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京华文韵丨薛俭:中轴线上的“一亩三分地”,何以讲述“农耕中国”?

首页 → 东西问
分享到:

东西问·京华文韵丨薛俭:中轴线上的“一亩三分地”,何以讲述“农耕中国”?

2024年02月02日 20:18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编者按:
  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向世界诉说着城市的底蕴和内涵,也彰显着中华文明的连续与绵延。 中新社“东西问”特推出“京华文韵”系列,通过讲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先农坛、北京中轴线、大运河、首钢园等文化遗产的发现、研究、保护和发展故事,从中领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都风韵,感知中华文化的厚度与温度。敬请垂注。

   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题:中轴线上的“一亩三分地”,何以讲述“农耕中国”?

  ——专访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

   中新社记者 徐婧 杜燕

  北京中轴线南端,有一处重要的礼制建筑群,这就是先农坛。从昔日祭坛到大众公园,到公用场地、办公场地,再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历经600余年变迁,先农坛凝结了中国古代建筑、历法、农业、礼仪等方面的璀璨文化,其修缮保护历程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优秀例证。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日前接受 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先农坛“一亩三分地”的故事,解析先农坛如何成为中外人士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成为国际交流、文明互鉴的平台。

视频:【东西问】北京中轴线上古代皇帝的“一亩三分地”如何耕种?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北京先农坛是何时建成的?在北京中轴线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

  薛俭: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农业起源之神和相应的神话。中国农业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考古发现距今最近的物证也有约一万年的历史了。据传,上古时期的炎帝神农氏,是华夏民族的先祖之一,神农氏辨五谷、尝百草,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杰出贡献,于是后人将其尊奉为农耕的神明,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农立国,神农氏在人们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自汉代起,祭祀先农被列入国家典章制度,并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的先农坛,为祭祀神农氏而设,与明代北京城同时设计建造。据《明实录》记载,北京城的建造“悉仿南京旧制”。除紫禁城“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明故宫,而高敞壮丽过之”,国家祭祀礼仪建筑同样是明永乐皇帝建造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农坛便是其中之一。

先农坛观耕台。关忻 摄

  根据《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其中,“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是帝王祭拜祖先的地方,即太庙;“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五谷之神的地方,这是古代礼制思想中重祖先、敬土地的体现。

  当年,明永乐皇帝在北京城南部还建造了祭天地的“天地坛”和祭山川的“山川坛”,两坛东西而立。这个“山川坛”就是现在的先农坛,是当年供皇帝祭祀诸路神明之地,如“先农”“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风云雷雨”等。每年春季,皇家还会选择吉日到此举行祭祀典礼和亲耕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并表达劝课农桑之心。

  明嘉靖年间,在“山川坛”的南侧添建了天神、地祇二坛,并将“山川坛”更名为“神祇坛”。到了明万历年间,为了更加突出先农坛的重要地位,将“神祇坛”改名为“先农坛”,一直沿用至今。

  先农坛历经600余年风雨沧桑,是中国古代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祭农神场所。它和天坛布局于北京中轴线两侧,是北京城对称格局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新社记者:先农坛为何会有“一亩三分地”?体现了怎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薛俭:中国自古是农耕大国,一直以来对农事极为重视,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周朝,就有祭祀先农和耤田礼仪制度存在。《礼记》记载,周天子有耤田千亩,诸侯百亩。周天子为表示对农业的重视,每年农历三月都要举行象征性或礼仪性的耕耤礼。

  先农坛为劝农所设,明清两代皇帝都来先农坛亲祭先农和亲耕耤田。皇帝亲耕的耤田称之为帝耤,面积约800平方米,皇帝躬耕区是长11丈、宽4丈。亲耕时,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两侧为户部尚书与顺天府尹,伴随着奏乐,皇帝扶犁三推三返,由户部侍郎播种。

家长带着小朋友在先农坛“一亩三分地”参观京西稻。易海菲 摄

  人们常说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讲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一亩三分地”就是指皇帝亲耕耤田,面积是一亩三分。耤田之礼是中国农耕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先农坛的祭农典礼和皇帝亲耕之礼一直延续到清末。尤其清雍正时期把耕耤礼推到极致,成为一项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制度。清代画家郎世宁创作的《雍正帝先农坛亲祭图》记录了雍正皇帝在春季率领王公大臣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的盛典,以及到“一亩三分地”耕种耤田的宏大场面。

  在“一亩三分地”上,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还反映出古代帝王重农务耕的治国理国思想。雍正皇帝是“亲耕出勤率”最高的皇帝,在位13年,有12年都来此亲耕;乾隆皇帝行耕耤礼次数为历代皇帝之冠,在位60年,共有28次亲行耕耤。

  2019年,先农坛恢复了“一亩三分地”风貌,尝试种植稻、黍、稷、麦、菽。除展示外,在春耕、秋收等时节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既让公众增长五谷常识,又体验农耕不易。如今,具有独一无二历史文化价值的“一亩三分地”是先农坛农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区,已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农耕文明。

   中新社记者: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缘何选址先农坛?如何传承和发展古代建筑、历法、农业、礼仪等方面的璀璨文化遗产?

  薛俭:先农坛不仅讲述中国农耕文明和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治国策略,还因独具特色、较高建造水平的古建筑群而备受关注。

  先农坛由周长三公里的坛墙环绕,坛分内外两层,内坛是祭祀先农的主体,设有太岁殿、拜殿、先农坛、神厨、神仓和具服殿、观耕台等,外坛在内坛的南门外建有天神坛、地祇坛,东门外筑有庆成宫,这些建筑基本保存了明初古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与明代所建紫禁城、太庙、天坛、十三陵等共同展现明代皇家建筑之美。

先农坛神仓。牛云岗 摄

  作为明清时期皇家坛庙建筑的重要遗存,先农坛的建筑结构多变灵活,与传统“中轴突出、两翼对称”布局不同,更像是根据帝王祭祀实际需求、农业耕作中实际需求为主布局。因形制各异、体量不同、色彩华丽多姿的建筑群体,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选址于此,并于1991年对公众开放。

  区别于西方的古建筑,中国古建筑有其独特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农坛的建筑群可以看到,这里多采用抬梁式建筑形制,不同于西方的穹顶形制;这里建筑材料多为木材,不同于西方的石质材料……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座建筑类专题性博物馆,一方面要更好地保护先农坛内的重要文化遗产与文物,另一方面要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更好地展现给全国乃至世界。

  以镇馆之宝“天宫藻井”为例,它是明代现存藻井中的精品,在圆井中又含方井,藻井的四角有四大力士雕像,似是托起整个藻井。圆井现存5层结构,其中4层结构上都造有天宫楼阁,从下往上数,越往上楼阁数量越少反而体量越大。第一层有楼阁32座,第二层有楼阁16座,第三层有楼阁8座,第四层是方井层,有楼阁多少呢?这层只是在每边结构上有一座楼阁,共有4座楼阁。第5层为最上面一层,也就是盖井层,在盖井层上绘制有二十八星宿图,绘有星星1400多颗。整个藻井技艺极为精巧,今天看来依然美轮美奂。

镇馆之宝“天宫藻井”。张宇 摄

  如今,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科普互动活动,传播和普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知识,与法国、德国、西班牙、希腊等地文博机构展开交流,成为中外人士了解中国古代绚烂多彩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

   中新社记者:先农坛历经了怎样的保护过程?对中国文物保护有何启示?

  薛俭:先农坛的文物保护可以看作是中国文物保护的一个缩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和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逐步深化:由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到如今的整体性保护,不仅要做好文物本体保护,还要做好文物风貌和文物系统性保护。

  作为曾经体现皇帝重农的亲祭之所,先农坛在民国之后逐渐衰败。到1916年,先农坛被辟为公园对公众开放。1936年,在原址东南角盖起公共体育场,后更名先农坛体育场。1949年,北京市育才学校的前身华北育才小学入驻先农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农坛古建筑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先农坛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在著名文物古建专家单士元、郑孝燮、马旭初等人的呼吁下,北京市政府在1988年批准组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筹备处,1991年先农坛正式以博物馆的形式向公众开放。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杜建坡 摄

  随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成立,北京育才学校等单位逐步腾退到古建筑区域外,政府逐年拨付经费对古建筑进行修缮。2011年,北京市提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先农坛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历史建筑群,成为文物修缮保护的重点。

  近年,先农坛等一批中轴线上的古建坛庙迎来“焕颜”计划,古建修缮方案获得社会和政府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农坛古建筑区域恢复了历史风貌,宰牲亭院落首次揭开神秘面纱,神仓建筑群完成修缮,与世隔绝了二百多年后向观众显露真容。

宰牲亭院落。杜建坡 摄

  在我看来,先农坛实现了古建筑群整体腾退,不仅保护了文物本体,还完整地恢复了古建历史风貌。根据最小代价原则,部分缺失附属构件进行了复原展示性恢复,而非再造。同时,部分影响历史风貌的非文物建筑被拆除,还原了古建筑的原有风貌,确保了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00多岁的先农坛,已从昔日的坛庙成为大众文化活动的场所,既保持历史的真实面目,又激活历史的生动表情。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一颗明珠,展现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出持久的文化魅力,是国人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是国际交流、文明互鉴的平台。(完)

  受访者简介:

  薛俭,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曾任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市智化寺管理处)、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馆长。组织完成多项文物古建修缮工作,组织策划多项展览和文化活动,策划举办九届智化寺京音乐文化节,带领音乐队两次赴大英博物馆和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展演。参加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协助完成北京地域内的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首次将明永乐大钟的新年祈福钟声通过线上直播传向海内外,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首次在“一亩三分地”进行春耕和秋收农耕体验活动直播。

【编辑:张燕玲】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东西问频道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相关新闻

  • 东西问·汉学家丨灿科娃:中文何以成为保加利亚第一外语?
  • 东西问丨阮氏青云:梅兰芳表演艺术怎样在越南广泛传播?
  • 东西问·京华文韵丨郭京宁:从周口店遗址可窥探人类起源的哪些秘密?

东西问精选:

  • 【东西问】郑皆连:中国拱桥为世界贡献了什么?
    2024年06月12日 21:50:53
  • 【我是Z世代】伊拉克实习医生艾美丽:愿成为伊中医疗桥梁
    2024年06月08日 19:06:30
  • 【洋腔队】英国老师探店济南“美食顶流”把子肉
    2024年06月08日 19:03:41
  • 【东西问】李文伟:中医与西医之间真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吗?
    2024年06月06日 20:06:31
  • 【东西问】唐纳德·沃斯特:建设生态文明,中西方需要彼此
    2024年06月03日 19:59:29
  • 【东西问】追忆“巴蜀鬼才”魏明伦:“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2024年05月30日 20:57:32
  • 【东西问】李熙燮: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意义重大
    2024年05月25日 15:23:41
  • 【东西问】河北正定凌霄塔:“半身为木” 塔心柱流传“抽梁换柱”故事
    2024年05月24日 21:11:06
  • 【东西问】河北正定开元寺须弥塔:从“雁塔”观盛唐风韵
    2024年05月23日 21:49:38
  • 【东西问】形似巨型花束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见证文明交融之美
    2024年05月22日 21:15:46
换一批
推荐阅读
1/62/63/64/65/66/6
  • 设“有罪推定” 欧盟惹众怒

    “宝总”的台湾“24小时”,掀起两岸民间交流小高潮

    五问今年来北方最强高温过程:未来还要热多久?

  • 校园跑APP屡被吐槽,“代跑”现象如何解?

    旅比台湾画家阮丽明:几多传奇 “融绘”东西

    华北、黄淮高温进入鼎盛阶段 多地或现40℃“三连击”

  • 股价一度跌超20%,恒大汽车国内三家生产基地均已停产

    如同鸡蛋被煮熟 这种病死亡率最高可达80%

    患哮喘的新加坡门神,差点从小去做餐饮

  • “宝总”终于来了!下一个会是谁?

    跨越一甲子的双向奔赴:“国家的孩子”回家了

    “骑行社交”成新宠 不求竞速求放松

  • 新加坡旅游热度上涨,“门将椰浆饭”也火了

    德国为何警告“不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端午假期多地二手房成交较去年增长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阿坝!

    何增林:我对非中妇女事业合作交流充满期待

    首位澳门预备航天员诞生 澳门航天专家:感到极大鼓舞

  • 艺人两年雕琢百余件废弃酒瓶成工艺品

  • 西藏错鄂岛:“鸟类天堂”

  • 西藏申扎黑颈鹤进入孵化季

  • 警民合力抬起汽车救助车祸被困老人

  • 众星云集喜聚沈阳 见证中国喜剧电影荣光时刻

  • 山西闻喜:51.2万亩小麦开镰

  • 上海和美乡村“村BA”总决赛举行

  • 香港青年相聚上海闵行 开启实习计划

  • 精彩直播
    • 中国大熊猫“香香”生日会在东京举办

    • 法国凡尔赛宫短暂失火

    • “福宝”回国后首次与公众见面

    • 探访大熊猫“福宝”新家

    中新热榜
    • 东西问丨旅比台湾画家阮丽明:几多传奇 ...
    • 胡歌访台激发青年创作者灵感
    • 涉及电动汽车、儿童用品等领域 一批重要...
    • 欧盟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
    •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 奔驰、宝马、...
    • 国台办回应胡歌赴台、“踩线团”延期等两...
    • 企业家IP是把双刃剑
    • 欧盟发布初裁披露 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
    •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 部署保障性住房再...
    • 刺探中国:起底007老东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 京ICP备05004340号-1]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

    哆哆女性网周公解梦梦见获得了一大笔钱烟台房产网站建设辽宁专业网站建设专业网站建设公司做电子行业给公司起名字怎样自学周易八卦设计类自学网站北京seo华网网站设计 论坛四班的班名可以起什么陕西西安网站建设汽车店起名用哪些字好专业八字算命软件师姓起名字测名字起好吗好周易起名网站是一个诈骗网站大红seoseo网页推广优化睿与什么字取名起名合肥公司网站制作多少钱起名网站生辰八字起名素食餐厅起名字网站正在建设中源码梦到跟人吵架周公解梦李姓带木带火字起名个性装修公司起名字日本纸盒包装设计网站网站建设品牌公司fbi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梦见床铺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