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2月8日消息(记者陈锵)终南山下,乡村和美。一面,背靠着大自然赋予的秀丽胜景,原生态的田园生活引人向往;另一面,画展、演出、文创等多艺术形态的“进驻”,让这片本就富有文艺底蕴的创作热土焕发新的生机。

这是自“诗画鄠邑、品质新区”建设启动后,这片区域发生的显著变化。蔡家坡、粟峪口、栗元坡……一个个过去不起眼的普通村庄“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游客青睐的打卡地。艺术加持打造文旅新IP,特色产业生根发新芽,延展了发展的“内核”与“气质”。

鄠邑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华诗词楹联之乡、中国鼓舞之乡。近年来,当地统筹山水城乡,加快建设“诗画鄠邑、品质新区”,构建“南山北水、东工西旅”发展格局。如今,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鄠邑以“两山”理念引领绿色发展,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以优势产业体系撬动经济新引擎,共同构成一幅生态美、文化兴、产业优的美好画卷。

蓝天白云掩映下的秦岭鄠邑段,让人心旷神怡(央广网发 西安市鄠邑区供图)

活化乡村 艺术赋能让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墙壁上的方言、田野里的巨幅绘画、终南剧场的展演……步入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各具特色的艺术元素在田间“铺展”开来。穿过一排排色调统一的白色民居后,蔡家坡村二组村民刘欣元的家就在这里。

“今年真是越来越顺利了。”刘欣元告诉记者,今年6月农家乐开业后,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创收”。“这几年忙罢艺术节带来了客流量,索性想开个农家乐‘沾沾光’。没承想开业第一天,就来了很多顾客,当天的营业额达到了5000 多元。下一步打算将剩余房屋改为包间,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农民虽然不懂艺术,但大家都发现这几年村上越来越好看了。”如今在刘欣元的农家乐里,游客逛累了便点上一碗农家饭,还能在后院观赏用旧轮胎、旧瓦罐创作的考拉雕塑、小狗灯箱等艺术作品,感受乡间的一抹文艺。

“这里过去是贫困村,现在的终南剧场在2018年以前还是一个垃圾堆,上面堆放着垃圾,整治以后重新规划设计,平时不定期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这几年村上的面貌提升了,变得更加文艺了。”近年来蔡家坡村发生的显著变化,村党支部书记秦卫东看在眼里。2021年,蔡家坡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目前吸引了200余名艺术家和青年人才驻村创业创作。

在石井街道栗峪口村,消费新业态多了起来(央广网发 西安市鄠邑区供图)

咖啡越喝越年轻、歌舞戏剧越看越喜爱、乡土壁画越来越“潮”,文艺成为乡村“活化”的突破口,带领着人们表达自我,迈向共同富裕。

鄠邑农民画作品(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广阔的田野,本身就是一块美好的自然“画板”。在高产的农民画画家——张青义的工作室,伴随最后一笔落下,一幅新的农民画已然完成。“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生长在农村,所画的都是自己经历过的场景,”他说,“农民画表现的就是农民的生活,无论是过去镰刀收麦还是现在的农业生产方式,包括现在人们精神生活面貌的改变,这些内容创作出来都将是珍贵的。”

“画天画地画自己”,已经创作了五十多年农民画的张青义,还在不断挥动画笔,记录时代,用双手传承农民画文化。“鄠邑农民画种类繁多,百花齐放,希望通过农民画传播,推动大众了解传统文化,了解历史,激发对生活的希望。”农民画展览馆副馆长贾雪丽说。

火车头雕塑文化产业园区雕塑馆展出的作品(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鄠邑的文化根脉比较深,老百姓接受程度高,做事情能感觉到一种天然的推动力。”位于余下街道的火车头雕塑文化产业园区雕塑馆里,职业雕塑艺术家张金平向记者一一介绍“阿炳”“黄永玉”“玄奘”等国内外各大名人的雕塑作品。“把这些雕塑艺术家的作品收集整理起来后,周边游客或者爱好者就可以集中参观学习,可以为大家提供学习案例和创作灵感。”他笑着说。

冬日,气温逐渐降低,但参观者的热情不减。该园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工业区,如今在整合开发下已经变身为以雕塑和匾额为主要展品的艺术馆。二楼的西安市华夏匾额博物馆展示着张金平“抢救”而来的300多块珍贵匾额。“匾额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想让人民群众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他介绍,目前博物馆已落成,计划将于明年正式开馆。

诗画鄠邑,美美与共。鄠邑区正通过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将更多的艺术文化沉淀在乡土大地上,进而推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提升城乡品质。

守护绿色 生态田园让人民更宜居更幸福

12月的秦岭,万物着金,叶落成毯,山野幽静之处,松柏婆娑,在阳光的映衬下十分耀眼。行进在绿道上,不时有松鼠在路边跳跃。“现在的秦岭山区是越来越‘热闹’了。”鄠邑区秦岭保护局副局长张建合说。

今年4月,在鄠邑区黄柏峪矿山修复区域,工作人员发现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的影像。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秦岭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9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

“发现移动侦测报警!”位于太平峪口的鄠邑区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突然发布报警信息。“有人非法穿越围栏,请立刻处理。”工作人员马星宇和同事接收数据,立刻进行流程处理。“发现预警后,相关信息会进入到待办事件,然后派发任务处置,全过程一般在3个小时内可以完成闭环处理。”马星宇说。

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巡山(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这便是“智慧秦岭数字管山”新模式的应用实例。张建合介绍:“我们探索出了1551N网格化+12345网络化‘数字秦岭、智慧管山’模式,构建网格化、网络化、志愿化‘三化协同’工作模式,实现人防、技防、物防‘三防并举’,打造‘天空地’立体化管护模式。”

与此同时,遍布鄠邑的“秦鄠卫”也正发挥作用。“2022年成立的鄠邑区秦岭保护公益志愿联盟已有54家单位加入,日常围绕“我和网格员巡山”“大手拉小手”等十个品牌开展志愿化活动,带动全民主动当好秦岭生态卫士。”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党支部书记耿锐斌说。

“我们坚持做好整治、修复、保护和发展文章,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思路推进全面整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向增值,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局长滑益平告诉记者。

秦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一个个生态村庄次第“成形”。位于秦岭北麓,脱胎于祖脉秦岭丰富资源的玉蝉街道曲抱村,正深耕生态农业,做大农文旅融合,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今年10月的曲抱村,金色稻田一望无际,收割机隆隆作响,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被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的,还有来自市区的游客。“看着家门口的农田变成了稻田,周围的环境好了,也有了新的收入,生活有了显著变化。”68岁的村民封育合流转了一亩六分二的土地,如今依靠土地及农民养老金,生活多了层保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鄠邑区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农业托管、精品民宿、农耕研学等新产业,打造出曲水稻香生态农业景区等农文旅综合业态。

“我们选择曲抱村,就是看重了当地的水、土地等资源。这里本身有230亩稻田,我们在今年2月底成立了西安农投鄠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3月开始土地流转,目前已经流转土地4200余亩,还将启动‘稻蛙’共生等项目,增加农业附加值,实现农民效益最大化。”西安农投鄠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敏说。

曲抱村以稻渔综合种养项目为突破口,以产业功能分区为引导,以“农业+创意+休闲”为抓手,将原先的荒地变成水田,以“曲水稻香”为核心,让昔日的撂荒地“耕”出农业新景象。

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农文旅融合,正在绘就“文旅+”新画卷。

做大培优 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人民增收

通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道路上,由鄠邑区民营企业发起的智慧农业项目,正为群众带来效益。

走进涝店街道谭贾滩村,智慧蛋鸡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园项目里,一排排全机械化鸡舍呈现眼前。“F1—3—A温度17.6摄氏度,湿度30.8;F1—3—B21.6摄氏度,湿度34.2。”11月24日11时39分,园区办公室的智慧大屏上,鸡舍的相关数值正详细显示。

智慧蛋鸡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园项目负责人王勃告诉记者,这些信息一小时更新一次,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掌握鸡舍的情况。

“每天鸡舍的温度、湿度、氨气数值包括鸡的状况、死亡数量都会通过传感器显示,每个鸡舍都有舍长,扫描二维码上传现场情况后,所有的信息就会自动导入到表单中。”王勃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该智慧农业项目由渭河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运营。2021年6月—2022年5月,企业新建一栋存栏7.2万羽蛋鸡的8层智能化蛋鸡舍,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农业”模式,建立了畜禽粪污微生物发酵研究基地,建立了远程环境监控预警管理、视频监控等初步的物联网控制下的饲养管理体系,极大减少人力,提高养殖场智能化水平。

目前,园区吸纳乡域内劳动力10人常年务工,实现劳务收入40万元以上。养鸡养得更加精细,周边群众尝到了现代化养殖的甜头。

“这些蔬菜通过移动喷淋系统自动浇水,实现工厂化育苗,保证每株苗的肥料和营养都可以平均吸收。”站在蔬菜大棚中,裕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曦向记者介绍自己的育苗成果。

现代标准化智能玻璃温室中的蔬菜(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农户需要种什么,就帮助农户去育苗,这是李曦一直坚持的工作思路。“我们通过现代工厂化果蔬育苗,进行示范种植,依托现有技术团队通过全自动播种等培育蔬菜,发展订单农业,从而降低种植户的成本。”他说。

目前,企业建设了现代标准化智能玻璃温室3万平方米,现代标准化日光温室98栋,种植50多个品系的农产品,每年可生产各类优质果蔬种苗2000万株以上。“公司+农户”的模式将公司与农户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为周边1000多户农户带来了便利。

一方面,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正在推进;与此同时,瞄准主导产业的鄠邑区,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生态链,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添砖加瓦。

走进骏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各入驻企业车间正在抢抓时间赶订单,一派繁忙,显现着园区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成立于2011年的骏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以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不断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先后在西安鄠邑区、西咸新区等地布局了8个产业园区,形成了集标准厂房建设、旧厂房提升改造、投融资服务等为一体的制造服务业平台,实现区域产业梯度布局及园区联动发展。

“我们重点招引汽车配套零部件企业落地,将打造陕西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已建成面积1100亩,入驻企业134家,建成投产企业33家,2022年实现产值37.3亿元。”西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副总经理杨兴顿表示。

谋创新、促改革、强动能,一个个产业扶持举措的推动下,主导产业链逐步延链补链强链,全速开启经济发展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鄠邑区正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城乡,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南山北水、东工西旅”的发展格局,推动“诗画鄠邑、品质新区”建设裂变释能,发轫远航。

山水作底,文化起笔,产业搏动。陕西鄠邑,正在奋力谱写活力县域“和谐画卷”。

编辑:侯凯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