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组织志愿者服务、无偿运送防疫物资、有序组织核酸检测、上门服务隔离人员。连日来,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乌素图街道疫情防控一线,活跃着这样一支义工志愿服务队,他们中有年轻小伙儿,有退休老党员,有大学生志愿者、有退役军人。在危急时刻,在街道党组织引领下,奋勇当先,毅然决然“逆行”而上,协助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同心“战疫”,共筑抗疫“钢铁长城”。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健康码,保持1米距离……”在乌素图街道长征社区179核酸采样点位,18岁的大学生王子荀正认真地核验居民的身份信息。9月初,王子荀本可以满心欢喜前往自己向往的西南民族大学报到,却因当地发生疫情延迟开学居家线上学习。本轮疫情发生后,作为乌素图义工队伍的大学生志愿者,她一边线上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身投入“疫”线,让青春力量在防疫一线闪闪发光。登记居民信息、发核酸检验小票、帮医务人员封签,在核酸采样现场,王子荀样样在行。“在家乡需要我们的时候,我更应该挺身而出,并将这种奉献精神延续在大学校园。”王子荀眼神中透露着坚毅与认真。

“我能干点啥?”这是这些天二零二厂职工张泰铭和大家说地最多的一句话。同样是义工的张泰铭,是一名退役老兵、一名党员,也是鹿城救援公益协会的会员。在一线抗疫战斗中,他似有分身术,无数次往返于长征、利民、建华三个社区间,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凌晨4点半,95后年轻小伙王飞龙从床上爬起,快速洗漱完毕,前往他所服务的利民社区党员林核酸采样点位,熟练的穿上防护服,开始核酸检测前的消杀工作。“我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和大家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作为乌素图义工队伍中的年轻志愿者,在加入义工服务队3年来,他一直活跃在志愿者队伍中。

在核酸采样点,王飞龙除了做好每天的消杀工作外,还负责将现场医疗垃圾进行收拢处理。核酸检测结束后,他又摇身化作“守门员”,在利民社区南门外出入口协助物业工作人员认真值岗,直至深夜12点多。

今年36岁的刘宏伟既是建华社区的居民,又是义工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一刻也没闲着,信息登记员、体温检测员、物资配送员、秩序维护员、消杀员……他化身多个“角色”,穿梭在“疫”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者服务精神。

10月14日上午,在全员核酸检测进行中现场服务的刘宏伟得知,建华社区新桃园小区有位常年卧床的90岁高龄老人使用的尿不湿用完了,他急忙驾驶着自己的车赶往25公里远外老人家属的居住地张家营子村,为她快速取回,让老人一家感动不已。“抗击疫情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和担当,有那么多志愿者都能行动起来,我为什么不能?要做,我们就做到最好!”这也是在抗“疫”之战中,所有义工志愿服务者的心声。

乌素图街道建华社区占地7平方公里,辖内有8个小区,仅有社区工作人员12人,每次重大疫情防控,社区人手严重不足。关键时刻,建华社区义工服务队领队、66岁退休老党员原轻工学院保卫处处长石占生挺身而出,积极召集他所居住的轻工学院一期教师公寓楼的楼栋长、单元长、居民志愿者,全力以赴投入到“战疫”一线,宣传防疫政策、维护现场秩序、保障生活物资……在疫线持续贡献着老党员力量。“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们就应该冲锋在前,为政府解忧,为居民解困。”石占生的心声,也是所有党员志愿者共同的承诺。

“无论是文明城市创建,还是疫情防控一线,多亏有了这些义工志愿者鼎力相助,我们的各项服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说起义工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乌素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涛言语里满是感谢。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乌素图义工服务队的400余名志愿者总会迅速集结到位,奔赴到各社区的各点位,穿梭在每个角落,极尽所能,默默付出。(文/图 杨培霞)

编辑:魏全民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专题
    更多>>
    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
    大时代
    远山的回响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