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专题
  • ENGLISH
正在阅读:艺术节|马祖耶夫一晚“狂飙”炫完拉赫全套钢琴协奏曲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艺术节|马祖耶夫一晚“狂飙”炫完拉赫全套钢琴协奏曲

来源: 新民晚报2023-11-06 15:08

  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重磅引进节目之一,昨晚,俄罗斯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携手指挥家亚历山大·斯拉德科夫斯基、陈正哲与俄罗斯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用将近5小时,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申城观众奉上“狂飙”式的拉赫玛尼诺夫全套钢琴协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马祖耶夫表演中

  5部拉赫钢琴作品在这一晚连续奏响,弹至最后的“拉三”,马祖耶夫丝毫不见疲态,他凭借充沛饱满的能量、精湛细腻的技艺,让乐迷观众沉浸其中。当最后一个琴键落下,全场沸腾,起立鼓掌。

  治疗师马祖耶夫堪称当代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最佳诠释者之一。他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重要继承者,在俄罗斯钢琴教学体系中成长,俄派气息纯正。1998年,23岁的马祖耶夫在第11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中夺冠,由此声名鹊起。

  马祖耶夫与拉赫玛尼诺夫的渊源十分深厚。20年前,他在巴黎弹奏“拉三”,拉赫的孙子就在现场,而那一晚的指挥正是刚刚去世的俄罗斯指挥大师尤里·特米尔卡诺夫。

  音乐会结束后,老人找到年轻的马祖耶夫说:“小伙子,如果你能戒烟,我就送你一份大礼。”他立刻弹掉了手里的烟头,伸手要礼物。老人说:“我寄给你两份乐谱,那是拉赫学生时代创作的两部作品,从未问世。”这份乐谱曾在邮寄给柴可夫斯基的途中丢失,辗转被格林卡博物馆收藏,兜兜转转后,最终到了马祖耶夫手中。

  在瑞士的拉赫故居,马祖耶夫用拉赫的钢琴演奏了两部作品并录音,那架施坦威是1929年施坦威公司送给拉赫的。那段寄居时光被马祖耶夫称为自己的“高光时刻”:“我睡在拉赫的床上,弹着他的琴、读着他的信,翻看他的乐谱,觉得自己和他进行着跨越时空的交流。”

  于马祖耶夫而言,拉赫玛尼诺夫就像是人类灵魂的治疗者。他说:“拉赫的一生很悲惨,经受了许多苦难。尽管如此,他还是找到了征服痛苦的光,肯定了生命。我相信,相比以往任何时候,今天的我们都更需要拉赫玛尼诺夫。”

  “马拉松”优秀的钢琴家和运动员一样,都需要好体能,这一点在这场“马拉松”钢琴音乐会上体现出来。但观众在惊讶于马祖耶夫整整一晚能量爆棚的时候,或许没有想到,他在白天刚刚完成了一场外滩边的“马拉松”。来上海时间紧迫,他说就逛了逛外滩,大概走了10公里。

  “吃饱,睡足。”返璞归真就是马祖耶夫的养生之道。“你们知道,弹这一晚的钢琴,我起码能掉三斤肉,所以我从来不减肥,食物是稳定状态的关键。”演出前一晚的那一餐尤其重要,他特别说道,“我们昨晚去了静安寺,吃了本帮菜,那碗汤特别棒。”一场“马拉松”音乐会对钢琴家、指挥、乐队和观众都是挑战。他说:“我没问题,跑完这场再跑一场我也可以。至于观众,我会弹快点,绝对不会让他们觉得无聊。”

  爱吃也爱运动,弹琴之余,他爱好广泛,游泳、冰球都不在话下,在他的家乡还有一支马祖耶夫足球队:“我只要回去就会踢球,我踢中场,就梅西那个位置。”

  昨晚,台上的那架钢琴也很吸睛,它并非国际级比赛表演御用的斯坦威,而是近15年来快速崛起的中国品牌——长江钢琴。马祖耶夫第一次弹长江琴是五年前在一次香港的音乐会上,“我很喜欢这琴的音色,从低到高,他的音量差别很大,能对乐曲做多层次处理。”俄罗斯钢琴学派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钢琴“歌唱”,他说:“拉赫是学派代表,听他生前的演奏录音,会刷新你们对键盘乐器的想象,虽然也是敲击琴键来奏乐,但他就是能让钢琴唱歌。”正因获得马祖耶夫的欣赏,长江琴被推荐登上柴赛,成为首个登上国际大型赛事舞台的中国钢琴品牌。(新民晚报记者朱渊 王凯摄影)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日/ 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盐湖“变身” 山明水秀

  • 上海:沪港高铁动卧列车准备就绪

最热文章

  • 人民领袖|照见传承的两棵榕树
    1
  • 《求是》杂志编辑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2
  • 镜观·回响丨从内河港口看中部地区内畅外联
    3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4
  • 各项数据增势喜人 中国经济彰显强大韧性和潜力
    5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更高水平开放增强金融发展动力
    6
  • 三部门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抗旱救灾
    7
  • 绘说现代化|飞驰吧!中欧班列跑出“一带一路”新通道
    8
  • 多举措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小饭碗"推动"大民生"
    9
  • 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 天津加快城市更“新”
    10

独家策划

  • “奋斗号”青春专列

    “遏制艾滋 共享健康”社会组织防艾短视频创作大赛

  • 2022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文化小大使”活动

    伴你成长 公益大讲堂

  • 数字乡村知本论

    2022全国大学生健康科普大赛

推荐阅读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免疫调控新机制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研究揭秘大灭绝如何塑造海洋生物形态演变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科技让博物馆语言更丰富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我国主产区粮企累计收购新麦超千万吨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世界最远距离远程机器人手术顺利完成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普通野生稻优异基因发掘平台建立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135个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审定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大粮仓”黑龙江进入大田夏管关键时期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我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科技守护布达拉宫“不老容颜”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首飞成功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碧海泥滩化身“金山银山”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为粮食安全插上“科技翅膀”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我科学家在海马体外发现新型边界细胞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完成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科技+文化“复活”馆藏千年文物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王乃彦:取回核爆关键数据的“逆行者”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端牢“中国饭碗” 激发振兴活力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

哆哆女性网重庆车友会友田真希littlesubgirl吉林联通危险代理人ova综合楼起名gaysmmoodyz方姓起名男360电视剧综合楼起名姚姓男生起名大全姓包男孩起名大全猪年出生的男孩子起小名岂言不相思恶霸警察姓宁起名智能起名美名腾极品公子2一分起名方氏男起名免费起名字测试凶吉显卡80度给虎宝宝起名石材翻新公司起名给姓罗的宝宝取名起名大全专业取名起名大全大师用诗经给女孩子起名字起名网络三通武汉宏基汽车客运站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