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专题
  • ENGLISH
正在阅读:艺术节|马祖耶夫一晚“狂飙”炫完拉赫全套钢琴协奏曲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艺术节|马祖耶夫一晚“狂飙”炫完拉赫全套钢琴协奏曲

来源: 新民晚报2023-11-06 15:08

  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重磅引进节目之一,昨晚,俄罗斯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携手指挥家亚历山大·斯拉德科夫斯基、陈正哲与俄罗斯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用将近5小时,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申城观众奉上“狂飙”式的拉赫玛尼诺夫全套钢琴协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马祖耶夫表演中

  5部拉赫钢琴作品在这一晚连续奏响,弹至最后的“拉三”,马祖耶夫丝毫不见疲态,他凭借充沛饱满的能量、精湛细腻的技艺,让乐迷观众沉浸其中。当最后一个琴键落下,全场沸腾,起立鼓掌。

  治疗师马祖耶夫堪称当代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最佳诠释者之一。他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重要继承者,在俄罗斯钢琴教学体系中成长,俄派气息纯正。1998年,23岁的马祖耶夫在第11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中夺冠,由此声名鹊起。

  马祖耶夫与拉赫玛尼诺夫的渊源十分深厚。20年前,他在巴黎弹奏“拉三”,拉赫的孙子就在现场,而那一晚的指挥正是刚刚去世的俄罗斯指挥大师尤里·特米尔卡诺夫。

  音乐会结束后,老人找到年轻的马祖耶夫说:“小伙子,如果你能戒烟,我就送你一份大礼。”他立刻弹掉了手里的烟头,伸手要礼物。老人说:“我寄给你两份乐谱,那是拉赫学生时代创作的两部作品,从未问世。”这份乐谱曾在邮寄给柴可夫斯基的途中丢失,辗转被格林卡博物馆收藏,兜兜转转后,最终到了马祖耶夫手中。

  在瑞士的拉赫故居,马祖耶夫用拉赫的钢琴演奏了两部作品并录音,那架施坦威是1929年施坦威公司送给拉赫的。那段寄居时光被马祖耶夫称为自己的“高光时刻”:“我睡在拉赫的床上,弹着他的琴、读着他的信,翻看他的乐谱,觉得自己和他进行着跨越时空的交流。”

  于马祖耶夫而言,拉赫玛尼诺夫就像是人类灵魂的治疗者。他说:“拉赫的一生很悲惨,经受了许多苦难。尽管如此,他还是找到了征服痛苦的光,肯定了生命。我相信,相比以往任何时候,今天的我们都更需要拉赫玛尼诺夫。”

  “马拉松”优秀的钢琴家和运动员一样,都需要好体能,这一点在这场“马拉松”钢琴音乐会上体现出来。但观众在惊讶于马祖耶夫整整一晚能量爆棚的时候,或许没有想到,他在白天刚刚完成了一场外滩边的“马拉松”。来上海时间紧迫,他说就逛了逛外滩,大概走了10公里。

  “吃饱,睡足。”返璞归真就是马祖耶夫的养生之道。“你们知道,弹这一晚的钢琴,我起码能掉三斤肉,所以我从来不减肥,食物是稳定状态的关键。”演出前一晚的那一餐尤其重要,他特别说道,“我们昨晚去了静安寺,吃了本帮菜,那碗汤特别棒。”一场“马拉松”音乐会对钢琴家、指挥、乐队和观众都是挑战。他说:“我没问题,跑完这场再跑一场我也可以。至于观众,我会弹快点,绝对不会让他们觉得无聊。”

  爱吃也爱运动,弹琴之余,他爱好广泛,游泳、冰球都不在话下,在他的家乡还有一支马祖耶夫足球队:“我只要回去就会踢球,我踢中场,就梅西那个位置。”

  昨晚,台上的那架钢琴也很吸睛,它并非国际级比赛表演御用的斯坦威,而是近15年来快速崛起的中国品牌——长江钢琴。马祖耶夫第一次弹长江琴是五年前在一次香港的音乐会上,“我很喜欢这琴的音色,从低到高,他的音量差别很大,能对乐曲做多层次处理。”俄罗斯钢琴学派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钢琴“歌唱”,他说:“拉赫是学派代表,听他生前的演奏录音,会刷新你们对键盘乐器的想象,虽然也是敲击琴键来奏乐,但他就是能让钢琴唱歌。”正因获得马祖耶夫的欣赏,长江琴被推荐登上柴赛,成为首个登上国际大型赛事舞台的中国钢琴品牌。(新民晚报记者朱渊 王凯摄影)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日/ 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调研

  • 转专业的“万能钥匙”,是它!

最热文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看!宇宙黎明时期一对类星体正在合并
为了解类星体在再电离时代所扮演的确切角色,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和分析遥远的类星体。
2024-06-19 10:05
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首次实现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罗根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在多核钛氢化物介导的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06-19 10:03
揭秘二维冰的超润滑现象
世上是否存在“无摩擦”的冰?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王恩哥院士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给出了肯定答案。
2024-06-19 05:20
国产量子计算用温度计向“绝对零度”更近一步
2024-06-19 05:20
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覆盖所有市县
18日,国家卫健委就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
2024-06-19 05:20
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建造技术迈向工程应用
“我们已基本掌握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关键技术。专项形成了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指导性设计原则,向工程化应用迈进一大步。
2024-06-18 10:02
如此“悠闲”的天体是中子星吗
鉴于恒星坍缩的极端物理特性,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快得惊人——自旋一周只需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团队成员表示,这颗天体高度疑似中子星,却在非常“悠闲”地发射无线电脉冲,如此缓慢的速度严重不符射电中子星的一般行为。
2024-06-18 10:00
飞行汽车离我们有多远
5月15日,广东省广州市,小鹏汇天广州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现场。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业内通常认为是3000米以下)为依托,以飞行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
2024-06-18 09:58
什么植物能在沙漠里生存?
沙漠边缘的胡杨、沙拐枣将根系深深扎进沙子里,它们吸收非常有限的水分就能生长。如今,经过选种的沙拐枣、柽柳、梭梭等优良固沙植物,正在沙漠中顽强生长,为治理荒漠化作出持续贡献。
2024-06-18 09:57
新车载北斗,收麦播种更顺手
赵善芹驾驶智能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赵善芹是阳谷县的“新农人”,2013年,他成立专业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850亩土地种植小麦。”去年,北彭新村村民王先锋自己播种的玉米出现倒伏,今年赵善芹驾驶智能播种机,从灭茬到播种一气呵成,精细控制种植密度。
2024-06-18 09:55
周光召,我永远敬仰的榜样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全域数字化转型 让城市更有温度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流感病毒关键受体被发现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免疫调控新机制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研究揭秘大灭绝如何塑造海洋生物形态演变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科技让博物馆语言更丰富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我国主产区粮企累计收购新麦超千万吨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世界最远距离远程机器人手术顺利完成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加载更多

哆哆女性网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世界杯直播软件免费起姓名测试分数宝宝取名生辰八字周易起名小学毕业祝福语起名广族谱男孩名字五行属火的行业起名崔家男孩起名大宋最狠暴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地址车辆定位给宝宝起好听名字1518姓名测试公司起名寓意好的字李姓成语起名bd是什么意思给小奶猫起好听萌名字姓贾的女儿起名容字起名男孩中国对日本足球宁字起名的在线起名免费取名英文幻想曹操外传星际雄鹰起吃鸡网名属虎人起女装店名宝宝起名好听名字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游戏起名字四人统一的金光大道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