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维护好消费者权益,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重要一环,也需要加强全链条监管。“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嘉融媒推出“消费更安心”系列报道,聚焦消费领域的经验举措、典型案例,为释放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已成为广大消费者购物的主要途径。各大网购平台的商品层出不穷,购买后的售后服务也成为一大问题。

前不久,消费者程女士在某购物网站购买了一个音响,收到后发现产品充电口周围布满胶痕,程女士认为是瑕疵品要求商家退货退款,但商家回复一旦拆封就无法按“7天无理由退货”处理,拒绝退货。协商无果后,程女士请求嘉定消保委予以解决。“主要通过对消费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商品有关材料(物件)的核实等进行确认。”嘉定区消保委工作人员陆湫安表示。

嘉定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事件解决的过程中,了解到消费者是基于查验商品的需要而打开外包装的,并通过消费者提供的相关消费凭证等与商家进行沟通。在此案中,消费者的情况符合《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中第八条规定中提及的“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应当完好”,故商家理应为消费者提供退换处理。最终经协商,商家同意退货退款。

据了解,今年以来,嘉定区消保委收到的网购消费投诉事件已超千件,在消费者投诉中占比超50%。

网购退换货为何频频受阻?陆湫安介绍:“主要是由于部分电商在售后服务条款中对退货条件加以限制,单方面扩大了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范围。此外,无论消费者有何退货缘由,部分电商统一要求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并且退货流程繁琐,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的退货难度。”

在程女士这一案件中,商家以“商品已拆封会影响其二次销售”为由拒绝退换,那么案件中对商品完好与否要如何界定?嘉定区消保委表示,如果消费者基于查验需要而打开商品包装,或者为确认商品的品质、功能而进行合理的调试,并不影响商品的完好。如果商品能够保持原有品质、功能,商品、配件、商标标识齐全的,即视为商品完好。对超出查验和确认商品品质、功能需要而使用商品,导致商品价值贬损较大的,视为商品不完好。

嘉定区消保委提醒各商家,应认真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消费争议。消费者要加强法治意识,如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要及时找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在网上购物时注意留存证据,网络平台的购买记录、电子化购物凭证、消费者与网络平台的沟通记录等,可作为解决经营者与消费者争议的有效证据。(来自“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专题
    更多>>
    做客央广网
    大时代
    声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