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1987年,在江苏盐城,“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徐秀娟为寻走失的天鹅,不幸溺水牺牲,以她的事迹谱写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被广泛传唱。

  时光流转,流不走永难忘却的记忆。1月11日,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再建“一个真实的故事”立体花坛,倾情再续当年的故事。

  上午11时,在距离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0米的地方,随着大幕拉开,“一个真实的故事”立体花坛正式亮相。只见席地而坐的小女孩,怀抱着丹顶鹤,温柔抚慰。小女孩身边围着几只丹顶鹤,它们或展翅欲飞,或悠闲觅食,或仰头鸣叫,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花坛主体高约6米,用钢结构作支撑,遮荫网填充土壤栽植绿植,用植物特征将人物和动物的形象细腻逼真地表现出来,生动形象地打造了一个多种景观形式相结合的自然艺术景点,并采用“立体花坛+湿地花境+艺术装置+滩涂花园”的展现形式,专业配套雾森系统、音响系统、灌溉系统以及蓄水系统,让花坛所立之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0年前,我以徐秀娟烈士为了保护动物而牺牲的感人故事为创作灵感,创作了这个立体花坛。”园林专家、“一个真实的故事”立体花坛创意者林小峰表示,“今天受盐城方面的邀请,我们再度回归,因地制宜地以‘归来’为主题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在它发生地,再次地展现给大家。”

  “一个真实的故事”立体花坛的由来还要从2013年讲起。2013年,国际立体花坛大赛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举办,来自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近百个城市参展。时任上海市黄浦区绿化管理署副署长的林小峰,将丹顶鹤、徐秀娟、沼泽湿地这一连串原生态关键词巧妙组合,生成“一个真实的故事”立体花坛创意方案。该创意在众多方案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最高大奖”及“最高荣誉奖”,创造了中国自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这份至高荣耀到今天也未被打破。

  10年之后的2023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黄尖镇决定重现“一个真实的故事”立体花坛,以生态艺术创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载体,加强国际艺术交流,向世界展示盐城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成效。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于丝浓表示:“重建花坛不仅仅是候鸟的归来,也是故人的归来,更是生态文明的归来。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向世界发出生态保护的“东方湿地之声”,呼吁更多人加入到生态保护的队伍中,实现生态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双向奔赴。”(报道员:朱波娜 郭磊 陈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