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人类未来会被机器奴役吗?至少在现在,人类看人工智能,乐观的科学家还是觉得,人类具有AI永远无法拥有的东西,那就是,“自我意识”。目前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跨领域推理,抽象能力,探索原因(只能依赖设定的程序完成某项工作,而不去探索这么做原因),常识(无须仔细思考就能直接使用的知识、方法和经验),自我意识,审美和情感。

  哪些工作会被AI取得呢?这里有一个“5秒钟”准侧——如果人可以在5秒钟内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决定,那么就很可能被取代。反之,如果涉及缜密的推理和复杂的决策,就很难被取代。

  人工智能是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手段,在未来会大范围地使用。未来人的价值会被无限放大,越独特、越有思想的人越有价值。当然,没有什么思想的人也可以活,毕竟生产率提高会使得生活物资价格大幅降低,但在娱乐、体验方面将会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

  人类的工作一直有个金字塔的模型,人工智能将改变各行各业现有的工作方式、商业模式、经济结构。当人工智能大规模取代人类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才能避免大量的失业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AI能做什么,去做那些AI不能做的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被失业的忧虑。AI最不能做的两件事:有创意的事、人际交流有关的事。

  创意不仅包括科学、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管理的创造,还包括文艺方面的创造,比如怎么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拍出有深度的影视作品,总结出人类学哲学方面新的理论,这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还有很多工作的本质都与创造有关,如公关,市场,如何让人更愿意购买自家的品牌,在各种舆论的风口巧妙周旋,这些都不是机器就可以完成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或有能力进入与创意有关的职业。如果未来十年有20%的人进入与“创造”有关的领域工作,那剩余80%的人该何去何从呢?不妨考虑与人际交流有关的事。社交类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调酒师、服务员、前台等工作,当AI与更多领域相结合后,或许未来医生也将会有更多的社交属性,充当人工智能与病人之间沟通的角色也未可知呢?

  牛津大学在2013年对700多个职业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做出了预测,在未来,有哪些特别重复性的工作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在未来3-5年,流水线工人、一线建筑工人、行政、柜员、出纳、电话销售、客服,会大量的被取代。在未来5-10年,还有大批略微复杂的工作会被取代。如:运输、物流、会计、助理、普通记者、部分分控师、分析师、大部分翻译,保安、理财师。在未来10-15年,司机、送货员、修理工人、普通工程师、部分医生(比如放射科医生)等,也会被取代。

  哪些是比较难被取代的职业?

  艺术家、作家、导演、演员、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等人文社科相关的工作,目前来看是不太可能被取代的。有跨领域思考的决策者,顶尖管理者,科学家,顶级的创造者,跨领域的专家,某领域顶尖学者,这些人在很长时间也是不可能被取代的。

  AI可能会取代一些工种,但在大部分深度思考的领域它依旧是无法取代的。但是无法被取代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它是一个帮助人类把工作做得更好的魔法棒,未来十年做任何工作都要考虑是否可以和AI搭配起来,让自己的行业更加优化。正如Internet的来临,我们的生活工作并不是被它取代,而是在它出现的二十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和美好。

  被取代势必会有大量的人失业,这些人该何去何从呢?有人根据金字塔结构提出了这三个问题。

  问题一:当金字塔下端的人群往高层涌进,试图去做中部和顶端工作的时候这个结构是否会不稳定呢?

  问题二:当底层工作被机器完成时,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轨迹?是否没有了向上发展所需要的实际锻炼的机会?

  在金字塔结构中,当底端的工作者试图向中高层进阶一般都需要一定时间与工作的锻炼。比如说公司的高层一般都是从底层工作做起,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来慢慢的提拔。当基础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后,向上进阶是否会变的更加困难,进阶后是否会因为缺少工作锻炼而经验不足,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问题三:被机器取代的底层工作者从简单的工作转换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过程中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新架构的建立,中年以上的人是否有能力通过学习让自己爬到更高的层次?是否会有新的工种来解决未来十年被取代人群的就业问题。

  有人认为并不一定所有底层工作会被取代,比如人际交往所需的工作如前台、接待员。理论上可以做成机器人,但顾客并不希望在酒店或公司被机器人接待。再比如调酒师,很多人去酒吧更希望和调酒师聊天,而不是简单喝一杯机器搭配出来的酒。

  如同工业革命取代了工作但也创造了工作,人工智能时代,与其担忧未来的发展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威胁,不如灵活思考如何巧妙运用人工智能改变人类生活,确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