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评论| 共青团| 温暖的BaoBao| 青年之声| 青春励志| 青年电视| 中青校园| 中青看点| 教育| 文化| 军事| 体育| 财经| 娱乐| 第一书记网| 地方| 游戏| 汽车
首页>> 新闻 >  社会 >>  正文

直到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发稿时间:2024-05-15 06:1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马宇平 中国青年网

  北京大学樊东升、中国科学院药物所高召兵、清华大学贾怡昌联合研究团队在Nature杂志子刊Cell Research发表杂志封面文章时,设计的一版蔡磊头像的封面。但最终未被杂志采用。

  蔡磊发起的第二次冰桶挑战活动现场。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蔡磊(左四)和樊东升教授(左三)、贾怡昌教授(右二)及科研团队合影。

  蔡磊和妻子。

  这是蔡磊最后一次创业了,目标是帮全世界近50万名渐冻症患者“找药”。

  同事称他“铁打的”“拼命三郎”:他曾是中国一家大型互联网零售公司的副总裁,带着团队用45天完成竞争对手10个月干的活儿。他也不怎么生病,六七年没进过医院,所有的时间都扑在工作上。

  被渐冻症缠上后,他的形象在一点点变化:站不稳,喉部的肌肉萎缩,声音喑哑,呼吸机彻夜响着,他需要24小时有人照料。

  但这一点儿不影响他的“硬汉”形象。2019年确诊渐冻症后,他便开始最后一次创业:全力以赴攻克渐冻症。

  找不到投资,他把家里的车、房、大部分股票都卖了,持续投进去。“没钱再去赚钱,有多少钱拿多少钱。”2024年1月,他宣布,和夫人将再捐助1亿元用于渐冻症攻克。“命都搭上了,还有什么不能投的。”

  一位病友觉得这是现实版的“复仇者联盟”:蔡磊积极奔走寻找“盟友”,联合全世界的病友、科学家、医生、医药企业,向人类历史上近200年来都没有重大突破的罕见病发起挑战。

  蔡磊在医药研发的各个环节寻找突破的可能性。2020年下半年之前的过去30年,中国关于渐冻症的药物管线只有14条。蔡磊介绍,他们自己独立推动的药物管线已超过100条,一边接受失败,一边推进新的管线。一款新药从研发到应用到患者身上起码要10年,他要“将10年缩短为1年,甚至3个月”。

  他可能也是渐冻症药物“最大的小白鼠”——试过的药物不下六七十种。有的药物是第一次在人身上使用,他上吐下泻,但不忘调侃道:“我当时就想,我可能要在半个小时内死了。”

  一位脑卒中和阿尔茨海默症专业的教授,本不愿参与进来,但最终被蔡磊说动。蔡磊打动他的不是“能拉投资”。“他说他自己死了不要紧,但是他一定要改变渐冻症的现状。我觉得新技术就应该帮助这样有斗士精神的人。”

  2024年年初,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在蔡磊的自传扉页写道:“我深深地敬佩你,为全世界人民树立了鼓舞人心的榜样。”

  “仅仅在中国,我的渐冻症病友每天都会倒下60多个,所以生命在和时间赛跑。”蔡磊说,“我别无选择。”

  1

  很难有人像蔡磊一样,牵动着一群渐冻症患者的心。

  “现在我正在热搜第一名,所以好多人又担心我,我就来上播吧。”北京时间晚上7点半,蔡磊出现在抖音直播间。4月24日,他病情加重的消息被几家媒体弹窗推送。

  “我蔡叔叔,蔡叔叔出来了!他救我妈妈!”4岁的孩子举着爸爸的手机,大声向全家人宣布。他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几乎都会问:“妈妈你怎么还站不起来啊,腿还疼啊。”

  他不知道,妈妈被“冻住了”。这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被称为世界第一大绝症。绝大多数患者在2-5年内死亡。科学家至今没弄清发病原因,找不到靶点,无药可解。

  最残忍的是,被渐冻症选中的人,从头到尾意识清醒,眼睁睁地看着全身肌肉逐渐萎缩,最后只有眼睛能动,吃饭需要胃造瘘,呼吸靠气切,舌头会萎缩到说不出话,排便需要人工去抠。

  有年轻的渐冻症病人去看病,接诊的大夫说,赶紧去找蔡磊,全世界只有他那里有希望。

  一名患者,32岁,发病后仅1年半就已经四肢瘫痪,说话困难,24小时离不开呼吸机。他不顾父母的哀求,去了欧洲,执行安乐死前,他拨通了蔡磊的视频电话。蔡磊说服他坚持住,活下去。“蔡总,我听你的,我回国。”年轻人答道。

  确诊渐冻症时,蔡磊在中国一家大型互联网零售公司任副总裁,负责整个集团的财务资产工作,管理着几家内部创业公司,“每天听汇报都听不过来”。

  他在自传里回忆,确诊那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在桌子上比画一段大约20厘米的长度,然后说:“你的生存周期有这么长。”随即他的左手迅速向右手靠近,两只手掌几乎合拢,中间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现在还有这么长”。

  从诊室出来,他和母亲等了两三趟电梯都没能挤进去,他拉着母亲去走楼梯。“电梯都不愿意等,现在却只能等死。”

  他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见了国内外最顶尖的渐冻症领域专家,得到的答复只有“等待新药”。

  他听风水大师的建议搬过家,改过名字,也见了民间各派的“大师”“高人”。有的声称自己和外星人有过接触,给他发“暗物质”治病。还有人重金求购他的联系方式,推荐神秘的治疗挂号费就要300万元。

  他不反对渐冻症病友去尝试各种可能的治疗手段,同时,他把自己踩过的坑、各种偏方和奇门异术的效果如实记录在“渐愈互助之家”大数据平台上。

  “如果能给你好的心理暗示,带给你力量和希望,对身体无害,且价格符合市场标准,去尝试无妨,”蔡磊明白,“希望”对于绝症病人的意义。

  2020年11月,一家致力于NurOwn干细胞疗法探索治愈渐冻症途径的公司宣布,三期临床试验结束,实验数据显示,药物对治疗渐冻症没有明显疗效。长达19年的干细胞药物研发宣告失败。当天,该公司股价暴跌70%。

  “我们还有希望吗?”一名发病5年的病友在群里问。他之前一直坚信自己能等到这款新药上市。

  蔡磊去找樊东升,他想知道,为什么这个病到现在都不见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樊东升认为有两点困境,自己从医30余年,手上也只有3000个病例。有的患者在其他医院问诊,医疗数据不能打通,医生和科研机构掌握的样本不够。另一方面,它累及的主要器官是大脑和脊髓,不像人体其他部分的病变可以活检,它无法在患者生前完成。

  蔡磊决定就从这两件事入手:建立渐冻症患者大数据平台;推动渐冻症患者大脑组织和脊髓组织的捐献。

  过去几十年里,医生、医药公司、公益机构都尝试做过,但都失败了。怎么找到全国的病人,让他们配合着填数据?遗体捐献需要手续,大脑和脊髓需要在病人去世6小时内取出。如何运输遗体?哪里有解剖资质?一道道手续怎么跑?

  蔡磊承认,越难的事越让他感到兴奋。工作几乎曾是他的全部。他早就财务自由了,在北京20多年,他连长城、故宫都没有去过,唯一一次国内游是和妻子拍婚纱照,出国两次还是因为公差——他对享乐没什么兴趣。

  他延续着生病前的工作强度,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无法停下来等待死亡。

  蔡磊知道,在美国,一些罕见病药物的成功研发就是由患者家属推动的,这给了他信心。

  他认为,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会看到希望。

  2

  “全世界都没办法,我来干,我就是这么想的。”蔡磊说。

  他要自己去找药企和科学家,推动药物管线,“用创新的、颠覆的、极速的方式加速临床试验”。

  最初听到这个创业想法时,连妻子都觉得他“疯了”。蔡磊的妻子段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研究生读的就是药物研发方向,自己还拥有药物研发专利。

  她知道“做药”的艰辛——需要数十亿元的资金打底,顶尖的科研团队,至少10年的时间完成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以及临床实验,最后,还有极大的可能失败。更何况,渐冻症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晰,“子弹”打向哪里呢?

  蔡磊不打算按传统的方式制药。他要做的更像是一个平台,链接到患者、药企、科学家,推动更多突破性的渐冻症药物研发。

  蔡磊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生病后从零开始自学医学医药知识。过去200年,关于渐冻症只有约3万篇医学论文,他带着团队一个星期就读完了,没有答案。他有些迷茫,也动摇过,但只能继续向前。

  渐冻症的论文读完了,他们就去读研究阿尔茨海默、帕金森等病的论文,因为“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蔡磊按市场薪酬水平招募科研团队,每人每天读上百篇论文,从中找线索。

  “无论是神经科学上的最新进展,还是细胞生物学上可能的突破,包括中医药对这个疾病的治疗线索,每一个方向我们都不放过,”蔡磊说,包括那些连动物实验都没做,尚未进入大众视野的,他们也关注到了。

  对那些“有希望”“有潜力”的研究成果,他们立马扑上去,给研究者发邮件,先作自我介绍,再问对方的实验是怎么做的,是不是真的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结果。他们有时也会重复论文中的实验,再评估在动物身上做的可行性。

  他们也会询问科学家需要什么资源,然后给予直接支持。有的告诉他们,自己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靶点,在细胞上的实验非常好,现在需要动物。蔡磊的团队就会购买动物,直接发给科学家。

  “科学家隶属不同的机构或是企业,他们的研究数据互不共享。而药企一般只聚焦在自己的药物研发管线上。”蔡磊团队的科研助理宋涛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解释,在一些基础研究上,他们不会等着药企或科学家,而是自己出钱做,然后把这些数据向全世界的科学家开放。

  科研的进展意味钱的快速“燃烧”。蔡磊卖掉了房子、车、手里的大部分股票,1000余万元进去了,“弹药”快打光了。

  过去十几年,蔡磊一直和钱打交道,参与过多个项目融资,从几千万元到上百亿元的都有。

  但这次创业,他路演了200多场,见的企业家、投资人不下100位,几乎都失败了。

  有企业家想捐给他个人500万元,让他好好休息,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

  蔡磊苦笑道:“我要这500万元干吗,救我一个人不是我的追求,我需要的是上亿元的资金,是能支撑药物研发的‘大钱’。”

  事实上,从创业之初,他就没想过只救自己,他要救下这个群体。

  在拜访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伊龙时,他告诉对方,自己大概率等不到药了,但希望能让以后的患者有更多的希望。“以运动神经元病为代表的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大约1000万人,我想在死前能救下1/10,救下100万人。”

  他推动的一条药物管线,在治疗SOD1基因突致病型患者中看到了积极的效果。这款药物不能救他自己,但有希望治好“不到2%-3%的病友”,“能救一个是一个。”

  蔡磊也做过慈善筹款。他发起了“第二次冰桶挑战”,但最终活动募集的资金总额不到200万元,其中有100万元是他带头捐的。

  他试着找财资雄厚的病友,在他看来,这是用药需求最迫切的一个群体。但也被拒绝了。如果药物研发出来,对方愿意花上5倍、10倍的钱来买,但如果一起投资推动药物研发就算了,“不知道活到哪一天,不想瞎折腾”。

  蔡磊记得一个场景:晚上8点,北京国贸大厦外,灯火通明。他的路演不出意料地又失败了。左手已经抬不起来,他用握手机的左手搭在腿上找个支撑,然后半弓着背,用右手操作屏幕。还没点开打车软件,一个小伙子将他撞个趔趄,他不得不重新调整姿势,才发现,面前的屏幕被泪水打糊了。

  坐在车上,有病友问:什么时候有药出来?他想了想,回道:“年内有希望,大家保持信心。”

  3

  为了筹钱,蔡磊决定在抖音上直播带货。

  “说句实在话,我不想做直播。我蔡磊要是做事情,那必须是高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搞这卖货这太掉价了!”蔡磊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我为什么要做,因为科研需要钱。”蔡磊说,“没关系,咱为了做公益支持科研,干啥事都不丢人。”

  2022年9月21日,只有23个粉丝的“蔡磊破冰驿站”直播间开启了第一场直播。为了支持他们,有朋友一个人拿着4部手机,家人的六七部手机也开始了“大合唱”。

  妻子段睿曾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慢慢成了蔡磊最得力的助手和战友。她放下了自己的工作,给直播间选品、策划、沟通供应链,成了唯一一名没有假期的全职主播。

  她几乎从不在直播时流露消极的情绪。段睿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不想以一个受害者的形象出现。“只要出现,就要有更积极的面貌和有价值的服务。”

  “很舒服,很弹,冰冰的感觉,”直播镜头前,段睿大方地抻着手里的女士内裤。随后镜头给出特写,她向粉丝们展示“连底裆做得都是很透气的。7A级抗菌材料,水洗150次,抑菌指数不会下降。”

  几块钱的拖鞋、酱油,新上市的黄瓜、大蒜、地瓜干,十几块钱的饼干……直播间的“小黄车”里装着一个大型集市。

  他们有着庞大而稳定的观众群——渐冻症患者。蔡磊一手建起来的病友群就有20多个,直接触达的病友1万多人。但直播间从不售卖渐冻症患者必需的器械、药品、工具。

  “我不是不要挣钱,何况我还天天为钱四处奔走,”蔡磊说,“但我现在不要挣这个钱。”

  夫妻俩不想让人因为同情来下单。“那样没有任何意义,我会把这个直播间马上停掉,”蔡磊说,“要给别人带来价值,(做直播)这也是一样。”

  他们最开心的是收到粉丝反馈“占到了便宜”“薅到了羊毛”。直播间的复购率超过20%。

  也常有粉丝说,“捐款吧”。蔡磊坚定地拒绝了。他觉得,大部分人都很不容易,很多捐款的人都很善良,如果对方没有那么大财富能力的话,自己一分钱都不想要。

  他和妻子不领一分钱工资,连蔡磊助理的工资都不从中支取。直播间的收入全部用于渐冻症攻克。

  2024年1月27日,蔡磊在社交平台的个人账号上宣布,经过1年多的努力,渐冻症破冰事业重新装满“子弹”。他和夫人将再捐助1亿元,用于支持渐冻症的科研。

  同时,他又发布了关于脑科学和神经系统疾病、免疫学、代谢组学、干细胞等方向的科学家、医生、生物医药公司的合作方向。

  “我们对科研成果和商业利益没有诉求。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实现50万名渐冻症患者的生命救治。”蔡磊写道,“在合作推动中,所有的科研成果归属于科学家、研究院所和医疗机构,药物研发商业回报属于生物医药企业。”

  有病友问他:“蔡总,年初你说有药,怎么药还没有出来?你是骗我的?”

  4

  在最后一次的创业里,他每天东奔西跑,找合伙人,找钱。跑不动了,他就窝在办公室开会,看论文、接待来访的病友。他留给妻子的时间只有共同出现在直播间的那一会儿,至于儿子,他晚上回家时小家伙已经睡了。

  他最缺的就是时间。身体条件允许时,蔡磊每天都会接待来访的病友。

  创业的第一年,蔡磊建了20多个病友微信群,每个群500人。他要链接到更多病友,建立患者大数据平台。

  “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一个病友、一个病友地加微信去认识,去交流。”蔡磊说。那个绿色小人张开手臂的“抱抱”成了他最常用的表情。

  “有人说我伟大,我说不能这么说,因为你不了解他们的故事。如果你接触这些朋友,他们都如此的绝望,如此的悲惨,你说你要不要为他们去拼一把?”蔡磊说。

  到现在,他们建立的“渐愈互助之家”成了全球最大的民间渐冻症患者科研数据平台。

  今年3月,44岁的陈学锋(化名)开车9个小时到昆明,然后和妻子坐飞机到北京。他想先流转掉家里的一些土地,把钱收回来留着给患渐冻症的妻子看病。过去几年,他们种了近千亩香蕉,行情一直不好,“卖一车亏一车,连工人工资都付不起了”。

  他还要去见蔡磊。这个念书只念到小学五年级的农民,买了蔡磊与疾病抗争的自述《相信》。这是他辍学后读完的第一本书。

  见面那天,蔡磊戴着颈托,坚持坐着和他们聊了近两个小时。今年2月,陈学锋的妻子作为临床实验者,用上了蔡磊团队推进的一款药物。

  蔡磊说话已经不清晰,说一会儿歇一会儿。其中一半的话需要助理宋涛帮忙“翻译”。

  蔡磊的团队发布临床实验者的招募,要和患者签协议。工作人员提示他们“认真阅读”。

  “我说不用看了,直接拿过来我签了。我们提了心来,不管好坏,我们都要做这件事。”陈学锋说,如果有效,我们就是早一点用上了,蔡总可以推动得更快。如果不好,可以给科学家一些了解,帮他们改进研发。

  支持蔡磊的病友和家属人数不少。蔡磊的一个助理,是患者家属,从外地来找他时赶上新冠疫情封控,他在汽车后备箱里装了辆折叠自行车,想着如果不让通行自己就骑自行车过来,“半路冻死也要过来”。

  有的病友自己就是外科医生,主动加入了他们。“争分夺秒地多研究一份报告,多对比一组数据,多看一篇论文。”

  患者群里有不少“黑粉”。他们私下加患者微信,推荐药物、疗法,并且骂蔡磊是个骗子,拿病友的数据去赚钱。

  “破冰”的直播间也不时出现“恶评”,“蔡磊成功了吗,他不是要救你们的命吗?他自己都那样了!”

  蔡磊不去争辩,“没时间和他们争执”。

  5

  失败和打击每天都在上演。他回应最多的是:“没关系” “斗志不减”。

  2020年下半年之前的过去30年,中国关于渐冻症的药物管线有14条。蔡磊介绍,现在他们自己独立推动的药物管线已超过100条。有30多条已经明确失败。

  “没关系,”蔡磊说,“每一条管线的尝试都充满了未知,但这世上多一个科学家研究渐冻症,渐冻症患者就多一分希望。”

  去年10月,蔡磊试用了一款药物。这款药物的发明者根本不研究神经相关的疾病,更不要说渐冻症。蔡磊主动联系到对方,介绍说,根据团队的研究成果,这款药对我们渐冻症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是颠覆性的治疗效果。

  这款药在动物实验阶段,没有人用过。“做动物实验,我不就是动物吗?”蔡磊说,“我这勇气来自科学认知和对科学家的信任。”

  后来,他们欣喜地看到了效果。但两个月后,又没什么用了。

  “没关系,比过去这么多的努力尝试还是好多了,”蔡磊补充道,“这已经是常态了。”

  他也时常沮丧。看着病友相继倒下,一条条药物管线他满怀着希望扑上去,再一次次失败。

  但他不能停。“如果遭受打击就停下来,可能停下来不止100次了。”

  团队里的科研人员换了好几拨,蔡磊尊重他们的选择。面对绝望,他要每天给他们灌输信念。“渐冻症必须解决掉,必然解决掉,迅速解决掉,要不病友们就都死了,几十万人都在等死。”

  他的身体状况下滑严重,说话都会发生口水呛咳。他也坦言:“非常累,抬头都很吃力。”他需要反复到床上躺一会儿。“没关系,继续战斗。”4月9日下午,他又安排了5场科研会议。

  他没有科研“计划表”,“只要有新的发现,立马扑过去,全力战斗”。

  4月18日,段睿在直播时少见地表达了自己焦虑的情绪。“时间越来越紧了,机会越来越少,”站在蔡磊旁边,段睿坦言,自己最近状态也不太好。

  她不忘继续提醒网友,“我们这个10块钱的红包,大家领到就扣‘1’啊。”随即接上了之前的话,“压力确实很大,不及细想。年初的时候心态怎么那么好”。

  “我们会在中国尽快推进,” 蔡磊在一旁安慰她,“没事,只要没死就有希望,你怕啥?”

  蔡磊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夜里还不需要呼吸机时,夫妻俩睡在同一个房间。妻子经常在睡前问他:“看你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那药啥时候能出来,你到底能不能好,(药)啥时候才能出来?”

  “我说‘睡觉’。我说你问这句话有用吗?没有用。你为什么要问一些负面情绪的问题,睡觉,明天继续战斗。”蔡磊说。

  但他也不知明天能不能醒来。

  2023年冬天,蔡磊感染了乙流。夜里,他因为堵痰差点窒息。“水刑”般的体验让他觉得,后面又得插管,又要气切,或许现在死了也不错。自己也尽力了,先走一步。

  病友知道他的情况后崩溃大哭。他们叮嘱蔡磊,“千万不要倒下,要倒下我们都死了”。

  “我说不能这么看,我们前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蔡磊说,没关系,自己还是充满希望。

  他婉拒了原本约好的采访。他想的是,万一记者上午采访完,自己晚上因为堵痰死了,人家忙活半天不就没意义了吗。

  “即便晚上就死去,白天依然会全部投入到渐冻症的科研和工作事业当中。”蔡磊说。

  他看见妻子在最近的采访里哭了,“她看到我病情越来越重,我希望她不要悲观,要坚强”。

  6

  时间越来越紧,他表示要“争取每分每秒,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因为我知道,即使这样,我们整个群体能否生存下来,依然未知,但如果不全力以赴拼搏,更没有希望,这是我目前的状态。”蔡磊说。

  在对话渐冻症患者“彼得2.0”时,对方问他,是否怀念过去?

  过去,蔡磊被称为“中国电子发票第一人”,担任过跨国公司、世界龙头地产企业的高管,在清华、北大、人大等多所高校讲课。

  他说自己还没有时间怀念过去,只能马不停蹄地奔跑。“相比于一些病人,我可能比他们幸运和强大一些,所以我就想这是不是一个使命,哪怕我倒下死亡,也要为这个病作出一点贡献。”

  蔡磊也做了很多身后的事,发起或联合成立了4个公益基金。此外,2022年8月,他们成立了攻克渐冻症慈善信托。蔡磊希望,它是一个和诺贝尔奖一样科研永久续存的信托基金。如果自己倒下了,它依然可以支持科学家和组织机构进行科研工作。

  “我也希望它能够成为渐冻症领域的诺贝尔奖。”蔡磊说。

  202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樊东升、中国科学院药物所教授高召兵、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贾怡昌联合研究团队在Nature杂志子刊Cell Research发表杂志封面文章时,设计了一版蔡磊头像的封面,这些科学家想借此向蔡磊做的工作致敬。因为杂志不接受真人头像封面,最终没能用上。

  但蔡磊想要感谢的人更多。在《相信》这本书的最后,要感谢的人和单位,他写了整整7页纸。

  “如果说……如果说,”蔡磊的嘴角忍不住上扬,“我有幸……”话还是没说完,“等一下等一下,平静一下。”蔡磊示意记者停下。他想了几秒,重新对着镜头说:“如果说我有幸能攻克渐冻症,恢复健康,英雄不是我,是这个时代,这么多科学家、医学家、企业家和每一个为之奋斗的患者和爱心人士。”

  事实上,在2019年11月开始“破冰”行动时,蔡磊就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最后大概率都是徒劳。全世界过去30年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攻克上,投入了约1万亿美元,几乎全部失败。

  但他仍每天“玩命在干”。“只要没死,我就要和它死磕到底,”在蔡磊看来,攻克这个疾病,需要一代代接力下去。

  4月,蔡磊在直播时介绍,今年上临床的十多款药,大部分都是他们推动3年左右的,从临床实验到融资,动物实验、报批临床。蔡磊坦言,当时自己推动的时候,也经常会想到,等到这药物可用的时候,可能自己都已经不在了。“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全力以赴,因为现在或未来的病友能用上。”

  患病之初,蔡磊的儿子刚出生不久,他担心儿子长大后对爸爸没有记忆。但现在,他不担心了。

  在有着爸爸照片的“北京榜样”公交站台,在中国慈善家年度人物的颁奖台,孩子都能感受到社会对爸爸的认可。蔡磊希望,儿子以后想起自己时,会微笑,会自豪,不会痛苦。

  4月24日,“蔡磊病重”被多家媒体弹窗推送的那天,又有“黑粉”在直播间里评论道:“你们不要相信他!蔡磊是装病的,他在演!”

  段睿看着评论,摇摇头,“我多希望你说的是真的”。

  她一边摆弄眼前的内衣样品,一边又将这句话重复了6遍。

  (文中段睿、陈学锋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宇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直到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责任编辑:高秀木
 
  • 女子大脑有蛔虫
  • 酒厂拔掉葡萄藤
  • 他收藏751个小汽车
  • 月售车票0张
  • 英千架航班取消
  • 捡到4年前漂流瓶
  • 辞职带娃周游世界
  • 四居室租给40人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
  • 月球表面硫元素
  • 瑞士冰川恐消融
  • 每周图片精选
  • 世界读书日
青独家

越来越多青少年主动进行心理诊疗

什么人容易掉入网络交友陷阱

哆哆女性网起名字四个字的名字建筑公司起什么名好永城服装厂seo 查询如何给运输公司起名字免费婚姻算命测试商丘市钢材市场今日价格免费周易起公司名的霸气qq个性签名网站建设要学什么seo对策丁女孩起起什么名字qq网名 霸气 冷酷 帅气深圳网站设计工作室七大未解之谜起名一儿一女蛇瓜种子直接种可以吗使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是淘宝网站优化个人签名幽默深圳网站优化ahuaseo女生独特病娇网名小院起名餐饮店铺能起名找人设计网站多少钱正规起名物业公司民生民权金银花种植亩产量网站设计架构网站建设程序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