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专题
  • ENGLISH
正在阅读:新疆塔城市:水磨村老人有了免费的“午餐”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要闻 > 正文

新疆塔城市:水磨村老人有了免费的“午餐”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9-19 16:19

  9月16日中午,记者来到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水磨村村委会大院的食堂,走进就餐的老人们中间,感受免费“午餐”带来的不一样的氛围。

  塔城市阿不都拉乡水磨村是个农业村。近年来,村民依托本村塔城市绿和综合专业合作社的“土地托管”,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去年,全村人均收入4.56万元,村集体收入80万元。

饭前老人们在打扑克

  食堂负责人、村党支部副书记、妇联主席邹玉津介绍,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后,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有跑运输的、有开食堂的、有外出务工的,人人有活干,天天有钱挣。留在村里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吃饭不是问题,但做饭有点“小隐患”。

  为此,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的免费食堂应运而生,让村里的老人们享受“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避免老人脚腿不灵带来的不便和使用液化气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曾为村里的发展一起战斗过的“老哥们”、“老姐们”每天聚在一起吃“大锅饭”,其乐融融的氛围也让老人们“胃口大开”。

就餐的老人们2

  达斡尔族村民金明花今年76岁,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两口以前总是凑合着吃。8月23日食堂开以后,每天都来食堂来吃饭。

  提起食堂,她憋住笑,捂着嘴说:“吃了一星期食堂的饭,我胖了2公斤。以前,我不吃面条和米饭,现在面条、米饭一样不落的吃。食堂的疙瘩汤太好喝了,每次一碗都不够……”

就餐的老人们3

  刘秋来老人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就老人一个人。他的儿子时常担心父亲每天吃饭的事,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陪陪父亲。

  他在电话里说:“父亲在食堂吃饭,自己放心多了。现在给父亲打电话时,三句话离不开食堂,在食堂见到谁了,跟谁聊什么了,能感觉到现在老人家的心情真很不错。”

  当了50年赤脚医生的赵荣今年71岁,老伴患癌做了大手术,行动不方便,是村里的食堂“解放”了他。

  赵荣说:“老伴身体不好,两个人吃的少,做饭很麻烦,自己也不擅长做饭,每顿都是凑合着吃。食堂开了,真是‘如释重负’解脱了。老伴吃得好,精神状况也好起来了。”

  现在,他给自己定规矩,每周星期一给村里的老人们义诊,测血压,指导吃药等。同时,他和2位年龄相对“小”的姐妹,自愿当起了“服务生”,端茶、倒水、上菜、端饭。

  92岁的唐志桂和儿子在一起住,老人到食堂吃饭的理由是,能和老姐妹、大兄弟们天天见面,忆苦思甜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据了解,食堂之前是驻村工作队使用的4间周转宿舍,有200多平方米,工作队撤走后房子就闲置了。

  8月初,村“两委”商议决定,把周转宿舍改造成食堂。前期,村集体投入5万元,购置了厨房设备、冰箱、消毒柜、蔬菜保鲜柜等,雇用本村村民当厨师。预计,村集体每年需投入20万元,就可以保证食堂的正常运行。

  目前,食堂提供午餐和晚饭。来食堂就餐的老人有35位左右,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70岁,平均年龄78岁。

  同时,部分吃饭的老人,把自家的蔬菜拿到了食堂,食堂还收到了老人子女自愿送来的清油、面粉、大米等。

  乡党委书记孙健说:“关注关心‘一老一小’是国家大事,乡党委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有能力的村队,因地制宜为老人开设免费食堂,让更多曾为村队建设吃苦受累的老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沐浴着党的关怀,在村里幸福地安度晚年,继续见证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变化。”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 赵明昊 通讯员王高升 王全明)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日/ 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豫北粮仓”迎丰收

  • 雾锁湖城

最热文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期间,切忌盲目进补和过量饮用提神饮料,应保证睡眠、注意营养、适度运动。家长还应关注考生心理状态,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考生,多给考生一些正向鼓励,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高考。
2024-06-06 09:31
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涉及水质基准、气候效应、生态系统、长江模拟器、船舶低碳技术、农林废弃物、
2024-06-06 04:00
新的长寿基因被发现
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线粒体—细胞核协同演化研究,定位了新的长寿基因。
2024-06-06 04:15
仿人类三维电子皮肤问世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
2024-06-06 04:15
科技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9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仅分布于中国;动物物种同样非常丰富,其中鸟类1500余种,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2024-06-06 04:20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深度融合科创生态——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
近期,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在安徽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2024-06-05 20:46
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指导支持下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由生态、环境、气象、地学、海洋、水利、农林等跨领域全国学会、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性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发起。
2024-06-05 19:25
大国工程 使命担当——记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的进程中争当排头兵。
2024-06-06 04:15
【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③】与国际权威“叫板”
屠格森与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请再仔细看看,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两天,您也承认华蚖是很特别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我的意见。”
2024-06-05 03:10
“得力助手”大展拳脚
 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嫦娥六号“挖土”的每一步,都有“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航天电机的助力。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
2024-06-05 03:10
“挖土神器”表现出色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
2024-06-05 03:10
芒种到,仲夏始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
2024-06-05 09:30
广西发现新物种“龙州中华喀鳅”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地下溶洞采集鱼类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将龙州中华喀鳅归入中华喀鳅属,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目前正在逐步开展相关研究。
2024-06-05 09:29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智库专家委员会揭牌成立
搭建广聚英才、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的平台,助力北京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06-05 09:30
重庆南岸区推行“成人疫苗处方”创新试点, 全面提升成人预防接种水平
目前,正在推进南岸区重大慢性病防治中心试点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2024-06-04 12:11
扎根大漠戈壁 守护璀璨华光
鸣沙山东麓、党河北岸,莫高窟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璀璨华光。这里,现存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400多身彩塑……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
2024-06-04 03:55
中国工程院发布成果 “神舟”“嫦娥”入选“百项工程”
在建院30周年之际,经广大院士推选,中国工程院精选出院士主导或参与的100项工程科技成果以及中国工程院100项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2024-06-04 03:55
工业技术创新,一“钻”到底!
走进河北保定立中车轮集团,实验桌前,年轻工程师用扫描电镜检测铝合金中的夹杂物;隔壁的试制车间,工人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精炼熔剂和净化工艺,对再生铝的铝液进行二次净化提纯……
2024-06-04 03:50
【光明时评】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国字号”博物馆又添新成员!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一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
2024-06-04 03:50
深度融合 “新”潮澎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五年回眸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经济地理版图中更加醒目。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世界级城市群地位进一步提升。
2024-06-04 03:50
加载更多

哆哆女性网正规seo公司seo理论知识广州网站设计公司网站2019猪年哪个宝宝起名字大全上天堂 电影周公解梦照相卫生间防水高度网站建设北京市周公解梦梦见去看病人营销型网站建设的特点新外贸网站seoseo怎么做外部链接周易45卦详解完整版it设计网站俄罗斯电视台直播杜特尔特称优先采购中俄疫苗东北珠宝织梦破解第一炉香读后感流浪地球导演商丘对外地车限行吗门窗营销推广方案2019出生的女孩起名鄂尔多斯微网站微商城制作附子seo信息网周易零基础园林设计软件周公解梦大全查询系统孩子2020起名电影天堂破解版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