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把世界带回到中国”——上海申博成功20周年纪念及其意义回顾

作者介绍 
徐波
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
原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外交官
图片
上海世博局国际联络部⻓、参展部⻓、外办主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
今天是12月3日,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20周年的纪念日。
一个月前,当年世博会的老同事们出版了一本《世博会与我》的书,再现了当年申博和办博的火红岁月。书的出版和世博会老同事在微信群里炸了锅似的交流和不时发出的各种感慨,也勾起了我对20年前如烟往事的回忆。
虽然这种回忆随着岁月的久远早已让人感到模糊,但它一旦碰到一个人的敏感神经元,同样会带来一种强烈的刺激,或一种电击般灼痛后所产生的兴奋。
20年前,作为一名外交官,我有幸在吴建民大使的领导下,参与了申博全过程并目击了中国如何击败俄罗斯、墨西哥、波兰和韩国赢得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权的。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国展局132次大会上为中国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作陈述
时任国务委员吴仪作陈述
图片
图  李岚清、吴仪在听到大会主席宣布中国上海赢得2010世博会时激动地握手庆贺。后排左1为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
那的确是一个令所有在场的中国人热血沸腾,人人高唱国歌,双眸噙满泪水的夜晚,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中国人,大家相互拥抱,共同为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心潮澎湃。
在当晚的庆功晚宴上,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一个长得像马克思那样的大胡子西班牙人在宴会的菜单上写下了“一个新的希望从今天诞生了!”
图片
蒙特卡罗申博现场外中国啦啦队激动的场面
图片
国展局前主席菲力普逊(左1),吴建民(左2)、国展局秘书长洛塞泰斯(中)、中国驻国展局代表周汉民(左4)在上海申博获胜后留影纪念。
消息传到上海,这个1200多万人口的中国第一大都市顿时沸腾了,年轻的大学生们纷纷来到南京路的世纪广场,他们高呼“我们成功了”和“拥抱上海,相约2010”。
图片
2002年12月3日上海世纪广场庆祝上海申博成功的激动场面
图片
年轻的爸爸将女儿举上肩,而小姑姑作为“海宝”一代,不仅见证了世博会的筹备与举办全过程,还成为上海世博会百万志愿者中的一员。
对于这样的一种兴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也许20年来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的兴奋早已将之取代或稀释,回忆就会变得平淡如水,就如同在看一份图书馆里发黄的报纸或窥视他人的日记。然而,当你身临其境,情况就不一样,你会真正体会到这个发生在蒙特卡洛的夜晚是如此销魂,意义如此非凡。
就我本人而言,正是这个申博成功的夜晚彻底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使我从一名职业外交官变为一名世博外事干部(先后任上海世博局国际联络部长、参展部长、外办主任和后来的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再到今天成为中法民间社会交流的摆渡人。
因此,抚今忆昔,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一) 往事并不如烟
如果要让我再现当年申博的场景,我可以叙述出投票时的N种惊险与激动的场景和n种坊间故事,如使馆厨师是如何给来自各方的中国代表团200多人提供中餐和他如何累的直不起腰,抑或为赢得上海申博,中国外交的台前幕后游说,如家乐福如何发起成立法国大企业支持上海申博后援团和希拉克如何向我们坦诚,法国已先期承诺普京,但在莫斯科出局后一定支持上海等……
然而,站在一个历史见证人的角度,我更愿意总结申博成功的外交学意义,其中,中国代表团向世界发出的“给中国一个机会”和要为上海和中国的青年们“把世界带回上海”的呼声让我迄今感到意味深长!
作为国家间文化与人民情感交流的“奥林匹克”,世界博览会从诞生的第一天就具有特殊的国家叙事职能,这就是为什么世博会的参展主体一直是各国政府和为什么在申办时各国政府首脑,甚至国家元首都愿意亲自出面背书?
为此,我更愿意将上海申博成功视作国际社会给中国的一次机会和给中国政府“把世界带给中国青年一代”庄严承诺的一次机会。
记得申办成功后,世博会一度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成为上海在国内外的一个城市新符号,甚至是一个时代有关上海的热搜词和那个时代叫作“海宝”的整一代青年人的成长记忆。
记得彼时的上海,茶余饭后无人不谈世博会,无人不关心世博会园区建设和国际招展的进度。
就我本人而言,从2004年到2010年的6年里,作为世博会国际联络与招展的一线负责人,我亲身感受到国际社会对上海世博会的无比热情。
除了我几乎将巴黎外交圈朋友原封不动平移到上海外,我几乎无时无刻不被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所“包围”,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我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将“世界带回中国”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我眼皮下将要呈现的一种历史景象。
图片
作者接待法国总统萨科齐
图片
作者接待法国国民议会议长贝尔纳·阿科耶夫妇
图片
作者与到访的法国文化部长德瓦布尔交谈
图片
作者与法国财经部长拉嘉德女士在法国中国商会晚宴合影
后来,上海世博会的国际招展和成功举办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当190个国家和56个国际组织参展上海世博会和它们成千上万的办博人员,在5.28平方公里园区内,与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和参观者长达184天内的零距离互动,我真切地看到世界来到中国(上海)的场景。
如果说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那个曾经的“世界”是“不请自到”的话(虽然它曾给上海留下了各国文化交流的印记和法租界等的异国风情,使上海一度成为远东最大的大都市和所谓的“东方巴黎”),今天的世界却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伸开双臂热情邀请而来,并希望这个世界从此长驻中国,与中国人民一起来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
在世博会开幕式上,时任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大使曾用“一届见证中国崛起的真正意义上的21世纪伟大世博会”来形容上海世博会。
对于我们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或更广泛意义上所有中国人来说,上海世博会(也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融入世界”的一次洗礼,它通过全世界103位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及350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观者云集浦江畔,与中国政府和人民共襄世博盛举,从而成为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一种形式确认。 
图片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焰火晚会  
我想,对于世界曾给我们的这种机会和国际社会曾经对我们所给予的充分信任,在申博成功纪念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旧事重提,也不能不表达应有的感谢与感恩。
  (二)上海世博会的历史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我们申办、筹备和运营世博会时,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至少它对所有世博会组织者而言,这是见证中国融入世界和在国际舞台上和平崛起的国家大事,因此,每个办博人也都因参与这样的大事而感到人生新的意义。
我在纪念世博会举办十周年时曾在《财新》网上撰文指出,如果说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从贸易体制上融入世界的话,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是中国在精神和价值层面上与世界的一次拥抱,是一次中国社会走向开放和现代化社会的“成人礼”。
记得当年我在接待世界各国来宾和媒体时,我会讲述一个中华民族的百年世博梦想,说的就是先贤们在百年前就提出办世博会的建议。他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原因是只有工业化强国才能有资格举办世博会,一旦中国举办世博会,中国就进入世界大国的行列。
我还记得上海人民的老市长汪道涵先生曾说过,世博会与奥运会不一样,世博会的影响要管50年。
世博会的法语是 Exposition Universelle,确切地翻译中文应该是万国博览会或普世展览会。工作和生活在法国这么多年,它让我真切感到汪老对世博会意义评价的话的份量。即使在今天的巴黎,历史上的7届世博会给这座世界光明之城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印记,从埃菲尔铁塔到大小皇宫到今天的奥赛美术馆、东京宫、亚历山大三世桥,世博会让巴黎更加universelle,更加美丽。
图片
巴黎埃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巴黎世博会,现已成为巴黎和法国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象征。
从上海的角度看,世界博会让上海更加美丽,在国际上更负盛名。从universelle的角度看,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几乎将上海和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主题)天衣无缝地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问题相联接,从而使这届世博会更具有普世意义。
回顾这届世博会,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世博主题选择具有充分的时代性和普遍性。
在我们这个人类祖祖辈辈居住的地球上,地不分南北,国不分大小,都在享受人类城市化的成果时,我们也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这种城市化成果的受害者,如地球变暧和全球普遍的高房价让今天所有的城市人感到困惑和沮丧。
我迄今清晰地记得,国际参展方代表们对我说,他们千里迢迢参加上海世博,就是要在上海寻找一种城市化的世界新理念。为此,在世博园区,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些美仑美奂的展馆,更有展馆里各种前卫的绿色生活理念呈现。
我们回顾世博主题,既是对世博会成功经验技术层面的总结,也是“不忘初心”的需要,即从上海这一个半世纪前的小渔村成长为当今国际大都市的轨迹中,去如何探寻上海发展或更大层面上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
20年前,中国的GDP才10万亿,不及今天的十分之一,中国的人均收入才5000美元,无论上海作为申办城市,还是中国作为申办国家,我们在当时五个竞争国中的劣势是不言而喻的。20年后,中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上海已是仅处于纽约、东京、洛杉矶的世界第四大国际都市,其GDP远超过当时所有竞争对手城市GDP的总和。
从城市化的角度看,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4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65%,2035年75%,2050年85%。换言之,从现在起到2050年,至少还有2.8亿中国农民要进城,也就是一个几乎接近美国人口9成,欧盟人口6成的中国农民大军要成为城市居民,其所产生的经济、社会、人文和环境等巨大影响,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难以估量的。
20年前,上海人口1200万,今天超过2500万。在中国,超过1000万人口的城市有17座,其中超过2000万的就有4座。
20年前,世界的人口60亿,今天已达到80亿。
然而,当我们站在世界的高度鸟瞰这一切时,它可能呈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
一方面,如东京、旧金山、首尔等大都市经济区的作用不断显现,另一方面,人类回归自然的趋势不断强化,在法国和整个欧洲,将选择居住地点和生活质量优先于对就业的考虑在都市白领中大有人在,而数字技术和宽带的普及又使之成为可能。
因此,正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普世意义让我们在申博成功纪念日回眸历史,看清当下,特别是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3年之后,人类如何思考下一轮的城市化道路,如城市人口过度集中与公共卫生危机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在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上海和香港的新冠感染概率要高于世界其它中小城市?为什么城市化率相对比较低的非洲各国,在此次新冠肺炎的国际灾难中受的影响反而比较小?
还有,世界范围普遍的高房价和数字技术革命将对人类未来城市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换言之,20年过去了,我们究竟离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宏伟目标是近了,还是远了?
(三)如何回答“将世界带到中国”的历史命题?
这个乍看起来应该不算是问题的问题。
首先是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与20年前相比,世界不仅来到中国,中国也已深深融入世界。今天的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体,中国是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贸易伙伴。
从中国的角度看,对外贸易依存度虽然在近年有所下降,但依然占中国经济的三成以上,2019年,中国有1.55亿人出国旅行,有700万人在海外留过学,海外侨民高达6000多万。
然而,这又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在疫情前,官方统计在华外国人接近100万。随着3年来疫情的不断恶化,外国人离开中国日益增多。今年5月,欧盟中国商会会长伍德克估计,大约50%的欧洲侨民已离开中国,估计这个比例半年来还会上升。
如果我们将疫情前中国百万外国侨民作统计样板,对于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的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外国人在华的比例不及0.7%,这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高外国移民比例形成强烈反差,如欧洲国家的移民普遍占人口的10%以上。
外国侨民人数最多的城市上海,疫情前有21.5万外国人,占全国的23.7%,但与上海2500万人口基数相比,也只占0.8%,情况并没有好多少。相形之下,纽约人中35%生于国外,他们操170种不同国家的语言,在伦敦,三成以上的人同样出生在国外,伦敦不仅有印度裔的市长,最近还出现了印度裔的首相。在旧金山湾区,64%的科技工作者出生在国外……
虽然外国侨民数并非是一国开放度的绝对指标,但它作为一种参数,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度量函数,如在上个世界40年代,在上海的外国侨民曾占上海人口的4.5%,在租界内,当时的侨民人口密度甚至与伦敦城区不相上下。
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中,我们曾设有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副主题。今天,上海有意打造全球城市(Global city),这样的侨民指标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刚刚闭幕的中共20大提出了未来中国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口号,我以为这种高质量的开放体现同样也体现在中国的对外门户方面。
由于疫情原因,浦东机场的国际航班减少了至少90%,我所熟悉的大多数在沪法国朋友大都回到了法国。如今,他们的适时返回上海,既是对中法和中欧经济合作的实际需要,也是上海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的一大指标。
不久前中国政府优化疫情防控20条新政刚出台,全球股指和媒体都给予了极为乐观的反响,这充分说明外部世界对中国的重新开放是多么的期待!对20大后中国政府提出的未来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前景有多么期待!
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和中国新时期高质量的改革开放均离不开世界的参与。作为对外开放的城市新地标的上海进博会,上月初已迎来了第五个年头,在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强调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专门重申了中国愿意与各国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的真诚意愿。
图片
图 2022年11月5至10日第五届上海进博会
在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作为一个从上海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对上海的热爱与自豪源于我对这座伟大城市的开放秉性和拥抱海洋与世界的城市精神的认同。一部上海的城市史,就是一部中国的对外开放史,上海荣于开放,毁于封闭。
为此,本人有理由相信,20年前我们好不容易从蒙特卡洛带回的世界,是不会也不应该从我们的眼皮下溜走的。
(四)用世博精神继续讲好中国故事
与20年前或与3年前的世界相比,我们所处的地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波诡云谲的世界里,“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似已不复存在,冲突、对抗与撕裂似已成为当下国际关系的一层基本底色。然而,即便是如此,我认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包括美好城市生活的强烈愿望并没有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有法国朋友对我说,上海世博会后已无世博会。也曾有国人对我说,由于元宇宙科技的出现和中国已经走入世界舞台中心,充满古典主义色彩的世界博览会,无论在展示手段还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均已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不存在再次申办世博会的可能。
然而,我始终坚持认为,不管世博会的过去与未来,作为世博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盛会和中华民族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一次伟大实践,上海世博会的精神价值并没有过时,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发显示出这种可贵的精神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精神价值还应成为我们今天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新范式。
我想,这应该是今天纪念上海申博成功的全部意义所在。
记得在世博会期间,国际参展方对我们提出帮助他们在展馆前安放铁栅栏事非常不理解,甚至认为会影响到世博会应有的节日气氛。但在看到园区内人山人海时,他们明白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好处与弊端,从而主动联系我们,要求安放铁栅栏,甚至派遣武警维护其展馆秩序。
SHANGHAI 
2010 10.16
图片
2010年10月16日上,上海世博会单日入园人数103万,创世博史纪录。国际参展方从一开始反对使用铁栅栏到同意并甚至要求世博会组织者派遣武警维护秩序,反映了他们对中国人口大国问题的认识更加具体和客观。
这个例子虽然极端,但它形象地说明对外真诚交流的重要性。没有坦诚相见,没有世博平台所建立的各国办博人之间的信任,就不可能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共识。
就我本人而言,这段世博会不同文化对话的经历也已成为我人生的一大财富。
20年前的今天,我见证了申博成功,后又受家乡上海主要领导的信任和外交部领导的支持,从外交部调到上海,成为世博会唯一经历申博到办博全过程的一位职业外交官。
20年在人的一生中说长也并不长,但从期间的文化对话实践看,无论是当年的申博还是办博,还是后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台上加强中国民间社会与世界的人文合作,还是今天在巴黎创建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继续吴大使未尽的“爱祖国、爱人类”的事业,一路走来,我觉得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架起相互理解的桥梁,既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工作,也是一件需要殚精竭虑,有一种工匠般修行才能完成的事业。
记得在我离开大使馆到上海世博会任职前,那位西班牙大胡子秘书长专门为我设宴饯行。席间,我请教他,“如何做好世博会国际沟通工作?”
这位昔日的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国际参展部长笑呵呵地对我说,要尽力防止出现被国际参展方视作“骗子”和被同胞视作“叛徒”的尴尬。
大胡子的话有点刺耳,甚至还有点“玩世不恭”,但不幸的是,他所提醒的这一切就是我6年世博会国际沟通的真实写照。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利益诉求面前,沟通者到处面临的是为其预设的各种“陷井”,你的国际同事会因其诉求得不到满足而指责你违背当初申博时的承诺,从而成他们眼中的“骗子”,而你的中国同事会觉得你没有努力维护其利益而成为一个出卖同胞的“叛徒”。
从一定意义上讲,本人20年来文化沟通的心路历程也证明了这样一项伟大工作的敏感和艰巨
世博会期间,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大使总是对我感慨。他说,世博外交的实质就是在不同文化对话过程中的一种妥协过程。他将世博外交形容为“妥协艺术”,非常形象地揭示了上海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的秘诀。
作为一名外交官,我深知在上海世博会,中国与世界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任何挫伤国际参展方积极性,与其争利的做法最终影响的是世博会展示的质量。同理,只要国际参展方的展馆精彩了,世博会就一定精彩。中国要与国际参展方同舟共济。说的再直白些,作为做局者,中国才是最大的获益方。
然而,话虽这么说,由于文化的差异,一个人的思想并不是沟通者“慷慨陈词”所能改变的。由此,我想到吴建民大使生前所倡导的“爱祖国、爱人类”的理念。我认为,吴大使的思想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应有精神面貌的写照。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佐证了这种理念的成功,换言之,这也是全体世博外事人员“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成功。
图片
2002年12月3日,吴建民大使和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在蒙特卡罗庆贺上海申博成功。
试想,如果世博外事人员只爱祖国不爱人类,他就会对国际参展方缺乏耐心,就会与它他们争利,就很可能将世博会变成了一个“中博会”。
我觉得在申博成功的纪念日,重温这些往事还是有意义的,它至少可以为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获得一种启迪或找到一种思想坐标,从而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报告中所讲的那样,在大变局的今天向世界讲好“可亲、可敬、可爱” 中国的故事。
在回忆申博成功的历史时刻,我更加怀念吴建民大使,他深邃的外交韬略,熟练的英法双语,娓娓道来的对外沟通方式,被时任国务委员吴仪女士亲切地称为“申博的前方总指挥”。他对上海申博的杰出贡献,不仅被所有申博人敬重,也被时任上海领导班子亲切地称他为上海的“大恩人”。
图片
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在上海图书馆向上海市民讲解上海世博会的历史意义,他要求上海市民树立文明新风,做好世博会东道主。
出任国际展览局主席后,吴大使更是对上海世博会寄于深切的期望,迄今我还记得他对上海办博无微不至的关心情形。同样,吴大使昔日对我“要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向中国介绍真实的世界”的嘱咐,也已成为我一生对外沟通的座右铭。
由于疫情原因,不要说世博会这样的大型国际文化盛事,就是最习以为常中国旅游团也消失在巴黎香街和老佛爷商场长达3年之久,面对相会的缺位所导致的沟通的缺位和沟通的缺位所导致理解的缺位,美国皮尤研究所最近一个时期来对欧美国家针对中国的民调就已折射出这种问题的严重性。
然而,我认为,在复杂和诡异的国际形势面前,与其感慨时局的骤变或世态炎凉的无情,不如重温一下上海世博会文化对话对我们的教益,并将这种文化对话的有益尝试运用到今天我们与世界的沟通之中。
二年前,在那篇上海世博会举办十周年的纪念文章中,我曾呼吁中国社会要寻找与世界的再一次共同感动。一些朋友当时就对我说,我的想法虽然不错,但在当下的国际环境里是水中月,镜中花,是一种书生的一相情愿,甚至是一种无知和无奈。
我回答朋友的置疑,我说我承认当下时局的险恶,也不否认疫情、俄乌战争和中美修昔底德似的无底线冲突已使上海世博会时的国际友善环境荡然无存,但我还是坚持认为,越是在这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与世界重建互信,回到当年上海世博会那样中国与世界的共同感动,回到我们当年申博时的那种豪情满怀。
图片
作者欢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到访上海世博园
图片
作者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交谈(右1为欧盟展区总代表、前比利时国防大臣德拉克洛瓦,介于巴罗佐和作者之间者为欧盟驻华大使阿布)
图片
作者欢迎前爱尔兰总统、联合国人权高专罗滨逊夫人到访世博园
图片
作者与联合国秘书长阿富汗问题特使、前阿尔及利亚外长拉赫达尔·卜拉希米在世博园工作午餐。
如果说上海世博会圆了中华民族百年强国梦,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和平崛起,如果真如老市长汪道涵所说过,世博会的影响要管50年,那么,正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征程中的中国人民,正在打造全球城市的2500万上海市民,需要的不就是与世界的日益紧密的联系吗?
也许,我们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是巨大的,但纪念申博成功不就是为了“不忘初心”吗?
作为曾经为百年世博梦想热血沸腾的办博人,我们不能让已经带到中国的世界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走,即使西方有一些人千方百计想从中国脱钩,想挑拨世界从中国溜走,我们也要使出浑身解数把世界牢牢拴住,不让它溜走滑掉。
图片
图 世博园鸟瞰
“随着时间的流逝,上海世博会的历史意义将越发显现。”
我想,如果说把世界带回上海曾是我们20年前的承诺,那么,把世界留在上海就是我们今天的责任。
*作者系上海世博局国际联络部长、参展部长、外办主任和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
责任编辑:孙欣然

哆哆女性网山西卫视在线直播女儿起名好字黑龙江卫视直播在线观看元姓起名怎么免费婴儿起名字太行山上电影股票900957你看那盛放的花带着期盼的种子起名带水字的古诗词起名字 男xmtv起名打分网射手座和什么座最配爱乐之城百度云公司起名属木的字中华台北vs菲律宾起居有常名词解释宝宝起名以诗desire漫画饮料起名子香蜜沉沉烬如霜演员表异形契约百度云乱炖大杂烩经典说说102例确诊患者来自同一层楼给小孩男孩取起小名大全套装地下城查1518起名测名打分姓李的男孩起名字大全暗月套牌2010年2月14日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