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观察】改革开放四十年:影视见证时代变迁

导读:

文艺反映时代,影视镜像历史。改革开放40年,我国影视艺术与社会发展进步紧密相连,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取得自身飞跃发展,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现实题材作品涌现出来,以热忱聚焦时代主题、深刻提炼时代生活、真挚表达时代变化、生动塑造时代人物的现实主义情怀,在社会生活、情感心理、道德伦理等层面留下了丰繁又细微的历史记忆,在传播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播主流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时期伊始:

表现出与时代对话、深刻思考社会问题的鲜明倾向

中国电视剧创作从新时期伊始就表现出与时代对话、深刻思考社会问题的鲜明倾向。20世纪80年代,电视剧受文学、戏剧、电影等姊妹艺术的影响较大,时代特征超越了媒介差异与体裁分殊。电视单本剧、短篇剧以回应时代的改革呼唤为主调,与时代强音同频共振,反映出生活的广度和精神的深度。其中有表现改革大潮的《新闻启示录》《女记者的画外音》《乔厂长上任记》《新星》《雪野》《篱笆·女人和狗》,表现家庭故事的《凡人小事》《家风》《大年初一》,还有表现战争、军旅、刑侦内容的《便衣警察》等,都在观众中取得了广泛影响。在40年电视剧史上,新时期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影响和占比都是相当高的,这是时代的慷慨馈赠。

在艺术形式上,当时的电视剧篇幅短小、叙事凝练、脉络清晰,留下了一批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柯碧舟、杜见春、曹铁强等。现实题材电视剧对艺术表现形式自觉创新探索,在《希波克拉底誓言》《丹姨》《巴桑和她的弟妹们》等作品中融入了现代性美学体验、理念和技法。不规则构图、反常规的光影设计以及主人公的画外音等影像表意手段,都有力地凸显了主题的象征意蕴和哲理思考,丰富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也是新时期短篇剧对电视剧史的重要贡献。

社会转型期:

有大众文化气质的长篇崛起与国运家运同频共振

20世纪90年代,伴随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媒介艺术的分野日渐清晰,文学、戏剧走向先锋探索,电视剧的大众文化气质以长篇室内剧《渴望》的热播为发端而愈加凸显。该阶段成为长篇电视剧强势崛起的黄金机遇期,现实题材以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原则、丰富的人物塑造而占据创作主导地位。该类作品延续着新时期以来宏大叙事的格局,通过生动展现社会转型期普通百姓的情感命运与精神历练,实现电视剧创作与国运家运的同频共振。如《情满珠江》《外来妹》对林必成、梁淑贞等改革弄潮儿生活的描绘;《孽债》《年轮》对知青一代在历史情感与崭新生活间左支右绌的表现;《和平年代》《英雄无悔》《突出重围》《红十字方队》等呈现改革大潮中军人的价值选择;家庭伦理剧《咱爸咱妈》《儿女情长》《牵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年又一年》等在一家人的悲欢离合中蕴涵着时代之变,这些作品表现了时代巨变之下个体的命运沉浮和思想转变,再透过这些热闹繁复的生活表象,敏锐捕捉、艺术呈现时代重大的问题和动向,从而激发观众的思考,发挥了文艺作品的引领功能。“相形对写”的人物塑造手法,创作理念与风格上对纪实感的追求,以及刑侦剧的悬疑叙事与人性反思,家庭伦理剧编年体的创新及不同地域流派风格等美学特色,标志着长篇剧叙事影像艺术渐趋成熟。

新世纪之初:

文艺生态日趋多元,市场最终选择是非善恶分明的主流作品

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网络化、产业化的社会潮流影响下,文艺生态日趋多元,电视剧的产量、叙事艺术、影像品质、表演水准都实现了跨越式进步。但随着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选择愈发丰富多样,再加上电视剧创作受到商业逻辑和浮躁心态的影响,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影响力,特别是宏大叙事的声音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有所减弱。创作出现轻浅的倾向,各种类型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瓶颈。《世纪之约》《烧锅屯钟声》《希望的田野》《插树岭》《命运》《浮沉》等改革题材电视剧延续深化着该类创作对中国现代性的思考,反响却不如从前,这与改革进入深水区、创作尚难达到同等深度有关。《血色浪漫》《北风那个吹》《知青》等知青题材电视剧将人物塑造得真实鲜活,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却时而被浪漫悲情所淡化。《公安局长》《重案六组》等刑侦题材电视剧影响力较大,但也存在反面人物引发的审美同情过度等问题。军旅剧经历了从“知识精英”“人性化英雄”到“普通人逆袭”的阶段性嬗变,使“亮剑精神”“许三多现象”流行一时。创作者大多偏爱“成长叙事”,创作模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和突破。随着80后、90后等主要观众群体长大成人,以这个年龄段的生活与思想状态为创作内容的都市情感剧成为现实题材的重头戏,《奋斗》《蜗居》《北京爱情故事》《咱们结婚吧》《杜拉拉升职记》等表现婚恋、职场问题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但偶像化、轻喜剧化也降低了作品深度,存在悬浮于现实之上的症结。不过,虽然作品样式丰富了,观赏选择多了,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能在市场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仍是那些是非善恶分明、艺术水准高超、思想内涵深刻的主流作品。

新时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领现实主义精神强势回归

近年来,文艺创作的整体环境因大力践行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获得极大改观。在融媒体的新型业态下,一批现实题材力作克服了此前开掘生活不足,细节真实、局部真实但整体失真等欠缺,呈现出现实主义精神及其美学品格回归的可喜趋势。表现城乡改革大潮的《平凡的世界》《鸡毛飞上天》《温州两家人》等佳作将普通人的心灵史与社会变革史有机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发现与审美价值。《初心》《最美的青春》《黄土高天》《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等一批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现实题材献礼剧以沉甸甸的思想价值和接地气的生活实感获得了良好口碑,匡正了优质剧一度存在的口碑与收视倒挂的现象。英模题材电视剧《黄大年》《初心》《太行赤子》的创作者以“深扎”精神指导创作,靠朴实无华的影像风格和真挚感人的情感力量赢得了观众的心,为主旋律电视剧创作带来新意。《湄公河大案》《刑警队长》《莫斯科行动》《猎毒人》《小镇大法官》《阳光下的法庭》等,这些作品对现代法制精神与人文情怀的表现,大大拓宽了涉案类型剧的精神格局。而《白夜追凶》《无罪之证》等刑侦网络剧的出现也及时回应了市场对强情节、高智商作品的需求,与校园爱情网络剧一道成为现实题材的有益补充,标志着网络剧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的重要转变。还有医疗剧《长大》《青年医生》《外科风云》《急诊科医生》等在疗救病人与自我救赎间着墨,加深了对人性善恶的开掘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家庭伦理和都市情感一直是现实题材深耕的领域,《嘿,老头!》《老有所依》《父母爱情》《好大一个家》《虎妈猫爸》《小别离》《大丈夫》《欢乐颂》《情满四合院》《归去来》《正阳门下小女人》等具有丰富生活底蕴的作品多以时尚现代的艺术风格为主,又不乏传统审美追求和地域特色。

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就像一个时代的一种“表情”。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中国形象。接下来,面对当下恢宏的社会变革、多姿的现实生活、昂扬的时代精神,有理想、有抱负的电视剧创作者更应责无旁贷,以更丰沛的创作热情投入创作,捕捉、洞察社会上正在孕育生长的新精神、新力量,从平凡生活的繁复驳杂中提炼出能够照亮人心的理想之美、正义之光,用更加优美丰饶的现实题材艺术硕果来描摹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在探索中发展 在变革中繁荣

与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同向同行,中国影视在变革中发展、在探索中提升,在有数量基础上不断追求质量、在有高原基础上努力攀登高峰。

改革开放初期,电视剧面临“无米下锅”处境,去影院看电影更是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较为遥远。经过40年长足发展,我国文化产品实现了从供给不足到极其丰富的极大转变,特别是影视行业快速跃升,创作活力持续迸发,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影视作品从“紧俏品”变成“常用品”。电影银幕总数达5万多块,年票房近600亿元,观影人次达16亿多,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电视剧年产量、播出量更是稳居世界第一,年产量约1.5万集,制作机构达1.8万家。如今,影视名副其实地成为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坐在家里收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最日常的文化娱乐项目和文化消费方式。

与影视作品数量大幅提升相伴,影视创作类型和艺术质量也显著提升,与创作主体、市场规模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良性互动关系。以电视剧为例,从当年《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等引进电视剧风靡全国,到《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在华人圈热播,再到《父母爱情》《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在海外受到追捧,不断创新发展进步的中国电视也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和与国际接轨的窗口。改革开放40年来,一大批影视创作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从祖国和人民的迅猛前进中获得力量、获得新的视野,创作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大踏步走出去,有血有肉地表现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使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与文化自觉,透过中国影视不断传递给世界。

中国影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脉络与创作成就,源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和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并在40年的人民伟大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成为这一伟大社会变革和辉煌历程的生动缩影。

彩绘壮阔画卷 经典照亮现实

40年来,中国影视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捕捉社会跃迁脉搏、记录时代发展变化,展现人民生活的万千气象,成为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伟大实践、伟大成就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影视作品以艺术之手触摸时代脉搏。诸如电影《庐山恋》《芙蓉镇》等,将人物的个性、情感变化与政治风云、社会矛盾融合在一起,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反思的潮动,成为标识历史与社会的文化记忆。《渴望》《篱笆、女人和狗》等以女主人公刘慧芳、枣花的人生经历和感情涨落,突出反映了时代变化中社会成员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需要个人作出的道德选择,并借此触及了社会价值伦理正在悄悄发生的变化。

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蜂拥而来。面对思想领域、精神层面、价值追求等方面的一些困惑和问题,电视剧《雍正王朝》《海棠依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以历史唯物史观为导引,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恢弘整肃、气韵浩瀚的美学气质,深刻地回答了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时代命题。电视剧《外来妹》《情满珠江》《平凡的世界》等则聚焦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讲述了日常生活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深刻展示了主人公面对现实压力的人生抉择以及在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道路,从个体精神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揭示了时代的历史进步意义。

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攻坚期,一批影视剧聚焦改革开放出现的新领域、新生活、新的人物形象,写出了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和中国力量。电视剧《温州一家人》《鸡毛飞上天》再现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国青年创业的热血故事,并放眼改革的“将来”,讲述了主人公顺应潮流的思想变化和拼搏奋斗。《战狼》《红海行动》等则以高质量的动作视听奇观和高强度的叙事节奏凸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激发了深植于中华儿女心中的民族情感、民族自豪和民族尊严。

回顾历史,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始终是中国影视不变的深沉情怀。放眼未来,中国影视应立足当下、守正创新,努力用新的影像故事为人民存像、为时代留影。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戴清:《改革开放四十年:荧屏映现家国情怀》,胡友笋:《改革开放四十年:影视见证时代变迁》,光明日报

文编:张纾舒

责编:郑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哆哆女性网起名字宸和辰哪个字好劳燕分飞郑氏起名女孩取名大全冒险小虎队全集起名常用的好字有哪些5e影院铝合金组合柜用睿起名称魔力宝贝地图想起我叫什么名字了吗硫磺岛浴血战网上起名吗好国内起名大师波多野结衣影音先锋谭晓彤给学校起名大全鱼缸厂家起名土方计算软件以花卉起名丫鬟的名字洗衣液起名艺术人生小说公司起名工程机械有限生活服务类公司起名字安康起名网免费取名甄姓怎么起名字终极见习魔法师功夫战警电视剧在线观看操我吧439企业邮箱名称怎么起比较正式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