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寻找三万只“蝴蝶”:每一只,都关乎一场痛与爱的飓风

2022-10-25 11: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每年十月的最后一周,是国际EB关爱周

蝴蝶宝贝——“皮肤如蝴蝶翅膀般脆弱”,是一种怎样的人生?

下面这部纪录片,拍摄者说,期望大家看到视频后,能够感受到“疼”。

每一次触碰身体都要小心翼翼,稍重的摩擦可能就会出现水疱、皮肤破损,更严重的情况下,脆弱的食道导致只能吃流食,手指因为皮肤破损与黏连形成拳头手……因为生命传承中不可预测的基因突变,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可能会降临到任何一个家庭中。

谁的人生,又能没有过伤痛?有时,我们需要10分钟的“疼”,来提醒自己,生活中的意外、挫折、挣扎,和那些温馨、欢笑、爱与被爱,都是真实存在的,无法逃避,终要面对。

但有一样东西的存在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希望。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片中第三位主人公紫锐,此刻已经顺利升入初中,而且刚刚成功完成了食道扩张术,可以不再只吃流食。此前将近十年,紫锐的饭菜不仅要打成糊状,还要用滤网筛一下才能下咽,避免刺激脆弱的食道。术后的当天,生长在南方的紫锐,生平第一次吃到了小笼包。

紫锐

然而,在讲述四位主人公的更多经历之前,我们想告诉你,在这部短片背后,还有一个更严峻的事实:EB患者按发病率和流行率估算,在我国约有3万-7万人,而目前已发现的患者约1200人,因为疾病本身相对比较罕见,分型又比较复杂,在大家看不到的角落里,许多患者过着比短片里病友更艰难的生活——

他们可能在出生后,因得不到科学照护而严重感染去世,甚至可能在被诊断为EB后,因一个草率的劝告“这孩子养不活的”而被放弃,尽管他们的疾病类型可能只是轻型,在科学护理下,完全能够像短片最后的病友赵洁一样,工作、恋爱、结婚。

他们可能在成长中,因家长不知如何护理,用普通绷带、医用胶布甚至是卫生纸包扎伤口,因为不当的照料,全身大面积出现水疱、溃烂,继发感染,承受了许多本不应有的痛苦。

他们可能不知道,许多并发症已经有了针对性处理手段,包括拳头手、牙齿发育不良、食道狭窄等,在对症治疗后,可以大大提升生活质量。

01

遭遇EB:

“别的病友能养大,我们肯定也可以”

EB宝宝的第一关,是从出生到确诊、再到家长知晓护理要点的这段时间,这可能是他们人生中最危险的时刻。

视频里第二个出现的小朋友,梓翊,就遭遇了误诊。在他出生的医院,因为看他的身体很多部位红通通的,在发出了“这个孩子怎么没有皮呀”的疑问后,医院对孩子的初步诊断是“剥脱性皮炎”,俗称红皮病。

梓翊

梓翊被抱回家后,在人生最初的六个月里,皮肤开始反复出现水疱,妈妈遵医嘱给他的伤口用一些消炎药,但却阻止不了水疱的层出不穷。最让梓翊妈妈苦恼且不解的是,他会反复抓挠面部,有时一抓就能抓破一层皮,又不好包扎,“那时孩子的脸都没法看。”

为了防住这双“淘气”的手,家人想了很多办法,把手藏到被子里、衣服里用别针固定……但还是制止不了。原来,对EB患者来说,伤口结痂后,会特别痒,即便是成年患者,也许都会忍不住下意识地挠一下,后果可能就是伤处反复破损。

这期间,一家医院的医生提醒他们,“孩子可能不是皮炎,是大疱性的病。”建议他们去更大的医院复查,出生后六个月,梓翊在上海确诊了单纯型EB。

从梓翊到片中的若晨、紫锐和赵洁,再到所有EB患者,确诊的那一刻,家长不仅会得知“这将是一种很痛苦的病”,还要面对“目前没有办法根治”的事实,甚至还会被告知“活不了多久”——前两点是明确的,最后一点却是对疾病了解太少而产生的误导。

紫锐出生的第二天,身上出现很多水疱,医生靠翻着书给她初步诊断,指着书中的疾病告诉她妈妈,“跟这个病很像”,两三天内,因为发生感染,妈妈收到了十多张病危通知书,第14天出院,医生说,“养养看吧,你们还年轻。”

如片中所示,居然要靠赤脚医生对哭声的判断,才给了紫锐妈妈信心。而且,在医院里,紫锐家人并没有得到关于这个病该怎么护理的指导,双大腿内侧很快被摩擦得没有了皮肤,爸爸妈妈只能从网上搜索相关的护理知识。

若晨护理后的小脚丫

若晨的父母都在医疗卫生领域工作,孩子出生不久就得到确诊,住进了新生儿科。即便如此,他们也听到过“可能活不了一个月”的宣判,看不到孩子,这对年轻父母在焦虑中深受打击。

若晨父母的信心,产生在孩子出生后的第十天,他们找到并加入了蝴蝶宝贝的病友群,并在中心官网等多渠道搜索护理知识。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这个最关切的问题,很快被群里热心家长的一张张照片所回答;一些护理疑问,也得到了回应或搜到了资料。等看到出院的若晨,好像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他们的心态更稳定了一些。

父母在护理若晨

“人家都养得很顺利,一个个孩子都那么大了,我们肯定也可以。”面对未来,若晨妈妈开始感觉好像没有那么绝望了。

02

相伴EB:

“妈妈包扎好了,就不疼啦!”

EB宝宝的皮肤有多脆弱,每位患儿家长都要经过一番痛心的体验才能知道。

而当医生对此也不了解的时候,EB患儿要遭受的“皮肉之苦”就更不可估量了。

梓翊刚确诊后,得过几次肺炎,妈妈至今还心有余悸,挂盐水时,拿橡皮管一勒,这一圈皮肤“炸”了开来,后来加了病友群她才知道,这时应该包上毛巾或厚衣服。

但无奈的是有时医生过于“自信”。有一次因为肺炎,需要把吸痰器插入梓翊的鼻子里,妈妈一再阻拦,担心出事,孩子有EB,医生表示应该没问题,结果这一插一拔,“鼻孔那一圈的皮全都没了,”梓翊妈妈干着急却拦不住,“医生惊讶地说,还真是不能吸,我说我都说了,不能吸不能吸。”

最常见的二次伤害,恰恰出在对伤口的包扎上。纱布的包裹缠绕,医用胶布的固定,都可能对伤口周围尚好的皮肤造成刺激,造成新的水疱,或者如短片中若晨爸爸所言,有时揭开胶布或纱布,能带下一层皮。

同样是在病友群里,梓翊妈妈逐渐了解到如何更好地护理孩子:“先是一层医用敷料,再一层专门吸收伤口渗液的纱布,最后一层纱布是固定用的,一定要有弹力,常规的没弹力的纱布不行,不然孩子的皮肤吃不消。”

EB目前没有治疗药物,EB家庭最主要的医用支出,是购买特制的敷料,一般两天左右换一次药,没有医保。视频里,梓翊一个月3600元的花销,在病友中已经算少的,紫锐一个月大约要7000元左右。经济负担也严重限制了一些家庭对孩子的照料,在细致的护理下,EB宝宝一样可以快乐成长,比如喜欢追着哥哥跑的梓翊。

受伤的风险,丝毫没有拦住他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一个5岁小男孩该有的顽皮捣蛋,他一分不少。摔一跤,膝盖磕掉了一大块皮,妈妈刚给包扎好,他立刻在床上跳了起来,“妈妈,一点都不疼,包扎好了就不疼啦!”

渐渐地,他都学会了自己包扎。在这个5岁小男孩的世界里,自己除了比小朋友多一层“铠甲”,并没有什么不同。

紫锐

紫锐今年13岁了,步入初中的她,对自己的病有了一定的认知。长水疱、更换敷料、吃流食的日常生活,她早已习惯,从来没有向妈妈抱怨过,更不会喊疼。

她对自己的学业要求很高。妈妈心宽一些,告诉女儿只要保护好身体,不必在意成绩,为此还对她的班主任表示过歉意,“怕影响您绩效”,老师一笑说,“您想多了,孩子好就好”。其实,紫锐的成绩排在班里中上,哪怕因为太用功,会一把把掉头发。

业余时间,紫锐喜欢弹钢琴、画画。钢琴本是妈妈为了避免她手指黏连而让她学的,一学就是八年,紫锐每个周末都会练习;画画是她最大的爱好,未来的理想,是能成为一名画家。

只有偶尔换药的时候,她会叹一口气,“如果我能跟弟弟一样健康,那多好呀。”

03

对抗EB:希望有时很远,有时很近

梓翊、紫锐、若晨,都是家族里唯一的EB患者。赵洁的症状比起他们要轻一些,在小学二三年级发病,四肢总会长“痘痘”,特别痒,容易破损。但她并不意外,因为父亲就有同样的症状。

赵洁

父母带她到西安确诊为营养不良型EB后,又带着她跑遍上海、北京等大医院求医,过了好多年,他们才接受女儿的病治不好的现实。好在对赵洁来说,症状主要集中在四肢,习惯了一年四季穿长袖长裤后,一切还好。

赵洁和老公是高中同学,两人在大二的暑假确定了恋爱关系,他们是从好朋友到不知不觉打破了友谊的窗户纸。这是个大方爽朗的山西姑娘,回忆起七年前爱情的起点:“提出来要在一起呢,是我提的,但你要说谁特意追的谁,那倒没有这种过程,就是自然地长期相处吧。”

至今,她也不知道老公如何在两三天内就说服他父母,但很感激对方父母的接纳。如今,两个人的生活平平淡淡、开开心心,为未来的憧憬奋斗着,也期待着这个家庭新生命的到来。

赵洁和丈夫

关于下一代,现有技术理论上可以最大程度阻断致病基因的遗传,包括植入前胚胎筛查、产前诊断等方式。比起许多罕见病的病因未明,EB作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目前精准地找到了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不论对疾病的遗传学预防还是治疗本身来说,都有极大的帮助。

这是EB群体目前最期待的曙光。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的林志淼教授,2016年与团队发现了EB的第19个致病基因,这也是第一个由中国团队发现的EB致病基因。长期致力于EB研究的林教授表示,目前来看,针对常染色体隐性营养不良型EB的基因治疗,研发进度最为乐观,国内外均有一定进展,三到五年内有望诞生比较成熟的方案,在这一亚型上,改变“无药可治”的局面。

若晨正是这一亚型,梦想在一点点照进现实。

而无论未来如何,对EB患者来说,当下更重要的命题,是在护理好身体的基础上,尽可能拥有和常人一样的生活。

这一点,恰恰是每个人都可以为蝴蝶宝贝们做的——平等相待,寻常相处,就够了。

梓翊、紫锐,都在妈妈的努力下,顺利地走进了幼儿园。这足以让一些同龄病友的家人羡慕。在入园、入学时被拒绝,是病友家庭常常遇到的情况。实际上,这种疾病不会传染,也不怎么影响小伙伴间的玩耍。淘气的梓翊、安静的紫锐,都不缺玩伴。

紫锐的脖子上有几块明显的伤疤。妈妈有时问她要不要戴一条丝巾,她会淡然地说,有什么关系呀,别人看就看呗。这份坦然,让妈妈对她的成长更放心了一些。

然而,此刻,在我们的身边,又会有多少蝴蝶宝贝,痛苦而无助地蜷缩在看不见的角落?

来源:蝴蝶宝贝关爱中心

校对:臧恒佳

责编:田栋梁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原标题:《寻找三万只“蝴蝶”:每一只,都关乎一场痛与爱的飓风》

阅读原文

    哆哆女性网www.14ddd.com高怎么起名字电脑城装机包姓男孩起名男孩罗姓的宝宝起名字莫姓 男孩起名女孩起名茉有什么寓意那些好女孩不懂的事初生儿起名打评分哈尔滨家装杀戮都市2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在校内被刺死19年猪宝宝起名大全孩子起名字大全免费2021年男起名蔬菜2020李姓宝宝起名探索者字体绊脚石计划公司起名名字伟大建党精神心得体会神秘列车伊姓起名macbookpro2017钟离圣遗物及武器搭配公司八字起什么名字好机械加工公司起名大全给孩子起小名叫什么好申银万国电话xvideoscom中国人起重机械名词术语桅杆起重机国标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