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jiànyuǎn

殷鉴不远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主谓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常用

拼音 yīn jiàn bù yuǎn 怎么读

注音 ㄧㄣ ㄐㄧㄢˋ ㄅㄨˋ ㄩㄢˇ

繁体 殷鑑不遠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前车之鉴   引以为戒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反义词 重蹈覆辙

殷鉴不远的意思

折叠展开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
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例子宋与金的历史,对崇桢说来,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谜语 本地商标 (谜底:殷鉴不远)

故事 商朝末期,商纣王昏庸无能,对内残暴统治,社会十分腐败。西方诸侯之长的“西伯”周文王曾怀着一片好心,提出诚恳的劝告:殷商的教训不必向远处去找,就在夏桀那一代。商纣王没有接纳,终于被周武王所灭。

殷鉴不远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殷商灭亡的教训,近在眼前。语出《诗经・大雅・荡》。后用“殷鉴不远”比喻前人的教训近在眼前,不可不慎。

【典源】

《诗经・大雅・荡》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1]曰:“[2]!咨[3][4]。人亦有言:『[5][6],枝叶未有害,本实先[7]。』殷[8]不远,在夏后之世。”

注解

[1]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详。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2]咨:表示感叹的语气。

[3]女:你,通“ 汝”。

[4]殷商:此指纣王。

[5]颠沛:偃仆、倾倒。

[6]揭:显露、揭露。

[7]拨:破败、败坏。

[8]鉴:同“ 鉴”,镜子。引申为可作为警戒、警惕的事。

【典故】

《诗经・大雅・荡》这首诗是周代末年的诗人,借托周代初期的贤君周文王斥责殷商的暴君无道,荒废政事,不问民间疾苦,用以讽刺劝戒周厉王,同时强调要以商代灭亡的历史为借镜,希望君王能及时醒悟。“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意思就是说:殷人灭夏,近在眼前,殷的子孙引以为戒,今则周人灭殷,殷之亡周人更应引以为戒。后来“殷鉴不远”被用来比喻前人的教训近在眼前,不可不慎。

【书证】

  • 01.《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源)
  • 02.《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郑太》:“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
  • 03.《魏书・卷一○○・高句丽列传》:“琏惑其左右之说,云朝廷昔与冯氏婚姻,未几而灭其国,殷鉴不远,宜以方便辞之。”
  • 04.《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昔齐桓公任易牙而乱,孝怀委黄皓而灭,此皆覆车于前,殷鉴不远。”
  • 05.《旧唐书・卷七一・魏征列传》:“若策名得地,则九族荫其余辉;委质非人,则一身不能自保。殷鉴不远,公所闻见。”
  • 06.《资治通鉴・卷五九・汉纪五一・灵帝中平六年》:“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宜在速决。”

【用法】

语义比喻前人的教训近在眼前,不可不慎。

类别用在“记取教训”的表述上。

例句

虽说是殷鉴不远,却仍敌不过人们的善忘。

泡沫经济的殷鉴不远,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以免重蹈覆辙。

过去滥垦土地的结果,造成许多天灾,殷鉴不远,我们还能轻忽环保吗?

去年台风造成的灾情殷鉴不远,今年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做好防台准备。

上次大火殷鉴不远,消防局应严格执行净空巷道计划,并拟出确切之时间表。

殷鉴不远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one need not look far for a lesson

殷鉴不远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远”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远交近攻
  • 攻城略地
  • 地大物博
  • 博古通今
  • 今非昔比
  • 比比皆是
  • 是古非今
  • 今是昨非
  • 非驴非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 欲擒故纵
  • 纵横捭阖
  • 阖门却扫
  • 扫榻以待
  • 待价而沽
  • 沽名钓誉
  • 完整接龙
没有“殷“字结尾成语接龙(逆接)

殷鉴不远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n,yān,yǐn), 殳部,共10画

㈠ 殷 [ yīn ]

①. 富裕,富足。 如: 殷实。殷阜。殷富。

②. 深厚,恳切。 如: 情意甚殷。殷切。殷勤。

③. 众,多。 如: “士与女,殷其盈矣”。

④. 盛,大。 如: 殷祭。

⑤. 中国朝代名,商代的后期,由盘庚起称“殷”。 如: 殷墟。

⑥. 姓。

㈡ 殷 [ yān ]

①. 黑红色。 如: 殷红。

㈢ 殷 [ yǐn ]

①. 雷声。 如: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②. 震动。 如: “熊咆龙吟殷岩泉”。

读音(jiàn), 金部,共13画

①. 镜子。

②. 照。 如: 光可鉴人。

③. 观察,审察。 如: 鉴别。鉴定。鉴赏。鉴于(看到,觉察到)。台鉴(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鉴往知来。

④.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 如: 借鉴。鉴戒。前车之鉴。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yuǎn,yuàn), 辵部,共7画

㈠ 远 [ yuǎn ]

①. 距离长,与“近”相对。 如: 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②. 时间长。 如: 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③. 关系疏,不亲密。 如: 远亲。疏远。远支。

④. 深奥。 如: 言近旨远。

⑤. 姓。

㈡ 远 [ yuàn ]

①. 避开。 如: 近君子,远小人。

殷鉴不远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殷的成语 鉴的成语 不的成语 远的成语

殷鉴不远相似的成语

折叠展开
商鉴不远 不远千里 不远万里 为期不远 会心不远 可为殷鉴 相去不远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父母在,不远游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殷殷不倦 远不间亲 无远不届 远垂不朽 明鉴未远 虑不及远 不遗在远 远水不救近火 远亲不如近邻 远水不解近渴 远井不解近渴 新婚不如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