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记者 庞婷)“我们给垃圾桶起了个名字,叫‘点石成金屋’,可以使用AI语音交互投递,直接与机器对话,后台识别后,箱门自动打开……”在北京市大兴区第八小学(简称“大兴八小”)的智能垃圾分类站前,一名讲解员向围观同学介绍着学校碳中和8大景观之一的智能垃圾分类站。4月21日,大兴区第八小学正式启动建设北京市第一所碳中和试点校,同时成立大兴区碳中和学校联盟。

讲解员为同学介绍智能垃圾分类站(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开设碳中和课程 将低碳知识融入日常教学

去年3月,大兴八小积极创建北京市第一所碳中和试点校。经过一年时间,大兴八小在节能低碳环保领域开展了多样的探索性活动。“我们现在开发了光热、光伏两门课程,在语文、数学、科学学科中融合低碳知识,梳理每单元课程中对应的碳中和知识,制定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置对应课程。”大兴八小科研主任刘宝莲告诉记者,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碳中和知识,学校还开设了课后服务兴趣班,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课程,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课程辅导。此外,学校还会举办科技节和科技手工制作大赛,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光伏多功能座椅(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能为手机充电的光伏多功能座椅、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垃圾分类、可用风能发电的聚源听风微风发电机、日最高发电量达800余千瓦时的光伏发电系统……遍布学校各个角落的碳中和8大景观,则是通过使用新能源,进一步提高师生低碳意识、推动低碳行动,鼓励师生参与校园碳中和建设。

低碳作品展(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我们学校会定期组织一些关于碳中和的实践活动,比如科学课上,老师会经常讲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在科技社团,我们还会做一些实验活动,比如制作风力小车、太阳能板等。学校的8大景观也让我们随处都能学到碳中和的知识。”大兴八小学生田佳薇说。

“碳币”奖励引导学生践行低碳行为

学校人数1350人,净碳排放量188447吨,人均碳排放量140吨,今日发电140千瓦每小时……走进学校教学楼一楼大厅,右侧墙壁上的一块大屏幕上实时记录着学校碳排放和发电数据,同学们将这块屏幕命名为学校的绿色“碳”总管。记者了解到,这块大屏是由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学校提供的“ENPOWER”智能管理平台,能够精确计量水、电、气、热、光伏、厨余垃圾等用量,并自动统一折算成碳排放量。

讲解员介绍“ENPOWER”智能管理平台(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屏幕右下角记录着低碳先锋班级排名,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于良介绍,“我们将学校当成一个社会,每个班级就相当于一个用能大户,‘ENPOWER’智能管理平台通过传感器采集学校每年产生的水、电、气、热等用能数据,折算成碳排放指标,通过算法将指标分配给各个班级。再与现有节能行为和光伏绿电进行碳抵消,并实现各个班级间的节能评比,通过全员参与实现碳中和目标。”

于良介绍,班级上课产生的碳排放,需要通过学生个人或班集体参与环保活动完成节能指标,获取“碳币”,用“碳币”抵消分配的排放值。在结算周期末,“碳币”值排名高的班级将被评为低碳先锋班级,多余的币值还可以兑换书包、图书等文具,作为鼓励低碳行为的奖励。

该软件于去年10月上线测试,引入大兴八小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节能减排活动的兴趣。光盘行动、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环保活动正在成为大兴八小的日常。“我们通过终端监测学生是否完成节能行动,比如在光盘行动中,学生用完餐后,把剩餐倒入物联网电子秤,通过称重算出币值,计入系统;低碳出行通过终端pad进行人脸识别,学生早晨到校后打卡输入来校方式,绿色出行者就会获得‘碳币’。”于良说,“通过给学生行为赋值,引导学生践行低碳行为并获得‘碳币’。”

“孩子们都很愿意参与,以前有的孩子有剩饭,造成食物浪费,光盘行动开始后,他们都高高兴兴地吃完饭去刷脸打卡挣‘碳币’,有时候他们还会互相监督对方有没有完成。”一名老师欣喜地补充道。

“在赚取‘碳币’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我和周围同学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出门,我们很少会坐私家车,都会改成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不仅便宜还可以减少碳排放。我还会提醒爸爸妈妈随手关灯,购物的时候要用布袋,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田佳薇说。

“通过科技创新改造硬件设施,实现学校物理上的碳中和,进而通过实施碳中和校本课程和模拟碳交易的‘碳币’评价软件,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实现对学生绿色低碳的教育,对科技创新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低碳小达人、生态小公民。”大兴八小校长李瞩东表示。

大兴区碳中和学校联盟成立(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目前大兴八小用电已经实现碳中和,后续通过增加屋顶光伏建设面积等方式,可基本实现学校整体的碳中和。未来,除了推动建设高质量碳中和学校联盟外,大兴区还将推动建设高水平的碳中和教师队伍以及高标准的碳中和合作交流平台。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做客央广网
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