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之餐饮零售与食品安全技术创新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6/20 09:57:41
来源:新华网

第七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之餐饮零售与食品安全技术创新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

字体:

  6月12日-14日由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于在四川成都举行。6月14日,第七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之餐饮零售与食品安全技术创新论坛在成都召开。论坛旨在探讨餐饮零售与食品安全技术的研究发展,切实从技术层面保障我国餐饮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高级研发经理葛崇涛与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国际合作部主任严志农主持了本场论坛,并对莅临现场及线上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  

  联盟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在线分享了“合成生物学与细胞工厂技术产品及替代蛋白的食品安全法规展望”主旨报告,他首先指出需要树立大食物观,树立多元化食品供给体系。从传统食品生物技术到合成生物学,高品质高效率使得合成生物学参与未来食品的制造成为必然。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负责人Boris Bolschikov现场分享了通过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加强供应链稳健性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玛氏企业科研领域,即专注于食品安全领域关键问题,包括真菌毒素风险管理、微生物风险管理与食品完整性管理三大方向。  

  泰森中国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副总裁李进在线分享了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的报告,他首先对泰森食品集团进行介绍,包括泰森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控体系、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模型以及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等。他详细介绍了致病菌的有效控制过程,离不开卫生设计的策划、EMP环境监控、基于卫生分区的GMP原则的落实、有效的清洁程序和SSOP以及卫生设计及维护这5方面的有机结合和落实。最后,他表示泰森食品始终关怀消费者、客户、公司的利益,将持续为客户、消费者提供稳定和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  

  英特乐传送带(上海)有限公司肉类行业经理陈翔分享了食品加工中的优质输送案例,他首先以绿皮车与动车的运输区别为切入点,提出食品安全是一综合性问题,食品行业的运输尤为重要。他介绍多个食品加工中产品运输损失规避案例,指出好的输送方案应该具备保障转运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产品损失、优秀的清洁卫生设计等特征。  

  商业食品安全学院-CFS肉类行业高级食品安全专家王倩在线分享了食品加工中清洁卫生及食品安全的实现策略报告。她指出,CFS的企业焦点,即聚焦于清洁领域,打造卓越的食品安全基础,并且通过过程管理来保证我们产品的安全。她详细介绍了食品安全文化的重要性、驱动性及传承性,以清洁卫生及卫生设计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基础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达能全球食品安全科学事务及中国食品安全总监徐杰现场分享了食品安全新兴风险预测和管理主旨报告。他首先提出在VUCA时代要求有vuca的思维方式,有效地预测和预防新兴风险对食品饮料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建议,强有力的流程和管理,以便在整个组织内开展有效的预防。此外,他介绍了利用人工智能AI、合作伙伴关系和人类智慧,迈向食品安全智慧管理,是进行有效预防新兴风险的途径。  

  欧陆科技集团食品检测微生物创新研发经理金艳在线分享了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保障企业品牌远离物种掺假侵害报告,她首先介绍了食品欺诈的概念与相关案例,指出食品欺诈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接着,她提出两种不同的食品真实性测试方法,包括靶向分析和非靶向分析,由于目前存在着新的掺假物的风险,使用非靶向分析方法更为重要。  

  新希望食品BU安全质量部熟食品控中心负责人姜勇分享了,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主旨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新希望六和股份产业概况,包括企业发展史、产业分布情况及技术能力。接着,他分别从消费者需求、食品安全文化建设、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食品安全过程控制等多个方面详细讲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星巴克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资深品质保证经理刘月雪分享了质量管理的角色转变:从供应商到门店报告,她首先分享了星巴克的发展愿景,即通过智能化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系统,保护品牌信任,促进食安文化,创造更大商业价值。接着,她提出链接供应商与门店体系需要数字化,并对星巴克的体系进行详细介绍。同时以实际产品标签案例指出执行与标准之间的矛盾问题,深入说明数字化标准管理重要性。  

  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保健食品检测与评价所所长、博士李绍波分享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都)供赛食品食源性兴奋剂高效检测技术体系建立报告。他介绍了食源性兴奋剂监测背景,并指出现有体系面临检测技术体系的不完善的问题,检测技术亟需高净化效率与高灵敏度。  

  上海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冯文煦在线分享了替代蛋白食品的国际监管一览的主旨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国际上新蛋白产品的动态,提出欧亚企业引入动物细胞替换蛋白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接着,他将产品产品分类的问题分为四大类,包括用传统农作物及其加工品作为食品原料等,通过世界各国与地区对新食品原料的监管,指出原料、部门、商品的监管问题并提出相应监管方案。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预制菜分会秘书长徐宝才及倪永生副教授分享了预制菜中国发展趋势与食品安全需求报告。他介绍了预制菜的中国发展趋势,包括产业规模、产业挑战、区域发展等方面,指出预制菜农产品价值更大化、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预制菜未来前景可期。接着,以中式各类代表预制菜产品中微生物检测、西式肉类预制菜腐败微生物防控以及肉类预制菜与化学危害物安全,提出肉类预制菜的安全需求。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公共食品安全技术经理宋建明现场分享了第三方助力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他指出了预制菜行业的“热”“新”现状及面临的竞争大等多挑战。接着,他从供应链管理以及食品安全监管提出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  

  FAO/WHO微生物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JEMRA专家乐敏分享了沙门菌的风险评估与分级防控报告,他首先指出养殖加工环节抗生素滥用导致目前沙门菌耐药趋势。接着,为进一步探究养殖等用药模式对重要食源性细菌耐药性影响,对养殖规模及养殖方式是否影响耐药细菌的携带/传播进行溯源分析。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湖北省楚天学子、国家重点研发计化青年项目主持人柳鑫分享了微藻替代蛋白新型食品中风险因子高效识别与毒性鉴别主旨报告,他介绍了微藻作为替代蛋白源的研究背景及其污染研究现状,提出食品安全是影响替代蛋白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接着,他提出微藻蛋白新型食品全链条风险因子高效识别,包括微藻外源性风险因子高效识别与内源性风险因子毒性鉴别与结构确认。

【纠错】 【责任编辑:李楠】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