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版>>
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上海有个“舒屋”,屋里来了疫情留守女孩、只想孤身一人的男孩
分享至:
 (5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22-08-21 06:31
摘要:多年后,或许会有个少年回到这里,记得曾有这样一个地方,在他的青春里留下过一道光。

“未来你想从事什么职业?过怎样的生活?”点开“云舒屋”的聊天室,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们在“舒芽计划”活动中讨论着未来规划。主持人是来自复旦大学2021级应用心理学硕士吴文瑞,她耐心倾听青少年们的心事,结合心理学知识为他们的困惑出谋划策。

作为全国首家关注朋辈心理支持、关怀青春期成长的社区青少年成长中心,日前,“舒屋”运营团队星辰心理志愿服务队获杨浦区最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团队称号。这支由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李晓茹带领复旦心理学系大学生及一批心理学从业者、教师等组成的队伍,疫情以来一直通过线上形式为青少年提供“云陪伴”。至今,受益于“舒屋”线上线下服务的青少年达3000余人次。“舒屋”成了越来越多青少年在校园、家庭以外的“心灵树洞”。


疫情期间,“舒屋”从线下到云端


杨浦区延吉社区藏着这样一处“树洞”。低饱和的大地色空间氤氲着野菊香薰和舒缓音乐,暖光灯照着各式书籍,木地板上随意摆放着懒人沙发和彩色软垫。“舒屋”的线下空间分为“零舍”“棒棒堂”“π空间”等7个功能区,用以承载各种趣味活动。这些空间设计来自李晓茹和她的团队。

去年夏天“舒屋”开始运营时,记者曾参与过其每周末固定的分享会。这是个以朋辈交流活动为主的平台,一个大学生志愿者与两个青少年结成陪同小组开展互动。“舒屋”的环境让青少年在这里放松地敞开心扉,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规则”在这里暂时失效,你可以做想做的事情——读书、作曲、画画、插花,可以和大学生哥哥姐姐们聊天,也可以什么都不做。

“舒屋”以往的线下分享会。

今年3月底,疫情让“舒屋”停止了线下活动。曾依赖于“舒屋”的青少年没了放松心情和咨询心理问题的去处,随之而来的是每天面临着网课、隔离期间的学业压力、与父母朝夕相处的矛盾、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居家隔离期间,学习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学生担心上网课会让成绩下滑,初三、高三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压力。”李晓茹说,“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以前他们没有那么长时间和爸爸妈妈在一个狭小空间里相处,如今长时间被管教约束,缺乏独立空间,难免产生矛盾。越是这个时候,他们越需要心理疏导。”

李晓茹分析了青少年居家期间的心理需求,决定将“舒屋”转到线上,开启“云舒屋”聊天室,每天上下午固定时间段由志愿者们在腾讯会议中与青少年互动,“‘云舒屋’更多是给大家一个表达的窗口”。

“云舒屋”聊天室有“群聊”和“一对一私聊”两种模式。遇到负面问题、迫切需要咨询的青少年可预约私聊室,由志愿者一对一接待。而在多对多的公聊区则热闹得多。“自从上网课后,每天都是上网课前1分钟才爬起来”“父母一直唠叨,我控制不了情绪怎么办”……在倾诉问题之余,志愿者也会带着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画的画、做的美食,畅想旅行计划。

云聊天室。

搬到云端的“舒屋”和线下有什么不一样?“考虑到刚进入聊天室的青少年会感到陌生和胆怯,刚开始志愿者会打开摄像头让大家看到我们,但不要求对方开麦或开摄像头,仅用打字来完成互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家都逐渐卸下心防,打开摄像头互相见面。”李晓茹说。“云舒屋”形成了公约,在表达的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离开时要跟大家道谢、告别。

“刚开始我们也担心线上活动难开展。‘舒屋’从去年开设起就一直以线下活动形式进行。”志愿者吴文瑞是复旦大学2021级应用心理研究生,也是“云舒屋”最初框架的构思者。每次活动,她要负责前期青少年预约信息汇总以及活动中的技术支持和控场。

每一场公聊活动都需要几名志愿者分工合作。主持人负责控场,积极发现每个青少年身上的闪光点,几名技术支持人员在后台控制话题切换。当碰到一些需要深入咨询的问题,或者谈到一些不适合在公聊区展开的个人问题时,吴文瑞会引导青少年转到私聊区来谈。


“疫情留守儿童”、特殊时期的高三学生


15岁女孩小刘的父母都是医护人员,今年4月到5月期间,由于父母一直奋战在抗疫前线,她经常很多天一个人在家做饭、上网课,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在公聊区,小刘跟大家分享了独自生活的开心事。“今天我整理了我的房间,清爽了很多”“这是我家狗狗,它有很多特殊技能”“社区发来了蔬菜包,我准备做一个新菜式”……群里一下热闹起来,其他人也开始积极分享自己生活中美好的部分。

“此前大家分享时都习惯于把问题放在前面,对未来充满担忧,需要我们进行正面引导。像小刘这样的女生,她没有在遇到困难时把自己放在弱势的角度来抱怨和求助,反而看到积极的一面,这样的分享能给其他同龄人带来正能量。”李晓茹说,这是朋辈支持的作用。

“我特别反感我妈,她天天盯着我改错题。”一个孩子在公聊区说出自己的烦恼。志愿者没有立即回应,而是另外一位同学跳出来说:“我妈也盯着我改,但我觉得这就像打游戏一样,那些不会的地方就是我没有收复的地盘,我一点点攻克下来,‘攻城拔寨’挺有成就感的。”

“后来这个孩子就把落下的错题全改了。”李晓茹说,“在‘舒屋’,大家没有心理防御,不觉得是在接受教育,而是向朋辈分享交流,互相鼓励。”

聊天室里一度有很多高三学生来求助。一开始,学生们因为不知什么时候高考而紧张,后来上海公布高考延期1个月举行,有的人觉得是好事,有的却感到焦虑。5月初,高三学生小白在群里诉说自己的烦恼:“我觉得我现在的状态恰到好处,突然多出了1个月,一下子就乱了。”

“疫情封控对高三学生,无论是学业上还是心理上都是特殊挑战。我们尽量引导学生们明白,延期高考对上海所有考生来说都是公平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吃亏,让他们放下心理负担,积极应考。”志愿者顾心语告诉记者,为了帮助高三学生应对高考压力,“云舒屋”特地开了一次“考前减压大作战”沙龙。志愿者教学生们一些心理学上调节情绪的技巧。“比如正念呼吸,让自己的呼吸慢下来,可以放松大脑,降低压力,提高注意力。”

“云舒屋”针对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形成了不同主题的沙龙进行讨论。黄小嘉毕业于复旦应用心理学系,现在是一名高中心理教师。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她主持了一场“睡眠沙龙”,目的是帮助青少年“睡个好觉”。

“居家隔离期间,很多学生碰到了失眠困扰,白天上网课时很困,晚上又睡不着。”黄小嘉聆听了同学们的烦恼,教大家把家里的小空间进行分区。“不要在床上吃饭和上网课。我们要把家里分成运动区、学习区、娱乐区、休息区,让这些小空间跟身体形成条件反射,在不同的空间做不同的事情,有助于我们进行合理的作息时间管理。”


“我迷上写网络小说”,“我只想孤身一人”


“我最近迷上了写网络小说,但我今年上高二了,学习特别紧张,爸妈不让我写,可我不想放弃这个爱好。”一位高中女生在“云舒屋”分享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跟父母为了写小说而“抗争”的经历。志愿者王小瑗听后感同身受。

王小瑗是2018级心理系本科生,学习成绩优异的她刚刚收到了母校心理学科学硕士的拟录取通知。“我自己也有过写小说‘成瘾’的经历。”她说起自己从中学起就爱创作小说,“这不仅是爱好,也是我每天学习累了以后放松的方式。我直到现在还在写小说。”

她安抚了这个高中女生焦躁的心情:“我特别理解你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爱好,既然不能舍弃,就让它成为你自己的优势,找一个可以兼顾创作和学习的方法。”她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建议,“你平时可以简单记录下灵感,等到周末某一个固定时间再进行集中创作。不要在手机上写,在电脑大屏幕上写能更好地保护视力。”

云端的“舒屋”无法和以往一样跟青少年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志愿者就开发出多种多样的云上分享形式。“有一些心里的想法很难在理性层面表达,我们采用艺术的方式。”顾心语主持聊天区活动时,经常鼓励青少年以图画作为沟通方式。“不善言辞或羞于开口的人可以用鼠标代替画笔,表达自己的心情。”这种艺术形式为“云舒屋”的活动带来新意。

“荒岛求生只能一人相伴,你会选择带谁?”在一次趣味互动中,青少年们积极发言,这时有一个男生答道:“我一个人都不想带!只想孤身一人……”这时,志愿者意识到他可能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今天是朋友带你来聊天室的,在你眼中,你的这位朋友是什么样的呢?”志愿者问他,又询问朋友们对他的评价。“我们发现,这个男生留给他人的印象很不错,他也很珍惜朋友,有强烈和人交流的冲动,但他阐述的内容却又和这些表现相反。”

“经过深入对话,我们发现他身上有着青春期孩子特有的现象,一边希望自己有团队归属感,一方面又因处在青春期过渡阶段,需要独立,需要显示自己强大的心理能量。”李晓茹说,“我们要引导他坦然接纳这样的情绪,不要走极端。让自己变得独立,并非一个朋友都不要。”

复旦心理学系的学生志愿者们把青少年碰到的这些共性问题,做成26部原创的亲子沟通、疫情心理调适、情绪调节与压力应对小视频,发布在“舒屋延吉”公众号上。


心中有世界,眼里有他人


“舒屋”团队在暑假期间启动了以高中生生涯辅导为主题的“舒芽计划”,目前已进入第二期。“高三学生在高考结束后马上要开启新的大学生涯,高中生每年也要写自我陈述。我们希望将心理学和生涯规划指导结合,给青少年的人生规划做一些指引。”李晓茹说。

“舒屋”的运营团队。

“价值观拍卖会”帮助青少年找到自我的人生目标,“我最闪亮”活动则让他们明确自身的优势。一系列心理活动让青少年们学会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

“我们首先引导他们思考未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是在大城市落脚,还是到自然风光好的地方去生活?树立这些理想后,再倒推眼前的人生规划,比如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如何为更长远的未来打算。”列一个金字塔“志愿梯队”,可以帮助青少年实现更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小理想”。

“现在的青少年有更多资源和选择,这意味着他们在实现主业的同时,可以有很多‘小理想’。我们希望让青春期的他们扩展自己的胸怀,不要只看到眼前,只知道考试和学习就是一切。而是能更开阔地看待未来的路,心中有世界,眼里有他人,这是‘舒屋’的价值。”

“多年后,或许会有个少年回到这里,记得曾有这样一个地方,在他的青春里留下过一道光。”李晓茹说,“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艰辛和迷茫,坚持不容易,但即便是最小的一朵浪花,也能留下痕迹。”

栏目主编:周楠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回复
    查看全部条回复>
    发表
    • 回复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

    哆哆女性网2015年宝宝起名cctv-4直播恒记甜品望实与君雄瓷都公司起名网免费取名热键驱动末日刁民免费八字起名周易净水器起名字高姓男孩起名霸气的好雨知时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漫客阅读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三个人合伙公司起名字手机彩票www.2345.com程姓女宝宝取名起名大全魔羯座公司起名顺口字的弱电公司起名副食店铺起名生辰八字取名字免费起名鼠年女孩取名7天旅馆姓宁的女孩起名大全求好看的动漫gl动画姓王缺木男孩起什么名字公司起名个性小男孩起小名大全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