”不是经常碰在一起,所以反映在语言上,“冷/热”修饰“鱼/肉”一定得加“的”。虽然最近几十年我们有条件随时吃鱼吃肉,但是语言上的变化没有那么快。

那么“冷汗”为什么不能说成“冷的汗”呢?那是因为“冷汗”已经成为一个词了,它不是句法结构。

05

“钉子在苍蝇左边”为什么怪怪的?

我们看以下几组例子:

(1)书在剪刀右边 √

剪刀在书左边 ×

(2)书在桌子左边 √

桌子在书右边 ×

(3)苍蝇在钉子右边 √

钉子在苍蝇左边 ×

这是为什么?该怎么解释?这也得从认知的角度去加以解释。

其实,这跟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模型有关。

要知道,人们在指示、辨识客观事物位置时,往往通过跟另一个可以作为背衬的事物的对比来加以说明。这就是“事物—背衬”认知模型。

在这个“事物—背衬”认知模型中,存在一定的认识规律。具体是:

一,在静态状况下,两个事物大小差不多,就可以互为“背衬”。如例(1)的“书”和“剪刀”可以互为背衬。

二,在静止状态下,如果两个事物的大小有明显差异,一般以大的事物为背衬。如例(2)的“书”和“桌子”,一定以桌子为背衬。

三,固定的事物总是做可移动的事物的背衬。如例(3)的“钉子”和“苍蝇”,苍蝇是可移动事物,所以总是那钉子作背衬。

Q:如果将“苍蝇”改为“壁虎”会怎么样?

A:虽然壁虎比钉子大,如果说“钉子在壁虎的右边”恐怕还是不行。因为壁虎是可移动的事物。

06

“究竟”怎么用?

先看以下两组例子:

(1)究竟他去了哪儿?√

他究竟去了哪儿?√

(2)究竟谁去了广州?√

谁究竟去了广州?×

为什么最后一句话是错的?

要回答、解释上面所说的现象,就先得了解一下这样一种语法分析方法,叫“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分析的实质是探究句子中某个句法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词语或成分发生最直接的联系,在语义联系上是否有特殊要求。通过这样的探究来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请看实例:

(3)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

【“喜滋滋”指向“他”】

(4)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早早”指向“炸”】

(5)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脆脆”指向“花生米”】

(6)a. 砍光了 [补语指向受事]

b. 砍累了[补语指向施事]

c. 砍钝了[补语指向工具]

d. 砍快了[补语指向行为]

e. 砍坏了[补语可有多种指向]

可见,同一种句法成分,它跟哪个词语或句法成分有直接的语义联系,并不完全一样。

了解了语义指向分析,现在回过头来看使用副词“究竟”的例(1)和例(2)

(1)究竟他去了哪里?

(2)究竟谁去了广州?

为什么例(1)中“究竟”可以挪到主语后边,说成“他究竟去了哪里?”,而例(2)却不能?

原来这跟“究竟”在语义指向上的特点有关:

1)表示追究语气的副词“究竟”只能指向一个具体的疑问形式,例如疑问代词和“X还是Y”“V不/没V”这类疑问格式等。

2)表示追究的副词“究竟”只能后指(或者说“指后”),即所指向的具体的疑问形式一定得位于它之后,不能位于它之前。

由此,我们就可以解释前两个例子中的语言现象:

例(1)中“究竟他去了哪里?”,“究竟”挪主语后说成“他究竟去了哪里?”,那具体的疑问形式“哪里”处于“究竟”之后。这符合“究竟”在语义指向上的特点,所以能成立。

例(2)中“究竟谁去了广州?”,“究竟”挪主语后说成“谁究竟去了广州?”,那具体的疑问形式“谁”处于“究竟”之前了。这不符合“究竟”在语义指向上的特点,所以不能成立,不能说。

07

我们常用的“也”,你是不是也误读了

再介绍一个马真教授80年代初所做的一项研究成果——并列复句中“也”到底表示什么语法意义?起什么作用?

80年代初,北大中文系领导要马真教授开设专题课“现代汉语虚词研究”。这是个新课,马教授当然得认真准备,得阅读已有的有关虚词的文献资料。

她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当时几乎所有的辞书、讲解虚词的书以及《现代汉语》教材,都认为出现在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等复句里的“也”,分别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例如:

(1)那年他上了大学,我也上了大学。[并列]

(2)他不仅懂英文,也懂俄文。[递进]

(3)他年龄虽小, 也跟大人干一样的活儿。[转折]

(4)无论怎么艰难,我们也一定要按时完成任务。[条件]

(5)即使下大雪,我们也要去。[假设]

副词“也”用在不同的复句中,真的能表示那么多不同的语法意义吗?马真教授就表示怀疑。既然怀疑,就得去探究。

陆俭明教授与马真教授

于是她搜集了大量用“也”的各类复句。她首先从剖析并列复句里的“也”入手。

她在语料中选用了这样一个用“也”的并列复句:

(1)他吃了一个苹果,我也吃了一个苹果。

为证实她的怀疑,她就将这个例子跟下面抽掉了“也”的例(2)进行比较:

(1)他吃了一个苹果,我也吃了一个苹果。

(2)他吃了一个苹果,我吃了一个苹果。

例(2)和例(1)在学界都公认是并列复句,也就是说,用了“也”的例(1)大家都认为并列复句,没有用“也”的例(2)也都认为是并列复句。

那是因为不管例(1)和例(2)都是把“他吃了一个苹果”和“我吃了一个苹果”这两件事并列起来说。这说明,一个复句是不是并列复句,不取决于是不是用副词“也”。

那么例(1)里的“也”到底起什么作用呢?她就细致比较分析那两个并列复句在表达上的差异。发现确实有区别。区别在哪儿?

经比较分析发现,例(2)没用副词“也”,只是客观地将“他吃了一个苹果”和“我吃了一个苹果”两件事并列起来说,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特殊的意味。

可是例(1)用“也”,除了将“他吃了一个苹果”和“我吃了一个苹果”这两件事并列起来说之外,明显的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强调后者(我吃了一个苹果)与前者(他吃了一个苹果)类同。

她得到了“也”表示类同的初步结论,但她想:有没有可能那“也”起着“增强并列关系”的作用呢?她决定进一步加以验证——对“类同”说证实,对“并列关系”说证伪。

验证之一:如果并列复句的两个分句所说的两件事情或两种情况,毫无类同之处,能不能用“也”?例如下面这样的复句:

(3)约翰是美国人,柯彼得是德国人。

(4)妹妹在哭,弟弟在笑。

验证表明,前后没有类同关系,句中绝对不能用副词“也”。我们绝对不说:

(3’)约翰是美国人,柯彼得也是德国人。(×)

(4’)妹妹在哭,弟弟也在笑。(×)

这再一次说明,副词“也”在并列复句中不是起“增强并列关系”的作用,实际作用只是“表示类同”。

验证之二:如果所说的两件事或两种情况有类同之处是否一定用“也”?验证表明,用不用“也”取决于语境,取决于是否需要强调二者类同。请看例(5)、例(6):

(5)父亲:你们考了多少分?

儿子:妹妹考了六十分,我只考了六十三分。

(6)父亲:你们考得好吗?

儿子:妹妹只考了六十分,我也只考了六十三分。

例(5)和例(6)的答话部分,就基本内容来看,所说的两种情况是一样的,都是“妹妹只考了六十分”和“我只考了六十三分”。

但例(5)是问:“你们考了多少分?”这个语境决定答话无需强调二者的类同,只要如实分别说出两个人的成绩就可以了,所以没有用“也”,而且也不宜用“也”。

而例(6)是问:“你们考得好吗?” 这一语境决定了答话需要用表示类同的“也”,强调二者类同——“我”和“妹妹”都考得不太好,因为都只有六十来分。

可见,并列关系复句用不用“也”,关键在于前后有无类同关系,是否需要强调类同性。

马真教授采用同样的对比分析手段,逐一分析了其他各类复句中的“也”的实际作用,无一例外都只表示“类同”。

进而,她从理论高度提出了这样一条虚词研究必须遵守的原则:在虚词研究中,切忌把虚词所在的句子格式所具有的语法意义硬归到这个虚词身上。

(马真:《说“也”》,《中国语文》1982年第4期)

08

语言是一种资源

通过上述例子,想必大家能够感受到语言研究的乐趣。

那么语言到底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我们该怎么来认识语言呢?

首先,从语言的表现形式而言,语言分为口语、书面语和体态语。口语,即有声语言,它是语言最基本的形式;书面语,即运用文字所记录的语言形式,这在全世界的语言中仍属于少数;体态语,主要是指听障人士用的手语。

其次,就语言的本体性质而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文字,则是语言符号的符号,可以克服口语在时空上的限制。

第三,关于语言的功用,过去的认识是“老三句”: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三、语言是记录、传承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

到了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对语言有了新的重要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两条:

第一,从语言的本体性质来说,语言实际有两种,除了我们听到看到的语言外,还有一种是存在于人脑心智的语言。因此对于语言很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

第二,从语言的功用来说,语言已成为一种资源,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对于个人、对于国家、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语言政策,非常重要。此外,现在语言跟经济逐渐关系密切,语言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语言在扶贫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现在处于一个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所以如今国家语言能力跟各方面信息[国防 经济 科技等]获取的能力,跟信息资源的储备、利用、保护的能力,跟国际竞争能力都成正相关,任何国际交往、谈判以及国际利益的争取与维护,都需要有语言能力的支撑。

语言如此重要,因此对语言的研究就极为必要,语言研究的目的任务有四:

第一,全面考察、描写语言状况(包括共时的、历时的),解决好“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对语言中的种种现象给以尽可能合理科学的解释,解决好“为什么?”的问题。

第三,为语言应用服务。要知道一切科学研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应用。语言研究也不例外。

第四,建构语言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理论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语言研究与语言实践。

一般都会觉得研究语言不如研究文学有意思。我原先也这样想的。我考北大中文系的时候就是冲着文学去的。可是我后来改学了语言,也是为了满足国家对文科研究者的需求。

我进入了汉语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现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直到现在还在研究。可是,进入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后,我逐渐体会到,研究文学固然有意思,可是研究语言也非常有意思。而且我觉得,语言研究有语言研究的另一种乐趣。

任何领域的科学研究都是以已知求未知,都贵在探索与创新。当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新的事实,当我们用翔实的客观事实,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修正甚至完全纠正前人的某种说法的时候,当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更有解释力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时候,就会产生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喜悦,就会觉得搞研究真是饶有趣味。难道不是吗?

原标题:《看了这些语言学问题,突然发现我不会说话了》

阅读原文

    哆哆女性网延字辈可以起那些名字中介起名用哪些字好中美双方于近日通话决战朝鲜游戏下载钻石豪门电视剧郭姓如何起名姓余男孩起人名襄阳 起名余姓起名称大全快餐店免费起名大全我的世界怪物列表品牌起名 三个字语文补习小孩起名网免费软件木器厂起名杀手情起名带土字男孩名字e风家具全国免费起名8笔画的起名娇和姣哪个字起名字好最后的皇后果园起名江门家具斗罗大陆2绝世唐门小说免费阅读八字 起名网站特朗普问自己是最帅美国总统吗被太子抢婚之后属火的字女孩起名mathtype破解版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