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8月9日消息(见习记者 王春然)7月28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8月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决定》,介绍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

浙江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浙江省委宣传部供图)

《决定》充分肯定“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年来浙江生态省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并从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的高度,对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重大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对各级组织和公民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责义务作出具体规定。

《决定》从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含的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五个基本方面,对未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引领性意义的重点事项提出明确要求。主要是“五个先行示范”:一是推动生态环境全域提升先行示范。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国土空间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守牢安全底线、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出要求。二是推动生态经济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生态富民产业等提出要求。三是推动生态生活共富和美先行示范。对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建设现代化美丽城镇、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等提出要求。四是推动生态制度系统完备先行示范。对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区域一体化协同保护等提出要求。五是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先行示范。对建设主题宣教阵地、纳入教育培训体系、倡导绿色生活等提出要求。

《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各级人大要强化立法、监督职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一府一委两院”要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保障决定的有效实施;各级人大代表带头示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履行责任义务,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形成工作合力。

环境方面,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建设美丽浙江的关键举措。浙江省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快推动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构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治”体系,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经济方面,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浙江省将坚持以绿色铺就共同富裕之路,推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强化资源能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高水平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

空间方面,要构筑万物和谐的生态空间。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手段。浙江省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打造浙江生物多样性友好品牌,强化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管理。

城乡方面,要推进美丽城乡全域提质。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提升宜居宜业水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浙江省将在新起点上深化“千万工程”,高水平均衡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质扩面美丽大花园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

制度方面,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保障。加快健全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是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有力保证。浙江省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土壤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修订,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价格政策体系,深化两山合作社建设和EOD重点项目开发,同时大力推动全国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试点建设。

文化方面,要推动美丽浙江全民共建。生态文化自觉自信是激发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内生动力。浙江省将持续推动浙江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导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大力度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编辑:尚天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