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13岁成借阅门槛,图书馆这规矩“卡”住不少孩子!记者调查——

2023-02-22 20: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学期伊始,不少中小学生收到了学校推荐的阅读书单,图书馆迎来一波借阅潮。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因年龄限制,比如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或者刚上初中的学生,因为年龄不满13周岁,无法在图书馆借阅到自己想看的书。很多家长呼吁,图书馆不该设置单纯的年龄门槛,拦住孩子们阅读的热情。

观察一

图书馆有书,儿童自己没法借

“开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3周岁的读者开放,少年儿童馆接待15周岁及以下少年儿童”,是国家图书馆自2013年起设立的借阅政策。根据预约须知,少年儿童可由监护人代为预约并陪同进入少儿馆。

政策实施10年,小读者的借书体验怎么样?上周六,记者到国图少儿馆,一推门便是人声鼎沸:绘声绘色的讲述声、孩子的哭喊声、家长的安抚声混在一起,置身其中,每个人说话的声音也不自觉地高了起来。

楼梯口“请上二楼”的贴纸下面是一行小字“建议6岁以上”。爬上二楼,环境明显安静了不少,一群大孩子坐在桌前,静静翻阅着手中的书,但也有不少在一楼找不到位置的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轻声讲绘本。

位于少儿馆隔壁的开架借阅区,分贝明显降低了不少。大门口,记者遇到了六年级学生梓涵,她手里握着一张书单,坐在椅子上安静等候。“我在等妈妈帮我借书。”梓涵说,由于自己年龄未满13岁,进不去开架借阅区,学校要求看的书又在少儿馆借不到,只能让家长代为借书。

随后,记者在国图搜索系统中发现,很多学校“书单推荐”的书籍都被排除在了少儿馆之外。比如大兴区教委在其微信公众号上为小学生列出的寒假书单中,五年级推荐书目《渡过雪原》、六年级推荐书目《给孩子读经典》等多本书在少儿馆中未找到,藏于该馆其他库中;北京市教委曾在其微信公众平台上推荐的中小学生必读书单中,四年级必读经典书目《青鸟》《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也未入藏少儿馆。

在首都图书馆,“13岁”也是少儿馆和本馆的一道门槛。部分家长看来,这是挡在孩子面前的一道“鸿沟”。最近,市民裴女士发现,以前还挺爱去图书馆看书的儿子,对图书馆不感兴趣了。“我一问才知道,他觉得自己12岁了,已经长大了,不愿意跟七八岁的小孩儿挤在少儿馆看书,可公共借阅区又进不去,挺尴尬。”

观察二

书店设年龄分区,但无“硬隔离”

与图书馆设置的年龄“硬隔离”不同,记者趁着周末走访北京市多家书店和书吧发现,这里会按照书籍内容类型和适读年龄划分书架摆放区域,但由于没有年龄准入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取阅,因此颇受小读者欢迎。

周末,王府井书店里小读者扎堆儿。书店3层的童书区,五颜六色、内容丰富的图书摆满书架。区域外,所有书架的书籍都可以供小读者随意取阅。记者注意到,一些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捧着书,站在书架旁或者找一块空地坐着阅读。他们手里的书籍内容很丰富,有些人喜欢《明朝那些事儿》《世界地理未解之谜》等书籍,有的学生对《乌合之众》《非暴力沟通》等书籍爱不释手。一位小读者说:“不喜欢坐在童书区,小孩子有点吵,不认识字需要爸爸妈妈读给他们听。我喜欢安静阅读,但是图书馆里借不到我想看的书,只能在书店里看。”

北京图书大厦的情况类似。书店二层的“畅销”书架上,摆放着当下热门的小说等文学作品,吸引了很多小学生模样的读者翻阅。

在一个角落的书架旁,一位扎着马尾的小女孩捧着一本厚厚的小说仔细翻阅,身旁还放着一瓶水和零食。她说,自己今年12岁,读小学六年级,热衷于看科幻小说。“前段时间我看了《流浪地球2》,觉得冒险和科幻的故事特别有趣,就想去图书馆借原著看看。但管理员说,少儿馆的《流浪地球》是绘本,‘大人馆’有原著,我因为年纪不够,所以不能进。所以我干脆来书店看,一下午看了将近三分之一。就是这里的环境不太好,没地方坐,偶尔自己也会挡道儿。”

记者观察发现,书店里的“大孩子”大多钟情于悬疑和科幻类小说,有趣可爱的绘本几乎吸引不了他们的关注。一位小读者说:“你看,书店里最受欢迎的几本书是《三体》《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可是我在国图的少儿馆里根本借不到这些书。能借到的绘本,对于我而言有点幼稚。”

另外,西西弗书店、钟书阁、PAGE ONE书店等开在各大购物广场的书吧,也成为小读者的课后阅读空间。“周末一座难求。”市民李女士说,“孩子今年上小学5年级,不喜欢去少儿图书馆借书,就喜欢去书吧。主要是因为这里书籍选择种类多,能看到一些‘大人书’。”

建议

年龄不应“卡”住儿童阅读

中国儿童中心家长服务智库专家、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副教授陈苗苗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阅读偏好和习惯都有了质的变化,这就给以图书馆为首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带来了挑战。简单地以年龄当门槛,限定儿童进入阅览室或借阅室的方式显然不合适。

“如今,儿童阅读跟社会流行文化接壤很快,孩子们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对书籍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陈苗苗举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幻片被观众喜爱,这种变化反映在儿童喜爱阅读的书单中,不光有大家熟知的《海底两万里》《银河帝国》,还有各种科幻片原著,甚至是霍金的《时间简史》,小读者都想找来读一读。但是少儿图书馆有时却没有跟上潮流,及时增添这些书目。

由于长期从事儿童教育研究,陈苗苗格外注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和需求引导。她以自家孩子举例:“我家大宝上五年级,正处于求知欲非常旺盛的阶段。通过观察她,我逐渐意识到,孩子的阅读偏好,早已经跨越了年龄的界限,变得多元和广泛。比如她会提出想看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而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对阅读的需求也变得更有自主性。”

记者在首都图书馆随机采访了15位读者,其中11名读者认为应该秉持开放性,通过增加少儿馆书目种类或降低年龄准入门槛,适当放开儿童借阅限制。4名读者持“中立”态度。张先生就提出,“儿童自制力不成熟,难免在图书馆喧哗吵闹,如果允许年龄较小的孩子进入公共阅读区,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陈苗苗认为,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肩负着引导阅读、服务阅读的职责,无论老幼。然而,公共设施开放程度越高,面对的管理挑战越大。她建议,图书馆可以紧密调研当下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在少儿馆增选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书籍。

“按照年龄划分阅读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儿童阅读的发展规律。但如果简单地以‘13岁’作为分水岭,则有失合理性。”陈苗苗说,尤其是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讲,13岁可能只是一个年龄符号,阅读资源配置则更要在满足需求和引导成长之间加以平衡。“一刀切地谢绝儿童进入,可能会误伤小读者的阅读热情。”

她给出建议,图书馆可以细化年龄区间,比如增设13至17岁的青少年馆,对阅读资源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为每个年龄段的读者划分阅读区域,同时增配工作人员对儿童进行秩序引导。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13岁成借阅门槛,图书馆这规矩“卡”住不少孩子!记者调查——》

阅读原文

    哆哆女性网起名字大全2013投资宝婴儿名起名软件苗木绿化公司起名大全乡村生态农庄起名北京区号写给工作室起名字大全傅起名称大全王以 起名部分南方城市供暖吉林农信潘思起名起名大全姓童男孩爱思唯尔liulei大全取名起名大全男孩起名硕的寓意信贷公司起名大全中国语言文字网吉他软件最新消息中日开战了办公用品起名大全送给工作室起名农历六月鼠宝宝起名网上起名真的好吗伪造原告签名起诉天天直播nba起个什么名字呢qq炫舞旅行挑战刚出的男宝宝起名字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