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月27日消息(记者陈锵)“小耳畸形多发于农村及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简陋,医疗设备陈旧,农村孕妇的产前检查缺失,导致新生儿小耳畸形的发生率远高于城市。”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强森社区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海洋告诉记者。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强森社区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海洋(央广网记者 张伟 摄)

小耳畸形为先天性耳廓发育畸形,重度畸形表现为无耳,轻者呈现近似耳廓的形态。何海洋表示,绝大多数小耳畸形系由皱缩而无耳廓形态的小块软骨团,和外形较正常但向前上方移位的耳垂所构成。无外耳道和鼓室、且听骨发育不良,有听力障碍。

“我国目前治疗小耳畸形采用自体肋软骨行耳再造这一标准方法,一般以6岁—10岁为最佳手术年龄。”何海洋表示,耳朵整形手术费大概在7万元左右,目前没有纳入国家医保范围,所以说先天性耳朵畸形做整形手术花的费用,并不能通过医保来报销。为此,他建议,将小耳畸形治疗纳入国家医保支付。

“国家医保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功能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病有所医 ’,消除了后顾之忧,就会有健康的心理预期,必然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何海洋说,“只有通过国家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和保底,才能让更多的小耳畸形患者享受阳光普照的温暖,才能够让他们的身心正常的融入社会发展。”

编辑:刘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