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话题>
网络智库:塑造黄河旅游新品牌 景区命名有大学问
2019-11-04 07:13:01    来源:黄河新闻网

智库话题:

近年来,山西全力塑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新品牌。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是构建全省旅游发展大格局升级版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改革创新、培育文化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促进全省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名是在约定俗成中逐渐形成的对某一地域的指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仅是指示地理空间的符号,也是地域文化、地方传统和集体记忆的表征。在旅游发展不断深化和区域竞合不断加剧的今天,地名标识日益成为旅游景区提高知名度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个景区能否被感知、理解和认同,与地名亦有很大的关系。更进一步地,以传说文化为旅游吸引物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传说叙事的景观生产密切相关。游客作为文化他者,从熟悉的惯常环境位移到陌生的非惯常环境,对旅游目的地文化最为直接的感知便是地名,空间的这种社会性存在使得地名从一开始便作为标识地理空间和呈现文化空间的符号出现。

智库专家: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博导 赵巧艳

随着历史地名的不断消失和新地名的不断涌现,地名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一个地方的代号,地名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内蕴着人们对于空间的探索、观察与认识。一个地方,只有被赋予地名,其空间特性才得以整体呈现,并且空间内的其他事物也才变得可以理解。

同样,一个景区能否被感知、理解和认同,与地名亦有很大的关系。更进一步地,以传说文化为旅游吸引物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传说叙事的景观生产密切相关。游客作为文化他者,从熟悉的惯常环境位移到陌生的非惯常环境,对旅游目的地文化最为直接的感知便是地名,空间的这种社会性存在使得地名从一开始便作为标识地理空间和呈现文化空间的符号出现。具体到黄河乾坤湾,作为伏羲传说依托的空间实体,传说既诠释着景观的来历,也促使了景观的生产。一方面,正是乾坤湾的独特景观形成了伏羲传说;另一方面,伏羲传说对乾坤湾景观的想象性叙事,又进一步提升了乾坤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作者作为“驻客”身份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中,发现乾坤湾的旅游吸引物几乎都是围绕“伏羲文化”这一关键词进行,而乾坤湾普遍存在有关伏羲文化的“历史事实”,又成为乾坤湾传说景观生产的文本原型,既根植于乾坤湾人的集体记忆之中,又成为乾坤湾人社会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更在乾坤湾旅游发展中,成为重新唤起对地方性知识建构的来源,其中之一便是地名标识实践。

所谓蛇曲是指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黄河蛇曲则指发育于黄河大峡谷中的大型深切嵌入式蛇曲群。截至目前,已经入选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名录的有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和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虽然由于行政区划的缘故,两个国家地质公园被分别命名为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和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但是在大多数时候,除非特别需要,无论是官方文本还是民间称谓,更常见的名称是陕西延川乾坤湾和山西永和乾坤湾,而这也使得乾坤湾的地名标识有了广义与狭义之分。

继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批准建设之后,2007年12月21日,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也被国土资源部批准纳入建设范畴,并于2011年11月正式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入选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录。虽然,陕西延川乾坤湾与山西永和乾坤湾都发育于秦晋(晋陕)大陕谷的黄河沿线,均为68公里黄河蛇曲地貌,但山西永和乾坤湾却是英雄湾、永和关湾、郭家山湾、河浍里湾(乾坤湾)、白家山湾、仙人湾和于家咀湾的统称。七个河湾北起永和县南庄乡前北头湾,南至永和县阁底乡佛堂村,西连黄河中线,东接四十里山森林公园,流经永和县南庄乡、打石腰乡和阁底乡,分为五个地质遗迹景观区:英雄湾河谷阶地及峡谷地貌旅游区、永和关湾河谷阶地及峡谷地貌旅游区、郭家湾黄土高原生态旅游区、河浍里湾(乾坤湾)蛇曲地貌旅游区、仙人湾人文及黄河蛇曲地貌旅游区。

随着延川乾坤湾知名度的不断攀升,一河之隔的山西省永和县也不甘落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为流经该县的68公里黄河寻求最合理的解释,提出永和县境内的68公里黄河象征着腾飞的中华龙,永和县是中华龙之源。自北而南形成的英雄湾、永和关湾、郭家山湾、河浍里湾(乾坤湾)、白家山湾、仙人湾和于家咀湾好比一个草书的“和”字,既与永和县县名中的“和”字一脉相承,也与永和县建设和谐社会理念不谋而合。2011年2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贵州晚报》副主编罗万雄航拍的永和乾坤湾取名“中华龙”,通过与其他实物上的“龙”形象比对后发现其弯曲走向如出一辙,为此,中国地理学会还专门在贵州举办“中华龙文化地理论坛”,并提出应该在永和县建设“中华龙之源”旅游风景名胜区。2013年5月,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悦航拍的永和乾坤湾以“黄河龙”之名刊登在《求是》杂志封底上,引起巨大的反响,进一步催生了“乾坤湾”与“中华龙”的想象与诠释,如2018年8月永和县举办的“2018国际摄影名家采风暨全国摄影家黄河风光摄影大赛”就以“中国龙•乾坤湾”为题。

在乾坤湾的地名标识进程中,新闻媒体的作用亦功不可没,在一系列关于乾坤湾的描述文本中,“伏羲文化”叙事在更大程度上彰显,赋予乾坤湾景区以“龙”“始祖”“画卦”等符号意义。正是媒体联动的传播效应,乾坤湾人的集体记忆以及旅游者的文化联想才被激发出来。因此,在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中,乾坤湾重点突出壮观(黄河)、震撼(河湾)、神圣(伏羲/女娲)等特色,打造集科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伏羲文化、黄土风情与黄河文明旅游区,塑造壮观、震撼、神圣、神秘、绿色、文明、富饶的感知形象。随着上述符号意义的持续写入,不仅建构和强化了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也完成了向目标群体的传播过程。如今,乾坤湾的核心地名与村民过去对其的称谓已经有了较大的出入,如伏义河村现在被称为伏羲村,在旅游解说中,解释为过去人们识字少,误将“义”的繁体“羲”读成“義”。

 

 

[编辑:杨江涛]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