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趣云南 | “菜市场里”的滇剧团,坚持滇剧30多年

云南省文化馆

|

2024-06-18 10:23:43

0


一方舞台,幕升幕落,一桌二椅,一生一旦一丑,唱尽柴米油盐世间冷暖,这说的就是滇剧。作为云南传统的地方剧种,滇剧因其富有生活气息和善于刻画人物,而被老百姓喜闻乐见。

明末至清乾隆年间滇剧传入云南,以昆明官话为标准语言,表演艺术与京剧十分相似,但在声腔艺术上有很大区别。受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滋养,滇剧板式丰富、多变、流畅,剧目能表现各种题材、样式、结构和情调。恢宏时高亢激昂,委婉处小桥流水,独具艺术个性和风格,被誉为“滇粹”。

2008年,滇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小到一双鞋

大到一场戏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热闹的菜市场中会藏着一个民间滇剧团。如果不是亲耳所听,你也很难想象那样洪亮的戏腔,是出自一群平均年龄60岁的老人。

初识昆明市滇剧花灯团,是在各大报道里的“菜市场里的滇剧窝子”,在老昆明人眼中最为便捷的篆新农贸市场里,人头攒动中,如果不是有人特地指引,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楼梯口进去,会有一个滇剧团在这里,日日演绎着“悲欢离合”。

楼梯口挂着一块黑板,上面有每天表演的曲目、时间和导演名字,沿着狭窄的楼梯而上,耳边是菜场喧闹的叫卖声,鼻间弥漫着菜市的味道,直到3楼嘈杂之声渐消,视野渐渐开阔,演出场地映入眼帘。整个空间被一分为二,舞台和观众席在左,麻将室在右。

9年间,每个演员每天可以获得8至20元的工资外,没有很多的收入,在这里看不到“名与利”,也没有“高收入”,每天观众在30多人,只用支付6元门票,就可以享受一天的滇剧演出,风雨无阻。其中有的观众甚至有属于自己的座位,成为了很多“老戏票子”的精神寄托之处。

剧团团长高琼英是剧团里面的主心骨,也是剧团从繁荣到落寞的见证者。“滇剧看似有很多市井主题,可演出却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高琼英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小到演出的服饰、装扮,大到剧目的演绎,故事的创作,整个剧团的“高龄演员”,对于艺术的追求从不“减龄”。更甚至团员之间经常还会相互有一些纠正,可能会是小争吵,但是绝拖不过第二天,他们因“戏”而聚,一路同行。

后来,昆明市滇剧花灯团的票价从6元到9元再到7元,地址从菜市场到原大观电影院改建的停车场再到如今的古渡梨园,台上唱戏的人变了,台下看戏的人变了,但戏没变,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唱,唱了30多年。

老去的演员

老去的观众

传承的延续,总逃不过现实的“藩篱”。滇剧花灯团的演出场地一变再变,直接的原因就是付不起场地租金,以及看戏的人越来越少,演出的收入难以为继,让团员们陷入了“选择生活”和“坚持唱戏”的两难之中。但这样艰难的境地,曾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

和很多地方戏曲一样,滇剧和花灯都曾经历过自己的辉煌年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云南曾有80几个滇剧团,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几乎都有演出剧场。曾经的滇剧,是当之无愧的“云南明星”,家喻户晓,风靡了一个时代,成为了许多云南人必听的首选,每到演出开始,座无虚席。

滇剧曾多次进京演出,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荣获奖励,首都报刊曾载文赞扬;昆明市滇剧团创作演出的《瘦马御史》,曾在世纪之交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一部经典之所以在舞台上光彩照人,是因为背后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滋养,彼时的滇剧接着云南的“地气”,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盛开着、绽放着。

然而,时代发展携裹着滇剧传承被迫向前,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数字时代多重选择下,戏曲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变,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挤占了戏曲的发展空间,生活节奏的加快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

比起听一场戏,更多的年轻人们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50多年来,全国有100多种地方戏萎缩、消亡。1956年,我国对全国的地方戏曲做过调查,有360多个剧种,而前几年统计,地方戏剧已萎缩到100多种。后来,花灯、滇剧的受众们更多为中老年的票友们,基层戏曲生态环境丧失了新陈代谢的能力,成为了“老一辈们”的“自娱自乐”。而演出市场的“萎缩”也进一步限制了演员们的职业发展渠道,越来越多的滇剧演员们被迫“放弃”自己的热爱,选择了“生活”。

于是,昔日的“云南明星”在菜市场的小楼上偏安一隅。没有了当初的繁华,有的只是狭小的剧场,破损的道具,简陋的化妆间,以及台上不断老去的演员,和台下逐渐老去的观众。

唱了一辈子

听了一辈子

可唱戏啊,台上的他们舍不掉,台下的他们离不开。对于滇剧演员来说,“戏比天大”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不管台下的观众有多少,必须遵守台上的规矩。观众多,是这样演,观众少,也是这样演。扮相扮上,舞台登上,就要呈现一场“完美”的演出,不负自己,也不负台下的观众。

不管剧团换了几个地方,不管滇剧繁华或落寞,台下总有一批忠实的票友一路跟随。年龄最大的已经有86岁,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一路相随。来看戏的“老朋友们”,见一次少一次,台上唱戏的“老伙计们”,唱一次少一次。这么唱着、听着,很多人的一辈子就过去了。

但“戏”没有过去。总有这样一群人,因为彼此,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而岁月和时代,对于坚持的人总是仁慈的。2008年滇剧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4月,“官渡滇剧花灯传习馆”在昆明官渡古镇正式落户,命名为古渡梨园,以民间传承和学校传承等方式,对滇剧、花灯进行挖掘、保护和传承。由此,官渡滇剧花灯传习馆成为云南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滇剧、花灯传习馆。

古渡梨园的牌匾下,是一座传统的小楼,依然隐于闹市之中,门口挂着的依然还是一块小黑板,演出当天的信息依然写在黑板上,台上“唱念做打”的还是年过半百的“他们”。但敞亮的厅堂,干净的地面,人满为患的观众席,让旧有的褪色的记忆被更迭,重新迸发出新的生机。

观众席里,茶水杯、双肩包,兜里一把瓜子的那群“老朋友们”悠哉悠哉的来,堂下一坐,只待好戏开场。稍有不同,大概就是人群中多了很多年轻的面孔,甚至还有外国人,可无论年轻或是年长,他们神情专注,聚精会神的看着台上,为剧情发展的“不公”而愤慨落泪,也为主人公的“转折人生”而喝彩,听到精彩之处,更是起身鼓掌,一片叫好之声。

乐声又起,庄重委婉的胡琴腔,如泣如诉的丝弦腔,轻快幽默的襄阳腔,一声一声带着沙哑的戏腔唱出了一出又一出爱恨情仇,演绎着忠孝仁义、礼义廉耻。台上唱的是戏,台下听的是人生,曲音流转间,已不知几辈子。

终于度过了 唱戏人

比看戏人还多的时代

戏曲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孕育出的一道亮丽景观,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辽阔幅员和十几亿民众、生生不息繁衍至今的舞台艺术门类,它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戏曲)的唯一存活体。而滇剧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云南地方剧种的意义非同一般。

很多年轻人可能并不认识滇剧,也不熟悉滇剧,和打一场游戏、追一部剧相比较,去梨园听戏是很多年轻人几乎不会考虑的选择。可不考虑却并不等于不认同,也并不等于不喜欢。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文化传承未曾断绝的原因。

汲取着丰厚的戏曲文化土壤,滇剧怕的从来不是没有“作品”可传承,而是让年轻人看到“它”,了解“它”,才能爱上“它”,延续“它”。

近年来,依托于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昆明滇剧团举行送戏下乡、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再根据演出反馈,编排出更多青少年喜欢看的节目,例如《哪吒闹海》《天官赐福》《目连救母》等,持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们关注滇剧艺术。同时,各地积极举行类似滇剧艺术周的活动,以“传承”带动“传承”,将滇剧送到了年轻人身边。

今年文化自然遗产日是6月8日,主题是“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 ”,而2024年也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对于滇剧“唱下去”而割舍不掉的,不止台上台下的“他们”。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现代传媒手段即时进入人们的生活,重新培育着滇剧传承的“土壤”,让滇剧的表演场地,不再局限于线下,更延伸至线上。

抖音、B站、小红书有越来越多和滇剧表演相关的账号出现,官方号、个人号,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方式已经乘上社交媒体的“快车”,用另一种全新的姿态冲进传承浪潮里。蒙尘的明珠,光芒不会永远被遮盖,数字时代的风拂过,滇剧将更加耀眼。

如今,再次站在古渡梨园的牌匾下,金色的字体跳跃于阳光之下,我们又看到了许多年前的那群“老伙计”,他们仍在坚持,排自己想演出的戏本,总想着能多唱一天是一天。可这次,唱戏人依然未变,台下的观众却有了新颜,那个唱戏人比看戏人还多的时代,过去了。

文字:蒋湫妍

图片:赖长宇

责编:潘诗雨

审核:王   凡

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云南新闻网《重新开唱!昆明民间滇剧团为生存搬家8次 铁杆戏迷30年追随》、梨园漫步《中国戏曲,应向传统学习》、青春官渡《昆明再建滇剧团 让地方戏活起来传下去》、云南网《致敬拾光手艺人|在闹市深藏功与名的滇剧团》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

哆哆女性网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畅通起名的公司领导班子述职报告机械设备起名方式店铺起名检测救援公司起名大连房屋抵押贷款程怎么起名字姓王宝字辈起名着陆页饼干可以起什么名字园林工程公司取名起名大全起名叫8画的字上海滩周润发www.haole001.com起名是不是五行要带全关于起名字的软件哪个好宋起名字的5新生儿起名www.23bbbb.com姓张的起名高分nudist神圣天女兽玉米投手德众金融投资理财平台www.367uu.com网游之修罗传说txt下载商标起名大全 两个字带冠字起名男孩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下载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