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 滚动新闻>

谱写一曲跨越千山万水的帮扶赞歌 | 招商局集团牵手威宁

巍巍乌蒙,山连着山;清清草海,水荡着水。

从2003年开始,19年来,位于东部沿海的招商局集团牵手威宁开展“两地携手、定点帮扶”工作,聚焦医疗卫生、教育和“五大振兴”,真金白银帮扶,倾情倾力援助,谱写了一曲跨越千山万水的帮扶赞歌。

千亩绿色果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眼下,在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中海村苹果种植基地,数十名务工群众正在采收苹果。由于今年气候原因,基地苹果采摘时间比往年延后。

苏志科是苹果基地的管理人员之一,自从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公司后,一家人都到基地务工,边学技术边挣钱。

“我家流转了30多亩土地,每亩800元。全家都在基地务工,已经6年了,每人每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苏志科说。

“我们引进海升集团、贵州苗品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成高标准苹果示范基地4000亩。”迤那镇党委书记谢定光说,迤那镇充分发挥“以点带面”效应,逐步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并以海升集团苹果基地为核心,建成集中连片万亩苹果种植示范园,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真正让村集体“钱袋子”鼓起来,这是招商局集团采取集团式帮扶迤那镇中海村的成功经验之一。

2022年以来,招商局集团投入资金185万元帮助迤那镇中海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其中100万元用于修建基础设施,修建产业路3.2公里,修建旱厕、化粪池等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建成以龙家院子、白貌院子为中心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点;85万元用于种植200亩黄梨,以党组织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为引领,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促进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多渠道增收积累。

不仅如此,招商局集团还引导中海村群众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水产养殖合作社1个、养牛合作社2个。2017年3月成立了中海村众城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建成拥有葡萄种植基地220亩,产业链延伸至观光、采摘、酿酒等多个方面的“村社合一”合作社,48户脱贫户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在合作社务工等形式,每户增收1500元。

“通过招商局集团的帮扶,不断增强了我们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真正让村集体钱袋鼓起来、群众日子好起来。”中海村党支部书记苏相权说。

帮扶是真金实银的,据悉,仅2022年招商局集团就引进广东企业12家入驻威宁,投资额达3.1亿元。

万亩生态蔬菜: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寒冬时节,走进威宁县么站镇万亩产业示范园,一大片绿油油的蔬菜基地映入眼帘。

“我种了150亩蔬菜,已经挣了20多万元。”么站镇平原社区居民夏光友说。

近年来,在招商局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平原社区着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乡村振兴集成示范样板点。

今年,平原社区充分整合集体资金、资产、土地等资源,建成集中连片标准化蔬菜基地5000亩,通过“合作社+经营主体+农户”组织方式,由合作社联系商家规模化采购,实现合作社与群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招商局集团多次组织种植、养殖专家到平原社区开展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乡村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发挥了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目前,外来人员100余人在平原社区就业,260余名务工人员返乡发展产业,持续筑牢“双向培养”人才储备基础,将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共同谱写产业振兴新篇。

今年,招商局集团投入资金185万元帮助平原社区建设蔬菜基地供水工程,有效解决5000亩党组织领办标准化蔬菜基地和3000亩规模化蔬菜基地产业用水问题;通过闲置旧房改圈、老旧圈舍提升等方式改造家庭牧场90余户,促进家庭牧场健康蓬勃发展,实现牛存栏2500头(户均4头),价值3000余万元,户均可增收4.77万元。

此外,依托招商集团慈善基金会的帮扶力量和资金支持,平原社区做好“特色田园、生态宜居”八字文章,突出“三小园”(花园、果园、菜园)规划,聚焦庭院经济发展、产业设施配套、雨污集中治理、数字乡村建设、畜禽粪污处理等要素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建成以夏家院为中心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点。

近年来,招商局集团累计帮扶威宁实施各类项目156个,不断创新帮扶方式,围绕品牌打造延伸产业链,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医疗、民生等质量提升工作,助力威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陈武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