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姜剑波:认识中华文明,要回到东方文明曙光初现之地——山西

2023-10-13 21: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山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足以让山西人引以为豪。但许多人对自己足下的这片土地并不了解,在面对山西因何而生?因何而立?因何如此夺目又如此低调?山西人该怎样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等问题时,总显得有些彷徨。好在,有这样一本书,带我们探问并解答了这些疑问,让我们能真正了解这片土地且发现山西。该书是即将出版的山西人文地理书——《大地上的山西》。

《大地上的山西》由三晋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知名文化旅游学者姜剑波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背景下,本书提出了诸多命题,并用至美文笔、绝美图片、精美地图,以宏阔的视野、理性的思辨、扎实的调研凝结为厚实可信的答案——《大地上的山西》。“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的特质,而它最根本的属性,在文明诞生之初便已显现!如果说了解西方文明和现代世界,必须回到它的源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土地上;那么认识中华文明,就要回到东方文明曙光初现之地——山西。”姜剑波如是说。

姜剑波,1974年生,忻州市保德县人,山西秘境书房联合创始人、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绿维文旅集团乡土休闲分院院长、国家高级导游员。已出版《太行——天下脊》《带你大朝台》《表里山河三部曲》《五福忻州导游词精编》(主撰)等著作,主持规划忻州古城、张壁古堡、芦芽山、老牛湾、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安康瀛湖等上百个文旅项目。致力于以山西为基点的中华人文地理深度探索和中国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5000多年前,来自黄河上游的西戎羌族在炎帝率领下,赶着羊群从清姜水畔迁至上党高原,在世界东方燃起农耕文明的曙光;为争夺生存空间,炎帝、黄帝、蚩尤“华夏三祖”大战于河东之野,蚩尤“黎民”与炎黄“百姓”由此融合为华夏民族。4200年前,被那场史诗级大洪水所迫,来自华夏的尧、东夷的舜、西羌的禹汇集晋南,奠基中国最早的社稷,创制人类最早的礼乐,划分天下最早的九州,开创东方最早的国家。3000年来,作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地与出发地,山西又在东周、秦、西汉、十六国、北朝、隋、唐、宋、民国等中华文明重大转折时代扮演过类似角色……以大地为脉,以时间为序,姜剑波历时近4年深度寻索,带领秘境书房团队编著完成了《大地上的山西》。

一本书里的山西,从未如此宏阔与浪漫。在10月21日《大地上的山西》新书首发会即将举行之际,山西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姜剑波先生,探寻作品创作的幕后故事,听姜剑波讲述他心目中的山西。

A 完整的“古中国”留存于山西大地之上,怎能不写

山西晚报:创作《大地上的山西》的想法从何而来?

姜剑波:1200多年前,面对藩镇割据的紊乱时局,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柳宗元在自编自导的虚拟式问答《晋问》中,以“晋人说晋事”的形式,向好友吴武陵讲述了晋地势险、兵强、马壮、木丰、盐富及晋文公霸业,最后通过晋人承自尧舜,秉持节俭克己、忧思远虑、恬淡闲适、知足自乐的美徳,为自己毕生追求的“致大康于民”的政治理想给出了“举晋国之风以一诸天下”的究极答案。千年已矣,面对又一次关系中华文明走向的时代,再次探问并发现山西,对于山西自身可持续发展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所以有了创作这本书的想法。

做这本书之初就定了调子——认识中国从山西开始,然后顺着这条主线一路捋下来,整本书无论是文字、图片、地图,还是整体设计,都在紧扣这条主脉,阐述这个命题,这是主基调。

《大地上的山西》随书赠送的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壁画。

山西晚报:为什么说“认识中国从山西开始”?

姜剑波:堪舆学中有一个专用名词——“晋土”,意即前低后高的风水吉壤。山西就是这样一方吉壤,它就像中华文明的“诺亚方舟”,将包含地理、生物、文物、礼乐、民俗、姓氏、民族、语言等古老遗产在内的完整基因库,成体系、不间断、大规模、高质量的留存于大地之上。让每一个回到这里的中国人,都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源自500年前或5000年前的DNA。一部山西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或者说,一个完整的“古中国”就这样实景可见、实体可触、实情可感地留存于山西大地之上,怎能无感?又怎能不写?

山西晚报:您说山西是“东方文明曙光初现之地”。

姜剑波:是啊。山西有一句土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文明其实也是这样。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的特质,而它最根本的属性,却在文明诞生之初便已显现。作为中华文明主脉最重要的孕育地、诞生地和延展地,世界最早的类人猿、人类第一把火、人类最早的蚕茧、东亚最早的旱作农耕体系、最早的铜铁冶炼技术、最早的“华夏”族群、最早的“中国”,以及中国最早的“社稷”、最早的“礼乐”制度、最早的国家形态、最早的法治传统、最早及持续最久的民族融合,都生发并完成于大地上的山西。这是我们民族无法抹去的基因、无法割断的血脉,正是这种层层积累并凝结为血脉的深固基因,推动着我们的民族,在不知不觉中循着既定的轨迹不辍前行,延续5000年直至今天。因此,只有沿着先民足迹回到文明起点——山西,才能打通历史与现在,才能找回真实的自己,才能找准前行的方向。所以,如果说了解西方文明和现代世界,必须回到它的源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土地上;那么认识中华文明并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立足山西及其所在的古中原大地上。

B 系统的“古中国”基因从11个层面显现,怎能不表

山西晚报:您怎样认识这片古老的大地?

姜剑波:我在《大地上的山西》的“楔子”中,曾对山西大地上的“古中国”基因进行过11个层面的系统梳理,但由于篇幅问题忍痛砍掉了,这里正好借贵报版面大概说说。

先说自然地貌。山西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地质构造史,由地球最古老岩层构成的华北最高亢的山体,赋予五台山外观雍容、内蕴沉稳的气质;嶂石岩地貌、峰墙地貌、曲流地貌等塑造出太行山的雄强气势;嵌入式蛇曲地貌、溯源侵蚀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古脊椎动物化石、上古城市遗址、原始农业种植结构,让有关中华文明流变的众多秘密封存于黄河晋陕大峡谷。此外,曾出现在黄帝旌旗上的褐马鸡、曾被认为已经消失的华北豹,仍生活在华北最茂密的林海中。第二个层面是遗址古建。山西现有国保文物531处,相当于以全国1.6%的土地,保留了全国11%的重点文物,总量高居全国第一。附属于建筑之上的艺术创造更是令人惊叹,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寺观壁画面积全国第一,总量达12000余尊的古代彩塑数量全国第一;山西现存碑刻、石刻6852处,涵盖中国所有朝代;山西已知石窟数量高达481处,总量近石窟大省甘肃5倍。山西还是建筑琉璃存量第一大省,金属铸造艺术同样独步天下。

第三是馆藏文物,2017年我省进行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就有三百多万件可移动文物,数量为全国第五,看似低调的山西博物院,馆藏一级文物2129件,仅次于故宫博物院。第四是传统村落,在六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中,山西以620处排名全国第五、北方第一。而在代表中国古村镇最高等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中,山西则以111处高居榜首,相当于中国北方其它省级行政区的总和。第五是传统庙会。据《山西省重点古会会谱》等资料统计,四季流转的3000多个庙会编缀成活态的乡土中国文化史,仅洪洞一县就有庙会200多个,其中“接姑姑迎娘娘”习俗从尧舜至今传承4000多年,是“回娘家”习俗的起源。

《大地上的山西》从书封到目录都设计得别具一格。

山西晚报:这些就够我们山西人骄傲的了,您还梳理出了其它层面?

姜剑波:还有非遗技艺、古树名木、原始农业、姓氏遗产、方言遗产、地名遗产等层面。已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山西以180项位列全国第三;古树是会生长的“文物”,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发现,山西有古树名木20多万株;山西保留了由茎类、谷类、豆类、薯类、糜类等七大类120多种小杂粮组成的中国最完整的原始农业体系。这里用40%的耕地,种出全国五分之一的杂粮,也就是说,我们吃到的每5碗国产杂粮,就有1碗来自山西;《中国姓氏纪编》收录的我国姓氏共5730个,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那时山西全省使用的汉字姓就有2363个。另外,以“入声”为标志的晋语,是中国北方仅存的古汉语,使用区域地跨山西、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陕西北部、宁夏黄河以东、甘肃陇东、河南黄河以北大部、河北西部,使用人口约六千多万人。山西许多地名都是千年历史的真实延续,如吕梁山地以塔、峁、梁、墕、沟、川、滩、碛命名的村落,让人们对其所属环境未睹先知。

山西晚报:仔细梳理,我们的确生活在一片富足且厚重的土地上。

姜剑波:事实上,即使从全世界层面比较,山西文化遗存也不遑多让,山西现有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三大世界遗产,山陕民居(山西为丁村)、辽代木构建筑(山西为应县木塔)、中国白酒作坊(山西为杏花村白酒作坊)、管涔山-芦芽山、中华五岳(山西为北岳恒山)、太行山(山西为黄崖洞)、万里茶路(包含山西段)7个项目也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外,我觉得山西至少还有吕梁山褐马鸡栖息地、河东盐池(含关帝庙、池神庙、虞阪古道、舜帝陵、禁墙等)、陶寺遗址(或晋南尧舜禹文化遗迹)、晋国遗址、大晋阳古城遗址(以晋祠为核心)、北朝墓葬壁画群、碛口古村镇群及黄河水蚀地貌等许多项目有条件独立申报世界遗产;中国北方黄土地貌、黄河晋陕大峡谷、太行八陉、太行石梯田、晋冀豫石窟走廊、晋豫黄河古栈道、晋蒙粮油故道、南太行挂壁公路群等项目,有条件和兄弟省市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如按欧美申报尺度,仅山西一省便可叫板世界遗产第一大国——意大利。

山西晚报:我们的东西好多啊,您觉得山西能拥有这些瑰宝的原因是什么?

姜剑波:原因有六:占天时——漫长的文明;占地利——封闭的地形、特殊的地缘、干燥的气候;占人和——仁厚的民风、稳定的政治、较少的战乱;有财富——繁荣的经济、丰富的建材;有品位——发达的文化;有水准——高超的技艺、高级的审美。

C 独特的“天地神人”重构了表里山河空间,怎能不赞

山西晚报:《大地上的山西》有4大篇和28个章节,划分和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姜剑波:关于世界构成,东方圣贤老子的“天地人道”四大合一思想和西方学者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四重整体理论不谋而合:“天”即山川日月、风云雨雪等自然空间;“地”即承载人类和万物生长的土地空间;“人”即由人类生产、生活聚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神”或“道”即社会运转规律及由此产生的思想精神空间。

大地上的山西,恰是以清晰、立体、持续、完整的基因链构筑起的,中华文明赖以孕育、诞生、发展、延续的”天—地—人—神”四重整体空间,而这个整体空间,又是由看似散落实则极富规律的28个人文地理坐标连缀完成的。

这28个人文地理坐标犹如28星宿,在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和景区概念后,重新照亮了大地上的山西,重构了以山西为基点的“古中国”版图:如“大同火山群”一篇,以火山群为切入,实则为引出“汾渭裂谷”这个宏大地理概念。书中虽然没有专门写汾河,而吕梁山地、太原、白银谷、张壁、杏花村、大槐树、霍山—广胜寺、尧都、古晋都、河汾之地等篇早已将汾河文脉全线贯通。这些坐标虽然没有按行政区划分区归类,实则涵盖全省11市。拿忻州市来说,从行政归属看只包含五台山、系舟山、大雁门三篇,实则太行八陉、大同火山群、五台山、恒山、大雁门、吕梁山地、黄河晋陕大峡谷、系舟山八篇都与其紧密关联;拿晋商文化圈来说,表面看只写了白银谷一篇,实则太行八陉、大同、太原、白银谷、杏花村、张壁、碛口、霍山—广胜寺、沁河古堡群、古建金三角、河东盐池等篇都深度涉及晋商文化。

山西晚报:您选一个篇章给具体讲讲。

姜剑波:以《张壁——真实版“三体世界”》为例。我试图通过这个在山西看似司空见惯的袖珍古村,引出一个被人们遗忘的乱世“桃花源”和它所承载的“理想”生存图景。本文开篇从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乱纪元”——魏晋南北朝引入。在那个军阀林立、民族纷争、百姓流离的大争之世,为了生存,人们离开故土,躲入山林,高筑起一座座试图隐去自己踪迹的堡垒——坞壁。这种为避乱而生的民间聚落,一边用让人眼花缭乱的防御设施将自己伪装成生者勿近的“刺猬”,一边在朝不保夕的乱世中建立起独立世外的理想家园。据陈寅恪先生考证,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就是“坞壁”。

张壁,就是中国现存“上溯历史最久、发展连续性最强、包含坞壁要素最丰富、形态最完整”的坞壁遗存。在这座面积仅10万平方米的袖珍村坞内,古人以星空(天上)+村落(人间)+地道(地下)的另类“三体”空间,创造出一个遗世独立的乱世桃源。

山西晚报:我看书中还配了很多地图和图片。

姜剑波:除了89万的文字工作量,这本书还精心原创63张地图、手绘图,并调动全球150位华人摄影师(机构)精选出361张极致影像,这也是为了补充文字的局限性,便于读者更好地阅读。

书中配有原创的63张地图、手绘图,易于阅读。

全书精选361张极致影像,补充文字局限性。

山西晚报:地图都是原创的?

姜剑波:对,仅地图一项,就采用了UV凹凸地图、三维地形图、平面地图、手绘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多种形式,合作了星球研究所、无用研究社、哈尔滨地图设计公司、北京绿维文旅等国内多家顶级设计单位。即便如此,部分地图仍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效果,只好经由团队设计师贾兴国、申龙霞、闫花成进行二次创作,并通过山西元图测绘的专业指导,山西省自然和资源厅的反复审核,历时两年半才全部完成。

山西晚报:几百张照片,找起来也不容易吧。

姜剑波:这个太不容易了,几乎调动了所有关系,打通了线下、线上各种渠道。总结起来,图片有这几个来源:一是摄影师朋友,二是视觉中国等专业图片网站,三是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四是山西画报、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等专业机构,五是各地摄影家协会,六是考察过程中偶遇的摄影展、摄影师作品集,总计收集的图片超过一万张。为做到甄选优选,我们首先按摄影师和机构名称收集整理,其次按篇章内容严选归类,然后由我和设计师、编辑组成的四人小组终极选定。遇到同题材高质量作品连我们自己也争执不下时,就把图片发到我组建的一个有几百人的微信群里,让大家帮忙投票选择(笑)!

山西晚报:书中还有展开很长的手绘图和壁画拉页,元素丰富。

姜剑波:对,我们随书赠送了1.2米《云冈石窟全图》手绘长卷、宣纸精印慈福寺木刻版《五台山圣境全图》、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壁画,以及棉卡纸覆刻版宋《义勇武安王》像,这些伟大的艺术结晶,不仅是中华人文精神的至高体现,也会将三晋大地的吉祥安和带给书籍拥有者。

《大地上的山西》随书赠送的1.2米《云冈石窟全图》手绘长卷。

山西晚报:您还在书后附了“山西名人谱”,为什么?

姜剑波:通过山西人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山西、了解中国,山西是回得去的“古中国”,山西人则是从4000多年前走来的尧舜之民。什么是尧舜之民?柳宗元在《晋问》中给出标准答案:俭啬——淳朴节俭;善让——崇礼尚义;好谋而深——深谋远虑;和而不怒——温和克制;忧思畏祸——忧患意识;恬以愉——恬淡愉悦。这种风尚流转4000多年至今不辍,当我们走在大地上的山西,稍不留意就会与自带着尧舜遗风的古人、今人擦肩相遇。

后附“山西名人谱”,通过山西人更加深刻地了解山西。

D 四年的“积土成山”打造出《大地上的山西》,怎能不喜

山西晚报:您对山西大地如此了解,这样的积累是怎样做到的?

姜剑波:我从小喜欢地理、喜欢读书,且近30年长期从事旅游行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大量阅读、深度旅行、习惯性思考和书写,经历了从行走山西,到认识山西,再到走遍全国、行走世界后的反观山西和重新发现山西的过程。尤其是借由主撰《五福忻州导游词精编》《忻州旅游指南》,编写《山西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情系山西——旅行社导游词选编》等工作,逐步从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多个层面构架起了对山西的完整认知体系。

山西晚报:《大地上的山西》集理性思考与感性创作为一体,这和您的工作经历不无关系。

姜剑波:是的,从1993年开始,我就骑着老式飞鸽自行车到处旅行了。2000年前,已单人、偶尔是两人,骑车走遍山西。后来还骑行去过北京、内蒙古、河南、陕西、湖北等地。因为喜好,我在1995年正式辞去公路系统正式工作转入旅游行业,此后虽在五台山做过导游,在芦芽山开过旅行社,在忻州市旅游局做过文秘,在忻州师范学院和忻州技工学校带过导游班,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做过旅游规划设计,在《中国旅游报》做过记者,又自己开了规划设计公司,但一直坚持在旅游行业第一线。

尤其2010年借调到中国旅游研究院工作,开启了我职业生涯的全新阶段。先后参与了山西省、青海省、辽宁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规划,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等国家、省级重点旅游发展规划,以后又主持过陕西安康瀛湖、四川攀枝花二滩森林公园、江苏殷村职业教育小镇等旅游项目规划设计。但没有想到的是,由于高强度工作,2014年我得了尿毒症,经过半年透析、半年肾移植术后休养,我决定回到山西,在家乡组建自己的规划设计公司。五台山、芦芽山、老牛湾、张壁古堡、紫林醋工业园等项目就是我回山西后做的。2017年受袁家村委托,我成为忻州古城总规划师,主持编制完成了忻州古城概念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山西晚报:经历丰富,又大病重生,但您从未离开过文旅领域。

姜剑波:嗯,丰富的从业经历和对山西这片土地的深度行走、深刻认知,的确是《大地上的山西》高质量完成的重要前提。

山西晚报: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的?

姜剑波:我出生在滹沱河谷地南部的忻府区,故乡在保德县黄河岸畔,母亲的故乡在朔县长城脚下,就学于汾河谷地中的太谷县,先后工作于吕梁山北端的宁武县和太行山麓的寿阳县、五台山、北京市、太原市。我的生命轨迹几乎与山西大地融为一体,是不折不扣的山西人。所以,创作完成一本代表山西形象的书籍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这颗心愿的种子可以说从2009年看到中国国家地理出版的《台湾》一书时就已种下,忻州旅游局曾经的同事焦雪茜“山西啥时候也能有这样一本书”的感慨让我萌生了这个念头。

2020年疫情的到来,让盲目逐利的我有时间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过往,计划自己的将来,自己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自己存在的最大价值是什么?就这样,蛰伏已久的种子开始萌发,我意识到,创作机会已经到来,能否利用好、把握好全看自己的决心和定力了。于是,我下决心暂停了运营5年的规划公司,开始写作。先是2020年整理出版了《带你大朝台》,后来执行主编并出版了《表里山河三部曲》,还写了《太行——天下脊》。但这些工作对我来说,只是为《大地上的山西》这部大书探索铺路,因此,可以说这本书从2020年初就已开始创作。

山西晚报:到今年出版,已经是第四年了。

姜剑波:对,这四年间,我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留给了《大地上的山西》,基本就是一边考察一边写作的状态。从2023年除夕文字部分正式完结至今,图书又开始进入更加繁忙密集的审校、制图、找图、审图、设计、印刷装帧工作中,直至国庆放假前一天,这本实际厚达760页的山西首册典藏级人文地理书才告成型。

山西晚报:760页?很厚啊,方便阅读吗?

姜剑波:经过主编张婷老师的严格把控,总设计师贾兴国老师的倾心设计,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的高精印刷和装帧,让这本760页的厚书得以完美呈现。鉴于本书重达2公斤,我们采用了空脊锁线工艺设计,非常方便读者平摊在书桌上阅读。

山西晚报:《大地上的山西》是一个团队的结晶啊。

姜剑波:确实,这本书的完成至少有500多人参与其中,加上参考阅读过的350多本书籍,怕还远不止这个数字。这个群体中,除了晋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国内外顶尖的摄影师,山西及山西籍媒体记者朋友,旅游界和户外界的同行,仅包括编辑审校、排版设计、地图制作、推广营销、印刷制作在内的核心工作团队就达20多人。我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本书主编,三晋出版社·问弗文化工作室创始人张婷,是她带着王宇、周瑞呈两名助理编辑,不计寒暑、不计得失,见证了本书从孕育到出生的全部过程,我常开玩笑说,她是这本书的“干妈”。本书的总设计师贾兴国先生推掉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重要工作,和助理设计师闫花成老师从封面设计、内文排版、修图调色、周边设计,到现场印刷,将4月到10月最黄金的半年时间全部留给了这本书。还有为本书立项进行推动的三晋出版社社长莫晓东老师,完成了本书几乎所有手绘地图、手绘图件的申龙霞女士,为本书设计系列地形图的谢封宇老师及其团队……要感谢的人说也说不完,是他们对山西的热爱与坚持,共同打造了《大地上的山西》。

山西晚报:创作这本书可真不容易。

姜剑波:这是一本高成本制作的图书,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共一万册,投入成本核算下来达到了120万元,比我原先预算的70万元超出将近50万元,这还是在各方朋友们优惠照顾的情况下。虽然前期投入,包括考察、图片版权、图件设计、排版设计、书号、印刷、审图等费用都靠自己投入,但很多朋友给与了不同程度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

如今书出版了,我想将这本书献给我亲爱的妻子,是她在春风、夏雨、秋云、冬雪中陪我走过太行、黄河、长城、汾河的城镇原野,没有她,这本书不可能完成。

山西晚报:想做成一件事,背后都得有家人的鼎力支持。如今马上就要举行新书发布会了,您是什么心情?您希望《大地上的山西》能为读者带来什么?

姜剑波:心情嘛,全在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诗中——“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10月21日下午,我们要在太原市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大地上的山西》的首发式,我们给这本书的定位是——山西人认识家园的首选读物,中国人回归文明故土的不二法门,地球人观察东方大国的精选切片。希望大家通过这本书重新认识山西、发现山西、更加热爱山西,也希望这本书能给文旅从业者带来新的信心、新的启发、新的动力。

山西晚报:为您如此热爱的山西写了一本大书,您对山西有着什么样的愿景?

姜剑波: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山西虽不再是中国地缘中枢,却仍是支撑我们民族扬帆远行最坚实的文明根基,因此要主动承担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照亮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通途。创作《大地上的山西》这本书,就是希望增强山西人的文化自信、中国人的民族自信,让我们在东西方文明巨浪汹涌激荡的当下和未来世界中,走得更远。

原标题:《姜剑波:认识中华文明,要回到东方文明曙光初现之地——山西》

阅读原文

    哆哆女性网语文教研活动记录袁隆平活到多少岁呀weixing亲戚建群起什么群名好小学学校起名统战工作总结叶辰萧初然最新免费阅读鸽子起名大全300英雄官网智能公司起名非主流繁体字古代男子起名谢姓起名男孩名字大全湖北卫视在线直播观看表哥到起名测试凶吉侯氏男孩子起名免费中国式关系电视剧魔兽rpg地图排行榜手工生辰八字起名旬阳县城关一小故事大全睡前故事女友姓周洋气起名女孩名字李玄武公司起名字有意义的字一世华裳重庆小南海水电站写给合作社起个名字影后的嘴开过光崔起取名大全男孩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