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青,网易历史频道专栏作家,江西上高人。致力于抗日战争研究,出版有《决战上高》、《活着,就是见证—上高会战亲历者口述历史》等作品。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谢绝转载。

抗战最美女兵死亡之谜

成本华,安徽和县人,自发现其就义照以来,为各方媒体所报道,被誉为“最美抗战女兵”。成本华的照片和简单注释散见于日本各类新闻史料,日本每日新闻社出版《日本的战历》图片加注为:“昭和13年(1938年)4月,在中国战场上俘获的中国军队女战士成本华,24岁,对于我军的刑讯始终面露微笑毫无惧色,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国家。”

1938年出版的《支那事变画报》,图下日文注释较短:“和县城门口,抓到的唯一敌军士兵、女俘虏成本华,其腰带上有‘中国女童子军’字样,这名抗日顽固分子没有吐露丝毫军事机密。”

此外,还有一张本华被杀害后的遗体照。

成本华被俘后,日军对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轮奸。几天后,他们再次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并把成本华捆绑着带到枪杀中国人的现场,让成本华观看,照片中可以发现,成本华冷看着,眼角眉梢尽是不屑和蔑视。

杀完中国人后,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让随军记者给成本华拍照。成本华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继续轻蔑微笑,从容面对死亡。拍完照,鬼子们将刺刀刺进了成本华的身体。

从发现的图片看来, 其中一张为拍摄于1938年4月24日的“和县攻略,”其注释有:“4月24日在海军的协助下,中野部队在南京长江的上游新河口阵地前实施抢滩登陆,并于当日下午占领和县。”《和县志》则载明“民国27年(1938)4月,第二次入侵和县的日军是第六师团坂井支队,约1000余人”。这就锁定了其时侵入和县的日军为第6师团第13联队,联队长为步兵第13联队长中野英光。

然而再进一步,比如说成本华是在哪一次战斗中被俘虏,俘虏他的部队是哪个,罪魁祸首是谁,竟无人能答出。对于成本华这样一个频繁出现于各种重大史实画报刊物的人,不啻国内,即使是在日本也似乎集体失声(笔者所藏日军部队史料上千册,皆查无踪迹),无法寻找端倪。这种为了逃避战后惩罚而故意忽略的手段,其实也并不奇怪。

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近日,在罕见史料《步兵第十三联队史》上,我们再次看到了成本华,只不过这次他和一个叫狱森诚的鬼子同时出现。

锁定刽子手狱森诚

狱森诚,陆军准尉,生于大正3年(1914年)10月3日。叙勋六等瑞宝章、勋七等青色桐叶章、功六级金鸱勋章、支那事变从军记章等。1935年1月10日始服役于(第6师团)步兵第13联队第10中队, 后入陆军教导学校学习,毕业后任伍长。

1937年参加永定河渡河作战,不顾弹如飞雨攻击前进时负伤,刚出院就参加正定、石家庄攻击作战,随即回到上海参加杭州湾登陆作战。穷追中国军队,参与了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的战斗。

其后兼大队(第三大队)本部付,其部驻扎于芜湖担任警备,1938年5月占领芦州,9月攻陷田家镇,10月攻陷汉口,于新堤担任警备,1941年第一次长沙作战(即中方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时担任白螺矶机场的警备,因眼睛负伤,进入岳州医院治疗。1942年5月30日回到日本,进入大阪陆军病院治疗,同年12月回到原部队,其后到西部第16部队训练新兵,直到停战、复员。

上面这个叫狱森诚的老鬼子的自传专栏里,除了1938年5月占领芦州这句,没有书写任何和成本华有关的文字,这个照片由此显得是那么地突兀。然而仔细察看后我们有了新发现:成本华后面右边第一个拿起水杯边喝边笑并看着成本华的,赫然就是狱森诚,从照片看来,狱森诚当属照片中级别最高之人(从自传可以看出,其时级别为步兵第13联队第3大队付),狱森诚的自传只有廖廖数语,也并未提及成本华,然后他在他们所撰的部队史里,却提供了以成本华为主角的这个图片,这绝非偶然。这说明成本华已经成为他一生无法忘却的一个人。而他在照片中的准确定位,也基本锁定了他和他身边那些刽子手:步兵第13联队第3大队本部。

成本华在那场战斗中被俘?

下面再来看三张图片:其一、4月30日,坂井支队占领巢县,5月12日继续向肥水一带攻击,图为巢县城北门。其二(即前面鬼子狱森诚所提供照片)、和县俘虏的中国女童子军成本华(24岁,摄于5月10日),属中国江南军(三山镇800人,双溪镇700人附属迫击炮,团山镇900人,至当日,为牵制日军他们共同发动反攻。其三、日军攻占芦州后的1938年5月15日,中国军队反攻后方兵站线,含山巢县守备队被包围,坂井支队得到急报后,以一个步兵大队渡巢湖将其救出。(摄于4月24日 和县,原文如此,日期有误)。

此一战斗在《熊本兵团战史》被编入徐州会战一章中的第六师团牵制战中,其记载如下:以步兵第十三联队为主力的坂本支队,4月24日乘舟艇出发,上午十时左右自针鱼嘴附近登陆,一口气攻占和县,26日击退含山城两千敌军(中国军队)并占领该地,30日完全占领巢县……12日蓝家集附近渡过肥水……

《工兵第六联队史》将其定义为庐州(今合肥)作战:4月23日,步兵第13联队等部乘列车在彩石镇下车,携折叠艇十余于扬子江渡河,工兵第一中队第四小队征用民船,用门板搭桥让炮兵过河。4月24日,工兵第一中队主力进行渡河作业,该中队第一小队配属步兵第13联队第3大队自凌晨3时开始渡河,4时30分左右于针鱼嘴附近登陆,敌人并未发现部队毫无损伤,继续前进并排除敌军在道路上构筑的障碍后乘车前进。下午2点占领和县,支队主力于12点左右全部渡河完毕。4月25日,工兵第一中队第一小队随步兵第13联队第3大队乘车朝含山进发,4月26日下午2点30分左右,遭遇敌中央军嫡系猛烈抵抗,其后占领含山。4月27日至29日,继续前进,29日晚到达巢县。4月30日8点半左右,(13联队)第一大队主力开始攻击巢县,该县为中央军嫡系守卫,傍晚时分占领当地。5月1日至7日连日阴雨道路泥泞,5月8日天晴,支队主力继续西进。5月9日12点左右占领炯阳河。5月11日,自该河向肥水进发。5月12日,在炮兵掩护下,第三大队渡河成功。14日,支队主力到达肥水准备渡河,15日5时渡河成功,开始在庐州城内进行扫荡……

至此我们知道,成本华于5月10日前(即画报所述1938年4月)被俘,时间段为日军攻占和县战斗或战斗结束后的徐州会战(或庐州作战)期间,其战斗系列属于日军所述的“中国江南军”,其间发生的战斗,一为4月26日日军占领含山的战斗,一为4月30日日军占领巢县的战斗,对手皆为“中央军嫡系”,而含山战斗之主力,即为日军步兵第13联队第3大队。由此推断,成本华或有可能被俘于4月26日的含山战斗中,当日,日军为第13联队第3大队,中国方面为中央军嫡系,近两千人左右。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第一节所述《支那事变画报》所述“和县城门口”,不应理解为在此抓到成本华,或可理解为被俘后被押送到和县并于此拍照。

《步兵第13联队史》等日军部队史之所以罕有人知道,就是因为其印量稀少也从无公开发行,狱森诚所以敢公开将成本华被俘的照片放在个人自传专栏里,或许很多老鬼子都知道,那并非一段光荣往事,因此没有任何描述,至于这段往事的曝光,他们当然不情愿,然而,历史已经在那一瞬间定格,刽子手们早晚必将钉上耻辱柱,即便他们是不情愿的。