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在庐江县泥河镇盔头村蒋屯村民组,一阵欢歌笑语出现在春天的田野里,十来个村民一字排着,在收割芹芽。

村民正在收割芹芽(央广网发 徐梅生摄)

种植大户徐凤梅与蒋嗣珍这对80后夫妻在地边宽道边冲洗着芹芽,过秤,再包装,等待经纪人前来收购。

“我今年种了百来亩芹芽,之前种的是水稻,平时用工多,高峰时期有20多人。”徐凤梅说,一看她就是那种精明强干的类型,讲话不拖泥带水。

2019年,夫妻俩才开始承包蒋屯这片田搞农业种植,一开始,种植一季水稻,再种一季小麦或油菜。同一块田种的东西不同,效益大不一样。夫妻俩琢磨着,逐渐地,他们想在粮食收割后种一些效益高的特色菜,于是两个人开着车子到处跑,学习人家经验,做市场调研,最终确定另一季种植芹芽。2022年9月,他们开始种了5亩芹芽当作试验。“那时候经验不足,一亩田大概收获千余斤。”有些腼腆的蒋嗣珍说。

蒋嗣珍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三岁时母亲意外去世,是父亲一手带大的。他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十年,在这十年当中,他认真钻研,在机械制造行业得心应手,还拿到了电工等级证书。考虑到家中年幼的孩子与父亲,于2000年,他开始回到了家乡,他搞起了熟悉的农机作业,在自己家种田的同时,还外出进行跨区作业。“我十年换了8个农业机械,赚钱耗费太大,便想到了种田。”就这样,2019年开始在自家门口承包了360亩田,于2021年注册了蒋万家庭农场。

现在这对夫妻的芹芽种植面积达到了一百余亩,亩产3000多斤,亩均收入10000多元。2023年,蒋万家庭农场净收入30余万元。“在家门口做事,自己致富是一方面,关键还能带动周围群众就业增收,这是我最高兴的事。”蒋嗣珍说。现年58岁的村民柯红介绍,她每天收入120元,一年大概能挣三万多元。

泥河镇盔头村党总支书记邢世海表示,接下来,要在全村推广芹芽种植,拓宽村民增收路径。(徐梅生)

编辑:鲍玉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风起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