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2引入苹果磁吸标准,安卓无线充电又要变天?

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雷科技leitech
不知道大家平时使用无线充电吗?
作为一个无线充电“爱好者”,小雷除了电脑和相机这种“大型”设备外基本都是靠着无线充电来为电子产品充电。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小雷是一个“苹果+索尼”的双机用户,TWS耳机也有Lightning接口的AirPods Pro和索尼的降噪豆。与其为两款手机分别配备一套充电器,倒不如直接使用通用性更强的无线充电方案。
没错,无线充电的速度比有线充电要慢上一节(虽然这两款手机有线充电的速度也不快),但无线充电随放随充的设计让我可以利用上一切碎片时间为手机充电。这种感觉其实就像给自己的固定车位装了充电桩一样:尽管比外面的超充慢,但反正车(手机)就在这里,要用时肯定是满电的。
但话又说回来,尽管我的索尼可以靠自身长度靠在为iPhone设计的立式MagSafe充电器上,但和拥有磁力吸附的iPhone相比,在没有磁铁的Android手机上使用MagSafe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方便。尤其是有些Android手机的充电线圈并不在手机的正中间,关灯后盲操确实有难度。那么除了为手机卖一个自带磁铁的手机壳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解决办法呢?
由无线充电联盟在CES 2023上发布的新一代Qi无线充电标准——Qi2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简单来说,作为Qi无线充电标准的推广者,跨品牌的无线充电联盟负责为电子产品制定无线充电规范,让Qi格式的无线充电可以应用在不同的产品上。没错,尽管Qi在近几年内已经成为了无线充电的代名词,但在无线充电发展初期,Qi只是无线充电中的其中一种格式,与Qi同场竞争的还有由电源事物联盟(Power Matters Alliance)发起的PMA无线充电格式和A4WP(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发起的无线充电标准。
此次公布的Qi2则是无线充电联盟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在2010年发布Qi1.0后公布的第一个Qi大版本更新。为了解决Qi1.X版本中充电位置不明确的问题,WPC在Qi2中吸纳了由苹果提交的Magnetic Power Profile(磁功率分布图)作为Qi2的核心标准,同时Qi2的充电功率也提升到15W。
换句话说,未来只要是采用了Qi2充电标注的智能设备,无论是Android手机、无线耳机、游戏鼠标还是蓝牙音箱,都能用MagSafe充电器稳稳当当充电了。
但问题又来了,Android手机品牌早已实现100W的无线充电,这个才15W的Qi2有什么存在意义呢?
让Android手机锦上添花
首先,各位Android用户可以放心,支持Qi2并不会将你手机的无线充电功率锁定在30W。就像PD充电标准一样,Qi2的15W只不过是对应产品的“下限”,它的意思不是说手机只能15W,而是Qi只管到15W。如果你品牌还想实现更高功率的无线充电,那就只能另请高明自己研发属于自己的充电方案了。
而事实上各Android品牌也确实是这么做的:100W等高功率无线充电有自己的格式,必须是专门的手机配合专门的充电器才能实现。如果把100W的MIX4放到不支持的高功率无线底座上,也只能实现Qi的“保底”速率。
但为什么Qi2依旧要把MagSafe技术包含进去呢?除了“苹果是WPC的成员”这个理由之外,小雷相信MagSafe磁力吸附的加入对Qi2的整体发展来说也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就像苹果多次宣传的那样,磁力吸附可以以无感的方式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无线充电设备,让手机能以效率最大化的方式接受无线充电的供电。如果大家有用过早期的moto 360,应该对那个怎么放都放不对位置的充电底座有印象。从后续的第二代Android Wear设备改用磁力吸附充电这一点上,我们也不难看出磁力吸附对无线充电设备的重要性。
但如果我们退一步看,磁力吸附的加入对Android手机品牌来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真正“改善充电环境”的,还得是一系列支持无线充电的第三方小型数码产品,比如真无线耳机或Kindle。
以TWS耳机为例,由于充电盒的分离设计,TWS的充电线圈中心通常都不在产品的视觉中心。但由于厂商一般也不会标记产品的线圈位置,这导致用户难以找到这些小型电子产品的“最佳充电位”。比如小雷的一个朋友在购买了AirPods Pro一个月后才知道用无线充电时应该把按钮那一面朝下放。
而磁力吸附的加入让用户不再需要小心试探无线充电的充电位置,就像磁力吸附的无线鼠标充电器一样,把手机、耳机往充电座上一放就能快速自动定位。另外,磁力吸附的加入能让耳机使用手机的立式无线充电器,通用性更强。
苹果才是最大赢家
但话又说回来,虽然说磁力吸附的出现提高了无线充电的行业通用性,但磁力吸附成为Qi2标准最大的受益者始终是苹果。
自苹果发布适用于手机、耳机的MagSafe后,MagSafe迅速成为了苹果生态中的新宠儿,贝尔金、倍思等品牌在短时间内也跟进了多款MagSafe充电产品,甚至带火了苹果的Made for MagSafe(MFM)配件认证体系。但遗憾的是,由于MagSafe在硬件层面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只要排列几颗磁铁,大量第三方品牌就能绕过MFM认证,推出磁吸配件产品。
而MagSafe进入Qi2,则让主动权重新回到苹果手中。在Qi2时代,由于所有配件都支持磁力吸附,因此MagSafe的卖点也将从磁力吸附转变为MFM认证特有的“高”功率和未来可能会加入的数据传输功能。
再联系到在MFi时代,使用非MFi授权的数据线给手机充电可能会出现的“弹窗”现象,不难发现即使在iPhone改用USB-C的时代,苹果依旧可以通过MagSafe“独占”的方式限制用户的充电行为。
举个最坏的例子:从技术上讲,苹果完全有能力像其他品牌一样使用私有“快充”协议,将非MFM的磁力吸附充电器的充电功率限制在熟悉的5V1A甚至是5V0.5A,借此机会“促使”用户购买通过苹果MFM认证的快充线。
我知道这看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在Android阵营中,限制PD充电功率来推广品牌自己的快充协议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小雷就曾针对主流品牌手机的非私有制式充电功率进行了横评,其中某品牌上半年的旗舰手机就创下了2.5W的充电功率“新纪录”。
对于苹果来说MagSafe其实就是下一个Lightning接口,它既开放给WPC、Qi2和第三方品牌,但是又完全受苹果控制。比如在iPhone 12发布后不久,与苹果关系密切的Belkin就已经推出了多款采用MagSafe标准的充电产品,未来也会有更多的第三方配件品牌加入到MagSafe阵营中。
对第三方品牌来说,推出MagSafe产品一方面可以适配苹果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更安全、更好用的Qi无线充电技术,而这项技术还可以被运用到支持Qi无线充电的其他手机上,可谓是一举三得。
除了用来构建生态王国,MagSafe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培养用户无线的操作习惯,为苹果的无孔化铺路。从手机发明至今,手机一直在集成化的道路上发展。从可拆电池到eSIM,各大品牌都希望减少手机内的活动部件,让手机无孔化。
毕竟无孔化意味着iPhone可以名正言顺摆脱USB-C的限制,iPhone的无线快充、数据存储甚至是硬件维修都将完全由苹果体系掌握。到那时候,用户自然也没有不开iCloud云同步、买Apple Care+的理由了。

哆哆女性网鬼故事大全免费听有关周易的名字王成海周易预测网永城叶长青网站室内设计给风车起个创意的名字姓李的起什么名字好听usb蓝牙适配器沭阳网站建设推广周易八字取名起名大全取名字周公解梦梦见被女人打姓刘猪年起名大全营销网站建设培训金融网站设计周姓宝宝起名大全2018网站平面广告设计学什么qq网名可爱成群结队卫生巾起名大全广东制作网站专业的seo优化推广诗经楚辞起名男孩周公解梦大全查询梦见狗咬我网站动态logo制作大师起名测名周易西宁网站设计公司特朗普成美国史上最富总统工具起名九江网站建设公司金华网站建设价格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