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马学民:千年沧桑双河集

千年沧桑双河集
文/马学民
图片
双河集始建于宋朝,原名王家店,位于古乘氏县(菏泽旧称)东北,形成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河患,一河东北流为广济河,一河东流为黄河支流(今洙水河),两河之间的土地,时常河水漫溢,史称“夹河滩”。
金元时期,黄河多次过此。1368年(明洪武元年)河大决,时灉、菏二水会合于此,后改村名为双河口。至清朝末年始为集市,又改名双河集。
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原曹县知县范希正迁任曹州知州,乃利用旧州址,度势规划,始筑城池:划方隅,定民居,立舍,构儒学,初有街道,奠定了今天菏泽城的基础。曹州古城池历经多次修缮、增筑,至1620年(明泰昌元年),巡道许鼎臣又加葺城面,修饰城楼四座:东曰“清波旭日”,并嵌石为匾曰:“双河”。
这或许是菏泽城东、赵王河西岸、原兖(州)兰(考)公路南侧的双河集村庄的最早官方记录吧。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曹州知州佟企圣纂修的、现存北京图书馆二十卷刻本《曹州志》,郡庠生马延禧绘画的“曹州八景”之一、曹州学正苏毓眉权威评论的“双河晓月”即在此村东。明清该村设有驿站,还是明清两朝的河防要塞和重要漕运码头。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在此建有炮楼,是菏泽城东通往兖州、济南的重要必经据点。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曾驻扎过国民党部队一个师。1947年双河集属永绥区,1949年10月,设一区(驻岳楼)双河集乡,1958年初改属城关镇,1961年改为城关公社,1984年1月分属东城办事处,2000年2月,改称双河社区,2016年5月,因棚户区改造村庄整体拆迁。
图片
图片
赵王河前身为古灉水、古灉河,属济水分支,因形成于宋朝而得名(宋王姓赵),已历千余年,河道路线多有变迁,但在菏泽境内变化不大。
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灉水在明朝时是大河(即旧黄河)的一条支流,从安陵(今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集)入今市境,“溺城东折而北流”,至张秋镇(在今阳谷县)汇入运河,是鲁西、豫东一带的一条重要河运航道。明于慎行曰:“河南开封、南阳之粟,由考城、仪封经此可输张秋。”
《菏泽市地名志》载:赵王河,是一条南北向河流,由西南安陵入境,经湾杨到定陶境弯子张、一千王、何西董,折而北至张程寨南入菏泽境,经金堤南折向北至双河口分为二。一支东流,经巨野、嘉祥、济宁、滕县注入微山湖,今称老赵王河。一支东北流,经安兴西,再东北入鄄城至阎什口,经红船、郓城、汶上、寿张,至阳谷县张秋镇入京杭运河,黄河改道后斩断河道,此河断流,黄河南段沿黄河大堤泄水,自成河流,为宋金河。黄河北段经疏浚注入阳谷县沙河,注入徒骇河,仍称赵王河。
双河口适居灉水中段,又西近曹州城,是灉水沿岸上的仅次于张秋镇的一座漕运码头。明官府在此设有双河栈,由此西行通往开封,北上可直达京师(北京),“为行人往来之地”(《天下郡国利病书》),所以又成为行商大云集的繁华商埠,有的后来就定居在这里(《周氏家谱》)。
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曹州由曹县復迁曹州故城。按清朝廷统一规定,需创建官府、衙署、孔庙、祀坛、学校、济渎庙、城隍庙、风雨山川坛、先农坛、关帝庙、火神庙、马神庙、八蜡庙、郡厉坛、真武庙等建筑,急需大量砖瓦。曹州知州范希正于是在原双河集桥北河滩之上,设立窑场和曹州官窑,以供城建需要。
明正统年间,范希正在赵王河西岸双河集建有曹州课税司,掌征收商贾、侩屠、杂市捐税及买卖田宅税契,弘治间迁州治西,原址改为义仓。
1576年(明万历六年),曹州知州吴邦相在两河之交双河口创建因果寺。1652年(清顺治九年),郡人侯显俊再修。1729年(清雍正七年),药王祠由曹州贡生何梫创建,祭祀晋代名医韦兹藏,是清代曹州百姓祈免灾病祭祀之所。
赵王河上的双河口曾经作为漕运水道而兴盛繁忙,每到夏季,河道两边遍植荷花,荷香四溢。清人书画家段云襄有诗云:“剩水春来接,新荷夏自花。色分溪女艳,香入野人家。”
至1497年(明弘治十年)河决黄陵岗(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坏张秋运道”,斩断赵王河南北河道,“此河日堙”,双河口也随之衰落,逐渐失去了商埠码头的百年繁华,赵王河因河道淤积漕运不兴而渐渐废弃。
图片
清末至民国初近百余年间,编织业一直是双河集居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村东侧赵王河畔原有一片300亩左右的芦苇荡,村民利用芦苇编席、编篓、编簿、编箩,还编织一些其他生活用品,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儿童都善长编织手艺;有的妇女和一些残疾人也学会编织手艺,逢集市编织户们拿着自己编织的产品帮集市贸易,换取零花钱,买些油、盐、酱、醋或针头线脑之类的生活用品。
据家住双河集社区的丁昌金老人回忆说,自从上世纪60年代赵王河附近陆续建起了造纸厂、啤酒厂、农药厂,河水慢慢变成了“酱油”,夏天甚至能发酵出“天然沼气”。一到夜里,蚊子咬得半宿睡不着觉……
2000年左右,因疏于治理,赵王河河槽淤浅,垃圾乱堆,污水横流,蚊蝇乱飞,已成了一片春风不度之地,“垃圾场、臭水沟”成了赵王河的真实写照。
“以前河上只有一座危桥,桥面窄,护栏破损,桥下臭味刺鼻,每天上下班堵得慌。”在市政府家属院居住的68岁老人徐庆云,回忆1962年建设的新中国成立后菏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双河集大桥时说。
2000年7月,菏泽市委、市政府对黄河路提升改造, 2001年10月1日,双河立交桥建成通车,该桥为3层全互通长条苜蓿叶立交,主要有主桥、引桥、人行桥等10座桥梁组成,其中主桥为20+28+20=68m单箱双室现浇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梁高1.5米,两侧悬臂均为2米,主桥宽13米,设计行车时速80千米/小时,目前为菏泽一大景观。
2003年,政府又出台了《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治理赵王河赫然在列;2004年,《赵王河景观带详细规划》正式批复实施。根据规划,全长33.8公里的赵王河,要实现全线贯通;从长江路至京九铁路的9.8公里,要构建起以“一轴六片十大景区”为布局的“赵王河公园”。
“赵王河公园总规划面积302公顷,其中水面117公顷,相当于7个环城公园。”市规划局总工办主任曹运国介绍说,这是菏泽城建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手笔!
河道疏浚、管线截污、绿化景观、市政桥梁、大型公共设施……为了把赵王河景观带打造成精品工程、民生工程,菏泽水利、城建、市政等部门和承建方拧成一股绳,拼搏攻坚,只争朝夕。
赵王河治理的第一批建设者、原赵王河建设指挥部技术负责人宋太魁回忆说:“2004年,赵王河一期工程放线工作在一场小雪中展开,随后的土方工程多达260万立方米,时限仅三个月。为了确保不耽误后期施工,当时3000多人吃住在一线,100余部挖掘机、1000多辆自卸车日夜不息,拉土的车辆占满了人民路。”
双河集社区赵爱金老人已年过六十,她说,以前村里一条河(赵王河)、一座庙(因果寺)、一口井(双河晓月)、一片林(柿林)的情景历历在目,后来寺庙被毁,美景不存,一切都成为回忆。如今,赵王河恢复了原样,老人家也相信更多历史景观能够重现!
时下的双河集,一弯碧水绕城,十里芬芳扑鼻。从晨曦微赤到华灯初上,移步换景,尺幅千里,晨练、午憩、溜晚,垂钓、戏水、乘荫、划船……恰如清朝诗人苏毓眉的诗句:“柳荫笼沙岸,香风透葛裙。红装临碧镜,翠盖隐游鱼。”
春到赵王河,风皱春水,碧丝初抽,百花吐芳,鸟鱼欢快;夏到赵王河,红飞翠舞,曲径通幽,鱼游浅底,白鹭掠水;秋到赵王河,层林尽染,鱼肥果硕,树荫照水,尚不知秋;冬至赵王河,银装素裹,冰清玉洁,回风舞雪,别有风姿……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巨野核桃园镇前王庄村76岁的居民王道新介绍:他们的祖先原居平阳府洪洞县王庄大槐树,自明初负载宗谱从山西迁来,先住曹州府东关双河集数载,和解元集王姓本家,后人丁兴旺,他们的祖先二次迁居巨邑东南犇口,8世祖兄弟两人长王朝干又迁马市,次王朝宗仍居犇口守祖,10世祖兄弟也是两人,长王起龙仍居马市,次王起凤迁居山弯王庄,即核桃园镇前王庄村。
据岳程街道办事处东北隅社区《万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先祖陈万仑随弟由湖广巴陵县迁居曹州府城东双河集。后因弟做官有失,怕受株连而迁至青龙镇(即今辛集东北隅社区)居住。改陈姓为万,故名万庄,现有 528 人。
陈姓一说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相传,在舜当天子之前,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于是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西周初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他找到当时舜帝的后代妫满,把大女儿嫁给他,封他在陈,建立了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了许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陈胡公、胡公满。他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为陈氏,并尊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朝纣王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陈胡公妫满”,封他在陈(今河南淮阳)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胡公满传至十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妫完怕株连自己,出逃到齐国,以故国为氏,称陈氏。
二说出自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即陈氏。陈胡公满的子孙,除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陈哀公之子妫留,避居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二)陈愍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牖(今河南兰考东北)。(三)陈愍公次子陈全温之后的陈引奇,居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后因无子,便以颍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颍川陈氏。
明初移民,朝廷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强行迁徙。为了便于管理,政府又出台一些强制性的规定,如同宗同姓之民不能迁居一地等,兄弟几人更不能同在一地,至少分开 30 里地以上来住。为了便于日后相认,移民中的同胞或同
宗兄弟常有打破铁锅各持一块的做法,由此产生了“打锅牛”“打锅刘”之类的称谓。也有兄弟为了住的近些相互照顾,便改姓的。陈姓、万姓一家就属于这种情况,也有马姓、冯姓一家的。
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潘建荣在《赵王河历史文化钩沉》一文中指出,曾经的曹州官仓、曹州官窑、药王祠、因果寺,“古曹州八景”中的 “灉水荷花” “双河晓月”“桂陵柿叶”等皆位于赵王河畔双河集附近,颇有名声。
“双河晓月”是曹州旧八大景之一。据《菏泽县志》载,双河集北有一因果寺,占地面积15亩。该寺隆起于唐,貌成于明。院内有大佛宝殿、泰山殿、玉皇殿(两层楼)、武圣殿、白玉阁等建筑。青砖绿瓦,流光异彩,气势恢宏,掩映在苍松翠柏中,蔚然深秀。“晨钟初动,青魄横天,则流光激射,荡人心目”。每到农历十五,暮落又呈现“犹是中秋月,清光分外多”的妙景。尝幽者出寺赏月,以为奇观,故曰:“双河晓月”。 又一传说是:中秋节时,明月中挂,月投影到因果寺南的一口水井中,则现出两个月影。
清代诗人苏毓赞道:
双河分两岸,夜静向潺湲。
蚌晕浸寒影,波光散晓烟。
晨星已落落,明月尚娟娟。
渐向天边没,犹从水底圆。
据原村村民讲,1962年,修筑双河大桥和济菏公路时,因果寺被从中穿断,前面殿堂被拆,祭碑被拉倒,后面只剩下大殿。2000年,修筑双河立交桥时,马路拓展,大殿又被拆除,整个院落旧址被压在马路下。
2016年,菏泽市棚户改造,黄河路拓宽,双河集区域被整体开发拆迁,900多居民举家搬迁,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目前,水故道(即赵王河)今已趋平,记载中的河岸、因果寺、水井等均不复存,只剩下双河小学和双河桥北近代重建的“因果寺”。
在今天双河立交桥西、黄河路北有一处砖红色建筑,走近院门,上有“因果寺”三字。上前寻问,主人是赵爱金、丁金昌夫妇,都已古稀。他们热情地给我讲,他们是佛教信徒,原在因果寺中诵过经。后来看到因果寺被拆,十分痛心,念因果之神灵,缅怀古迹之香火,言之有灵感,故信仰弥切,每思重建以报德。于是四处奔波,苦心争取了寺院旧址这一角落,倾全家之产,费半生之力,构筑房屋,塑像安神,建起了这座小寺院。
进入小院内,首先看到一尊高达10米的汉白玉菩萨雕像,立于莲台之上,远远高出围墙,面对大门,背西面东。头戴天冠,身着袍衣,一手持青叶,一手握净瓶,神态端庄,面目慈祥。靠北正殿是座两层楼,坐北朝南,里边敬满了各路神灵,多达十三尊。院中房内、楼上楼下,由于面积小显得十分拥挤,足见主人用心良苦。
据菏泽市有关部门透露,作为赵王河景观核心地段的双河集区域规划建设,寄希望能给千年古刹因果寺留有一席之地,得以复建。倘若在明月当头,重现“双河晓月”这一美景,那应是人间幸事。
图片
图片
双河集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梅花拳,古称梅花桩,亦称花拳、梅拳、父子拳等,是山东省比较古老的传统拳术之一。2006年5月,梅花拳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菏泽梅花拳由第3代祖师邹宏义最早传留,其传拳路线是由徐州、曹州(菏泽)、开州(濮阳)、大名府(大名县)、广平府(邯郸市)、顺德府(邢台地区)传授梅花拳。在梅花拳传承历史上除了徐洲,菏泽是最早的,菏泽是邹宏义从徐州向北传道第一站,从菏泽再去开州(濮阳)传艺。邹宏义在菏泽收第一个弟子是刘培质(字养元)祖师。
菏泽梅花拳是三辈扎根,四代传法,五代兴盛,至清朝乾隆年间已发展迅速开来。菏泽梅花拳四至十代先师传拳根源很多。
菏泽马岭岗穆李村,亦是梅花拳盛地,11代李恕学艺于高庄集十辈刘世友,并得高庄集刘家文法真传,后传侄子李永松,再传13代郝自修、李俊明、李本心等30余人设场习武。后发展到侯寨、鹿湾、魏海等20多个村庄及东明、河南、河北一带收徒传艺。
郝自修,自幼从其父习武,拜师李永松,武技超群,教场收徒甚至,名振数省市,1932年在上海血战日寇为国捐躯。一代宗师朱继增、魏士可、丁金龙、郝俊密等皆出郝自修门下,四位先师门下人才济济,桃李芬芳,在菏泽影响深远。
菏泽双河集,梅花拳始于清末,最初由菏泽高庄集东赵庄赵芙之大弟子史金彪(1880年--1945年)(濮阳北全寨人)来此授于郭云鹏、丁金贵、陈士民等。后史金彪南下开封传艺,又派谴徒孙黄河大侠李福田(1886—1958)来此继续传授技艺,上教师叔师爷,中教师兄师弟,下教弟子徒孙,造就了一大批武术精英。郭云鹏之子郭子敬、盛效武、一代大师丁金龙及大力士杨士文、杨坤和、都文彩、赵星朗、贾龙生等皆出自双河集拳场。
丁金龙(1901-1987),武林名宿梅花拳第十四代传人,师从郝自修,为新中国成立后菏泽地区最早的唯一武术特级教练,集内功、散手、摔跤、擒拿于一身,17岁受聘为山东省国术队拳师,1922年在上海大世界获摔跤冠军,1923年,与著名武术大师王子平、蔡龙云一起,力挫不可一世的俄国大力士,为国增光,一时誉满华夏。
陈良柱,1944年出生,菏泽市牡丹区双河集人,梅花拳十五代传人。出身武术世家,爷爷陈世明是当地著名拳师,二爷陈复文因武术本领过人被选拔为冯玉祥贴身警卫。
自幼习武,先后受著名武师盛效武、郭子敬指点武艺,后拜武林名宿梅花拳第14代传人丁金龙为师。60多年习武生涯中,将传统武术与中国式摔跤相结合,并博学众长,融会贯通,使自己的武学日臻完善,尤以中国式摔跤功夫闻名,先后在全国、省、市等摔跤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他创办武术学校广传技艺,收徒近2000人,被誉为“梅花跤王”。
“习武先习德。”陈良柱习武多年十分重视徒弟的武德修养,想要拜师门下,首先要遵循“不准欺师灭祖、不准滚门跳教、不准为非作歹、不准退前落后”的四不准门规,只要心性纯良,热爱武术,不管从事何种行业、胖瘦高矮、年纪如何,陈良柱都一视同仁,尽心教授。
“传承武术也要从娃娃抓起。”为了给喜欢武术的孩子们提供一个专业的练武场所,更好地发扬传统武术文化,退休之后的陈良柱自己投资创办了文武学校,招收各个年龄层次的孩子学习武术。亲自指导孩子们习武练武。
他先后自费到山西、河北、河南等武术之乡,寻找当地武林高手切磋武艺,博学众长,融会贯通,使自己的武学日臻完善,尤以中国式摔跤功夫闻名全国。自1968年至1987年,陈良柱校长先后在市、区摔跤及散手比赛中获得冠军9次,获亚军及第三名16次。
1974年10月,在西安举行的全国首届武术比赛及中国式摔跤邀请赛中,力挫各路高手荣获第二名。1992年10月,又获得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摔跤亚军。
明中后期,菏泽城内尚书郭家、御史成家、知府马家、御史何家等四大家都与双河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户部尚书郭允厚,字万舆,世居曹州(今菏泽市)城,万历丁未(1607年三十五年)进士,初任文安(在今河北省)知县,后调知洛阳,天启年(1621--1627)考授兵科给事,后升兵部左侍郎,累迁户部尚书。在朝廷内外享有声望,进阶光禄大夫,加封宫保,赠及四世。郭的父亲名堵字宣泽,官至南京刑部郎,祖父文卿、曾祖绅曾也都曾入阁,故称“四世一品”。
崇祯帝晚年,昏庸无道,偏信谗言,解除了尚书郭允厚的大权,将他软禁在紫禁城后花园的一座八角榭内。迷茫的月光如薄雾透进榭窗。郭尚书想到如此花好月园之夜,却与家人分离,两地茫茫,甚感惆怅。想到自己为国为民操劳半生,却落得如此下场,不觉潸然泪下。此时,他手扶窗台,眺望皇宫,仿佛看到崇祯那充满杀机的眼睛,忠臣良将纷纷倒在血泊,叛子佞臣正弹冠相庆,清兵正乘机夺隘争城……
郭允厚想到这里,耳边忽响起太监在窗下窃听的脚步声。他灵机一动,何不借太监之口践我归愿,解甲归田?随即仰天自语道:“想不到我郭允厚堂堂正正,竟落到这般下场?万岁爷呀,你念我为社稷曾效犬马之力,千万别把我遣发到曹州‘双河晓月’那鬼地方,蚊子都像蜻蜓那么大,我这衰老之体,若经此蚊叮咬,岂不休矣。”说罢泪如雨下。
第二天,那太监把情况如实回禀皇上,崇祯大喜道:“你越怕去曹州‘双河晓月’,偏叫你去,也好叫人看看欺君傲上之人的下场!”当下传旨,把郭允厚发配山东“双河晓月!”御林军接旨不敢有误,即日起程。崇祯这昏君也不问问这山东“双河晓月”到底是啥地方,就匆匆下旨。
原来这“双河晓月”就是曹州双河集(即曹州八景之一),离郭尚书老家郭庄还不到二里路,这不等于送他回家吗?再说,郭尚书夙愿已偿,表面悲痛,心里高兴,随御林军出京上路。郭尚书端坐车上,展望前方,心潮起伏,无限感慨,随口哼出一首诗来:
秋风骤起辞京华,
车声辚辚惊昏鸦;
往日梦求归故里,
今朝原随弃乌纱。
明清时期菏泽城周边有五大知名花园:桑篱园、巢云园、漏泽园、绮园、凝香园。其中“巢云园”为明万历年间户部尚书郭允厚家中花园。园中百年古松合抱,夭娇离奇,牡丹尤盛。
郭允厚次子郭如仪字明心,取号“双河”,晚年隐居于此。园中牡丹暮春花开,观赏时节,车如流水,人如潮涌,四乡名流,饮酒永诗,欢度花期。郭如仪69岁时去世,著有《牡丹种植谱》二卷,今已失传。郭如仪去世后,其子郭琼管理花园,园内牡丹仍盛而不衰。之后,花园逐渐萧条,现已不存。
在赵王河岸、双河集原东南地有块陵地。柏树遮天蔽日,透龙碑,石牌坊庄重巍峨,石马石羊林立墓道两旁,它就是成家老陵,2004年因赵王河公园建设而搬迁。
据家住双河集(成集)的成广建介绍,原来赵王河东岸的人进城靠摆渡往来,后来建了一座石桥,人们称此桥为八百单三孔(八碑担三孔),成家老陵上的石碑为修石桥做了贡献。成广建目睹了用陵碑建石桥的全过程。建赵王河公园时,他几乎每天都到祖坟的位置看一看,目睹、脑记、步量,唯恐将来找不到祖坟的位置。公园的设计者在成家祖坟上修建一假山,假山上柏树成荫,花草郁郁葱葱。成氏族人对老陵给予抢救性保护,成守节、成明枢等5块墓志铭被移放到大成庄成氏宗祠内。
成守节(?——1571)字子安,号甘斋,曹州人。明代大臣,官至大理寺丞。子安公自幼聪慧,家贫孝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获乡试第一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初授河南扶沟令,继授元氏县令,其间他兴学校,举善良,为政清廉,深受当地百姓敬仰。由于天灾,邻境盗匪群起为患,他率部歼其首,扶贫救难,使百姓安居乐业。继而外地就职,百姓随车泣下道:“节是生我父母也”,以此送别。后任监察御史,巡察大江南北。巡庐河,弹劾部使落职;巡宣天,摘武牟奸;巡江西,上疏军输改折之弊。他匡时弊,广循良,清选法,议考课诸疏,为台省推服。禁侈封,正纲纪,纠贪引廉,务实斥伪。后为河南道,改京畿,继升大理寺丞。子安公勤于政务,积旁成疾,隆庄四年(1571年)病逝。元氏县祀入名宦,曹州入乡贤祠。
成明枢墓志铭原文:“成明枢,字环伯、又字拱辰、号元岳,丰姿瑰玮,绰有经术。万历三十四年丙午,魁于乡,与孟士麟、荣本仁、冯李报、杨开泰、郭允厚同科事。”
明初,开濮曹徐马氏一世祖马飞兴为青州知府,清乾隆二十一年刘藻编著的《曹州府志》记载:马聪,举人,明天顺元年岁次丁卯(公元1457)任曹州知府,任职18年,有铭在焉。(详见286页)。
马聪为马飞兴曾孙,据《马氏族谱》记载: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马聪长孙马纯祜为防止后代出纨绔子孙,从曹州府东门里李隅首(今菏泽市原东大街与双井街交叉口)迁徙6个子孙出曹州府到乡下,其中马遴一支迁到菏泽城东八里大马庄村,即丹阳街道大马庄社区。
马呈图(1834-1908),字献亭,曹州知府马聪13代孙,开濮曹徐马氏18代,生于清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九,幼时在双河集跟随丁家习武,身体高大健壮,力大无穷,家里锻磨,他一人能轻松将磨盘携下。1850年他参加曹州府武举选拔落选,被派往城东驿站双河铺做了一名铺头,并协助曹州课税司收税,后因看不惯黑暗的官场世道而辞职回家,随父亲马兰台潜心酿酒。
回家后的马呈图积极向父亲马兰台建议,改进窖池,注重水源,特别是改造酒曲配方和用曲数量,大大提高了酒的产量和质量。由于规模扩大,在村头搭建10间房子用于酿酒,马呈图正式接手了万事孔子酒坊的经营和管理,后来,马家万事孔子酒坊闻名城东。
1872年,接受秀才出身堂弟马宏图建议,在曹州府东门里潘寓首租赁2间房屋,将“马家酒坊”开到了城里。城东张花园村翰林出身的张星吉返乡回家,品尝酒后,欣然题词“万事孔子酒坊。”这一匾牌一直挂在“马家万事孔子酒坊”店铺上,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因“破四旧”被劈柴烧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双河社区原有菏泽拖拉机厂、菏泽减震器厂、菏泽大修厂、菏泽地区公路局三处、菏泽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星光驾校、菏泽三中等企事业单位30多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初,村里依托利用菏泽地区煤炭大货场的货源,逐渐发展运输业,村内大小拖拉机计约100余辆,前往各县、各单位及周边运送煤炭。在运输业带动下,居民逐渐做起煤炭生意,不仅注册6家公司,并有40多家大大小小的个体煤炭经营户。仅此一项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上,其中百万元以上的个体户达30余家。另有20多户居民沿双河路建成商业门市,兴办超市和酒店,增加了居民收入。
搞运输、买煤炭、办驾驶证成了双河村民的三大主业。双河超市、“三毛”酒店、双河大酒店等名噪一时。只可惜都没有跳出“小农”思维圈子,追求相对较低,只要超过了旱涝保收、吃饱喝足略有结余的目标,就会产生 “小富即安”思想。
受改革开放新潮流影响,又不但但追求“三十亩地一斗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有了结余就开始琢磨着享受,“烧香、修坟、包二奶、找小三”,而不懂得把结余投入再生产,让结余有更多的结余,飘然自得,不可一世。“没有我哪来的小富”。连骂几句老婆,踹两脚自家的狗都以为比美国总统的能耐还大。
由于小农生产方式是典型的个体行为,自家的地、自家的犁、想下地就下地,想种啥就种啥。所以,没有规章,也不懂得什么是制度,不需要约束,哪来的自律。
再加上有小农意识的人一般很随心所欲,公私不分、上下不分、内外不分、轻重不分,不负责任,就连作为一个人与社会相处的标准分寸都谈不上。20世纪末,和开封来牡丹园赏花游客大打一番,名声在外,拆迁前,准备200扁担对抗拆迁,即源于此。
1990年放暑假,我从济南学校回家在菏泽东站下车,同学李志强、张德峰骑自行车接我,第一次走人民路,过双河桥,去菏泽师专。一路走来,看到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和高粱。
这是我三十多年前第一次接触双河集,那个时候,双河桥外还是一片荒凉的郊外,除了一些简陋老旧的厂房和居民的房舍外,更多的是成片的田地和树林。
大学毕业后,爱人在菏泽棉纺织厂上班,几乎每天路过双河桥;1995年刚结婚时在双河虚度1年多,曾在陈良柱后面住,每晚听到的是灯火通明下的练武声;也曾去东地河边藕坑钓过鱼,曾在沟边掐过荷花、摘过莲蓬;后搬到纱厂,在开发区管委会上班,几乎踏遍了赵王河,见证了人民路的几次提升改造,熟悉了路上的每一棵树木;搬到魏海,孩子在双河读书,每天路过菜市场,走遍了双河集的角角落落。
这几年,随着棚改和城市化建设加速发展,隐藏在城市一角的古老的村镇、千年双河集早已没了存在,古村、老街、庙宇、菜市场、代销店、小胡同、坑塘、小桥大多难逃消失的命运。
双河桥拆了,双河路没啦,丁公纪念碑也是搬了又搬;双河邮政所、菏泽城东留存时间最长的双河“弹花工”、陈家裁缝、王家煤球、记友理发店、老王修鞋也不知去向;岳家真香油、陈家熟肉、高平路双河糖糕隐约在哪里见过,但早已没有了原来的老味!
再也回不到那坑坑洼洼的老街、凹凸不平的中间铺着石板的道路,再也见不到荷花盛开的鱼塘,再也看不到庙前“二十四拜”大礼演练;置身今天的赵王河公园,让人流连忘返,再也找不到遥远的曾经。
在静谧的赵王河畔,双河新村大楼正在崛起,这座千年古村正焦渴地守望并等待着它的未来。
我非生于斯长于斯,而对双河集却情有独钟。
写于二〇二二年五月十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图片
马学民,中国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毕业,曾任中共菏泽市开发区工委机关报《今日开发区报》总编。著有《春华秋实》《菏泽开发区史话》等十多部。作品散见《当代散文》《胶东散文》《齐鲁晚报》《菏泽日报》等。2021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首届“青未了散文奖”获得者。
联系电话:13305408877
单位:菏泽市中华路459号市开发区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哆哆女性网女死刑犯化性起伪名词解释八宗罪纪检监察工作职责抗日之铁血军魂网上咋起名姜宝成竞渡宁起名字好听金瓶梅之鸳鸯戏床饭店起名检测男装服装起什么名好画的名字怎么起阿启姓名倩女幽魂前传小孩起名字大全男孩与植物有关的诗歌狗年女孩起名姓刘孔姓令辈起名胸无城府优美文章摘抄古诗词 起名项目起名起什么名字好听 易经公司起名号码凶吉测字取名汉寿天气预报金牛座今日运势免费取宝宝起名的软件决战桂林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