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日,是总台央广国防时空《中国退役军人》栏目开播4周年的日子。在栏目即将迎来开播4周年之际,我们的记者从报道过的200多位优秀退役军人中,遴选了几位具有一定特色和传奇故事的报道人物进行回访,从10月29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回访·本色》,讲述他们不忘军人本色,继续拼搏奉献的新故事、新风采。

今天请听第1集《从重庆“挑夫”到“追山人”,一位正团职军转干部的传奇故事》;采制:总台军事记者杨鸿、赵敏;播音:胡铖铖。

 

何苦:山乡追梦,砥砺前行

说起《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相信大家并不陌生。2014年初,已经是重庆警备区中校军官的何苦,在转业时做出了一件出人预料的事:他不仅放弃了政府的工作安置,选择自主择业,而且在完成离队交接后,就换上便装,扛起扁担,以一名打工者的身份,走进了山城“棒棒军”的行列。

《最后的棒棒》电影海报

在一年的时间里,何苦与“棒棒”们同吃同住,一起在大街上肩挑背扛,最后拍摄完成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反响。2020年8月29日,总台央广国防时空《中国退役军人》栏目以《记录负重前行的中国力量》为题,报道了何苦的事迹。3年后的初秋,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大巴山南麓的重庆市城口县治平乡新红村,对何苦进行了回访。如今的他,正带领团队投身乡村振兴战场,沉浸式拍摄 “追山人”系列短视频作品。

何苦: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振兴”。我拍摄的《追山人》想要关注的就是“人才回归”和“人才走进乡村”。这一群人带着各自不同的故事,从城市里陆续走进大山。我当时就感觉到,乡村里的一场变革已经发生了,我想做一个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何苦(右二)当“棒棒”时,身挑重担走过山城的角角落落

其实,早在2019年初,何苦就一头扎进重庆武陵山区,追踪记录一位北大女生养蜂创业的故事。然而,这次拍摄却历经艰难和曲折,其间,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养蜂企业濒临破产、发行无法取得当事人的授权等状况,原计划一年的拍摄持续了三年,他的团队也一度跌入谷底。

何苦:拍摄《牧蜂姑娘》,对我来说,拍纪录片的所有风险都让我承受到了。第一年,在拍摄风生水起的时候,正好赶上疫情,等到我想发行的时候,蜂场上的蜜蜂全部跑光了,导致这个故事没有一个完整的结果。于是,我又追踪拍了一年,结果公司的管理出了问题,投资人的钱被财务挪用了。我本来是想拍一个乡村振兴的题材,结果拍摄的却是一次创业失败,这和我的创作初衷相悖。再加上,当时企业已经散了,所有参与的被拍摄者,都不愿意给我播出授权。

何苦(右)深入山区拍摄村民养蜂生活(何苦供图)

最终,因为拿不到被拍摄人员的播出授权,何苦的这部纪录片无法正式发行,再加上拍摄资金链断裂,拍摄团队四处举债,开机时的二三十人,到最后只剩下几个人在苦苦支撑。弹尽粮绝时,本以为可以靠获奖的《牧蜂姑娘》缓解困境,谁料后来却被告知,所记录的人物因存在欠债的失信行为,被判定为“劣迹艺人”,受此影响,所获奖项被取消。无奈之下,何苦在2022年4月宣告团队解散,他自己也不得不放下摄像机,与曾经拍摄记录的蜂农向大炮一起养蜂。

何苦:那个阶段是我最焦虑的时候,可以说是祸不单行。蜂农向大炮给我带来了一些曙光,他说:“有我一口饭吃,就有你一口饭吃,咱不拍纪录片了,你就到我们这儿来一起养蜂”。就这样,我加入了当地蜂农的行列,与他们一起创办了养蜂专业合作社。这对我来说,也是人生的一次转型,从一个纪录片导演,把自己的心态调整为“追山人养蜂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社员,回归到了真正的农业生产劳动当中。

这段“一切归零”的沉淀,为何苦接下来的事业发展提供了转机和新的创作思路。为了更好地打开蜂蜜销售市场,何苦顺应媒体发展趋势,一边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拓宽销路,一边尝试以短视频呈现动人的乡村好故事。他拍摄的《归乡姑娘》《追山日记》等一系列短视频,通过网络平台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受到了广泛关注。2022年9月,经过不懈努力,何苦的《追山人》短视频系列作品在取得全部当事人的播出授权后,正式上线。

何苦:《追山人》这部系列片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挺喜欢的。我最初是想做一个旁观者来见证这一场变迁,后面出于无奈,我自己又走进了这部片子。在“追山”的路上,我们的拍摄团队也要生存,所以我们就得再找一点出路,整个“追山”的过程,也就是找项目的过程。

何苦(右)指导拍摄《牧蜂姑娘》(何苦供图)

为更好地助推偏远山区的乡村振兴,一直对大山怀有深厚情怀的何苦开始尝试一个新的计划:由他牵头去调研优质的乡村产品,通过培养返乡创业的农家姑娘汪蓉等有温情有故事的乡村主播,打造“追山人”这个品牌,建立优质农产品优选平台,让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构成一个有机的产销循环链条。为此,何苦先后扎进奉节、巫山、城口等地的大山,寻找老鹰茶、烟熏豆干、烧椒酱等传统工艺项目,以视频记录和网络直播的方式,有效整合乡村资源,积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何苦:我想,既然《追山人》拍的是一群创业者,我为什么不把我的视野再打开一点呢?我的目标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农产品的优选平台,如果我们的影响力能够达到某种程度,有了成功的案例,制订出相应的标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那么这件事的影响力就可以不断放大。

何苦(左)指导拍摄《追山人》系列(何苦供图)

今年夏天,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何苦与城口县从事生猪屠宰和腊肉制作行业的“腊味三兄弟”的黄永久、黄永福、周力相识。十多年前,兄弟三人怀揣着走出贫困大山的梦想,在城市闯荡打拼,七年前,又因为心中浓浓的乡土情怀,毅然回到远离县城20多公里的治平乡新红村创业。他们拿出全部积蓄,在红花梁上建起厂房,以祖祖辈辈的传统工艺制作经营高品质的城口腊肉。但是,苦于推广宣传上缺少招法,他们的产品销路一直缺少突破。与何苦相识后,共同的责任与情怀,让他们相见恨晚。一方正在探索线上经营模式,一方正在寻找优质农产品,他们一拍即合,签下了合作协议。

何苦:我觉得这三兄弟是想干点事业。从大山走出去的那天,父母对他们的叮嘱也是别再回到大山里来了。后来,他们回来之后,直到把这个地方从一片悬崖打造成一个工地,他们的父母都还不知道那是他们的儿子干的。因为他们兄弟三人也不回家,就在工地上住着,冬天了也还在施工,老三半个月没脱鞋,袜子都粘到脚上面了。他们三个,对大山和乡村的情怀是一部分,另外,他们也觉得城口的传统老腊肉是一个机会。

何苦在参与这家腊肉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三兄弟不同的特点和经历给了他新的视频创作灵感,他以督促三兄弟“戒酒”切入,生动记录互联网时代新农人的创业过程。为此,何苦改变了以往先拍摄、再写脚本、最后推出纪录片的旧有模式,转而以短视频实时记录更新的形式,在线上推出系列短片《九戒》。

何苦:现在我在这个短视频账号里面更新的内容,只是原始素材。以后我还要再加解说词剪出来,最终还要形成一部完整的纪录片。我现在既是在记录别人,也是在记录自己,透过我们的短视频,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变化。或者说,一个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如果几年之后创业失败了,能够给大家一些教训,如果成功了,也能够积累一些经验。

何苦向当地蜂农学习养蜂知识(何苦供图)

这两年,随着何苦的《追山人》系列作品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不仅有从大山走出去的人才回归乡村,有的在城市有着良好发展空间的年轻人也慕名而来,加入到何苦的创业团队中。刚刚加入何苦团队不久的摄影师扶骁潇,曾就职于全国知名纪录片团队,多次参与重点纪录片项目拍摄;北漂咖啡师冉妹儿夫妇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乡加入何苦的团队。这让何苦更加坚信,能够在记录时代、助推乡村振兴的同时,带动引领更多人才回到农村实现人生梦想,是一件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事。

何苦:我对《追山人》最初的愿景,《追山人》是一面旗帜,是一个群体的展示,是一种创业模式的提炼。从时代的角度来说,还有更优秀的人才也跟着我一起来到了这么闭塞的地方,那就证明了乡村的吸引力,证明我选择的这条路的方向是没有错的,我要当好“追山人”这个平台的垫脚石。

如今,一个个美好愿景在何苦心中生根发芽。最近,他带领团队在周边20多个乡镇进行走访调研,打算邀请“第一书记”作为选品官,加入“追山人”直播间,为农村产业振兴添砖加瓦。他还打算在春节前,出资邀请广大粉丝朋友来城口,赏红叶、看雪山和免费品尝腊肉、吃火锅,感受这里的人间烟火,分享立足农村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用这些别样的方式,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何苦:今年年初到淄博吃烧烤,年底到城口炖腊肉,我们把这个口号叫响了,用这个事情推动一下城口老腊肉的知名度。我拍《追山人》,包括我参与到乡村振兴里面来,“乡村振兴”这是一个国家的长远战略,它是一个舞台,是一个机会,它需要很多很多人来“唱戏”。

山村夜晚,何苦为“追山人”团队开会(杨鸿 摄)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十年前,刚刚退役的何苦脱下军装,以一名“棒棒”的身份走进即将拆迁的自力巷。那个时候,他在自力巷每天抬头就能看到的,是重庆第一个5A级写字楼——160多米高的国贸中心。如今,他所在的公司已经在这栋大楼里拥有两层楼的办公区。这十年来,从自力巷到国贸中心,支撑他一路前行的,不只是一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拼搏创业的梦想,还有推动社会前行的本色和初心。

何苦:从自力巷走到国贸中心,直线距离也就200米,但是我用了十年。这十年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就是部队给我的坚定信念,带给我的品质,既然是认准的事情就必须要坚定地去执行。咱们保持一颗初心,这条路即使很漫长,只要我在往前走,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最终能留下点故事,来延伸我们自己“生命的长度”。

红花梁上,何苦对山村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杨鸿 摄)

本期《中国退役军人》专栏

作者:杨鸿 赵敏

责编:张建动

主编:杨鸿

编辑:王子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