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6月19日消息(记者 张雯雯)近日,水利部在宁波召开加快市级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向全国各地介绍推广了市级水网建设的“宁波做法”。宁波市级水网如何构建?建设进展如何?

“宁波作为承接国家和省级水网建设任务的重要节点,始终把水资源放在全局和战略的重要位置,以构建‘市域一体、安全可靠、互调互济、集约高效、调控有力、绿色智能、融合创新’的现代化水网为目标,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月19日,在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加快推进现代化水网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宁波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史俊伟表示。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饮水安全是民生头等大事。宁波围绕构建“南水北调、东西互济、三源联网、分质分供”供水保障体系,着力打造多水库联合调度、多管道联网供水、多水源互为备用的供水保障新格局。积极推进供水主干道建设,建成水库群联网工程、市区供水联网工程和钦寸水库等境外引水工程,有效保障了近年来连续干旱期间的供水安全。全市城镇供水能力达到540万吨/日,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95%以上,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8%,形成了多源互联、城乡一体的供水网络框架。

白溪水库(央广网发 魏忠孝 摄)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是全国重要防洪城市之一。围绕流域系统治理,宁波已构建“上蓄、分洪、外挡、下排”流域防洪治涝新格局,建成“蓄泄兼筹、高速分洪、高标防御、高效强排”安澜防洪体系,并形成三江分洪、多区协调、百闸联动的高效联合调度机制。已建成的水库预泄设施、高标准江海堤防工程、沿江大流量强排工程,在近年来超强台风暴雨预防应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核心区防洪能力提升到200年一遇。

与此同时,宁波迭代数字孪生水利建设,顺利完成数字孪生甬江流域、数字孪生周-皎梯级水库等部试点任务,建设成果为“梅花”“杜苏芮”等台风防御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水网,通过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实现城区多水源到多用户的精细化调度,提升水资源精准调配、丰枯调剂的能力。

宁波东钱湖(央广网发 陈从顺 摄)

实施引水活水、生态修复、亲水宜居、文化塑建、惠民共富等幸福河湖“八大工程”建设,构建“十廊百河千村”全域幸福河湖总体格局……近年来,宁波推进高水平幸福河湖体系建设,提升水网多功能融合水平。目前,全市已建成高品质水美乡村20个,滨水绿道1100公里,发布首批11条幸福河湖精品线,城乡居民亲水圈覆盖率达83.4%。

据悉,下一步,宁波市将以加快推进市级水网建设为主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江河战略”,深化谋划水网建设重大项目,加快水网骨干工程建设和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一体化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提升水利行业精确、精细、精准的管理能力,压实责任,切实强化担当,改革创新,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水利保障和支撑。

编辑:俞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
声动中国
2024全国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