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跨性别者”:对身体难以认知,家长为了救助,把他们送去了精神病院

文案|艺述史  
艺述史官方原创
性别焦虑是与生俱来的
他们也不想走向绝路,可是这种感受太痛苦了
 01 
在一个寻常的夜晚,15岁的女孩小林坐在即将没电的台灯下,伴着阴暗的灯光,拿起一根针扎破了自己的手指。
鲜血顺着指尖滴落,她写了一封血书,只有短短6个字:
“救救我,救救我......”
图片
没过几天,“跨性别门诊”的医生潘林收到了这封信,看完之后,他小心翼翼地放回了收纳箱。
不知从何时起,收纳箱已经被填满了,里面存放的全是类似的信件。
这些给潘林写信的人,有一个统一的代称,叫做“跨性别者”,它跟带着病态色彩的“患者”不同。
“跨性别者”是指在性别认同、性别表达、或者性别行为方面,与出生时生理性别不符合的人群总称。
这类人往往难以认知自己的身体,他们不是精神病患者,也不是心理障碍者,更不是单纯的“变性人”。
而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无法被定义的“异类”。
在某种环境下,由于性别焦虑,他们可能会患上抑郁症,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可谓“恐怖至极”。
图片
潘林的门诊里,每天都有十几个跨性别者前来就诊。
在这个屋檐下,发生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跨性别者”这4个字,不得不令我重新审视。
 02 
“求求你,别给我孩子开任何药物”
潘林医生所在的“跨性别门诊”是2017年开设的,而潘林医生则是国内第一支跨性别序列医疗团队的创建者。
这支医疗团队,整合了不同的医疗科室,接待着一个又一个的“跨性别者”。
潘林医生诊室的桌子上,常备一包抽纸巾,旁边的垃圾篓里,装满了无数家长的眼泪。
一个来问诊的跨性别者刚跟母亲走出诊室,在关门的一瞬间,母亲突然回过头来扔给了潘林医生一张纸条:
“如果你再敢给我女儿开激素,我们全家都饶不了你”!
图片
她们出去后,女孩的父亲又进来了,“啪”的一声跪在了地上:
“医生我求你了,我宁愿我的女儿对身体无法认知变成疯子,也不想让她变得不男不女”。
潘林叹了口气,陷入了沉思。
还有位家长,迫于孩子的压力在性别重置手术知情书上签下了名字,为了阻止这场手术,他写了数十封投诉信:
“我们怀疑潘林医生为了赚钱,毒害国家青少年”。
“孩子之所以听他的话,是因为潘林医生联合精神科医生给孩子开了药”。
门诊的另一名医生刚给一个跨性别孩子做完检查,家长提着刀就进去了。
潘林说:“说不定哪一天,我也会遇到相同的事情”。
图片
无论是跨性别者还是其家长,他们的行为实在太可怕了。
为了找到原因,我专门登陆到像“知网”这样的数据库,输入关键词“跨性别者”,然而相关文献寥寥无几。
虽然现在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已经有很大提升了,但我觉得“跨性别者”依然很难被人接受。
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他们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有一次,一位母亲瞒着孩子来到诊室,哭着对潘林医生说:
“我们家孩子才16岁,因为她的事情整个家已经支离破碎了,求求你别给孩子开任何药物”。
女孩的检查报告中,存在着一两项异常指标,它并不影响性别重置,但潘林还是以此为由拒绝了她。
没过几天,潘林医生收到了女孩的来信:“潘医生谢谢你,我实在对身体无法认可,所以我选择了结束”。
图片
潘林立刻联系了相关救援队,这才阻止了一场自杀事件。
从那之后,他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去开导家长,也不会牺牲孩子的权利去妥协了。
“性别焦虑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也不想走向绝路,可是这种感受太痛苦了”。
门诊里10%的跨性别者都是12-17岁的未成年人,潘林发现,他们当中有近一半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生理性别的疑惑。
他接触的最小问诊者只有10岁,焦虑的爆发和加剧,一般都发生在青春期。
在采集病史时,潘林医生会问到一个常规性的问题:有无自杀、自残的行为?
离奇的是,90%的孩子都回答了“有”,有些孩子的胳膊上,甚至还残留着刀子的划痕。
相比起成年跨性别者,未成年人是最难干预的群体,他们的自杀率,要比正常青少年高出5倍。
图片
若是给他们做跨性别治疗手术,无疑是在他们的人生中引入了最大的风险。以后找工作怎么办?结婚怎么办?这都是问题。
可若是不治疗,他们很有可能再次走向极端。
所以作为法律监护人,家长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孩子的用药、手术等一切治疗,都要在家长的支持和认可下进行。
但问题是,家长根本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甚至把他们关到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孩子为了“自救”,往往会做出更加可怕的事情。
图片
 03 
“为了脱离痛苦,我选择不上厕所”
每一年,潘林医生几乎都会碰到因为在家自行切除性器官,而被家长送来急诊的孩子。
这些孩子的下场,大部分都是大出血并发严重性坏死,或者全身性感染。
前几个月,潘林接到了一个家长的电话,他说孩子在家切除了一侧睾丸,另一侧因为疼的实在受不了,只注射了能让组织坏死的药物。
家长拿着孩子切下来的器官,急匆匆的来到了医院,他们见到潘林医生时,说的第一句话竟是:
“拜托你了医生,千万别让他从男孩变成女孩”。
图片
15岁的小林,也是被父母拒绝做跨性别治疗的孩子,有时抑郁症发作,她会随便抓一把药吞下去。
一次常规体检后,小林的母亲接到电话:“赶紧让孩子回来住院”。
由于长时间大量吃药,小林的肝功能超出正常值3倍,肝脏指标没有一项是正常的,所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中的那一幕。
这些孩子不是不知道后果,最早期他们有一个共识:长期吃激素类药物,活不过30岁。
只是比起死亡,他们更害怕自己的身体,意识里明明是女孩,却在一个男人的身体里逐渐成长。
以下是一位“跨性别者”的自述:
图片
“我上二年级时就对身体感到奇怪了,我给妈妈说不想当男孩了,我喜欢穿漂亮的裙子、扎好看的马尾。
妈妈骂了我一顿,我再也没提过这个话题。
在学校里,同学都骂我是‘娘娘腔’、‘假小子’,他们把我堵在厕所里,让我脱裤子进行验证。
我最怕的地方就是厕所,有时憋一整天都不去。后来我跟老师说了此事,他让我在下课前5分钟提前解决。
我为了融入同学的小团体,拼命想变成一个坏学生,跟着他们收保护费,欺负更加弱小的同学,但这些都不是我的本意。
强烈的负罪感折磨着我,最终我崩溃了,决定脱离这份皮囊,通过跨性别治疗做回真正的自己”。
图片
其实这种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对于初次来问诊的,潘林医生会进行宣教:“你的孩子没有病,性别焦虑不会造成心理障碍,让他们走向极端的,是来自外界的打压”。
潘林知道,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如果父母都忽视他们说的话,不理解不支持他们,那么这个孩子注定走向绝望。
实际上,有些孩子在开导之后会慢慢接受自己的身体,有些接受不了的还可以通过改变穿着、锻炼发声等方式来调整,实在无法接受的,再考虑青春阻断或手术治疗。
然而《2017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研报告》中显示:在1640位“跨性别者”中,仅有6位没有遭受过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图片
剩下的1634人分别遭受了殴打、拘禁、辱骂、掐断生活费、送去精神病院等不同的经历。
家长太想让孩子好起来了,他们没有理性的避免悲剧,而是选择了“强行扭转”,从而把孩子送上了绝路。
一位极端的家长对孩子说:“不男不女的算什么?你还不如去死”。
这对性别焦虑的人来说,无疑是致命性的打击。任何学校的、职场的、社会的打压,都不及父母的当头一棒。
最终孩子在抑郁的状态下听从了父母的话,选择了结束生命。
有些父母只有到了医院,看见了孩子的尸体,才会反思自己为什么没对他们多一份理解。
但潘林医生也遇到过例外,有位父亲看到儿子的尸体后,蹲在床边哭了很久,他嘴里依然喊着“儿子”,就连墓碑上也刻着“爱子”。
真是可怜又可悲。
图片
“性多元公益组织”中的李爽,曾和其他公益人组建了“跨性别者危机干预团队”,专门解救那些困在痛苦里的孩子。
在与无数位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最怕就是有人把孩子送去精神病院。
精神病院的收费不低,有些家长为了治好孩子一交就是半年的钱,孩子在里面要按时吃药,听医生和护士的话。
他们拼命的喊着自己不是精神病,可越喊别人越觉得他们不正常。
李爽说:“很多家长也知道孩子在里面不好过,但为了打消孩子跨性的念头,他们只好含泪忍受,觉得是为孩子好”。
在中国,亲子之间的互相理解,甚至对彼此的了解,都是稀缺的。
图片
 04 
“56种性别选择”
李爽的手机里有一个特别的“家长群”,跟她以往遇到的父母不同,这些家长里,有的是已经接受孩子“跨性别治疗”的,有些是希望帮助孩子“克服身体认知障碍”的。
还有些家长,是曾经把孩子送去精神病院,后来接受公益团队开导,把孩子接回来的。
从建成至今,历经4年,才慢慢拓展到近400人。
图片
在门诊里,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孩子是“跨性别者”时,几乎所有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自我反思。
他们努力回忆抚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揪住一点小问题就开始责怪自己。
有位家长说,他对孩子的陪伴太少了,孩子经常独自在家,没把孩子教育好。
一位单亲妈妈说,可能是因为孩子从小缺少父爱,整天跟她在一起,所以才变得“女性化”。
潘林看了很心痛,他一遍遍解释道:“孩子没有错,你们也没错,这是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很难避免”。
聊着聊着,大半天就过去了。
现在随着跨性别在国内的普及,能理解多元性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在某网站的个人信息“性别”的一栏里,每一个用户都有56种性别选择。
图片
但在接触跨性别者数十年里,潘林医生发现,家长也同他们一样,是处于悬崖边缘的受害者。
相比起能多方面接受到帮助的“跨性别者”,他们才是最孤独无援的人群。
以下是一位“跨性别者”父亲的自述:
“我的孩子是跨性别者,我上网去查询相关信息,越查越不敢查下去。
当我得知孩子可能会被社会歧视,会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我也想拉他一把,但我又怕他做出极端行为。
我想比起他“跨性”,我更希望他活下去。
人这一辈子真的很奇怪,拥有再多的金钱、再强的权势、再充足的能量也会感到无助。
有些东西,早就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除了同意孩子跨性,我别无办法。
孩子不在身边时,我常常把自己关在书房,把饭菜也端进来,打开一瓶平日里舍不得喝的酒,边吃边哭。
我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得起孩子,对得起一个父亲的身份,只能迷迷糊糊的过下去。”
图片
后来,这位父亲给儿子写了封信:“不管你最终的决定是什么,爸爸妈妈都会陪着你”。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无法向老人交代子孙的情况,一句“孩子怎么变样了”的寒暄,都会刺痛他们的神经。
他们给学校说明情况,只为让孩子早下课上厕所,他们最怕孩子承受异样的眼光,却又自己忍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指点”。
“路漫漫”是这位父亲刚进群时的网名,后来他把名字改成了“征途”,他说未来的路,他要和儿子一起走下去。
跨性别者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走向这条路也是无奈的。
而他们是否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完全取决于社会的生活环境。
我们总是在抱怨有些孩子不务正业,男不男女不女的,抱怨他们的家长管教无方,却不知这些举措,很有可能会把一个家庭推向深渊。
这篇文章不是劝大家接受“跨性别者”,而是想告诉大家,可以保持不接受的态度,但请不要伤害他们。
人生路漫漫,多一分理解,也是种善良。
你说呢?
END

哆哆女性网帅字起名的含义欢宠贡茶姓许的起个名字商场起名字大气崔道植观后感周公解梦梦见面粉男生眉毛种植聊城企业网站制作生肖老鼠起名怎么起读后感100五年级八年级第四单元作文SEO优化员新唐书黄精种植湖北湖南卫视节目表今天电视剧新水浒传完整免费版重庆全网营销推广姓韩男孩生辰八字起名给姓郭的孩子起名命盘婚姻测算姓薛少女起名关于梦境解析的书贵阳 网站如何制作在线起名周易起名qq空间文字闪图建筑设计起名大全薛姓的男宝宝起名占卜算命书籍美容院起名比较旺的字有哪些常州外贸网站优化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