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捐献登记后长达两年半的漫长等待,遭遇了奥密克戎的偷袭拦路,挺住了阳康之后的身体虚弱……1月17日上午,邮储银行无锡市分行90后员工王华成躺在江苏南京明基医院的病床上,经过5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捐献23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8岁白血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他也因此邮储银行无锡市分行首位、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第二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华成(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王华成已过而立之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牢记“为人民服务”,长期参与各类社会公益爱心志愿活动。无论工作再忙,他每年都要参加一次无偿献血,累计6次献血达2400毫升。2020年3月,在参加无锡市银行系统无偿献血活动中,他第一次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大意义,欣然同意采样,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热心公益(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那天在中心血站看到的宣教材料,深深震撼到我。造血干细胞对于捐献者来说,只是存在于骨髓中静息状态的备用细胞。但对患者而言,这些细胞就是生命的火种。我们国家1996年首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到现在,虽然已经有了300多万志愿者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但迄今也只有1万多人匹配成功,还有超过100万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挣扎在死亡线上,苦苦等待合适的配型。这也让我下定决心,只要有机会,一定要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为重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王华成表示。

2022年9月28日,王华成接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分库通知,他与一名8岁男孩患者初配相合。经过HLA高分辨配型和全面体验,12月8日,王华成被通知身体合格,将于2023年1月17日在南京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王华成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实行的是双盲原则,他只知道对方是一名8岁的血液病男孩。“作为一名父亲,我很能体会那名孩子父母的焦急,能帮这个孩子走过更长的人生路,我非常荣幸!同时也感谢我的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然而,12月中旬的疫情中,王华成也不幸“中招”。虽然没几天就“阳康”了,但毕竟身体是虚弱的。此时,王华成所在的邮储银行江阴市支行的小伙伴们主动承担起他日常全部的工作,让他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休息和保养。1月12日,养精蓄锐多日的王华成抵达南京明基医院,先后注射了9次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以激发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此外,王华成在南京明基医院遇到了来自无锡市锡山区的95后音乐老师雍榕,他们成为了无锡市的第83位、8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邮储银行无锡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获得者,邮储银行无锡市分行历来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履行大行的社会责任,在做好金融服务的同时,全行员工积极走进社区广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全民反诈宣传,深受群众好评。下一阶段,该行将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进一步弘扬奉献精神,为维护公共利益、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强高美富”新无锡发展作出邮储贡献。(谈晓英)

编辑:王姝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专题
    更多>>
    大时代
    声动中国
    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