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澎湃号·湃客 >

专访| 绿茶:十年,那些消失和没消失的书店都被记录下来

私家地理“私家地理”官方澎湃号
2021-06-03 20:09
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在作者绿茶心中,城市最美的风景就是书店。

十多年来,他以“书店观察者”的身份,先后走访了中国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台北、香港等十几个城市,同时足迹也遍布海外,在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大阪和新加坡等地,探访那里别具一格的书店。

200多家书店,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或精巧别致,或凌乱随性,或温暖陪伴,或高冷低调,但不管怎么样,对于爱书之人来说,书店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幸福。

而这十年间,在疫情、资本、消费主义的冲击之下,书店行业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冲击。有的乔迁新址,有的另立名号,还有许许多多的书店在地图上消失。绿茶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了它们曾经存在的印记,记录下了书店业的辉煌与落寞,也记录下了书店人的坚守与热爱。

书店是城市的审美底色,每座城市都有一段关于书店的故事,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栏目专访绿茶,一起细细品味书店之美和书香之味。

《如果没有书店》 绿茶 著 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

澎湃新闻:可以介绍一下《如果没有书店》这本书的创作初衷吗?

绿茶:其实并没有一个特别的初衷,因为我的记录纯粹出于个人的爱好——喜欢逛书店。每次逛完后,我就会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来,跟朋友们分享。正好去年因为疫情,哪里也去不了,我就在家重新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觉得,我可以做一本书,回顾过去十年行走的时光,于是就这样水到渠成了。

很多人看到这本书,都会问我这是一本打卡指南吗?这不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因为在制作《如果没有书店》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过去记录的东西,现在都已经改变了,比如说上海绍兴路,我去的时候大约是2005年,那时候绍兴路还有六七家旧书店,诗集、汉源、小亚细亚、会饮书店都还在,绍兴路就几百米,一圈很容易就逛下来。但不久前,一个在当地工作的朋友,拿着我的书去打卡,发现很多书店都已经关门或搬迁了,整条路的面貌也跟过去大为不同了。

小亚细亚书店   绿茶 图

诗集书店内部  绿茶 图

还比如北京的海淀图书城,这条小街过去是非常热闹的书店街,坐拥几十家书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书城逛。如今,这条街就被改造成了创业一条街,冷冷清清。可惜当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留下什么记录,很多书店的名字现在也想不起来。

北京的老书虫书店曾是绿茶很爱去逛的一家书店,很遗憾在2019年因为租约到期停业了。 绿茶 绘/图

所以,在与出版社编辑探讨的时候,我们曾想过要不要去修订它,要不要添加现在的地址,但最后我们决定不改了。因为这本书,只是我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留下来的一个记录,也因为有这些记录,当年书店街的盛况和那些消失的书店还会被人记住,而这就是这本书的一点意义。

因为有这些记录,当年书店街的盛况和那些消失的书店还会被人记住。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您用十多年的时间,走访了北京、上海、苏州、泉州、郑州等许多城市,几乎每到一处都要探访一下当地的书店,这些不同城市里的书店,会有怎样不同的故事?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例子?

绿茶:故事太多了,比如苏州有一家书店叫“文学山房旧书店”,书店的店主江澄波老先生,今年已经96岁了。他是一位著名的古籍鉴别和修复大师,在业界被称为“旧书业活字典”。

文学山房旧书店可以追溯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老先生祖父江杏溪开办。到了民国时期,这家书店也是全国知名的旧书店,江家三代人从事旧书事业,不仅收书、修书、卖书,还编书、印书。如今,这家书店空间不大,存放的书也不多,很多是二手书,还有一整排古书,里面很多都是江老先生修复过的,手法高明,品相都很好。如今已是耄耋之年,江澄波老先生每天还来店里守店。对于一座城市的书店业来说,这样的故事是多么令人鼓舞。

文学山房旧书店   绿茶 图

江澄波老先生和绿茶     绿茶 图

在成都,也有一家书店令我印象深刻,它叫做“毛边书局”。“毛边书”,就是印刷的书装订后不切光,页与页相连,看的时候还需要用裁纸刀裁开。这算是爱书人的一种独特的癖好吧,有的是体验裁着看的乐趣,有的是拿来收藏,这些人都被叫做“毛边党”。

成都的“毛边书局”实际上是一家旧书店,非常难找,手机导航根本不管用,也没有什么醒目的标志。它在一片单元楼里,但我去的时候愣是看不到书店的影子。后来正好有一个收废品的人从一个楼道口里出来,我就想去问问看,刚走到楼道口,在收废品三轮车后面的窗户上,我突然发现上面写着几个小字——“毛边书局”(这四个字是流沙河老先生所书)”。哎,这才让我找着了。

进门之后,太惊讶了,书架与书架之间人只能侧身进去,每个书架里外两层都裹得严严实实,简直是我逛过的“含书密度”最大的书店。“毛边书局”店主在圈子里也很出名,我们都叫他傅局长。自报家门后,他说他也认识我,于是我们就聊开了,聊了一下午,书都没来得及淘。

毛边书局的密恐书架   绿茶 图

店主傅天斌和绿茶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您在书中提到,像您这样喜欢观察书店的人,有一种称呼,叫做 “书店观察家”,很好奇当您走进一家书店时,您会如何来观察它?你们更关注书店本身,还是更关注整个业态的发展?

绿茶:之所以爱书店,是因为它有一种气息,会让你觉得很舒服,在一个舒服的空间里,你自然会特别投入地去观察,去了解。当然我不会刻意去追求它的布局,它的设计等等,这些并不重要,我会听店主讲述书店创办的历程,了解书店有哪些特色。我其实不怎么关注业态,因为不管是商场里的连锁书店、独立书店、主题书店,还是二手书店,每一家书店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都不能够套用到别的书店里去。

我只是一个纯粹的书迷、一个喜欢逛书店的人,我更关心这家书店有什么书,能淘到什么惊喜,所以我更在意的是书店的品味、功能和它给我带来的体验。

布衣书局是一家旧书店,最早脱胎于2002年初创办于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块,于2004年,实体店在北京正式开张。 绿茶 绘

澎湃新闻:您去旧书店都爱淘什么书?偏爱某一个类别吗?

绿茶:淘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没有提前预设,这也是乐趣所在。如果时间充裕,慢慢地淘,发现好的东西就拿下。如果没有时间就匆匆扫一下,看有没有合眼的。

有些人会有类型化的收藏,比如说我有一位朋友,专门收藏不同版本的《1984》,不管是签名版,还是毛边的,任何一个版本他都会收藏。还有人喜欢收藏《围城》,收藏《红楼梦》《金瓶梅》等等。

我喜欢收集《史记》、《三国》,还有先秦诸子,例如《论语》这些书的不同版本。关于书店的书,我也会收。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推崇“书是用来读的”,当然如果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或者足够的储存空间,收藏一些也可以。像我家空间有限,书多成灾就成了一大难题。

北京的风入松书店曾是中国最牛的学术书店,创办于北大南门附近,店名取自词牌名“风入松”。 绿茶 绘

淘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没有提前预设,这也是乐趣所在。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您这十年里也光顾过许多海外的书店,它们在经营上、设计上,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吗?

绿茶:有一年在荷兰莱顿大学门口,偶遇了一个很有趣的移动书摊。那些书都是摊主用一辆巨大卡车运来的,装在一框一框书箱里。然后,他把一个个书箱在广场上码起来,摆成波浪型样子,置身其中像是在书海中冲浪一般,非常壮观,把我看呆了。

波浪型的书摊,置身其中像是在书海中冲浪一般。 绿茶 图

我上前跟摊主聊天,摊主说,他几十年来都是这么开着车,在欧洲各地巡回摆书摊,这些移动的书箱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围着书墙扫寻,我发现书架上有一些中文书籍,也有翻译成外文的中文书。很可惜,那天我正巧赶着去莱顿大学拜访学者,等我们结束出来的时候,书摊已经消失了,就像海市蜃楼一样,第二天他还会来吗?没人知道,可遇而不可求。

荷兰莱顿大学门口,偶遇了一个很有趣的移动书摊。  绿茶 绘

英国威尔士还有一个书镇,也很有意思,很多人会去那里旅游,书店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另外包括巴黎左岸、日本的神保町、台北的温罗汀,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经典书店街。

日本神保町的旧书店   绿茶 图

澎湃新闻:读您写的台北逛书店的章节,也很大开眼界,发现台北有很多文艺小众的独立书店,但我很好奇这些独立书店、小众主题书店,他们的经营状态是怎样的?是如何生存下去的?

绿茶:当然肯定是困难,因为现在逛书店的人少了,房租越来越高了,利润也越来越低了,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大趋势是一样的。台湾当地有一些举措,比如说他们会组织独立书店联盟,会有一些政府方面的扶持。这些措施,我们大陆也有,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蛮无解的。

牯岭街也是台北著名的书店街。

台北的公共册所书店   绿茶 图

但书店业跟别的行业最大的不同是,许多书店活不下去关门了,又有更多的书店在开启。大家都知道做书店不赚钱,但很多人最大的理想就是——我最想开一家书店,甚至出于理想,哪怕再辛苦,哪怕不赚钱,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去做。

这就说明,开书店的人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怀,它所带来的幸福感是别的事情任何事情替代不了的。

台北的女书店,是成立于1994年的一家女性主义书店。书店logo选用女性作家伍尔夫的头像。     绿茶 绘

澎湃新闻:国内的独立书店中,有没有在创意上或者经营理念上做得不错的例子,可以分享一下吗?

绿茶:山东济南有一家“阡陌书店”,开在一辆还在运营的绿皮火车上,很有意思。

从济南到泰山,坐高铁只要20分钟,但这辆绿皮火车要开5个多小时,店主把其中一截车厢包下来,做成了书店。坐这趟绿皮火车的人不是为了赶时间,也不是为了抵达某一个地方,大家吃吃喝喝,看看书,聊聊天,只是体验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

济南的阡陌书店(皇宫店)绿茶 图

在福州,我还接触过一家叫“鹿森”的书店。老板也非常有情怀,为了实现开书店理想,先去做餐饮、开咖啡馆、开酒吧,目的就是为了探索出一条可以盈利的经营模式。餐饮成功后再投入到书店的经营,等于是绕着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后来,在他开的书店里,餐饮和咖啡成为了书店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鹿森书店  绿茶 图

还有一些书店,比如苏州的慢书房,郑州的松社书店,它们主打沙龙活动,甚至有的还搞民宿。可以说,现在单靠书店这样单一的商业体,活下去是非常艰难的,店主一定要给书店找到一个适合的生存模式。

但即便是这样,没有情怀也是开不了书店的,理想之强大,才能够让这件事情成为现实。

苏州的慢书房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最近几年,因为社交平台的传播,一些独立书店出名了以后,很多年轻人也会去打卡,但有的人只是为了拍照,并不是真正去看书,于是有人质疑在这些网红书店里,书会不会沦为拍照的“道具”?对于这样的书店打卡行为,您如何看待?

绿茶:我接受任何一种逛书店的形式,但我个人不会这么干。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两个并不交集的圈子,一类是读书人,一类是不读书的人,我只关心读书人的事情。抖音、小红书我几乎都不玩,我也从来都不在网上买书,我也不看电子书。因为我觉得拿着一本纸质的书来读,那才叫读书。

拿着一本纸质的书来读,那才叫读书。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您在书中提到一个城市的报刊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坐标。然而在网络数字化时代,我们看到过书店在短短十年里大量地消亡,然后又在独立书店的坚守中一点点重生,而最近因为疫情的发生,书店业又受到了新的打击,您如何看待近书店业这些年的起起落落?对未来实体书店业的发展有信心吗?

绿茶:不久前,我的新书首发时,曾邀请了万圣书园的刘苏里做嘉宾,他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感慨,他说在疫情之前,他没有参与过一个自救行动,因为他觉得万圣这么多年下来,不管是什么困难都扛过来了,但是这一轮疫情时间太长了,长时间的停业真是巨大的冲击,第一次感受到“难”这个字,但最后他说“我还是扛过来了”。

万圣书园       绿茶 绘

我觉得书店业在未来一定有它的转型能力,或者说一定会在未来重新焕发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在过去一年,很多人因为疫情 “被迫” 在家读了很多书,或许会发现读书是多么美好,多么让人感到充实,对书店或者阅读有了新的理解。就像《如果没有书店》这本书也是与疫情有关,让我有机会重新回味过去的一段时光,回顾10多年来书店业的起起落落。

互联网对实体行业的冲击,电子书的出现,包括现在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技术带来的改变是不可逆的。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很多人虽然平时不怎么看书,不怎么逛书店,但当一家书店消亡,你会发现他们也会感慨,也会惋惜,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书店对于这座城市,对于我们,有它存在的意义。它在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感觉不到,但没了的时候,总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而且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开书店的人都有情怀,书店的生命力就在于其背后鲜活的灵魂,这些人格化的东西是书店的气质所在。

书店的生命力就在于其背后鲜活的灵魂。 绿茶 图

澎湃新闻:现在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年轻人感叹,生活太忙碌了,没有时间看书,也没法静下来心来读书了,对此,您会有什么建议呢?

绿茶: 扬之水写过一本日记叫《〈读书〉十年》,讲述她在《读书》杂志社时期的时光。扬之水曾经是下乡知青,只有初中文凭,回城后干过多种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成功考入了光明日报出版社,后又调入三联书店,成了《读书》杂志的编辑,当时正是这本杂志的黄金时期。她在《读书》做了10年编辑,几乎每一天都在读书,都在逛书店。而这十年的积累,也让她从一个编辑,成为国内知名的学者。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当你读第一本书,你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样的受益,但日积月累,书本里的知识无形中就变成了你的能量,十年之后,从量变到质变,读书的确可以改变人。

阅读的女人画像    绿茶 绘

因此在读书这个问题上,我一直有很高的要求。在我看来,真正的读书就像吃饭、呼吸一样,是人活着的必需品。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休闲或者消遣,那不叫读书,那只不过是一种文字上的消费而已。如果你抱着一种功利的目的去读,那我建议你干脆不读,真的没有必要。

另外说没有时间读书的问题,似乎我们从来不会去考虑“有没有时间看手机”,因为我们永远会见缝插针地在任何时候拿起它,如果这些时间能用在读书上,那阅读量也非常可观了。

拾得书店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您心目中对理想书店的美好想象是怎样的?

绿茶:我在书中提到过一家书店,叫“读易洞书店”。这家书店一直是我心目中比较接近理想的状态,就是小小的,跟自己的生活有很多密切的联系,有一帮自己的书友,天天在书店相聚,开读书会,又没有太多经营上的压力。

“读易洞书店”是绿茶心目中,比较接近理想的状态的一家书店。     绿茶 绘

但就这样一间在外人看来那么理想的书店,最后主人也不开了,因为十几年如一日地经营一家书店,生活被困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头,有时候也是一种折磨,呆久了也想换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所谓的理想,也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改变。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

    哆哆女性网英才狂育经典语句猪小儿起名喜用字书读后感呵护的诗词励志网名两个字覃女孩起名seo优化公司效果推广营销平台有啥怎么算八字命盘seo中文意思12月份生的宝宝起名字网络营销推广具体方法平的起名周易八卦软件姓吕起什么名字女孩seo排名是什么寮步制作网站店铺的设计网站生辰八字算命的书籍电影闪电行动上下全集起名浩博的意义11画字用来起名的有那些抖音井川里予黑历史算命姓名婚姻配对seo具体是做什么的算死命全文成语起男生名字名字简单就好的网名百度 网站关键词优化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