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嗅APP虎嗅APP
  • 妙投APP妙投APP
  • 公众号矩阵公众号矩阵
  • 我要投稿我要投稿
数字工具指南
2023-07-20
No.18

大模型应用改变新闻消费、笔记工具Bear 2、开源输入法

主理人:
本期继续围绕信息的消费、加工和创造场景,分享一系列新应用以及应用使用的新方式:

消费:从发现新闻到阅读新闻,大模型应用如何深刻改变新闻消费?本期带来一组独家分享;

加工:Claude 2 对于信息加工的意义在哪里、笔记工具Bear 2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更新?

创造:为什么要使用开源输入法?

接下来,欢迎和我一起探索关于数字工具的所有可能。

信息消费

大模型将如何改变新闻消费的流程

上周,有两个面向消费者的大模型应用更新:

 

· Anthropic 公司发布新一代大模型 Claude 2,同步推出面向普通用户的类 ChatGPT 服务 claude.ai,美国或英国用户(或者使用两国 VPN)可直接使用;

 

· 应用 Poe 发布一系列更新,包括上线新模型(比如支持 Claude 2、GPT-4 32K 等),还能够处理用户上传的文档附件或直接粘贴的 HTML 链接;

 

在我看来,这两个产品将改变一系列基于网页的信息消费行为,并将极大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过去,获取新闻信息需要打开特定网站,逐篇浏览。现在,通过语言模型提供的插件或应用,用户可以直接取得所需新闻。

 

例如,使用 Bing 或 ChatGPT 的 WebPilot 插件,输入关键词即可检索指定网站,快速获取最新消息。语言模型还可以自动生成新闻摘要,以 Markdown 格式呈现,十分方便,如下图所示: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带来的强大文本处理能力,能够大幅提升了信息消费的效率。

 

在 iOS 或 Android 设备上,可使用这款名为「Artifact」的新闻阅读应用,基于 OpenAI 的大模型能力,该应用能够一键自动生成文章摘要,如下图所示:

 

 

而在应用 Poe 更新之后,我们也可以将网页链接直接发给 Poe,让其快速生成摘要:

 

 

不同类型的网页内容建议使用不同的提示词,以下是我经常使用的几个提示词:

 

· 事实类网页:根据「发生了什么、有哪些背景、接下来如何」的框架提取文档要点;

 

· 观点类网页:根据「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框架提取文档要点;

 

不过我们还是会遇到一些无法处理网页链接的场景,比如某些需要付费才能查看的新闻网页,直接将网页链接粘贴到应用 Poe 里会出错,此时不妨换一种思路:把网页变成 PDF 或 HTML 文档,通过让大模型应用分析文档,以实现分析网页内容的目的。

 

在 iOS 或 macOS 上将网页转换为 PDF 的方法非常简单,直接使用 Safari 浏览器即可,以 iOS 为例:

 

· 使用 Safari 打开网页文章;

 

· 点按共享菜单,找到「选项」;

 

· 在「选项」里点按「阅读器视图版 PDF」;

 

· 将 PDF 保存到本地后,可上传到大模型应用里进行处理;

 

 

除了 PDF,我们还可以快速把网页内容转为 HTML 格式的文档,以我在 Macbook 的操作为例,使用「Brave 浏览器+ 浏览器扩展简悦」,可一键完成转换,并下载到本地:

 

 

当网页内容转为 PDF 或其他格式的文档并下载到本地后,我们可以选择 Poe 或 Claude 快速处理这些文档,几乎完全免费:

 

· Poe:免费使用 ChatGPT、Assistant(原名叫 Sage,基于 GPT 3.5 Turbo)、Claude Instant,每天还能使用 30 次Claude-Instant-100K 和 Claude-2–100K;

 

· Claude:目前完全免费使用;

 

上述一系列全新的信息消费流程,不仅构建起了一个全新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极大冲击了个体获取信息的习惯,短期内会产生一些潜在影响:

 

· 无论哪一种大语言模型,都可能犯错,如果在重要的场景(比如法律、医疗)里,依然需要人类的重度参与,对于关键数字、结论等,都需要重点关注和验证;

 

· 没有所谓标准流程或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优化定制自己的信息消费方式,更重要的一点,使用哪些模型或提示词也需要不断迭代和调整,以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

 

· 阅读过程中的乐趣正在被高效的机器摘要所取代,在一个可预见的未来里,我们将成为热衷阅读摘要的一代人。


信息加工

大模型

Claude 2 不仅可以作为信息消费的新工具,还可以进一步将其延伸到信息加工的场景中。

 

一方面,Claude 可以处理更多的文本,官方称整个上下文窗口最高可以达到 10 万 Token,大约相当于 75000 英文单词,或者说 15 万中文左右。

 

与此同时,由于 Claude 支持上传附件文档,用户大可不必再像之前那样复制粘贴文档,直接将文档上传即可。

 

如此庞大的上下文窗口,也增加了对话的「记忆」。在诸如法律文件或财报文件的场景里,更长的「记忆」能力,带来的是更具实用性的文档处理能力。

 

其次,基于文档的交互或对话,相比之前的文本交互更具价值。这是因为,上传的文档其实是设置了一个「上下文」,当用户与大模型的对话基于文档「上下文」的时候,能够大幅减少大模型出现「幻觉」次数。

 

更重要的是,通过和上传文档的对话,也能够帮助用户降低使用大模型的门槛。我曾不止一次谈到,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大模型应用的交互界面并不友好,用户面对一个空白的对话框,往往会使用类似搜索引擎的使用习惯去使用大模型,从而无法领会到大模型的真正价值。

 

如果你还没有体验 Claude 2,可以在 这里免费免费,建议以美国或英国的 IP 访问。

 

Google Bard 上周也发布一系列更新,下面是几项我个人认为重要的特性:

 

· 在文本交互之外增加图像交互(其实就是把 Google Lens 集成进来了),用户现在可以在对话框里上传 jpg 或 WebP 格式的图片,目前图像交互仅限英文;

 

· 支持中文,这对中文互联网读者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 可以将「最近对话」固定在左边栏,类似于 ChatGPT 的设计,这个功能能够帮助用户延续之前的对话;

 

· 增加将生成的文本内容转换为语音的功能,目前支持包括中文在内的 40 种语言输出;

 

从我个人使用的体验来说,Google Bard 展示出了一些有趣的特点,比如将生成的内容一键发送到 Google Doc 或 Gmail,可以极大提升内容整理的效率:

 

 

不过,Google Bard 在翻译的场景里表现很糟糕,既不能翻译全文(特别是长篇文档),质量也不敢恭维,只能等着其继续更新了。

 

你可以在 这里体验 Bard。

 

笔记管理

笔记工具 Bear(中文名为「熊掌记」)上周正式发布 2.0 版本,从底层性能到功能、体验都有大幅提升,关于此次更新的详细介绍,可参看 Bear 官方发布的 新闻稿。

 

我大概在 2017 年年初开始使用 Bear,并逐渐成为重度用户。Bear 一开始瞄准的是移动端笔记处理需求,这是一个非常精准的产品定位。在功能层面,Bear 将标签作为笔记管理的唯一方式,用户在书写的过程里可以快速将「#标签」填入到笔记中,将笔记书写与笔记管理完美整合在一起。

 

更进一步,Bear 对于多标签的支持,又进一步凸显出笔记管理的灵活性,我在过去几年一直实践的「每日一记」笔记方法,充分利用了多标签的机制,从而可以更好地区分每天笔记里的不同内容类型。

 

 

这是我觉得 Bear 最打动我的地方,它从小屏幕的手机(iPhone)入手,并完美适配了 iPad 各个屏幕尺寸以及不同的输入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拓展(比如更多层级的标签支持)、创新(比如丰富的拖拽手势、类 Wiki 的链接机制)等,形成了一个真正属于移动平台的笔记应用。

 

但 Bear 1 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缺乏大纲功能,这在编辑长笔记的时候非常痛苦,而且在长文档编辑的时候会经常出现卡钝的现象。

 

再比如没有版本管理、没有高效的反向或双向链接机制、搜索功能一般等等,都使得这款笔记产品在一众新锐笔记工具中黯然失色。

 

我在第一时间获得了 Bear 2 的测试权限,过去几个月,我通过 iPhone、Macbook 体验到新 Bear 带来的变化,我个人认为相比于外在的功能,底层的优化可能更具价值,特别应对长文档的时候,速度上的提升感知会非常明显。

 

另外,Bear 2 继续拥有丰富的笔记导出格式,这为用户的数据迁移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对 Textbundle 格式的支持,能够帮助用户将文本、图片等附件打包到一个类似「容器」的文件包之中,可完整迁移到其他支持 Texubundle 格式的应用里。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体验 Bear,高级版需要订阅,价格为 2.99 美元/月或 29.99 美元/年。

 

一个好消息是:Bear 正在积极推进网页版的开发,这意味着,非苹果生态的用户,也会很快体验到这款笔记应用。


信息创造

开源输入法

上周末,我把 iPhone 从 iOS 17 测试版重新恢复到 iOS 16 正式版。在苹果的产品逻辑里,从测试版刷回到正式版,iCloud 或 Macbook 本地的备份无法恢复,于是我就像设置一台新手机一样,花了大概两个小时重新下载、登录并设置应用。

 

之所以回到 iOS 16 正式版,一个很大的原因是 iPhone 输入法的问题,系统输入法经常出 Bug、开源的第三方输入法「仓」无法使用,我只能使用微信输入法。

 

我在之前 Digital Explorer 里介绍了 macOS 上的微信输入法,手机端的体验和桌面端有几分相似的地方,比如功能都很简洁,UI 也接近原生,还有一些小的贴心设计——中英文自动空格、标点符号成对出现等等。

 

但我还是在恢复到 iOS 16 正式版之后放弃了微信输入法,转而继续使用开源的第三方输入法「仓」。微信输入法的确好用,只是它现阶段的简洁易用与互联网公司的背景,使得我不得不担心,强调云和智能输入法,很快会成为一场用户隐私的噩梦:

 

· 用户在输入时会产生大量的隐私信息,包括用户的搜索内容、聊天内容、邮件内容等,这些信息的安全性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 输入法对于用户输入习惯的收集,是否会成为用户画像的一部分,未来是否会将这些信息用于广告投放和其他商业用途?

 

这也是我一直推荐使用开源输入法的重要原因。比如「RIME/中州韻輸入法引擎」,用户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根据不同的需求——输入方案、词库配置等等——构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输入法。

 

你可以通过 这里查看不同操作系统上的 Rime 架构输入法。

 

以我现在主要使用的 macOS 和 iOS 为例:

 

· macOS:安装「鼠须管输入法」,借鉴这个 配置文件可快速使用;

 

· iOS:下载 「仓输入法」,可将 macOS 上的输入法文件打包成 zip 文件,一键导入到 iOS 上即可快速使用;

 

对于使用 Android 设备的用户,我推荐各位尝试使用 「fcitx5-android」,这是一款基于 Linux 输入法框架/引擎并移植到 Andorid 上的输入法,同样也是一款开源输入法,你可以通过 这里查看其源代码。

哆哆女性网周公解梦铁路顽皮姐弟专业的网页设计和网站制作公司公司起个英文名字qq怎么发不了个性签名被算命的先生主动算命酒店起那个名字好听给蔬菜公司起名取名广州营销网站制作建站seo淘宝客最好的seo公司新梦幻三国破解版建设微信小程序的网站傅起名字的公司网站建设佛山萱字的起名井贤栋宝宝起名张文撒好木兰诗原文彩圈吧解梦新生儿取起名大全2019免费重生之代价赣州SEO皮带是谁7月28日淘品牌营销推广网站设计类型易经测八字算命角球比分起点小说排行榜前十名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