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澎湃号·媒体 >

红色印记乡村行丨蔡洼村: “淮海战役第一村”永放光芒

农民日报农民日报官方澎湃号
2021-08-01 21:50
北京

“淮海战役第一村”永放光芒

“五一”小长假期间,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东庄村迎来了七八百位游客,这些游客基本

蔡洼村(又名胜利村),隶属于安徽省萧县丁里镇,位于萧淮公路南侧,距萧县城区20余华里。东南邻淮北市、西邻纵瓦房村,北邻丁里镇政府。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在歼灭黄维兵团后,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首长,在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蔡洼杨家台子召开会议,研究渡江作战部署和部队整改方案,并在院内合影留念。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每年,来这里参观学习、接受洗礼的游客络绎不绝。

盛夏时节,红色景区往来的游客、浮水山梯田新发的绿苗、亲水观景乐园欢快的笑声,处处充满生机,让蔡洼耀眼的红色基因绽放新彩,一幅全面振兴的乡村美景画卷在这片红色热土徐徐展开。

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旧址。 李兰凯 摄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坐落在萧县丁里镇蔡洼村,旧址的主体建筑位于蔡洼村中心的杨家台子。为清末古建筑群落,房主是一位姓杨的开明地主,该主体建筑原为三排三进9个小院组成,共54间房屋,现东侧为三进院,中间和西侧皆为二进院,计48间。由于解放初期土地改革时,将房屋分给了部分农民,因此风貌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基本保持了杨家台子原来的建筑格局。整个基地包括旧址外围的郭庄村、纵瓦房村、石碑座、常庄、宫庄,约6平方公里。这个原本十分普通的村庄,在淮海战役中,因几位历史重要人物的聚会被载入史册。自淮海战役之后,蔡洼村便改名为“胜利村”。

见证光荣岁月

历史回溯到1948年12月16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进驻萧县蔡洼村,就近指挥各纵队发动总攻。次日,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位首长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齐聚蔡洼,由邓小平主持召开了总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这也是唯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制定了淮海战役决战和渡江作战方案等重大问题。会议期间休息时,在指挥部屋前的石榴树旁,随军记者陆仁生拍下了总前委五位首长唯一一张合影,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喜悦,这张照片在党史和军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一页。蔡洼由此被称为“英雄会师地”和“淮海战役第一村”,萧县也被誉为“胜利之城”。

“倾家荡产支持淮海战役!”镌刻在蔡洼会议遗址广场上的浮雕,生动再现了萧县乡亲为解放军支前的感人场景。在淮海战役中,亿万民众齐动员,参军参战,筹运粮草,抬送伤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当年老百姓们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冒着枪林弹雨,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奔赴炮火纷飞的战场,保证了大规模作战需要。

据景区讲解员介绍,淮海战役中,萧县组织了支前民工147203人,担架2536副,筹粮1243万斤,把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汇成了一股波澜壮阔的洪流,为人民军队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淮海战役胜利后,毛泽东亲笔题词称赞,这是“人民的胜利”。陈毅元帅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在萧县县委县政府的精心打造下,蔡洼现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长三角旅游系统党性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等。

胜利村党群服务中心。 李兰凯 摄

传承文化发展

当地加大对现有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是确保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萧县进行蔡洼旧址杨家台子文物主体屋面翻修、总前委会议场景还原、淮海战役图片布展等,修复萧宿铜灵烈士陵园广场及生态停车场、供水、供电、院墙等11项设施,摸排整理300余处零星烈士墓地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更好地发挥红色遗址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

用好红色资源宝贵财富,传承发展是关键。“乡亲们运粮忙支前,稳推车轮紧步撵,粮食弹药齐来运,日夜兼程把路赶……”讲解员的娓娓道来再次把人们的思绪带进战火纷飞的年代。红色土地永不褪色,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萧县充分发挥蔡洼、萧县苏维埃旧址等“红色基因库”作用,精心策划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党史国史知识进课堂”“清明祭英烈”“重温入党誓词”“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书画展”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悟蕴藏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立足岗位,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矢志砥砺前行。同时,积极推进红色教育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努力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我们将百年党史、地方史有效结合起来,依托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利用声、光、电现代科技,更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让更多的人从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中汲取精神养分。”蔡洼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毓峰介绍。

红色基因,催人奋进。曾经,胜利村是个传统的落后村庄,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种植结构单一,夏麦秋豆长期循环,群众生活贫困。近几年,在脱贫攻坚中,该村一手抓红色革命精神的继承发扬,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积极自救,一手抓产业扶贫,培植主导产业,带领贫困人口脱贫。依托村里丰厚的红色史实,通过标语、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老一辈革命者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英勇奋斗的史实,激励全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鼓足干劲,勤于致富,让红色精神成为脱贫的动力。改变少数群众“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激发群众致富内生动力。

芦苇荡里藏秘密

杨丹丹

昔日芦苇荡变身广场。 李兰凯 摄

在蔡洼村的广场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的合影雕像醒目的屹立着。讲解员告诉记者,现在所在的这个大广场当年是一片浩大的芦苇荡。正是这片芦苇荡发挥了巨大的隐蔽作用,甚至起到了决胜作用。

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起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性进攻的战役。

1948年10月6日淮海战役期间为便于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中央军委指示11月16日在蔡洼成立了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当时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以全歼黄维兵团宣告结束。为就近指挥围歼杜聿明集团,粟裕把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推进到离前沿阵地不到20公里的蔡洼村。国民党知道华野的指挥部在这一带,每天都有敌军的侦察机在上空侦查。粟裕每晚在指挥部工作时用高粱秸秆把窗户遮住,以防灯光外泄引来敌机。敌机因找不到华野指挥部的准确位置而盲目丢炸弹,蔡洼村附近的刘楼村经常被炸。而作为前沿指挥部的蔡洼村,因周围都是芦苇荡作为天然屏障,自始至终都安然无恙,这里更靠近前线便于掌握战场的敌情变化。在歼灭黄维兵团以后,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在萧县丁里镇蔡洼村的杨家台子召开会议,研究渡江作战部署和部队整改方案,并在院内合影留念。蔡洼会议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决定性会议,在中国革命史、军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革命精神照耀振兴路

杨丹丹

“俺在这个村长大,从小就听了许多革命故事。现在,俺天天在景区务工,更是被先烈们的精神所感动和激励。俺不能光躺在家里等救助,自己也要争口气。”在景区当保洁员的脱贫户杨世侠一边清扫路面,一边对记者说。杨世侠全家因病致贫,债台高筑,夫妻俩整天精神萎靡。2016年,村干部介绍杨世侠到景区当保洁员,每月收入1200元。她的丈夫病情稍微稳定以后,凭着一技之长,在景区干点垒墙、修锁之类的零活,干一天就能挣100元。一年多下来,家里债务全部偿清,2017年底一举脱贫。“现在有了一份稳定工作,每天靠劳动挣钱,感觉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活得更有尊严。”杨世侠说。

“是中国共产党领着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脱贫户王振华感激地说道,他肢体残疾二级,心脏做了支架手术,但他身残志不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同病魔顽强斗争,不等不靠,通过技能培训,在家开办电焊铺,家庭年收入近2万元,2017年实现顺利脱贫。他告诉记者,自己地处革命旧址近距离地感受革命志士的光辉历史,这种革命精神也激励着自己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胜利村走向新明天

杨丹丹

重现会议珍贵现场。 李兰凯 摄

革命老区萧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深度贫困县。60年前,这里是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就在该县蔡洼村。近年来,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萧县一手抓物质扶贫,一手抓精神扶贫,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并重,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蔡洼村精心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增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同时,大力开展红色旅游扶贫,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水平,让革命老区面貌一新。2016年以来,已有上百名贫困群众在景区当保洁、保安以及打零工,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得到了心灵的洗礼。

蔡洼红色旅游基地是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各级领导党史教育基地。整个基地包括旧址外围的郭庄村、纵瓦房村、石碑座、常庄、宫庄,约6平方公里。这个原本十分普通的村庄,在淮海战役中,因几位历史重要人物的聚会被载入史册。看着一件件文物、文献、照片珍品,仿佛回到了过去,置身于当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场景,深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当年总前委开会用的房屋目前保存较好,室内设有淮海战役陈列展览,当年总前委开会用过的桌、椅、条几、马灯。邓小平同志用过的床、文件柜、水桶等部分实物保存完好。身处革命旧址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感受革命志士的光辉历史。

如今的红色热土已美丽蝶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胜利村站位新时代,谋求新突破,依托蔡洼淮海战役指挥部旧址旅游资源,发展以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观光农业和芦笋、黄桃、葡萄种植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从根本上扭转了种植结构单一的局面。依托蔡洼淮海战役旅游优势投资近50万元,建设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农庄项目。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业态、良好的精神风貌、蓬勃发展的休闲农业、独具特色的浮水窑洞、梯田,吸引周边城市、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胜利村依托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加强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乡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为萧县以及皖北最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和生活宜居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2016年胜利村被安徽省旅游局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18年胜利社区荣获安徽省乡村旅游A级旅游乡村,2020年成功提升为安徽省AAA级旅游乡村。萧县打造红色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基地、乡村旅游示范区、精品民宿区、伏羊美食园、扶贫大棚、千亩观光农田等项目,借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带动更多群众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相信,胜利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原标题:《红色印记乡村行丨蔡洼村: “淮海战役第一村”永放光芒》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

    哆哆女性网黑白战场电影天堂起名文艺于给孩子起名字的网站周公解梦 原版周公解梦沈阳龙湖香醍漫步石墨烯养生桶八字算命四柱男宝宝起名姓李2020桐城天气养生看什么书比较好免费八字算命祥批农业种植公司起名称家访心得儿童起名字大全女孩芒果网首页餐饮行业员工入职表格搜索引擎优化seo意义聪明的牧羊人读后感400字姓名韩男孩起名两个字伤感的网名男生qq 网名女南京seo实战培训徐汇seo课程浩的起名意义网站设计架构图成毅演的电视剧有哪些古装2020年属鼠小孩起小名整合营销推广的seo优化软件多少钱起名网站品牌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