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易先生著作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道教西王母信仰与昆仑山文化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教女仙西王母,又称金母、西姥、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号太虚九光玄台金母元君。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是古代神话叙事中令人向往的神仙境界。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的内涵,西王母从先秦神话人物衍变为教神仙,西王母崇拜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教神仙系谱中女神西王母形象的建构,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昆仑山和西王母在中国文化中地位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更侧重从教学的角度进行讨论,愿以此文与学界同好共商。

  1. 汉代以来西王母祟拜的兴起

    文献资料中最早记载西王母,是成书于战国初的《山海经》。在《山海经》的神话叙事中,西王母既是具有人兽特征的图腾神,又是具有人神特点的部落神。战国时期列御寇撰《 列子》,战国时魏国史官撰《竹书纪年》,战国时赵国史官撰《世本》,战国思想家庄周撰《 庄子•宗师》都记载了先秦民间流传的西王母故事。先秦时期的西王母致是神话叙事,且与西部古羌族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秦汉时期宗教思想的特点是方仙盛行,由此影响到朝野上下的风气。秦始皇、汉武帝追求长生成仙,向往方士宣传的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梦想获得仙山的不死之药。文献所载西王母的崇拜兴起于西汉时期,当时在京城长安和各郡国,已建立祭祀西王母的祠庙。汉哀帝时长安城发生西王母崇拜的民间运动,曾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轰动影响。《汉书》十一《锿帝纪》载:西汉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春,适逢天下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

    汉代的行筹是执国家筹册行于天下,筹册象征着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行西王母筹则是宣示西王母筹册于天下,这显示民间对西王母神权的信奉。致汉代西王母崇拜已具有浓厚的社会氛围,《汊书五行志》亦记此事说:哀帝建平四年正月,民惊走,持槁或椒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诏筹。……经历郡国二十六,至京师。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仟佰,设(祭)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叉传书曰:“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枢下,当有白鬟。”至秋止。

    这次行西王母筹的民间宗教运动,从四月至秋经历了长达数月之久。行西王母筹传送经过二十六个郡国,最后在长安达到西王母崇拜的高潮,由此可见西王母在汉代民间影响之。茅山上清派宗师陶弘景《真诰》卷五《甄命授》说:

    昔汉初,有四五小儿,路上画地戏。一儿歌曰:“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

    梁陶弘景《真诰》的西王母之论是撷取汉代社会广为流传的民谣,杜光庭《仙传拾遗》更记载西汉张良对此儿歌的解读。在长生成仙思想极为盛行的汉代,西王母长寿神仙的形象已经确立。东汉经《太平经》卷三十八《师策文》己录了一则汉代民间歌谣:“乐莫乐乎长安市,使人寿若西王母,比若四时周反始,九十字策传方士。”西汉扬雄《甘泉赋)》更有“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兮,屏玉女而却虙妃”的感叹。致西王母在汉代社会己影响到各阶层,民间认为西王母有为人注寿、注福、注禄的功能。

    在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中频繁出现的西王母图像,更是生动地反映出汉代社会的西王母崇拜。汉代的画像、墓门图像、铜镜等各种实物资料,都有力证明西王母信仰已深入汉代民间社会。现在所知最早的西王母图像,是西汉中后期洛阳卜千秋墓壁画,该壁画图绘西王母高坐于云端,表现出墓主祈求长生成仙的愿望。

    在考古发现的陕北汉代画像石中,西王母是最常见的神仙图像。东汉画像石中对西王母形象的塑造,多在西王母画像周围,图绘出羽人飞翔、莺歌凤舞的仙境,仙人与瑞兽、灵芝仙草相互映衬,展示出一派令人神往的神仙境界的场景。例如河南南阳市汉画博物馆收藏的东王公与西王母图,在西王母周围有神异三青鸟、九尾狐,更有专职捣制不死之药的玉兔。图中东王公与西王母对坐于悬圃之上,上有三青鸟和骑鹿的仙人,下有玉兔在广寒宫精心捣制仙药。在郑州出土的两汉之际画像砖的西王母画像,画面表现戴胜、着长衣的西王母拱手跽坐于峰峦叠嶂之山顶,其前面有持杵捣药的玉兔,其后面是为西王母取食的三青鸟,其下面则是九尾狐。

    汉代各种西王母图像表现的内容,正是《汉武帝内传》西王母故事的形象化展示。四川出土的汉代西王母图像,表现西王母神仙主题的有求药图、仙境之乐图、入天门图致也是据《汉武帝内传》的叙事而表现。在汉代各种西王母图像中,展示出西王母居住之地神仙羽人济济,灵禽异兽腾跃,仙乐之声可闻,一派祥瑞飘逸的神仙境界。

    汉代社会有着浓郁的厚葬习俗,为死者建造量的画像石墓。考古发现的许多汉画像石墓都有西王母题材的升仙图,反映汉代人崇拜西王母祈求灵魂升仙。汉代人相信西王母具有镇墓辟邪的功能,西王母在汉代墓门图像中是镇墓的重要神灵。考古发现的汉代铜镜铭文,有“西王母”、“仙人不知老”等字样。在扬州出土的西汉铜镜中,镜图画面所见的西王母图像,有西王母与一只玉兔捣药、西王母与两只玉兔捣药、甚至还有两个羽人捣药的画面。汉代社会认为西王母掌握长生不死之术,还有制造不死之药的神异功能。手握不死之药的西王母是汉武帝崇拜的对象。西王母会见汉武帝是魏晋时期脍炙人口的故事。相传汉武帝为会见西王母,曾在天下各地名山建造王母观,以期待西王母从天界降临。

    两汉之后,有关西王母的传说渐渐丰富,西王母七月七日会汉武而论,乃是教最脍炙人口的仙话故事。西晋张华《博物志》卷八载:汉武帝好仙,祭祀名山泽以求神仙之。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南面东向,头上戴七种,青气郁郁如云。有三青鸟,如乌,使侍母旁。

    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七月七日西王母见汉武帝,是魏晋社会广泛流传的西王母神话。西汉司马相如《人赋》日:“吾乃今日睹西王母。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西王母图腾神的神话形象,给予文士们创作无限的灵感和遐想。

    魏晋以后随着西王母崇拜的兴起,在中原地区已兴建起祭祀西王母的祠庙,有的属于民间信仰的祠庙,有的则是教兴修的宫观。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二,引北周所修《周地图记》载安定郡的西王母祠:

    王母乘五色云降于汉武,其后帝巡郡国,望彩云以祠之。而云五色屡见于此,因立祠焉。每水旱,百姓祷祈,时有验焉。

    而平凉回中山王母宫的兴建,是因为传说西王母乘五色云下降,后汉武帝巡视各郡国,望五色云祭祀西王母,而五色云屡见于回中山,由此就建立祭祀西王母的祠庙,宋代则成为教的王母宫。

    魏郦元《水经注》卷十五载伊水:

    有七谷水注之,水西出女儿山之南七溪山,上有西王母祠。

    而河北并州的西王母庙,长时期在民间有着灵验的名声。《隋书》卷七十一《诚节》载并州司马张祥祈雨西王母庙事,可见其时西王母民间崇拜的实况。隋文帝仁寿( 601- 604)末年,汉王谅举兵造反,纵火焚烧并州城,“祥见百姓惊骇,其城侧有西王母庙,祥登城望之再拜,号泣而言日:‘百姓何罪,致此焚烧,神其有灵,可降雨相救。’言讫,庙上云起,须臾骤雨,其火遂灭。”

    汉武帝曾在房山立西王母祠,唐代已是教住持的王母观。隋唐时期房山的西王母祠有灵验,唐代成德军节度使景镕就曾多次赴房山西王母祠祈祷。在唐高宗时期,祭祀西王母己纳入国家的祭祀仪礼。《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载唐高宗永淳二年(683)春正月甲午朔:“遣使祭嵩岳、少室、箕山、具茨等山,西王母、启母、巢父、许由等祠。”唐宋时期教的名山宫观,都专门营造了供奉西王母的神祠。

  2. 教对西王母神仙形象的塑造

    西王母的原相是昆仑山神,但最迟到东汉后期,早期教已将西王母列为尊奉的神仙。东汉经《 老子中经》记载了五十五位神仙,其中东王父排列在神仙第三、西王母排列在神仙第四,仅次于第一神仙的上上太一、第二神仙的无极太上元君。魏晋时期上清派致力于建构教神仙系谱,对西王母信仰的教化起了重要作用。梁代茅山上清派宗师陶弘景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其神仙系谱中有紫微元灵白玉龟台九灵太真元君的神位,是居于第二中位玉晨玄皇君下的女真,根据六朝经《茅君传》的记载,此紫微元灵白玉龟台九灵太真元君就是西王母的号。西王母在《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仅次于七主神,是上清派神仙系谱中排列在第二等位业的仙真。

    教上清派推崇西王母,因此在上清派山志的叙事中,三茅真君的学经历,上清派宗师王褒、魏华存,都曾得到西王母 的传授。《茅山志》卷五《茅君真胄》载:“复三年,命驾,造白玉龟山,因担君同诣王母于青琳宫。”茅山司命君茅盈、王君,由此得西王母传授神仙之

    在上清派的神仙系谱叙事中,西城王君为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之师。按照《茅君真胄》的记载,上清派三茅君的茅盈、茅固、茅衷和王褒、魏华存都尊西城王君为师,而西王母则是居于上清派诸尊之上的祖师。明张宇初撰《岘泉集》卷三《紫虚元君传》载上清派宗师魏华存:

    于是西王母南极元君来迎,晨诣上清宫玉阙玉宸君、太微天帝、金阙后圣君,各致命授以玉札金文,位为紫虚元君,领南岳上真司命,秩比仙公,使治天台霍山洞台之中。

    魏晋时期上清派尊崇西王母,魏晋时期成书的《汉武帝内传》可能与上清派士有着某种关系。日本学者小南一郎曾在其《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的第四章中,用一章的篇幅详细考察《汉武帝内传》的形成,认为《汉武帝内传》与上清派士有着密切关系。

    教经书的传授和造作,也多追溯至西王母。早期教的元始天王,相传是经的始传者。宋张君房《云笈七笺》卷六《三洞经教部》中,元始天王告西王母云:“《太上紫微金格玉书灵宝真文十部妙经》太上所秘,不尽传世,王母所得,讵已极源,五岳所藏,亦多不备。”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三引《灵书经》:“元始以龙汉之年撰十部经,告西母日:“太上紫微宫中,金格玉书灵宝真文篇目有妙经,其篇蔫囫以相示,皆刻金为字,书於玉简,题其篇目於紫微宫南轩。太玄都玉京山亦具记其文。

    东晋葛洪《枕中书》说,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西王母,葛洪宣称西王母是元始天王之女,这是教对西王母神话的创新。教强调西王母的法,是得自元始天王的传授。梁陶弘景《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元始天王编排在第四中位之左位,陶弘景注明是西王母之师。宋张君房《云笈七笺》卷八十《符图》有“西王母初学,诣元始天王”之说。东晋葛洪《枕中书》称:“昔二仪未分,溟滓鸿漾,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已有 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葛洪将开天辟地的盘古真人,视为教的最高尊神元始天王。魏晋文士所撰《汉武帝内传》也借西王母之口说:“昔元始天王时及闲居,登于聚宵之台,说玄微之言。”元始天王是魏晋教尊崇的神仙,宋代宁全真就明确说元始天王即元始天尊。

    教综合秦汉时期的西王母传说,也曾为西王母专门造作传记。南北朝末期教的《升玄经》就提到《素灵洞玄洞妙经》该经是有关西王母的传记。传世最早的《西王母传》,是由汉桓麟所撰写。而教传世的由杜光庭、张君房撰写的西王母传记,是在桓麟传记的基础上改写增补而成。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一《金母元君》载:

    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一号日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

    宋张君房《云笈七笺》卷一百十四《西王母传》说:

    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亦号曰金母元君。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

    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之《金母元君》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笺》卷一百十四《西王母传》,都几乎沿袭了汉桓麟《西王母传》的叙事。致秦汉时期的西王母传说都被教汲取,成为教建构西王母信仰的素材。

    黄帝战蚩尤

    教在秦汉西王母传说的基础上,对西王母的教化不断润色创新。在教对西王母神仙化的过程中,西王母被教塑造为法的传授者。早在《 黄帝出军诀》等汉魏文献中,就有黄帝讨伐蚩尤的故事,说西王母派遣一个披玄狐之裘的人,将符箓传授给黄帝,后黄帝凭借此神符的法力而败蚩尤。

    元赵一《历世真仙体通鉴》卷一《轩辕黄帝》也记载黄帝战蚩尤的神话,说黄帝与蚩尤“战未胜,归太山之阿,惨然而寐,梦见西王母遣人披玄狐之衣,以符授帝”。东晋葛洪《神仙传》卷六《淮南王》载:刘安信,得遇西王母降临传授仙经,并“密赐灵方,得尸解之”。相传西王母传授太甲灵符于汉武帝,教法术的重要经典《五岳真形图》也是由西王母最早传授汉武帝。而教宣称西王母的法,又是来自元始天王的真传。宋张君房《云笈七笺》卷一百十四《西王母传》说:

    元始天王授以万天元统龟山九光之策,使制召万灵,统括真圣,监盟证信,总诸天之羽仪。天尊上圣,朝宴之会,考校之所,王母皆临映焉。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篇》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窃以奔月。”汉代西王母神话的信仰要素,就相信西王母掌握有不死之药。魏晋时期教仙药的命名,亦与西王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魏晋文士撰写的《汉武帝内传》说西王母神仙之上药,有碧芝琅菜、九色凤颈、玄都绮葱、扶桑丹椹、碧海琅菜、真红芝草,而西王母仙家次药有灵丛艾、灵丘苍鸾、昆丘神雀、白水灵蛤、太玄之酪、蒙山白凤之肉。魏晋时期茅山上清派有王母回童散,相传是可以填精补脑的仙药。由此可知教传统的医药养生,亦受西王母掌握仙药的神话影响。

    梁陶弘景著《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的女仙中,记载有四位西王母之女,即太真王夫人、沧浪云林右英夫人、紫微左宫王夫人、后圣上保南极元君紫元夫人。而陶弘景《真诰》中的女仙王媚兰,则自称是西王母第十三女。

    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已载号称西王母女儿的女仙有五位,即王母第四女南极王夫人、第十三女云林右英夫人、第二十女紫微左宫夫人、第二十三女云华夫人、王母小女太真王夫人,如此则西王母之女至少有二十几位。据梁陶弘景《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记载,西王母身边的侍女还有王上华、董双成、石公子、宛绝青、范成君、郭密香、干若宾、李方明、张灵子等。

    在有关西王母的神话叙事中,西王母手下女仙人才济济,身边总有玉女、宓妃等神女簇拥。汉魏两晋时期民间传说中的神女,也是经过西王母的精心养育。东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五所载何参军女,自称“为西王母所养”。而汉代知名的神女杜兰香,传说由西王母养之于昆仑山西王母手下的女仙,就有法术高明的九天玄女。

    相传黄帝与蚩尤逐鹿中原时,蚩尤曾布下漫天雾,使黄帝三军惶然不辨东西。当军情危急万分时,西王母派出九天玄女及时赶到,用法驱散雾,廓清宇宙,黄帝得以败蚩尤。教对西王母女仙形象的塑造,是赋予她统领女子学仙者的最高权威。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金母元君》说:“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者,咸所隶焉。”在教的神仙世界中,西王母确乎成为女士修持的精神楷模。

    唐五代杜光庭撰写的《墉城集仙录》原本为十卷,共记录女仙109人。现《藏》本仅存六卷,有汉魏以来广为流传的圣母元君、金母元君、上元夫人、昭灵李夫人等三十七位女仙的传记。北宋张君房《墉城集仙录叙》说:“此传以金母为主,元君次之。”可见是以西王母为中心的女仙传记。在教神仙世界的建构中,西王母确乎具有“制召万灵,统括真圣”的法力。教认为木公为男仙之主,金母为女仙之宗,认为凡女子登仙得,都隶属于西王母管辖。

  3. 教神仙西王母与昆仑山的关系

    昆仑仙山有执掌不死之药、管人间生死之权的尊神西王母,由此昆仑山是人们心目中的一方 净土。昆仑山神话中的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嫦娥奔月、赤松行雨、蟠桃盛会、后羿射日、白蛇盗草等,可谓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昆仑神话中西王母所居住的昆仑,那是教理想中的神仙境界。相传昆仑山中有西王母的宫阙、金城、瑶池、金台、石室,唐王悬河《上清类事相》卷三说:“昆仑瑶台,西王母之言所谓西瑶上台,天真秘文,尽在其中。”可谓天真秘文储藏之地,神话中的昆仑山确乎是群仙游戏的场所。

    在西王母教化的过程中,西王母始终居于昆仑山。西王母居住的天界墉城,汉魏时期人们己对之有充分的想象。著录为汉 东方朔撰的《十洲记》己描绘西王母居住墉城的盛况。传说昆仑山有三角,即阆风巅、玄圃堂、昆仑宫,而昆仑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史称“金母以墉城为治”,唐五代杜光庭为历代女仙作传,就取名为《墉城集仙录》。

    在《墉城集仙录》的描述中,天界的墉城是由西王母治理,西王母由西华至妙之气幻化而成,升为掌管女仙名籍的众仙之长。

    神话中的昆仑山充满了古人对天界的想象,各种神话叙事始终与西王母相联系。明孙毁编《古微书》卷三十二论昆仑山金台说:“昔西王母告周穆王,去咸阳三十六万里,山高平,去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面,方广万里,形如偃盖,上有金台。”金台又称为王母台,《宋书》卷二十《乐志》就描写魏晋时期对王母台的歌咏:“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傍。东西厢,客满堂。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西王母在昆仑山居住的石室、玉堂,成为教色彩颇浓的名词。在古人对昆仑山的神话叙事中,笃信那是神仙居住游戏的地方,甚至还按照人间追求和理想,对昆仑山的优美环境予以想象。西晋王嘉《拾遗记》卷十《昆仑山》说:

    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有云色,从下望之,如城阙之象。四面有风,群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四面风者,言东南西北一时俱起也。又有祛尘之风,若衣服尘污者,风至吹之,衣则净如浣濯。甘露蒙蒙似雾,着草木则滴沥如珠。亦有朱露,望之色如丹,着木石赭然,如朱雪洒焉。以瑶器承之,如耠。昆仑山者,西方曰须弥山,对七星之下,出碧海之中。上有九层,第六层有五色玉树,荫翳五百里,夜至水上,其光如烛。第三层有禾,一株满车。有瓜如桂有奈冬生如碧色,以玉井水洗食之,骨轻柔能腾虚也。第五层有神龟,长一尺九寸,有四翼,万岁则升木而居,亦能言。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葱圃,皆数百顷,群仙种耨焉。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汉魏时期人们想象中的昆仑山,甚至连佛教须弥山也受到其影响。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夹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楣、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

    教赋予西王母统领昆仑山的法力。宋张君房《云笈七笺》卷十八《三洞经教部》说西王母:“下治昆仑之山,金城九重云气,五色万丈之巅,上治北斗,华盖紫房,北辰之下,人亦有之。”

    汉魏时期人们对西王母居住的宫阙,也发挥出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一《金母元君》载西王母“所居宫阙,在龟山之舂山。昆仑玄圃,阆风之苑”。汉桓麟《西王母传》更详载西王母所居宫阙的盛况:

    有域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元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

    西王母居住的玉楼、琼华、玄室、丹房,是后世教描述神仙境界的常用术语。唐五代杜光庭《莫庭义青城本命醮词》:“洞里之玉楼金阙,尘俗难窥。”昆仑山的仙境神话叙事,对教的洞天福地、神仙境界有着生动形象的启示作用。

    教有所谓九圣七真,成之后朝昆仑之说。宋张君房《云笈七笺》卷一百十四《西王母传》引汉代纬书《尚书帝验期》日:“王母之国,在西荒之野。昔茅盈,字叔申,王褒,字子登,张陵,字辅汉。洎九圣七真,凡得受书者,皆朝王母于昆陵之阙焉。”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六《张子房》引《仙传拾遗》载张良:“其孙陵得,朝昆仑之夕,子房往焉。

    壮阔昆仑山

    昆仑文化有神话昆仑与历史昆仑之说。历史地理中的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 --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神话的昆仑山和历史地理的昆仑山,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人们对昆仑山的崇拜。就历史地理的昆仑山而言,历史上各种不同的传说都融汇了神话昆仑的概念。汉武帝时期曾将昆仑山定为于阗南山,而前凉时期则认为酒泉县西南八十里的南山,即祁连山为昆仑山所在。《晋书》卷八十六《张轨附张骏传》载: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宜立西王母祠,以裨朝廷无疆之福。”骏从之。

    马岌叙说酒泉南山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就融汇了神话昆仑的话语。但无论如何,在前凉张骏执政时期,己在酒泉南山建立西王母祠,期望西王母的神力来保佑前凉政权。而北凉的沮渠、蒙逊(368--433年)同样曾经祭祀盐池的西王母寺。《晋书》卷一百二十九《沮渠蒙逊载记》说:蒙逊西至苕藿,遣前将军沮渠成都将骑五千袭卑和虏,蒙逊率中罩三万继之,卑和虏率众迎降。遂循海而西,至盐池,祀西王母寺。寺中有《玄石神图》,命其中书侍郎张穆赋焉,铭之于寺前,遂如金山而归。

    《隋书•地理志》载西海郡说:“置在古伏俟城,即吐谷浑国都。有西王母石窟、青海、盐池。”可见无论是神话昆仑还是历史昆仑,对西王母的崇拜确是历代统治者重视有加的。

  4. 结语

    由此可见,西王母神话是昆仑山文化的要素之一,更与中国教的神仙信仰密切相关,西王母神话与昆仑山的神仙境界,在教神仙信仰的建构中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女神西王母与昆仑山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关联。西王母女性神仙的优美形象,是吸引女士修成仙的楷模。在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西王母女性神仙的形象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昆仑山教文化源远流长,在明代末期,昆仑山是教昆仑派的场,清代末叶教昆仑派已发展到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近代以来进一步发展到北美、西欧、日本。无论在中国神话宝库和教思想宝库中,昆仑山与西王母神话都有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化内涵。西王母可谓东方女神的代表,在世界宗教的殿堂中理应有她的历史地位。昆仑山文化与西王母神话博精深,本文仅是一极其粗浅的讨论,愿以此文为抛砖引玉之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14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从神话女神到道教女仙——论西王母形象···

下一篇: 道家_道教_道学_熊铁基

相关文章
悟真篇14章,中卷.七言绝句.37-40在线注解
《悟真篇》14章 中卷.七言绝句.37-40三十七月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三十八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延款日程。三十九敲竹唤龟吞玉芝,鼓琴招凤饮刀圭。近来透体金光现,不
道家
2023-09-22
悟真篇14章,中卷.七言绝句.37-40在线注解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六十章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六十章 来源:赤城宾馆微信作者:卢国龙时间:2016-08-30 09:18:24 繁體中文版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
道家
2023-09-21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六十章
道家养生功法及功家必备验方
道家主张遵循自然法则,按照自然规律处理问题,这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的一种表现形式。道家养生功法更是人类用大自然来保护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 子午功道家养生功法,按照宇宙运行规律和自然法则行功,既顺从自然,又改造自然环境,更强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
道家
2023-09-20
道家养生功法及功家必备验方
太乙宝诰(注解)
太乙宝诰(注解) 来源:道医学官网整理作者:闵智亭时间:2014-01-22 14:05:52 繁體中文版 太乙宝诰⑴至心皈命礼。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⑵。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⑶。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⑷。玉清灵宝尊,应化玄元始⑸。浩
道家
2023-09-21
太乙宝诰(注解)
人的入静法,连接丹田的静心
道教修炼最讲一个“静”字,静字贯穿修炼之始终。筑基炼己讲“静”,炼精化炁讲“静”,炼气化神讲“静”。道教认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昼夜随起随灭,而入静为修炼之起点,其目的是炼妄心返正心,以至与道合真。《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
道家
2023-09-20
人的入静法,连接丹田的静心
易经证释中孚卦详解
《易经证释》中孚卦 孔子《宣圣讲义》中孚上巽下兑。风行泽上。四阳二阴。与涣节之三阴三阳者异。节兑在坎下。中孚兑在巽下。涣巽在坎上。中孚巽在兑上。是中孚卦得涣节者各半。即以涣之上。合节之下也。卦由节变来。涣以风行水上。而生离散之情。节以水在泽
道家
2023-09-22
易经证释中孚卦详解
峨眉道家秘传养生六字诀
《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曰:“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咽,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
道家
2023-09-20
峨眉道家秘传养生六字诀
黄帝内经的“道”
 一、"道”是生命的本质自从文明诞生的那一天起,人类就想知道自己生存的环境为什么会是这样?生命 又是怎样产生的?对自然和生命本原的认识,乃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西方人自始至终 都在有形的具体物质中去探讨。古代的中国人却推崇那至高无上的道。道至大
道家
2023-09-20
黄帝内经的“道”
易经周易第60卦,水泽节原文卦辞爻辞卦象预测应用详解
《周易》第60卦 水泽节第60卦■■ ■■■■■■■■■ ■■■■ ■■■■■■■■■■■■坎上兑下水泽节节:亨。 苦节不可贞。初九:不出户庭,无咎。九二:不出门庭,凶。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六四:安节,亨。九五:甘节,吉;往有尚。上
道家
2023-09-21
易经周易第60卦,水泽节原文卦辞爻辞卦象预测应用详解
百家论道热门文章 100+
更多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道家“丹道密授”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道家“丹道密授”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道家大成净土法免费学习
道家大成净土法免费学习
独一无二的先天元神
独一无二的先天元神
易经证释艮卦详解
易经证释艮卦详解

哆哆女性网搞笑动态qq表情宝起名蓝田玉暖日生烟洪字辈男孩起名大全商贸公司三个字起名授信刷车厂起名康熙字典7画的字虚界火影忍者羁绊5.5男孩起名什么波女孩起名字诗经属猪孩子起名字大全陆姓起什么名字好红玫瑰歌词114电话查询东亚娱乐宠物狗起名家纺门店起名河口恭吾教师情事弓姓男孩起名潘氏女儿高分起名大全战灵天舞冰岛之恋历史粉碎机王和王怎么起姓名大全膏药的名字怎么起比较大气男孩起名字锦字有那些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