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读后感3篇_第1页
《实践论》读后感3篇_第2页
《实践论》读后感3篇_第3页
《实践论》读后感3篇_第4页
《实践论》读后感3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践论读后感3篇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 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写成于1937年7 月。是作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 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 195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 1卷。 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 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 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 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 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着的特点。该着 作说明了在实践基

2、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 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 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 程度。 中国抗日战争有自己的显着特点,即敌强我弱,敌退我 进,敌小国我大国,敌少助我多助。根据这些特点,要取得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成最广 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在当时,由于王明迷信共产国际的决议, 迷信书本,使得中国共产党思维方式时时刻刻停留在表面, 放弃了面向实

3、际的态度,成了机械化、教条化的傀儡,经验 主义者仍在拘守于自身的片面经验,看不见革命的全局,盲 目辛苦地在工作,对中国的革命建设没起任何作用,而且还 阻碍了其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共 产党人就和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而1935年的遵义会议就是一个转折点,这次会议基本上结 束了王明等教条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的领导,挽救了红 军,挽救了党。在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下,1935年12月,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至U1937年2月,全 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开始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中 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揭露和批判主观主义,阐述实 事求是的

4、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 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是在学校里面跟老师学习各种 理论知识和书面的社会道理,局限了我们的学习范围。而大 学就是一个接触社会,让我们了解社会、为以后进入社会的 一个平台,社会实践学习是我们有必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大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 发展的重要舞台。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真正地锻炼和提 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为我们进去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争 取早日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更好的生活。 所以,在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之后,在保证校园学 习的基础上我还会争取多在与我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参加 实践活动,这样可以锻炼我的职业技能,将所

5、学的理论知识 与实践结合,是理论知识更加立体化,为我以后的求职打 下基础。同时,我还要多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接触,交往。 社会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是一门很 重要的课程,在实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强化在学校中学 到的一些礼仪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交 往技巧。这样可以让我们在日后能更加从容地处理复杂的人 际关系。 这些哲学论文,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 的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 思想而写的,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我在这篇读后感中无意于对有关矛盾的哲学命题作一 点讨论,也没有这个水平,只是想对这篇论文的写作特点作

6、一点归纳,以便对日后自己作论文有一些指导意义。 特点之一,全文构思严谨,有一个缜密的逻辑结构。文 章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一一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 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 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 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第 二部分论述矛盾的普遍性。这一部分作者写得比较简略,因 为作者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已经作了客观的分 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 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 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 楚。为了这个缘故,当

7、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 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 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普遍性的问题。”作者 对于客观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 把握。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作者分了几种情形。“首 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 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作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 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和先行者的着作阅读广泛、理解 深刻,可以熟练地援引马列主义的经典着作;同时,作者的 国学根基也非常深厚,对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 对汉 书、资治通鉴、水浒传、山海经、淮南子 等典籍都有引用。作者所列举的例子中,主要关于

8、革命的例 子,但不局限于关于革命的例子,还有关于自然科学等等的 例子。这些足以见出作者知识的渊博。可见渊博的知识是进 行创作的前提条件。 特点之二,语言准确而生动。这是一篇哲学论文,对于 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 这篇论文语言的准确、 精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作者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 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 作者论述运动的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着地变动的状态时 有这样一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 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 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而统一 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

9、势、相持、僵局、静止、 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 变到相反的状态, 便都是事物在质变状态中、在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 化中所显现的面貌。”作者像连珠炮似地一下子罗列了十数 个词汇来说明矛盾的统一的状态,个个不同,但个个精当, 个个准确,让读者很清楚地明白了哪些是矛盾的统一状态, 是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同时,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还体现在 生动性上,作者能够用很通俗幽默的语言阐明深刻而严肃的 哲学命题。如在讲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 这个道理时,有这样一段。“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子, 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子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 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

10、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 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 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 同一性。”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 日常生活非常之近,作者用这么活灵活现的语言诠释了深奥 的道理足以见出作者用语之生动。相比之下,时下一些所谓 的论文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艰深晦涩的外衣,自以为这样就能 够显出自己的学识和水平。这些作者忘记了论文的宗旨。我 们作研究写论文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向人们展示自己解决 问题的方法、过程和结论因而促进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而这些作者弄了一条厚厚的面纱把自己乔装打扮起来, 自己以为很美,殊不知已经隔绝与别人进行目光对视和交流 的机会,结果是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 总之,这篇论文值得我学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好好品味 和领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5632-2024增材制造机床软件数据接口格式
  • 2024年公司对个人借款合同标准模板(三篇)
  • 2024年公司个人合作协议范文(二篇)
  • 2024年食堂承包合同协议范本(二篇)
  • 2024年广告礼品制作合同(二篇)
  • 2024年公司员工聘用合同常用版(三篇)
  • 2024年装载机租赁合同官方版(三篇)
  • 2024年简易钢材销售合同模板(二篇)
  • 中考语文复习常见错别字
  • 杠杆练习题(辅导班专用)
  •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基本公式
  • 消防工程合同解除通知书
  • 大学生自主创业牛杂店计划书
  • 厦门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 电梯拆除施工方案(完整版)
  • 干支刑冲合害表
  • 某精密工业公司注塑模具知识介绍(PPT 38页).ppt
  • 班主任节闭幕式致辞
  • SMT常用元器件的认识与换算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
  • 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