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同1月11日消息(总台记者 贺威通 郭淼 山西台记者 杜佳梁)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大秦铁路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起点在山西大同,终点在河北秦皇岛,全长653千米,是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马世安是大秦铁路“龙头”车站——湖东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从建设大秦的“铁道兵”到指挥重载列车运行的车站值班员,三十多年来,他见证了这条重载铁路里程从短到长、运量从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变化。

大秦铁路“龙头”车站——湖东站

凌晨3点,位于山西大同的大秦铁路湖东站,重载列车来往穿梭。

短暂休息了几个小时的马世安穿好制服,走出间休室。马世安的工作时间是从前一天早上9点25分到晚上8点25分,间休7个小时后再值班到早上9点25分。用老马的话来说,值“后夜班”最难熬。

用凉水洗了把脸,马世安走进集控楼大厅,与同事交班。

马世安(右二)和同事在工作中

大同站所辖的湖东站是我国第一座电气化重载列车编组站,也是全国最长的技术编组站,素有“重载列车加工厂”之称。马世安的工作就是在湖东站指挥大秦线重载列车编组和解体,所有驶向大秦铁路的重载列车都需要在这里集结、编组,等候发车指令。

进入春运以来,大秦铁路也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马世安和同事们平均一天要接入近200列列车,每十几分钟就必须发出一趟列车。春运期间,湖东Ⅱ场的21条股道高位运行,这就要求值班员24小时不停地接车、发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调度指挥,昼夜不停。

马世安时而接听电话,时而紧盯屏幕,时而用手里的红、蓝色圆珠笔在《车站值班员作业表》上做着记录,动作熟练、认真。说起当年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设备,马世安仍记忆犹新。

马世安:我第一次上信号楼的时候,看到这线路图、操纵杆跟以前的不一样。到控制台一看,车跑到哪里一目了然,挺新鲜的。刚开始茫然得很,根本看不清楚,听师傅介绍完以后,才知道怎么回事。师傅手把手教车站的作业情况,怎么进站、怎么出站、怎么放行机车、到发线的编挂,都得听师傅的,师傅怎么教,咱就怎么干。

工作台前,老马一直忙碌着

和大秦线相伴的30多年,马世安经历了从使用简陋的工具修建铁路到如今大型机械化施工的发展。从以前手动操作按钮接发列车,到自动化微机联锁;从需要一手夹两支红、蓝铅笔勾画铺排列车运行图,到显示屏全线路显示,一目了然;从最初每趟车只能拉4000吨煤,到如今一趟接一趟开出2.1万吨列车……说起这些,马世安如数家珍。

马世安:1991年、1992年的时候,一天晚上就二十来个车,最多的就是55个车。现在都是1.5万吨、2万吨,最小的都是万吨,还有100多辆车。那时候没有网,跟秦皇岛联系不上,现在知道机车号、车次,你打那个车次,司机立马就跟你通话了。

马世安的老家在重庆,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土家人,18岁离开老家成为一名铁道兵,先后辗转新疆、内蒙古、天津等地,参与南疆线、通霍线和大秦线的工作。1988年,大秦铁路一期工程开通,年轻的马世安连着三次写下“请战书”,要求留下来为大秦线工作。从此,他在湖东站扎下了根,从扳道员、货运检查员到助理值班员、值班员,一干就是34年。在马世安看来,大秦线是他和战友付出血汗最多、牺牲最大,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条线路,像自己含辛茹苦养育长大的孩子一样,他感到自豪,更愿意守护。

马世安:我们以前当铁道兵干过铁路运输,大秦线是由铁道兵“兵改工”之后,第一次修的全国重点工程,留在这条线,守护着这条大秦线。

马世安的妻儿老小都在重庆,然而在大秦线工作的34年里,他除了正常休班回家外,从来没有主动向单位申请过一次探亲假,特别是在春节等节假日,更是没有回过一次老家。

马世安:在大同这个地方三十多年,一次都没回老家过年,四年回家一次。回不去,关键是这个地方,尤其是逢年过节根本回不去。

马世安常说,运输最繁忙的时候,更得守护好大秦,这是一名铁道老兵的责任。从建设到守护,他以大秦线为荣。

马世安:既然选择了铁路,选择了在这值班,就干好值班工作。我干活就是要么就不来,要来就把自己的活儿干好,不给单位找麻烦,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

34年的坚守,马世安缺席了阖家团圆的春节,也缺席了孩子高考的重要时刻,甚至亲人离世时,他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马世安:那个时候不方便,又没有电话,发个电报回来,一收到电报再请假回去。得走北京,北京到重庆得走两天,那时候重庆到我们县城要坐轮船,下了船坐汽车,三天都回不去。家里人就说算了,不要通知我,事情过后才告诉我。

老马和同事在工作中

工作台前,老马一直忙碌着。凌晨5点半,同事给马世安端来一碗泡面。

马世安刚吃了一口,就接到临站打来的电话,预告列车通行的信息,紧接着,又接到列车司机打来的电话,申请换班……随后半小时,马世安又不断接到调度所、机务段、列检、列尾、调车组等不同岗位打来的电话,他都一一处理。忙完这一系列工作,手边的方便面已经不再冒热气……

马世安说,值班时,吃不上热乎饭是常事,甚至水都不敢多喝。

马世安:上厕所耽误工作,一走要走几分钟,尽量少喝水,避免上厕所。嗓子干的时候抿口水就行了,有点水分就行。

今年是马世安在岗位上的最后一个春运。9月份,年满60岁的老马即将退休。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跟着列车走一次大秦线,看一看建设过、坚守过的铁路。

马世安:我18岁当兵,留在大同站、湖东站工作了34年。我确实对这个地方有深厚的感情,第二故乡。退休之前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到大秦线看看,到以前我工作的地方看一看。

说起退休,马世安的言语中充满了不舍。最后一个春运,他格外珍惜值班时的每一分、每一秒……

编辑:宗韶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专题
    更多>>
    大时代
    声动中国
    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