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楚雄3月14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 通讯员 吕玉玲)冬春时节,气候相对干燥,在云南楚雄南华县有一种清凉润肺的特殊“水果”脱颖而出,成为当地和南来北往食客的专宠,它就是“南华萝卜”。

南华萝卜口感像水果,清凉润肺(央广网发 南华县委宣传部供图)

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南华五街、天申堂一带,土壤肥沃、气候冷凉、霜期较长、空气质量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一带种植的萝卜不但色泽好、个头大,还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让萝卜在历经风霜雨雪的淬炼之后,干物质及糖分得到充分累积,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优良品质,生食口感脆爽、味甘如梨,是不可多得的冬春养生水果。

南华萝卜生食口感脆爽、味甘如梨(央广网发 南华县委宣传部供图)

萝卜,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在南华,萝卜不仅仅是一个促农增收的绿色产业,也是一种特殊的水果,更是南华人民和奔波在外游子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五街镇芹菜塘村民小组的罗兴寿自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西藏工作,每年都要家里人给他寄点新鲜萝卜或萝卜条,图的除了那个味,更多的是那份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每当吃上脆甜的鲜萝卜、香脆回味的萝卜条,仿佛南华山间的风、冬日的雪、盛开的马樱花和那山那水、那漫山遍野的萝卜就在眼前,让无数游子漂泊的心灵得到慰藉。

萝卜成为南华县促农增收的绿色产业(央广网发 南华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当地一直有种植萝卜的传统,但是20多年前,这里种植的萝卜也和大多数地方生产的萝卜一样,产量低个头小不说,口感还特别辣,只能勉强用来煮吃,年产值也仅有几十万元。

小小白萝卜如何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产业?这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宣传推介。2023年,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开展的有关萝卜产业的招商活动就达8次。与此同时,政府还与云南省农科院签订萝卜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广引进“一年四熟”等新技术,同时聚力在沙桥镇石桥河村委会打造萝卜产业示范园,通过对111个萝卜品种试种筛选,优选优育,对适应南华当地自然条件生长,产量高,品质优,市场前景广的萝卜品种进行大力推广,通过优化萝卜品种,提升全县萝卜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的发展壮大,得实惠的是当地的老百姓。“我以前外出务工过几年,一年挣不了几个钱,2010年后就回到村里和父母一起种萝卜了。去年我们家种了13亩,年纯收入5万多元,今年又增加了2亩……”沙桥镇于栖么村种植户罗荣华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通过政府推广培训,优化管理,他家的萝卜亩产可达6000斤,萝卜种植收益逐年增加。

南华县五街镇农特产品交易市场正在售卖萝卜(央广网发 南华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的南华萝卜已经发展成为种植面积超8万亩,产值近5亿元的高原特色支柱产业。特别是在五街、天申堂一带,5000多户农户3万多群众因发展萝卜产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漫山遍野种萝卜,家家户户盖别墅”成为这一带群众绘就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这也是生活在云南“样样好”的具体体现。

“今年,我们还将在培优育强萝卜产业上持续用力,继续引进先进技术,探索以萝卜为主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形成涵盖萝卜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价值链,致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化产业链,让萝卜产业发展惠及更多群众”。南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春剑说。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风起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