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9.2分,怎么敢拍她最残忍的八卦

图片
《王冠》中,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时刻去世前两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才刚刚接见了最新上任的英国首相。
这戏剧性的变故,让我立刻想起网飞电视剧《王冠》中的一段台词。
这部女王生前就爆火的高分剧里,这是女王第一次对政事说狠话的情节:
“我当女王仅仅十年,在这段时间我有过三个首相。他们都有野心,聪明,才华横溢,但没有一个坚持到任期结束。
不是太老、病得太重,就是太软弱。都是些当选了却有始无终的人。
一生经历15任首相,伊丽莎白二世现在终于完成了她对国家有始有终的诺言。
图片
我承认我是各国王室八卦爱好者,当时打开这部四季平均9.2分的神剧,是为了看女王和戴安娜的婆媳关系。
但剧中这句掷地有声的斥责,让人今天格外想聊聊,《王冠》拍出来的英国女王——
一个本不该有偏向的“政治吉祥物”,一个应当遵守英式“三从四德”的女人,会质问这个国家最有权势、占尽社会资源优势的贵族男性:
为什么你不能履行你的职责到最后?
图片
今天女王的去世引发全网唏嘘,或许正是因为她用长达96年的人生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反面:
为什么她能坚持到最后?
坚持应对一个个野心勃勃的政客以及他们治下的国家、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民众、整个世界的动荡与威胁。
同时还忍受老公的不安分,子女的骄纵和不成器,王室家族与舆论岌岌可危的关系。
图片
电视剧拍了长达400个小时,却依然说不尽全球最知名、最尊贵的女人,一生里那些最“残忍”的八卦。
01
女王不需要“人性”
毫无疑问,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一大创举,但放在21世纪现代人的眼光中审视,它也让人眉头紧皱——
在这个系统里,活人,不可以像一个人。
当年乔治六世去世得突然,年仅26岁的伊丽莎白是在匆匆忙忙中从非洲返回国内,继承王位。
没有人能立刻接受现实并习惯国家状况与个人身份的巨大转变,除了经过大风大浪的——
女王的奶奶。
剧中设计了这样一封信,由王太后写给稚嫩的女王:“悼念你父亲的同时,也要悼念另一个人:伊丽莎白·蒙巴顿。”
那个不必肩负责任、不用代表国家形象的伊丽莎白已经死了,从今往后,只有钮祜禄伊丽莎白二世。
图片
“王权必须胜利,必须永远胜利。”(The Crown must win, must always win.)
这台词铿锵有力,仿佛爽剧宣言,但根本经不起细琢磨。
它要胜过谁?
胜过人的七情六欲,个性与好恶,以及那些可能被发现“原来你也不过是个普通人”的漏洞。
图片
女王不可以任命自己多年来最信赖的秘书,必须要遵从王室秘书论资排辈的老规矩,让老古板把工作交接给下一任老古板。
不可以在面对公众的发言中,有超出演说文稿一丝一毫的表述或情绪。
哪怕那份文稿是由和社会现实脱节的老贵族所写,迂腐、保守,一看就会引起民众的反感。
当然,也不可以有自己喜欢的发型。只要公关团队觉得女王这样显得干练精明,女王也只能沉默两秒:“谢谢,我很喜欢。”
图片
从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君主的那一天起,包围女王的就是这同一种规训。
她也知道自己但凡叛逆一点,可能都是一场国家级的风波。
但一直这样“假装不是人”下去,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吗?
《王冠》第二季的一集,女王自己都觉得哪里有问题——她好像情感超乎寻常地淡漠,以至于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缺陷”。
故事的背景是1965年,英国威尔士发生了一场著名的矿难悲剧。
连日的大雨冲垮了高高堆积的煤山,总共才8000多个居民的艾伯凡小镇,直接被掩埋一半。
受灾最惨重的是一所被冲垮的小学,144个遇难者中,有116个是儿童,惨烈程度震惊全国。
图片
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女王在初期除了官方的发言之外没有其他举措,新闻和政客都指责她太冷血。
在事发的第8天,她才亲自前往受灾现场慰问,并且难得地在公众面前展现出了悲痛的情绪。
事后人们得知,女王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极为后悔。
直到2015年,她仍认为没能第一时间到场“是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电视剧的艺术加工,这样为女王的冷漠作解释。
灾难发生后,时任首相威尔逊第一时间请求女王亲临现场,但女王认为这超出了王室“一般只去医院慰问”的惯例。
她觉得自己一出现在公众面前,就难免有各种围观、凑热闹、交通堵塞,干扰了最要紧的救援。
图片
面对首相提出的“安慰民众”,女王的第一反应却是:“你的意思是作秀?”
在女王——或者说王室——的认知体系里,流露感情、展现哀伤,已经越过了自身责任应该保持的界限。
她并非不在意灾情,但始终在进行本能与规训的天人交战。
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摄影师妹夫从灾难现场回来后,都格外动容。
女王却像在解一道数学题一样认真地问菲利普:“你哭了吗?为什么?”
图片
剧中,政府为了转移民众问责的注意力,引导舆论去抨击女王的冷漠。
为了挽救形象危机,女王才火速赶往现场,完成了一场堪称完美的灾后慰问。
但事后和首相交心的时候,女王说,其实当时我并没有哭出来,只是假装擦了擦眼睛。
她也不懂,为什么那么容易动情的时刻,她却保持着一种极度的镇定和淡漠。
图片
首相安慰她,重申了王权不需要情绪太丰富,以及女王多么完美地履行了职责。
可是当最后女王独自一人听着受灾小镇孩童唱的赞美诗,终于默默流下眼泪时——
你会觉得,比起没有柔软的本能,它被压抑、剥离,要费尽全力才能找回来,更可怕。
谁也无法说清,到底是天生抽离冷静的性格让伊丽莎白格外适合做这件事——正如一句台词所说,“王冠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它的人”;
还是君主制长年累月的要求与磨练,终于让一个人变成了不需要被软弱所累的女王。
图片
02
困在王宫里,活人也没了活气儿
王位不是一个身份,它是一个巨大的、无法逃脱的系统。
没办法像女王一样适应它、和它相互成就的人,就只剩和它互相折磨。
无论电视剧内外,女王兢兢业业的一生,始终都在摆平家族里层出不穷的叛逆分子——
对工作冷酷无情是正常的,但对女王来说,“对家人冷酷无情”也是工作。
叛逆分子0号,女王的叔叔爱德华八世,也就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温莎公爵本人。
图片
温莎公爵与夫人真人照片
他身为国王,执意要娶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受到教会和王室极力阻挠。
最后他放弃了王位,所以女王爸爸这一支——本来可以一辈子做快乐王室亲戚——才接手了二战前夕的大英(lan)帝(tan)国(zi)。
女王小时候其实很喜欢这位叔叔,但继位之后,她不得不提防叔叔整出有损王室形象的幺蛾子,甚至要阻碍他返回英国国土。
叛逆分子1号,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漂亮又张扬。
作为全世界活得最滋润的妹妹,她人生第一大苦恼是,没有嫁给比自己大16岁的离婚男人;
第二大苦恼是,能干的活儿太少了,想在外面多抛头露面,艳压姐姐。
为了这两件事,《王冠》每一季都得有一两集,专门掰扯姐俩的暗自较劲。
图片
玛格丽特公主从小被教育,接受你的位置
叛逆分子2号,王储之位坐穿的查尔斯(现在应该尊称一声查尔斯三世了)。
大家一般都熟知他的“渣男”八卦,但《王冠》中的查尔斯更像一个被王宫憋疯了的精神内耗十级患者
从小缺爱,敏感孤独自卑软弱,找不到自我价值……卡米拉是唯一能理解他精神世界的人,所以双双婚内出轨也要爱得不离不弃。
感觉女王80年代后段的主要家务事,就是治他的精神内耗。
谁知最后有奇效的,是一句撕破脸的争吵:
“你还想不想当这个国王?!”
他竟然,他果然,还是想的。
图片
这就是这个系统最荒诞的地方——
恨它像黑洞一样吞噬人的个性与自我,却又离不开它用名望、地位与财富滋养出的巨大诱惑。
然后变成它冥顽不化的一份子。
就像在查尔斯和戴安娜的婚姻悲剧里,明明整个家族都知道查尔斯爱的是别人,只有亲历过爱情被毁的玛格丽特公主在婚前提了一句反对。
但也仅仅是一句,没有任何用处的反对而已。
图片
剧中查尔斯与戴安娜
在电视剧的故事线索里,女王对这个系统的伤人之处,明显经历了一个从割肉般疼痛,到彻底麻痹的过程
女王妹妹的初恋,是被女王亲手扼杀的。
当整个教会都反对玛格丽特公主的婚事时,她只能推翻自己许下的诺言,把公主的初恋“发配”到了比利时工作。
两年的缓兵之计到期后,以为事可以成了,没想到王室又搬出了新的绊脚石。
女王十分愧疚自己两次背弃对妹妹的许诺,深陷亲情和国家大义的冲突,那时她不过也才不到30岁。
图片
玛格丽特公主与初恋真人照片
但等人到中年,儿子开始准备学习做一个国王的时候,女王的软肋似乎早就坚硬如铁了。
吃瓜群众一般都对查尔斯没什么好感,但有一段剧情里,我会觉得即便他未来注定坐拥江山与财富,依然可怜至极。
查尔斯为了顺利受封威尔士亲王,专门去当地读了一学期大学,学习威尔士语和当地文化。
他受到老师的鼓舞,擅自修改了演讲稿,第一次对公众讲出了自己经过认真思考和感受的心声,让本来反对英国王室的老师都深受感动。
他以为回到家能得到一些鼓励和赞赏,女王却表现得非常冷淡,并无情地指出他的自以为是:
没有人想听你表达你的想法。
无论是作为家人的她,还是作为臣民的普罗大众。
图片
女王这话其实没有任何错误。
公众的耳朵会杀人,每一句偏离轨道的出格言论都暗藏锋利,不知何时就会给人致命一刀。
可这也是作为一个母亲,能给出的最糟糕的回应。
剧里最能和女王共享这种撕裂感的,恰恰是选择退位、过过两种人生的温莎公爵,他告诉女王:
“人性与王性,会永无止境地碰撞、交锋。
而我们作为兄弟、丈夫、姐妹、妻子、母亲的身份,在一次次交锋中,愈发黯淡无光。”
03
一切牢固的终将烟消云散
女王对规章的严格遵守,对任何逾矩行为谨小慎微,当然也有非常现实的历史原因。
BBC今日的讣文说道,“在她出生的时候,没人能预测成为女王将是她一生的命运”
这不仅是对女王勤恳一生的赞美,也是对当年动荡世界环境的客观还原: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正在经历巨大变革,英联邦的体系早已不复往日辉煌,随时暗藏变数。
英国国内,对于君主制是否还应存续的争论,也甚嚣尘上。
一个不留神,可能就被连锅端偷家了。
图片
女王夫妇出访澳洲等一系列英联邦国家,累到做梦都在挥手
1957年,有一位奥特林厄姆勋爵在报纸上大肆批评女王守旧、自负,发言稿脱离群众,堪称20世纪整顿英国王室第一人。
甚至直接放话,“过去君主制是常态,而现在不是。”
图片
其实当时依然有大量上流社会人士把持话语权,一位贵族愤怒到甚至要和他决斗。
但女王和他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甚至对他提出的要求基本都接受了。
很多要求其实在今天看来,也不算什么。
比如将王宫部分对外开放,让更多平民和精英得以近距离接触王室;比如建议女王在电视上发表圣诞讲话,在王宫里雇佣更多的年轻雇员,等等。
简而言之:放下你的身段。
在媒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世界里,去履行被展示、被观看的义务,拿捏一个既神秘、又足够被想象的尺度。
图片
或许从1953年全球直播了加冕仪式开始,这就注定是女王一生忙碌的事业。
直到2012年伦敦办奥运会的时候,女王还在为弥合社会的裂痕而工作。
很多英国人对这次奥运会相当不满——93亿英镑的开支,看不出对自己有啥好处,还整天影响日常出行,不满意也正常。
已经86岁高龄的女王以身作则展示对奥运的支持,多次亲身视察奥运工程的建设,最后在开幕式上和007完成了惊天一跃(当然是替身)。
图片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英国王室的支持率依然在近几十年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2016年的民调数据显示18-24岁人群对君主制的热情,是最低的。
女王终其一生,都像是在背扛着一辆下山路上豪华又衰败的老爷车。
甚至民众对她的爱戴,都超越了对君主制本身的支持:
去年的民调数据中,68%的英国民众支持保留君主制,而对女王本人感到满意的比例高达86%。
还不到一天,已经有新闻报道开始唱衰,查尔斯三世是否能勉力维持住好不容易保住的家业,又是否能应对部分英联邦国家已经开始的蠢蠢欲动。
图片
《王冠》中,撒切尔夫人辣评王室
BBC今日的讣文中,有一句话让人深感环球同此凉热:
“在不列颠的影响力不断衰退、社会变得面目全非,就连君主制的角色本身也陷入争议的时期,对很多人来说,她成为了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唯一不变的那个点。”
人们总是希求有一种坚固能永存。
昔日的荣光,高尚的品质,70年如一日的信守诺言。
哪怕是一位女性并不强壮的肉身,与一个注定有缺陷与弱点的灵魂,构成了这坚固本身。
但如今也是时候相信,会变的,都会变的。

哆哆女性网怎么优化自己网站的关键词深圳网站设计要多少钱静宝陕西专业seo优化永城招聘网周易生辰八字免费起名的姓名测试结果网站徽标设计UE设计网站永城好工作周公解梦梦见我和别人打架制作电脑网站多少钱姓金的女小孩起名吉安律师网站建设普兰店网站制作涩谷三郎起名字女孩免费打分周易起名网国学起名文化网站的优化方案怎么写顾姓的宝宝起名女生霸气的个性签名名贯四海起名测名软件室内立面图制作ppt的网站的周易临卦夜场网站怎么制作网站做优化价格iphone动态壁纸网站建设经营服务合同范本cctv13在线直播观看正在直播直播梦见老公有外遇周公解梦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