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以“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为主题的第10届全民营养周正式启动。针对国人乳制品摄入不足的现状,由中国营养学会专家组编写、雀巢中国公益支持的《乳糖不耐受与科学饮奶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首次发布,为国民正确认识乳糖,科学饮奶提供权威指导。

共识指出,我国人群乳及乳制品的消费量不到推荐量的1/10,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居民对乳糖不耐受/乳糖吸收不良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但乳糖有自身的营养价值,居民饮食中盲目排除乳糖会导致健康获益减少。建议饮奶不适人群可以通过选择低乳糖乳制品、补充益生元/益生菌/乳糖酶等其他方式以缓解相关症状,也可以通过控制单次乳制品摄入量、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逐步加量等方法科学饮奶。

专家共识发布仪式

正确认识乳糖,国民科学饮奶

根据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权威推荐,每人每日应摄入奶及奶制品300-500克。但受遗传基因、饮奶历史、饮奶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国人饮奶量始终不足。《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摄入乳制品仅为25.9g/天,不到推荐量的1/10。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表示:“乳制品有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提升乳制品摄入量是今年全民营养周核心主题之一。在日常的膳食当中注意摄入足量乳制品,可以保证钙和优质蛋白的摄入,对健康有许多积极作用。但由于对乳糖存在认知误区,很多国人在日常饮食中对乳制品采取盲目回避态度,再加上长期饮食习惯影响,导致国人乳制品摄入量不足,从而错失优秀的营养来源。为此,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组基于大量国内外科学文献,编制了这份共识。相信共识的发布能够帮助更多国人重新认识乳糖,并建立科学饮奶观,将喝奶纳入一日三餐,提高国人饮奶量。”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致辞

共识指出,乳糖与其他糖相比可以更好地促进营养吸收和支持肠道健康,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的人群,也无需盲目回避牛奶中的乳糖。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教授在对共识进行细致解读时进一步强调:“由于乳糖对营养素的吸收和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用进废退的理论,大多数情况下,乳糖不耐受人群无需完全回避乳糖。可以通过选择低乳糖乳制品、补充益生元/益生菌/乳糖酶等其他方式以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状,也可以通过控制单次乳制品摄入量、逐步加量、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等。”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教授

技术创新解决乳糖不耐

基于共识观点可见,要正确认识乳糖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选择低乳糖乳制品,并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改善肠胃健康和乳糖不耐的问题。为此,雀巢N3致力打造更适合国人体质的牛奶。

雀巢科研健康科学研究院中国区负责人余恺博士介绍,雀巢N3亲体奶系列产品,以耗时五年技术攻关成果——雀巢至钻适度水解技术,水解80%的乳糖,将乳糖含量降低至绝大多数国人可以耐受和吸收的程度,但又不极端性地完全杜绝乳糖,仍然保留了乳糖作为天然营养元素促进钙吸收和支持肠道健康的益处;同时将水解后的乳糖生成珍贵原生乳益生元——低聚半乳糖(GOS)。经临床实证,14天能3倍增殖肠道双歧杆菌,同时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显著增加了对肠道微生态和人体健康有益的代谢成分。最新科研证据显示,增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有助改善肠道微生态,帮助提升人体乳糖适应性。

换言之,“更轻、更软、更滋养”的N3亲体奶,能帮助消费者创造“更滋养、更能滋养”的乳糖适应正循环。

雀巢科研健康科学研究院中国区负责人余恺博士

雀巢深耕营养,扎根本土市场

作为本次专家共识的支持单位,雀巢始终以营养创新为引擎,为消费者持续创造价值。雀巢大中华大区营养健康总监高丽娟表示:“在'为你美好'的全新营养战略引导下,雀巢凭借150余年来积累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强大的全球研发网络,有能力在应对各种饮食营养问题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雀巢非常注重基于科学实证的产品研发,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营养健康解决方案。雀巢N3亲体奶正是雀巢持续挖掘食物的力量,探索前沿营养创新的重要成果。”

在场嘉宾聚焦共识观点开展圆桌讨论

雀巢中国奶品业务高级副总裁王雷表示:“今天,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科学饮奶专家共识,不仅为行业与公众厘清了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的对乳糖以及科学饮奶的认知误区,也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更重要的是,随着公众不惧怕乳糖,N3亲体奶能助力更多消费者多喝奶、喝对奶,提升健康获益。”

随着中国营养学会《乳糖不耐受与科学饮奶专家共识》的发布,雀巢将继续交出践行对中国市场承诺的优秀答卷,充分发挥食品本身的力量,助力国人饮奶量和营养水平不断提升,以优质食品,创造美好生活,助力健康中国。

编辑:雷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
声动中国
大宏图·“县”在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