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6月19日消息(记者褚夫晴)新,是向上攀登的力量;新,是向前突围的动能。“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首先就是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天津城投集团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的必答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切实扛起大型国有企业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

以“绿”为底 向“新”发力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实施,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让更多新质生产力喷涌而出。

天津城投集团积极践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责,加大地热、光伏、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投资,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突破20%。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推动水环境物联网、光储充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攻关。20余项自有技术成果在各类场景推广应用,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1.1亿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1.2亿元以上。

城投集团运营调度指挥中心(央广网发 天津城投集团供图)

2024年,企业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创新资源导入,联动产业上下游紧密结合,主动承担国家级、天津市重大课题,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握手平台”,积极对接天开高教科创园,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中,国家级课题《退役工业集聚区土壤-地下水有机污染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对接我国“双碳”目标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需求,构建面向政府、企业等不同主体的污染场地污染治理方案智慧决策系统;市级课题《“双碳”背景下污水处理节能降耗新技术及其配套智能控制装备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搭建专业化多模式污水处理工艺综合实验平台,探索一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微生物活性智能监测软件和智能监控硬件,延伸污水处理产业链,促进降本增效……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城投集团充分发挥旗下创业环保集团、环投公司在生态环保领域的产业基础优势、上市公司优势、科技创新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商业模式创新,优化生态环保产业布局,做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争当“链主”“龙头”,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升级壮大,带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创业环保集团亮相第25届中国环博会(央广网发 天津城投集团供图)

创业环保集团以绿色低碳发展引领企业生产技术革新,“双碳”研究中心于2023年应势而生。工作人员与行业内著名专家、学者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污水处理行业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碳排放监测体系,从而促进整个污水处理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中心的主要工作还包括推动碳排放核算与研究、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究、推动零碳示范项目创建等。工作人员以企业旗下的津南污泥厂举例介绍,通过沼气热能、光伏、水源热泵技术的高效综合利用,可最大程度降低外购的能源需求,打造出行业内领先的低碳、零碳污泥处理项目。紧盯“双碳”领域新动态、新机遇,不断增强新技术储备,工作人员们充满信心,要加速“双碳”相关技术在污水、污泥处理行业的转化应用,打造天津市域乃至更大范围内“双碳”研究实践平台,为助力“双碳”目标添砖加力。

以“新”赋能 产链协同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天津城投集团充分依托企业丰富的资源禀赋,立足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定位,围绕交通与建设、城市更新、环境与水务等核心业务板块,聚焦“三新”“三量”,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传统场景,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发展。

企业重点推进的城市智慧光网等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将在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亮相。该项目以既有中心城区和高速公路沿线通信管道资源为基础,全面盘活存量资产,打通管道间断点、堵点,敷设光缆并搭建智慧运营管理平台,打造城市级智慧光网,全面提升智慧城市设施能级,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企业打造推出“智慧高速”“智慧水务”“智慧停车”“智慧社区”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和智慧化改造典型场景,为智慧城市、未来城市建设夯实“数字底座”。

高速集团数字化运行和调度中心(央广网发 天津城投集团供图)

在中国环博会上,创业环保集团工作人员向参展观众详细介绍了污水厂智慧运营控制平台的操作流程、设计理念以及逻辑控制的基本原理,并耐心解答了观众对系统产品技术的疑问。“智慧水务”即创业环保智慧运营管理平台,依托数字化技术,重点包括计划统计分析、工艺运行监测、视频监控、质量分析、设备管理及能耗管理等在内的多项功能,实现对生产运营单位的全面智慧运维管理。目前,创业环保集团业务已拓展至国内15个省市,共有50余座污水处理厂,应用该系统不仅能大幅提升运维管理水平,还能有效降低运维成本,具备可复制和可推广性,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污水处理厂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央广网发 天津城投集团供图)

城投集团旗下高速集团投资建设运营京沪、长深、京津等20余条高速公路,高速里程占全市超80%。企业围绕“深化高速公路交通能源绿色转型”目标,聚焦创新驱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新技术与交通建设深度融合。为切实解决新能源车主高速出行“充电难”问题,高速集团于2023年9月在津蓟高速温泉城服务区投运天津首家光储充一体化超级充电站,该点位截至2024年5月底已累计服务新能源车辆1.44万辆次。企业又相继在津蓟高速蓟州服务区、京秦高速白涧服务区、滨保高速冀津服务区、津石高速静海西服务区等点位累计新增10座超级充电站,正式开启高速公路“超充时代”。

“天高能源”光储充超级充电站(央广网发 天津城投集团供图)

企业还深挖高速公路沿线路域资源、污水处理厂资源,重点发展绿色新能源,不断丰富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景。“绿色廊道”合理利用收费站、服务区路侧边坡、建筑屋顶与光伏车棚等点位,天津高速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实现并网发电;创业环保咸阳路、北仓、津沽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年预计可为水厂节约运行成本150余万元,节约标准煤0.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项目(央广网发 天津城投集团供图)

天津城投集团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合作主线——与中国电信天津分公司签订了“新型基础设施”战略框架协议,积极拓展在城市更新、资产资源经营等领域开展数字化、智慧化项目合作;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京津冀融合算力网络、建设新时代城市数字型新基建底座;高速集团与天津大学合作成立光储充联合研究中心,与卓朗科技联合成立信创实验室……企业强强联合打造创新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积聚发展新动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足马力引擎。

因地制宜 谋“新”布局

培育新质生产力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也是城市跃升能级的关键招。城投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土地和小洋楼等经营性物业资源优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主动发挥先进生产力导入者和服务者作用,着力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积极争取央企、央院、知名企业等机构在津布局,依托存量资源打造引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间载体。以“产”为核,加快推动金钟、柳林、柳林南等城市更新项目产业载体建设与招商,尽快形成“大健康”“数字设计”“智慧建造”等新质生产力。“一楼一策”加快花园路12号等楼宇招商,加快推进津湾广场业态升级“腾笼换鸟”,承载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服务消费新时尚。

柳林项目沙盘(央广网发 天津城投集团供图)

河西柳林街区城市更新项目覆盖柳林街道全域,部分区域位于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范围内,占地5.19平方公里。该项目自2023年启动实施以来,创意产业社区聚焦数字设计和创意设计产业IP,推动产业升级;天津市文物保护建筑“第二工人疗养院”被赋予“产业运营服务中心”的全新功能,吸引中关村智酷等企业加速落位;“三创基地”着力打造高校创新、创业、创意社区,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数字创意设计产业生态圈……柳林项目正在加速构建“产、学、研、用、居”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

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定走内涵式发展路子,把潜能变为动能、把优势转为胜势。城投集团作为城市更新实施主体,将城市更新作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抓手,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中,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城投集团秉承“面向市场,融通城市资源;着眼未来,服务天津发展”的企业使命,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集团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发布,“一张网、一朵云、一中心、一平台、一幅图、一套表”的“六个一”工程陆续实施完成,集团运营调度和资产全景平台于2024年正式投用,综合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实现一图观城投,项目化、清单化、可视化推动“三新”、做实“三量”,为提升城市运营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贡献力量。

踏上新征程,天津城投集团将持续做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大文章,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焕新、城市更新,统筹优化科技创新资源要素,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各类场景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发展,向“新”而行、提“质”奋进,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城投实践中,不断点亮城市“津彩”新图景。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
声动中国
2024全国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