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部关于明代中秋的古装短片《江南节俗录——中秋》在网络发布后,凭借制作精良、剧情温暖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短片在叙事中,以情景再现的古装剧形式还原馈节、簪桂、走月等中秋习俗,让现代人仿佛梦回明时中秋。

实际上,短片背后的创作者非科班出身,他们只是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都市白领,大家从设计剧情到拍摄再到最后出片,耗时一年多,赶紧戳原片欣赏一下。

嘉定特色演绎传统习俗

短片开场就很有讲究,古画渐隐,随后主人公贾氏身着明制汉服,出现在与古画同样的背景中,似是从画里走出一般,故事便是从她凭栏赏桂不得、思乡心切出发,在桂花未开的古时中秋,一群女孩如何帮她实现心中的“花好月圆”。

“想要更原汁原味地还原古时特色,我们就以明清古画为原形,去配对应的服饰,发型也是按照当初很流行的三绺头。”主创人员谢蔚佳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短片所设定的朝代为明代,发生地在嘉定徐氏庭院,为了让其更具历史意义和地方特色,主创人员不仅用嘉定方言演绎,还将取景地放在了嘉定的古猗园。

“古猗园是典型的明清园林建筑风格,园子既然在嘉定,那为了最终的呈现,我们就特地去学了嘉定话,比较难学,有时候一句话反复说几十遍,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才发现,原来上海话跟嘉定话在发音、语调上有很大不同。”主创人员徐悦尔说。

值得一提的是,短片在叙事中,巧妙地融入了中秋习俗,以及栩栩如生的缠花工艺,并配以相关注解,颇有看点。

“中秋延续至今的习俗很多,吃月饼、玩花灯……人人道花好月圆,流传下来的习俗与花相关的却渐渐消失,这个故事就以中秋赏桂出发,试图呈现馈节、簪桂、饮桂花酒、走月等习俗。”徐悦尔说,他们想要展现的是一种习俗景致、人物共融的江南气息。

非科班出身 因为热爱走到一起

“我们最小的是00后,大家有的是通过汉服认识,有的是因为传统乐器走到一起。”据了解,制作团队里大都是都市白领,因为热爱传统文化,就算平日里工作繁忙,还是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休息时间,定剧情、查文献、磨演技、找角度、精加工……大家从零开始,一遍遍推翻再来,耗时一年多,终于培育出了梦想的果实。

徐悦尔向记者感慨道,正如片中贾氏说的“人生在世,总难以事事称心如意”,非科班出身的她,在创作途中的确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短片的结尾是一群人为主人公实现了心愿,如同自己写的故事照进现实,身边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陪伴着她坚持到了现在,“我们一起撑起了这个稚嫩的短片,实现了心中的'花好月圆'。”徐悦尔说道。

而说起怎么会想到创作该短片,徐悦尔表示,一方面是为了普及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是想给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送上一份中秋的祝福。

“逢年过节,我妈妈都会带我感受传统习俗,去年因疫情没能团聚,妈妈在外地发了一张桂花开了的照片,同朋友倾诉后,没想到她送了我亲手做的桂花发饰。”收到这份特别的中秋礼物时,徐悦尔说,自己有了一种特别的归属感,也萌生了创作的念头。“想把这份温暖的感觉定格、分享给大家,上海的确有很多的异乡人在中秋佳节无法回家团聚,但他们也会在上海找到一种归属感,不仅仅是来源于城市,更多的是来源于城市中的人、他们身边的人。”

接下来,这群年轻人还将继续结合传统节日、习俗,用上海各地特色方言演绎大家喜闻乐见的古装短片。

编辑:林馥榆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专题
    更多>>
    喜迎二十大
    领航中国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