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热门 A-G H-L M-T W-Z 省级站 国际
  • 北京
  • 上海
  • 昆明
  • 杭州
  • 广州
  • 钓鱼岛
  • 西安
  • 南京
  • 深圳
  • 重庆
  • 长沙
  • 沈阳
  • 武汉
  • 海口
  • 乌鲁木齐
  • 成都
  • 哈尔滨
  • 三亚
  • 长春
  • 南宁
  • 福州
  • 郑州
  • 济南
  • 天津
  • 太原
  • 南昌
  • 拉萨
  • 西宁
  • 香港
  • 澳门
  • 台北
  • 安庆
  • 阿勒泰
  • 安康
  • 阿克苏
  • 白山
  • 包头
  • 北海
  • 北京
  • 百色
  • 保山
  • 长治
  • 长春
  • 常州
  • 昌都
  • 朝阳
  • 常德
  • 成都
  • 重庆
  • 长沙
  • 赤峰
  • 大同
  • 大连
  • 东营
  • 大庆
  • 丹东
  • 大理
  • 敦煌
  • 鄂尔多斯
  • 恩施
  • 福州
  • 阜阳
  • 贵阳
  • 桂林
  • 广州
  • 广元
  • 呼和浩特
  • 哈密
  • 黑河
  • 海拉尔
  • 哈尔滨
  • 海口
  • 黄山
  • 杭州
  • 邯郸
  • 合肥
  • 黄龙
  • 汉中
  • 和田
  • 晋江
  • 锦州
  • 景德镇
  • 嘉峪关
  • 井冈山
  • 济宁
  • 九江
  • 佳木斯
  • 济南
  • 喀什
  • 昆明
  • 康定
  • 克拉玛依
  • 库尔勒
  • 库车
  • 兰州
  • 洛阳
  • 丽江
  • 柳州
  • 泸州
  • 连云港
  • 拉萨
  • 牡丹江
  • 满洲里
  • 绵阳
  • 梅县
  • 漠河
  • 南京
  • 南充
  • 南宁
  • 南阳
  • 南通
  • 南昌
  • 宁波
  • 攀枝花
  • 衢州
  • 秦皇岛
  • 庆阳
  • 且末
  • 齐齐哈尔
  • 青岛
  • 汕头
  • 深圳
  • 石家庄
  • 三亚
  • 沈阳
  • 上海
  • 铜仁
  • 塔城
  • 腾冲
  • 台州
  • 天水
  • 天津
  • 通辽
  • 泰安
  • 太原
  • 唐山
  • 威海
  • 武汉
  • 梧州
  • 文山
  • 无锡
  • 潍坊
  • 武夷山
  • 乌兰浩特
  • 温州
  • 乌鲁木齐
  • 万州
  • 乌海
  • 兴义
  • 西昌
  • 厦门
  • 香格里拉
  • 西安
  • 襄樊
  • 西宁
  • 锡林浩特
  • 徐州
  • 义乌
  • 永州
  • 榆林
  • 延安
  • 运城
  • 烟台
  • 银川
  • 宜昌
  • 宜宾
  • 盐城
  • 延吉
  • 玉树
  • 伊宁
  • 珠海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河北
  • 河南
  • 安徽
  • 浙江
  • 重庆
  • 福建
  • 甘肃
  • 广东
  • 广西
  • 贵州
  • 云南
  • 内蒙古
  • 江西
  • 湖北
  • 四川
  • 宁夏
  • 青海
  • 山东
  • 陕西
  • 山西
  • 新疆
  • 西藏
  • 香港
  • 台湾
  • 澳门
  • 海南
  • 湖南
  • 江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更多
  • 埃德蒙顿
  • 阿姆斯特丹
  • 雅典
  • 曼谷
  • 柏林
  • 布鲁塞尔
  • 开罗
  • 喀布尔
  • 开普敦
  • 墨西哥城
  • 哥本哈根
  • 达喀尔
  • 科因特林
  • 河内
  • 伊斯兰堡
  • 雅加达
  • 吉隆坡
  • 伦敦
  • 马德里
  • 莫斯科
  • 内罗毕
  • 新德里
  • 渥太华
  • 巴黎
  • 平壤
  • 罗马
  • 首尔
  • 新加坡
  • 卡萨布兰卡
  • 德黑兰
  • 乌兰巴托
  • 维也纳
  • 万象
  • 华盛顿特区
  • 仰光
输入城市名、全拼、简拼、电话区号、邮编查询
中国天气网> 黑龙江 > 黑龙江首页 > 天气资讯

这片黑土地 为啥是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 东北地区

【字体:   2021-09-28 07:01:18   来源: 中国天气网  

 

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

都吃过东北大米

几乎在各地超市都能占据C位的它

生长在有“耕地中的大熊猫”

之称的黑土地

   http://i.weather.com.cn/images/heilongjiang/tqyw/2021/09/28/71C3B3052A045FAEBB2D406F1EB41F6F.jpg

  习近平总书记

  在东北考察时曾指出

  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好黑土地

  而塑造这片黑土地的

  正是东北三省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http://i.weather.com.cn/images/heilongjiang/tqyw/2021/09/28/68383D5EA8C387B870A0BBD24436052E.jpg

  因粮食,尤其商品粮产量高

  东北地区一直被誉为

  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

  那么,在黑土地上

  气象人是如何参与到

  一场场“粮食保卫战”中的呢?

哪里是东北产粮区?

从农业气象上来说,东北产粮区主要包含黑龙江、吉林和辽宁,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一季稻和大豆。

提起东北大米,大家印象中就是香、好吃,其中五常、盘锦大米盛名远扬。在亚洲有两大栽培稻亚种,即粳稻和籼稻。东北三省均为粳稻,通常认为主要种植在北方的粳稻,比南方的籼稻好吃,东北产的粳稻也比其它地方好吃。因此,东北大米是我国最主要的商品粮之一。

东北地区纬度高、光照充足、黑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才能孕育出如此好口感的大米。

东北粮食种植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如何?

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占到全国秋粮比重约为27.5%,仅次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秋粮的“主阵地”。

2020年,东北三省粮食大丰收,总产量达1368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超五分之一。按2019年全国人均消费口粮原粮150公斤计算,东北三省生产的粮食,足够全国人民吃半年。将东北地区比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一点也不为过。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大省,近年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产量1500亿斤,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稳居全国第一,可以说全国人民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

吉林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之一。2020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全国第八,总产全国第五,单产全国第四,粮食调出量全国第三。

辽宁也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其设施农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位,日光温室面积全国第一。在辽宁粮食产量结构中,第一大头仍然是玉米,第二是水稻。

影响东北粮食生产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东北产粮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中威胁粮食作物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春夏季低温、9月的早霜冻以及西部地区的干旱等。

今年,东北地区降水量和高于10℃的积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多,特别是7月份气温高光照足,明显有利于玉米、一季稻、大豆等作物旺盛生长。

今年汛期,受东北冷涡异常活跃影响,黑龙江强对流天气多发,全省降水西多东少,部分地区出现汛情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8月上旬末至中旬,黑龙江大部出现3~6天低温(日平均气温<20℃)天气,作物生长速度有所放缓,三江平原部分处于开花期的水稻遭受轻到中度冷害。

吉林作为世界上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之一,这里玉米种植过程中最怕的就是冰雹和大风,尤其是7月末8月初的大风,那时玉米正在接穗,非常容易倒伏。

在辽宁,一般4月是水稻育苗阶段,最怕连阴低温;5月怕五六级大风,要防倒伏,必要时需要给水稻田灌水;秋收时也怕倒伏,因为水稻倒伏后收割机就进不去了,也需要提前预报提前防范。

今年秋季,东北地区中北部气温正常或偏高、初霜偏晚,利于秋收作物正常灌浆成熟和收获;东北地区南部气温略偏低、初霜略偏早,但影响较小。建议东北降水偏多地区及时排涝散墒,发育期偏晚地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作物在初霜前成熟。

气象人守护东北粮仓都做了啥?

黑龙江:精细化区划服务决策

根据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特点,黑龙江省气象局建立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新品种生长发育与天气气候条件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对主栽品种进行精细化区划,为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决策咨询。另外,还制定了近十年各县市的“24节气平均气温表”,直观体现24节气全省各地区的平均气温,为农事生产提供参考。

省气象局撰写的“东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亟待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的提案”和《气象专题咨询》提出近三十年黑龙江热量资源明显增加,需利用热量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得到黑龙江省领导批示。

目前,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已建成省市县一体化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利用大数据支撑平台服务现代农业;研发温度、降水、强对流智能网格预报客观方法和检验评估产品应用于智慧气象服务。

在黑龙江,人们形容气象为农服务从“哨兵”已变为“守门神”。

吉林:精心保护黑土地

走进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合作社,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正在为合作社提供更为智能的服务。理事长张文镝管它叫“气象哨”,“到适宜种地或杀虫的时候,这个‘哨子’就会定时提醒,心里也更有谱了。”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对自动气象观测站赞赏满满:

“可别小看这个气象站,不管是对农业生产还是黑土保护,它都发挥着大作用——它不仅能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降水、风速、风向和病虫害等,还能为保护和研究黑土地提供数据支撑。”

从2007年开始,梨树县开始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吉林省全面推广的“黑土粮仓”工程,气象部门也配套为“黑土粮仓”工程做服务,目前,秸秆覆盖免耕技术亩均单产提高66.7斤,亩均减少成本160元。

据梨树县副县长孙大海介绍,气象对梨树粮食生产的服务已经越来越精准,梨树是个十年九春旱的地方,但因为气象部门多年的人工增雨,目前春旱对玉米的影响已经很小。

2021年,吉林省这处“大粮仓”要确保播种面积在8550万亩以上,率先开展中国东北平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助力智慧农业,吉林省气象部门干劲儿十足,从“粗放型”服务到个性化指导,早部署、重成效、出实招为粮食生产提供气象保障,将“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落实到黑土地上。

辽宁:联防联控护粮田

盘锦是辽宁水稻种植比较集中的区域。盘锦千鹤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桂荣表示,在水稻生长的几个关键时段都离不开气象部门的服务,比如最简单的机械化施肥、打药,对天气预报的需求都非常大。

在盘锦国家气候观象台,有一个稻田观测站,其目的是进行水稻生产研究。

据盘锦国家气候观象台高级工程师陈龙介绍,盘锦市气象局已经连续4年与我国16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水稻区域联合试验,分别在每年的4月5日、4月15日、4月25日、5月5日进行水稻分期播种试验。同时,在大洼区赵圈河镇国家基本农田内进行对比试验。

辽宁省气象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秋粮秋收气象服务工作,与农业、水利、应急四部门联合共同指导秋收工作;建立省农业防灾协作机制和省农业服务保障微信群,实时共享雨情、农情等信息,强化科技支撑,制订省级玉米、水稻农业生产作业和服务台账,聚焦大宗作物,开展直通式服务,提升秋粮秋收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精细化程度。

从袁隆平院士倾注毕生心血的

南方双季稻区

到自古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

从养活全国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原粮仓”

到丰腴而珍贵的东北黑土地

粮食这件事

事关亿万百姓

也是气象工作者的肩头重任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气象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做到监测紧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

不断提升科技硬实力

不断优化服务软实力

为“仓禀实”

奔走!前行!


编辑: 张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 高清图集
    全国夏至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发布 一组图看看哪些时令美食上榜
    全国夏至节气名优特产
    夏至节气生态文旅品牌名录出炉 一组图尽览夏日避暑好去处
    夏至节气生态文旅品牌

    荷花“头像”上新 北 北京高温炙烤下 孩童

    广西桂林发布洪水红色 江西永新遭遇强降雨

    震撼!甘肃镇原现超大 江西抚州宜黄县遭遇强

    人从众 山东青岛海水 满目青翠 呼伦贝尔大

    • 生活旅游
    • 气候科普
    赠扇吃面 夏至习俗都有哪些 赠扇吃面 夏 夏至炎热升级 养生需要注意6点 夏至炎热升级
    • 夏季出游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 夏天吃瓜如何挑选怎么存放更安全?
    • 夏季高温暴晒 这些物品千万不要放在车内
    • 夏天疲劳易犯困 可能是这些因素在作怪
    • 夏季天热出汗多 科学补水5注意
    • 夏日减肥季 哪些误区需避开?
    • 夏日炎炎 防晒要趁早
    • 芒种养生:重在防暑养心
    中国绿色建筑峰会精彩
    中国绿色建筑峰会精彩
    全球绿化面积增加5%
    全球绿化面积增加5%
    • 中国能源绿色低碳时代 《自然》:温带湖泊含
    • 多地探索黄河生态治理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 国家发改委:正抓紧编 “液态阳光”未来可替
    • 科罗拉多河人工湖拉警 八问核污水事件:日本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