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2月2日消息(记者陈锵)“一定要做好电子合同的保存工作,尤其注意微信等社交载体的合同内容不要删除,一定要核实清楚签订合同人员的身份信息。”2023年10月,西安市高陵区法院泾渭法庭法官为辖区企业耐心细致解答电子合同效力问题。

法庭常态化开展“管家”式服务,是西安政法机关开展实施“两行动、两措施”,护航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西安市政法机关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实践。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石,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证、百姓平安幸福的保障。过去一年,西安政法机关按照陕西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求,围绕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忠诚履职,创新实践,聚焦服务全市中心大局,主动担当作为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依法能动履职护航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西安全市政法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两行动、两措施”动员部署会(央广网发 西安市委政法委供图)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4 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前,西安市政法机关奋力推进全市政法工作现代化,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行稳致远创造有利的法治环境。

以政法担当护航高质量发展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3年,西安政法机关统筹全市政法力量紧扣群众所盼、企业所需、发展所向、职责所在,精准实施以“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攻坚专项行动和依法服务保障科技创新若干措施、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十条措施为主要内容的“两行动、两措施”专项活动,以法之力护航全市高质量发展。

专项活动开展以来,西安政法机关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强化市区(县)两级政法机关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民服务办实事、助企纾困解难题、聚智强能促发展,打出一系列护企安企、惠民利民“组合拳”,用一系列“硬举措”助力提升西安法治化营商环境“软实力”,以“政法笔体”不断书写平安西安、法治西安新答卷。

一个个数字、一项项成绩,彰显着西安市政法机关靶向发力、服务大局的忠诚与担当,映照着西安政法工作的质量与成效。

“两行动、两措施”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央广网发 西安市委政法委供图)

“两行动、两措施”开展实施以来,西安全市政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涉企侵企犯罪,不断增强群众企业“安全感”;主动靠前服务,拓宽法企对接联系“新渠道”,涌现出雁塔“护企雁”、未央“五必见”、西咸新区“陪跑式”等经验做法;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更好服务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出真招、下真功、求实效……西安全市政法机关在维护民生民利中践行政法为民,积极营造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法治力量、激活法治引擎。

以助企服务擦亮营商环境法治底色

西安高陵区“以案讲法”宣讲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西安市委政法委供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助推器。西安政法机关以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切口,积极打造让投资者放心、企业安心、群众称心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针对有不明身份人员以你们公司名义开发APP诱导网友充值打榜的情况,建议你们在媒体发布声明,保留证据,为提起诉讼做好准备。同时我们将相关线索转交西咸公安分局核查,还将到你们公司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培训。”2023年1月,西咸新区法治体检团队深入陕西易眼看荐网络公司,耐心地解答公司负责人提出的问题。

西咸新区围绕企业初创、发展、成熟等全生命周期,提供“陪跑式”法律服务包,“一对一”上门为160余家科创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保障,护航秦创原企业高质量发展。

常态化开展助企服务(央广网发 西安市委政法委供图)

据了解,2023年以来,西安政法机关多次召开座谈会,收集办理企业意见建议100余条。同时,组建120个中小微“律师服务团队”送法入企,开展法治宣传、“法治体检”活动385次,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3550余次。

为当好企业发展护航人,西安全市政法机关深入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先后办理侵企刑事案件528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82人。积极清理涉企“挂案”,办理涉企执行案件9.6万余件,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浦江经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破解难题,切实维护了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全市政法机关不断擦亮营商环境法治底色,为法治建设筑牢了坚强基础。

以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双中心”建设

2023年以来,西安市政法机关持续加大打击威慑力度,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犯罪,为企业知识产权穿上“防护服”。

“感谢西安政法机关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不仅有力打击了侵权假冒产品,为我们企业讨回公道,还帮助我们搭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持续保护了知识产权。”西安优露清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

该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西安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深挖彻查侵犯优露清商标权犯罪链条11案22人,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合规机制,有力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两行动、两措施”开展以来,全市政法机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工作模式,聘任36名专家人才担任西安市首批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049件,审结824件。加快推进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建设,持续帮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合规机制,有效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据了解,聚焦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目标,西安市制定实施依法服务保障科技创新新举措,为科创企业提供支持、激励、保护、服务等全链条全流程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政法保障。

围绕知识产权赋能科技企业发展,全市政法机关建立“诉讼+仲裁+调解”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制,编印《企业常见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提示》,依托暖心警务会客厅点对点为科创企业提供“家门口式”服务,积极推动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向科创企业集聚,全力打造法治服务保障科技创新新格局。

以法商融合服务对外开放大局

2023年以来,西安政法机关积极助力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法治保障。

2023年10月,西安爱菊粮油公司决定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子公司,需要母公司出具《股东大会会议纪要》及《决定》等文件且办理公证,需在一周内完成。时间紧迫,该公司紧急联系西安市公证处。西安市公证处开通“绿色通道”,派出多路公证专员逐一上门找公司股东签字,以最快速度为企业出具了公证书,解决其“燃眉之急”。

“一带一路”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合作暨揭牌仪式(央广网发 西安市委政法委供图)

2023年,西安政法机关进一步贯彻落实中省市要求,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与相关单位通力配合,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助力打造立足西安、服务陕西、面向西部、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服务新高地。

据了解,西安成立市检察院、西安海关缉私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签署建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常态化开展涉外企业周边治安清查整治,办理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非法入境等涉外案件194件。运用“保全+审理+调解”办案模式成功调解涉外著作权纠纷案件,入选陕西“一带一路”建设十大亮点。

同时,西安政法机关发布《涉外法律服务业奖补政策申报指南(2023)》,引进上海中联、陕西云德、段和段全球培训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落户,先后向47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涉外法律服务。

广泛拓展涉外法律交流合作,西安政法机关编印《中亚五国投资合作指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投资合作指南》,成功举办2023欧亚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分论坛,联合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以及20余家律师事务所开展“校所合作”“校企合作”,累计培训涉外法治人才7000余人次。

初心如炬,自当奋楫笃行;使命如磐,尤需蹄疾步稳。新的一年,西安政法机关将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全市“两会”精神,围绕“八个新突破”要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推动“两行动、两措施”向基层延伸,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使“中国之治”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作出西安贡献。

编辑:刘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